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和浩特实验中学九年级(下)月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上传人:云*** 文档编号:119633520 上传时间:2020-01-2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呼和浩特实验中学九年级(下)月考化学试卷解析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呼和浩特实验中学九年级(下)月考化学试卷解析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呼和浩特实验中学九年级(下)月考化学试卷解析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呼和浩特实验中学九年级(下)月考化学试卷解析版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呼和浩特实验中学九年级(下)月考化学试卷解析版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呼和浩特实验中学九年级(下)月考化学试卷解析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呼和浩特实验中学九年级(下)月考化学试卷解析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九年级(下)月考化学试卷 题号一二三四总分得分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0分)1. 性质决定用途,以下物质的用途与其化学性质有关的是()A. 生石灰作食品干燥剂B. 石墨用于制作铅笔芯C. 铜用于制作导线D. 干冰用于人工降雨2. 下列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A. 读取液体体积B. 称量NaOH固体C. 熄灭酒精灯D.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3. 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正确的是()A. 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于制作氮肥B. 分离液态空气法制取氧气主要是利用液氮沸点比液氧沸点高的原理C. 空气质量日报主要包括三项内容:首要污染物、空气质量指数和空气质量指数级别D.

2、 空气中稀有气体作霓虹灯是利用其化学性质4. 丁烯(C4H8)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 丁烯中C、H元素的质量比为1:2B. 丁烯中碳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第二周期C. 丁烯分子中碳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D. 丁烯分子中含有4个碳元素和8个氢元素5. 水是自然的宝贵资源,以下关于水的叙述正确的是()A. 水的天然循环,主要通过化学变化完成B. 硬水中含有较多的钙离子和镁离子,可用明矾降低水的硬度C. 自来水净化过程中加入液氯消毒是物理变化D. 电解水实验中与电源正负电极相连的玻璃管内产生气体的质量比约为8:16. 充分燃烧1kg天然气和煤所产生CO2和SO2的质量如图所示,下

3、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等质量的煤和天然气充分燃烧,产生CO2的量接近,但产生SO2的量却相差较大B. 煤、天然气充分燃烧产生的CO2和SO2是导致酸雨的主要气体C. 煤、天然气及石油等是重要的化石燃料,属于不可再生能源D. 由图示可知,提倡将煤改为天然气作燃料,有利于改善空气质量7. 石墨烯是一种革命性材料,具有优异的光学、电学和力学特性。图为金刚石、石墨和石墨烯的结构模型图,图中小球代表碳原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石墨烯是一种新型化合物三种物质分别在足量的氧气中完全燃烧的产物相同金刚石和石墨烯是组成相同但结构不同的两种物质石墨烯有超强的导电性和导热性,说明石墨烯的化学性质和金属相似A.

4、 B. C. D. 8. 下列根据实验操作所得出的现象和结论均正确的是()选项实验操作实验现象结论A向某固体上滴加稀盐酸产生气泡该固体一定为较活泼金属B向紫色石蕊溶液中通入CO2气体溶液变成红色说明CO2显酸性C向盛有红棕色NO2气体的集气瓶中加入活性炭红棕色消失碳与NO2发生化学反应D将镍线放入氯化铜溶液中镍丝表面析出红色固体镍的金属活动性比铜强A. AB. BC. CD. D9. 在t1时,将等质量的硝酸钾和氯化钾通酸分别加入到各盛有100g水的两个烧杯中,充分搅拌后现象如图甲所示,硝酸钾和氯化钾的溶解度曲线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烧杯中的上层溶液是饱和溶液B. 烧杯中溶液的

5、溶质是氯化钾C. 将温度升高到t2,烧杯中的固体全部溶解D. 烧杯中溶液质量比烧杯中溶液质量小10. 向盛有一定量氧化铁粉末的烧杯中不断加入稀盐酸,烧杯中相关量的变化与图象相符的是()A. B. C. D.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0分)11. 从O、C、H、N、He五种元素中选取相关的元素,用化学用语填空:(1)炼钢时用到的主要气体_;(2)天然气的主要成分_;(3)硝酸铵中氨元素的化合价_。12. 回答下列与金属有关的问题:(1)在黄铜(铜锌合金)片和纯铜片中,硬度较大的是_;(2)铁可以用来制作炊具,这是利用了铁的_性;(3)相比于黄铁矿(主要成分FeS2),工业上选赤铁矿(主

6、要成分Fe2O3)为原料炼铁的优点是_;(4)向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Zn粉,充分反应后,过滤,滤液为蓝色,则滤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_,滤渣中可能含有的固体是_;(5)金属腐蚀造成的损失巨大,钢铁防腐尤为重要,下列钢铁制品的防护措施合理的是_。A在车船的表面喷涂油漆B将使用后的菜刀用布擦干C在铁制品表面镀上一层锌D脸盆上烧涂搪瓷E公交车扶手上涂防锈油三、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0分)13. 小华想测定Cu-Zn合金和Cu-Ag合金中铜的质量分数,实验室只提供了一瓶稀盐酸和相关的仪器。(1)根据现有的条件,你认为只能测出_合金中铜的质量分数。(2)为了测定该合

7、金的组成,小华称取10g该合金粉末,在粉末中连续三次加入稀盐酸反应。每加一次盐酸,小华记录所得气体的质量,实验数据如下: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连续加入盐酸的体积(ml)101010生成氢气的质量(g)0.080.080.04从上表数据分析,小华用10g合金粉末总共收集到氢气_g。(3)求出该合金中铜的质量分数。四、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0.0分)14. 为了除去铜粉中混有的铁粉,并用提纯的铜粉制取胆矾(CuSO45H2O)某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按如下流程进行实验(反应中部分生成物已略去)已知:Cu+2H2SO4(浓)CuSO4+SO2+2H2O回答下列有关问题:(1)操作a的名称是_;除去铜粉

