新高考高中生物二轮复习方案练习---第3单元8单元过关检测(三)Word版含解析

上传人:刚** 文档编号:119634812 上传时间:2020-01-21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54.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高考高中生物二轮复习方案练习---第3单元8单元过关检测(三)Word版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新高考高中生物二轮复习方案练习---第3单元8单元过关检测(三)Word版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新高考高中生物二轮复习方案练习---第3单元8单元过关检测(三)Word版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新高考高中生物二轮复习方案练习---第3单元8单元过关检测(三)Word版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新高考高中生物二轮复习方案练习---第3单元8单元过关检测(三)Word版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高考高中生物二轮复习方案练习---第3单元8单元过关检测(三)Word版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高考高中生物二轮复习方案练习---第3单元8单元过关检测(三)Word版含解析(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新高考高中生物二轮复习方案练习单元过关检测(三)(时间:45分钟,分值:9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9小题,每小题5分,共45分)1(2018福建漳州八校联考)科学家在四膜虫体内发现一种基本组成单位为核苷酸的核酶。下列有关核酶的说法错误的是()A彻底水解可产生CO2和H2OB作用条件比较温和C能降低相关化学反应的活化能D不在细胞质的核糖体中合成解析:选A。根据题干信息可知,核酶的基本单位是核苷酸,说明该酶的本质是RNA,其彻底水解的产物是核糖、磷酸和含氮碱基,A错误;酶的作用条件较温和,需要适宜的温度和pH,B正确;酶的作用机理是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C正确;RNA是DNA转录形成的,场所主要

2、是细胞核,而核糖体内合成的是蛋白质,D正确。2(2018江西南昌模拟)某同学为了验证酶的相关特性及其作用底物情况进行了三组实验:实验一,某大分子物质甲与酶1混合,可得到中间产物乙;实验二,某大分子物质甲与酶1和酶2混合,可得到小分子物质a;实验三,某大分子物质甲与酶2混合,不能得到中间产物乙及小分子物质a。下列相关推理错误的是()A小分子a可能是大分子物质甲的基本组成单位B酶2的作用底物很可能是中间产物乙C由实验一和实验三可得出酶1具有专一性D由实验一、实验二和实验三不能得出酶具有高效性和温和性解析:选C。由实验一、二、三对比可分析得出酶1和酶2催化的反应可能为甲乙小分子物质a,酶2的作用底物

3、可能是乙,小分子物质a可能是甲的基本组成单位,A、B正确;结合实验一和实验三进行分析可知,酶1的作用底物是大分子物质甲,但实验未涉及酶1作用的第二种底物,故不能推测酶1具有专一性,C错误;由于缺乏和无机催化剂的对比,并且题干没有设计对温度和pH等条件的控制,因此由实验一、实验二和实验三不能得出酶具有高效性和温和性,D正确。3下列关于植物呼吸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A呼吸作用的中间产物丙酮酸可以通过线粒体双层膜B是否产生二氧化碳是有氧、无氧呼吸的主要区别C高等植物无氧呼吸过程中有H的积累,有氧呼吸过程中无H的积累D无氧呼吸过程同有氧呼吸一样每一阶段都有ATP生成解析:选A。有氧呼吸过程中,呼吸作

4、用的中间产物丙酮酸可以通过线粒体双层膜,A正确;植物体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都能产生二氧化碳,B错误;高等植物无氧呼吸过程和有氧呼吸过程中均无H的积累,C错误;无氧呼吸的第一阶段有ATP的生成,第二阶段没有,D错误。4(2018宁夏银川一中模拟)破伤风杆菌一般在较深伤口内繁殖,可产生外毒素使机体发病,而外毒素的毒性可被胰蛋白酶解除。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A破伤风杆菌的呼吸方式为无氧呼吸B破伤风杆菌分泌的外毒素是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合成的C破伤风杆菌分泌的外毒素不能直接作为疫苗进行预防接种D破伤风杆菌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来源于有机物的氧化分解解析:选B。由“破伤风杆菌一般在较深伤口内繁殖”可知,破伤风

5、杆菌的呼吸方式为无氧呼吸,A正确;破伤风杆菌为原核生物,其细胞中没有内质网,B错误;外毒素毒性很强,不能直接作为疫苗进行预防接种,经脱毒处理做成类毒素后,利用类毒素毒性很弱而免疫原性强的特点,才可做成疫苗来进行预防接种,C正确;破伤风杆菌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来源于有机物的氧化分解,D正确。5(2018河北冀州中学段考)下图表示绿色植物叶肉细胞中的两个代谢过程,图中C3代表含有3个碳原子的有机化合物,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过程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B过程中都产生H和ATPC过程消耗ATP和HD过程产生的C3为丙酮酸解析:选D。图中分别为有氧呼吸第一阶段、有氧呼吸第二阶段、C3的还原和二氧化碳的固定

6、。有氧呼吸第一阶段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A正确;有氧呼吸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都产生H和少量ATP,B正确;C3的还原需要消耗光反应产生的H和ATP,C正确;光合作用中的C3不是丙酮酸,D错误。6(2018福建师大附中模拟)如图表示在适宜的光照、CO2浓度等条件下,某植物在不同温度下的净光合作用速率和呼吸作用速率曲线,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光合作用中温度主要影响暗反应阶段B光合作用、呼吸作用都受到温度的影响,其中与呼吸作用有关的酶的适宜温度更高C温度在30 左右时真正光合作用速率最大D若温度保持25 ,长时间每天交替进行12 h光照、12 h 黑暗,该植物不能正常生长解析:选D。光合作用暗反应阶段需

7、要更多的酶参加,因此温度主要影响暗反应阶段,A正确;由图示可知光合作用最适温度为30 ,呼吸作用最适温度为40 左右,B正确;由图示可知真正光合作用速度最大时为8,此时对应的温度为30 ,C正确;温度保持在25 时,12 h光照条件下净光合速率为4,12 h黑暗时的呼吸速率为2.5,两者差值大于0,因此该植物能正常生长,D错误。7(2018山东师大附中模拟)图中图一表示的是八月份某一晴天,一昼夜棉花叶片CO2的吸收和释放曲线;图二表示棉花叶肉细胞两种细胞器的四种生理活动状态。则图一中时间a、b、c、d依次发生了图二所示的哪项生理活动()A(1)(2)(3)(4)B(3)(2)(4)(1)C(3

8、)(4)(1)(2) D(4)(3)(2)(1)解析:选D。图一曲线中横坐标以上都是光合作用速率大于呼吸作用速率,横坐标以下是光合作用速率小于呼吸作用速率或只有呼吸作用,曲线与横坐标的交点处都是光合作用速率等于呼吸作用速率。图二中(1)表示光合作用速率大于呼吸作用速率,对应图一中d、e、f时刻;图二中(2)表示光合作用速率等于呼吸作用速率,对应图一中c、g时刻;图二中(3)表示光合作用速率小于呼吸作用速率,对应图一中b时刻;图二中(4)表示只有呼吸作用,对应图一中a、h时刻,D正确。8如图表示在适宜温度、水分和一定的光照强度下,两种植物的叶片在不同CO2浓度下CO2的净吸收速率,下列叙述中正确

9、的是()A植物B在CO2浓度大于100106后,才开始进行光合作用B两种植物差异的根本原因是相关酶的不同C在适宜温度、水分和一定的光照强度下,将植物A和植物B放在密闭的玻璃罩中,植物B正常生活时间长D两条曲线交叉点代表植物A和植物B积累的有机物一样多答案:D9.(2018广东潮州模拟)为研究高光强对移栽幼苗光合色素的影响,某同学用无水乙醇提取绿叶中的色素,并用层析液进行纸层析,如图为滤纸层析的结果(、为色素条带)。据此叙述正确的是()A强光下的幼苗相比正常光照下的绿色更深B色素提取和分离原理是色素在无水乙醇中溶解度大小不同C强光照可能抑制叶绿素的合成,促进类胡萝卜素的合成D操作中如果滤液线触及