8、中的铁粉,最简便的实验方法是_(2)FeCl2溶液中通入Cl2发生化合反应,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3)由Cu制CuSO4溶液的途径中,若不通入O2,反应将不会发生,原因是_途径与途径相比较,其显著的优点是_(回答一点即可)(4)FeCl3溶液可腐蚀铜以制作印刷线路板,反应只生成两种常见的盐,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15. 下列装置常用于实验室制取气体,请根据给出的装置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仪器的名称_;(2)实验室用氯酸钾制取并收集纯净的氧气,应选用的装置是_(填序号),化学方程式是_。(3)用B和E装置制取并收集C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答案和解析1.【答案】A【解析】解:A、生石

9、灰作食品干燥剂是利用生石灰和水反应生成熟石灰,属于化学性质;故选项正确; B、石墨用于制作铅笔芯是利用石墨在纸上划过能留下痕迹,属于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 C、铜用于制作导线是利用铜的导电性,属于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 D、干冰用于人工降雨是利用干冰吸热升华,属于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 故选:A。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化学性质,如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稳定性等;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叫物理性质;物理性质经常表现为:颜色、状态、气味、密度、硬度、熔点、沸点、导电性、导热性、溶解性、挥发性、吸附性等。本考点考查了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区分,要记忆有关生石

10、灰、石墨、铜、干冰的性质,并能够在比较的基础上进行应用,本考点的基础性比较强,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2.【答案】B【解析】解:A视线与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故正确; B使用托盘天平时应将易潮解和腐蚀性强的药品放在玻璃器皿中称量,故错误 C酒精灯的灯芯是活动的,所以在熄灭酒精灯时应该用灯帽盖灭,不能用嘴直接吹灭,故操作正确 D将导管一段浸入水中,用手紧握烧瓶外壁,有水柱上升,说明气密性良好。故正确 故选:B。A根据用量筒量取液体的方法考虑; B据称量固体时易潮解物品的称量方法分析; C根据酒精灯的使用分析; D根据装置气密性检查的方法考虑。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是做好化学实验的基础,学生要在平

11、时的练习中多操作,掌握操作要领,使操作规范。3.【答案】C【解析】解:A、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于制作保护气,制作氮肥错误;故选项错误; B、分离液态空气法制取氧气主要是利用液氮沸点比液氧沸点高的原理错误,是利用液氮沸点比液氧沸点低;故选项错误; C、空气质量日报主要包括三项内容:首要污染物、空气质量指数和空气质量指数级别正确;故选项正确; D、空气中稀有气体作霓虹灯是利用其化学性质错误,属于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 故选:C。A、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于制作氮肥错误;B、分离液态空气法制取氧气主要是利用液氮沸点比液氧沸点高的原理错误;C、空气质量报告的内容有:空气污染指数与质量级别、质

12、量状况等,空气污染指数越大,污染越严重;空气污染指数越小,空气状况越好;D、空气中稀有气体作霓虹灯是利用其化学性质错误;本考点考查了空气中各种气体的含量、用途、空气的污染等,同学们要加强记忆有关的知识点,在理解的基础上加以应用,本考点基础性比较强,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4.【答案】B【解析】解:A丁烯中C、H元素的质量比为(124):(18)=6:1,故错误; B碳原子核外有2个电子层,所以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第二周期,故正确; C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碳原子的核内有6个质子,核外电子排布情况为2、4,故错误; D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元素是个宏观概念,只讲种类、不讲个数,故错误。 故

13、选:B。A根据化合物中元素的质量比来分析; B根据碳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来分析; C根据原子的构成来分析; D根据分子结构来分析。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结合新信息、灵活运用化学式的含义与有关计算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5.【答案】D【解析】解:A、水的天然循环,主要通过水的状态发生了变化完成的,没有新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故A错误; B、明矾溶于水生成的胶状物具有吸附性,能吸附悬浮杂质,不能减少钙、镁化合物的含量,不能低水的硬度,故B错误; C、自来水净化过程中加入液氯消毒有新物质生成,是化学变化,故C错误; D、电解水实验中与电源正负电极相连的玻璃管内产生气体的质量比约为8:1,

14、故D正确。 故选:D。A、根据水的天然循环的变化特征分析; B、根据明矾溶于水生成物的特性分析; C、根据加入液氯消毒的变化特征分析; D、根据电解水的现象和结论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有关水的基础知识,难度不大,根据已有的知识分析解答即可。6.【答案】B【解析】解:A由图示信息可知,等质量的煤和天然气充分燃烧,产生CO2的量接近,但产生SO2的量却相差较大,故正确; B二氧化硫是造成酸雨的主要气体,而二氧化碳不会导致酸雨,而是导致温室效应,故错误; C煤、天然气及石油等是重要的化石燃料,属于不可再生能源,故正确; D由图示可知,提倡将煤改为天然气作燃料,可以减少二氧化硫的排放,有利于改善空气质量,故正确。 故选:B。A根据图示信息来分析; B根据造成酸雨的主要物质来分析; C根据能源的分类来分析; D根据天然气的优点来分析。解答本题,要了解煤、天然气的成分,要掌握图中数据反映的信息,只有这样才能对相关方面的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7.【答案】B【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碳单质及其构成等有关知识的考查。【解答】石墨烯是一种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错误;这三种物质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完全燃烧后的产物都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