10、层析液,会缩短得到四条色素带的时间解析:选C。、分别为胡萝卜素、叶黄素、叶绿素a、叶绿素b,强光下的叶绿素a、叶绿素b含量较少,类胡萝卜素含量高,故强光下的幼苗比正常光照下的绿色较浅,究其原因可能是强光抑制叶绿素的合成,促进类胡萝卜素的合成,A错误,C正确;色素提取的原理是色素易溶于无水乙醇等有机溶剂,分离的原因是不同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B错误;操作中如果滤液线触及层析液,则可能不会得到四条色素带,D错误。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4小题,共45分)10(10分)如图1为酵母菌细胞呼吸过程图解,图2为研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实验装置(排尽注射器中的空气后吸入酵母菌和经煮沸冷却的葡萄糖溶液,并置

11、于适宜温度的环境中)。请回答下列问题: (1)细胞呼吸过程中,实现的能量转换是有机物中稳定的化学能转换成_。(2)图1中能产生ATP的阶段是_(用图中的数字表示)。图2实验装置中的气体对应于图1中的物质_(填图1中字母),产生于酵母菌细胞的_(具体部位)。(3)若取图2装置注射器中反应后的溶液,加入橙色的酸性重铬酸钾溶液后变成灰绿色,则可证明其呼吸产物中还存在_。图2实验装置烧杯中加水的主要目的是_。为防止气压、温度等物理因素所引起的实验误差,应如何设置对照组?_。解析:(1)细胞呼吸过程中发生的能量转换是有机物中稳定的化学能转换为热能和ATP中活跃的化学能。(2)在细胞呼吸过程中,有氧呼吸的

12、三个阶段都有ATP生成,无氧呼吸的第一阶段有ATP生成。图2装置“排尽注射器中的空气”是为了制造无氧环境,因此该实验装置是用于研究酵母菌的无氧呼吸,该装置中产生的气体是二氧化碳,产生于酵母菌的细胞质基质。(3)酵母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酒精与橙色的酸性重铬酸钾反应呈灰绿色。烧杯中加水的主要目的是营造适宜的温度环境。为防止气压、温度等物理因素所引起的实验误差,对照组应加入灭活的酵母菌,其他条件不变。答案:(1)热能和ATP中活跃的化学能(2)Y细胞质基质(3)酒精营造适宜的温度环境加入灭活的酵母菌,其他条件同图211(10分)(2018广东佛山高三质检)某科研小组对城市交通污染影响植物冬

13、青卫矛光合作用的机理进行如下研究。(1)调查发现污染区域冬青卫矛叶片和清洁区域相比颜色较黄,甲同学认为这是由于污染物破坏了叶绿素造成的;乙同学则认为是由于污染区域的冬青卫矛合成了更多的类胡萝卜素。根据所学知识,设计实验来判断两个同学的观点是否正确?写出简要实验思路。(2)科研小组测得不同区域冬青卫矛叶片的光合色素如下表:采样区域叶绿素a(mg/L)叶绿素b(mg/L)类胡萝卜素(mg/L)清洁区域11.314.593.26轻度污染区域10.714.453.29中度污染区域7.744.613.23重度污染区域5.724.473.20据表分析:可以选择冬青卫矛_(填“叶绿素a”“叶绿素b”或“类胡

14、萝卜素”)的含量作为污染指示指标,理由是_。污染加剧会直接影响光合作用的_阶段,导致_生成较少,光合速率下降。答案:(1)取清洁区域冬青卫矛绿色的叶片作为对照组,取污染区域中等量的已变黄的叶片为实验组,在相同条件下,进行色素的提取和分离,比较这两组叶片的色素种类及含量。(2)叶绿素a不同区域随污染加剧叶绿素a含量变化有明显差异,其他色素含量变化无明显差异光反应ATP和H12(12分)如图表示某植物在最适温度下不同的光照强度时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吸收量,光照强度变化不影响植物的呼吸速率。请回答下列问题:(1)在叶肉细胞中,水光解的场所是叶绿体的_,ac段O2产生速率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2)在光照强度为b时,植物通过呼吸作用消耗的葡萄糖为_mol/h。(3)c点时限制光合作用速率的主要环境因素是_。在该光照强度下,叶绿体释放的氧气去向为_。(4)某研究者向叶绿体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