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益管理)收入与分配试题1附答案

上传人:管****问 文档编号:119633364 上传时间:2020-01-2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9.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收益管理)收入与分配试题1附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收益管理)收入与分配试题1附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收益管理)收入与分配试题1附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收益管理)收入与分配试题1附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收益管理)收入与分配试题1附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收益管理)收入与分配试题1附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收益管理)收入与分配试题1附答案(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一政治(经济生活)第三单元收入与分配单元测试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45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我国不断坚持和完善我们的分配制度,实行了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据此回答14题。1我国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分配制度,这主要是由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_决定的。( )A消费结构 B个人收入来源多样化 C所有制结构 D人们的劳动的性质和特点2我国现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与分配方式之间的关系是 ( )A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方式决定了基本经济制度B基本经济制度决定了分配方式 C两者都是由现阶段多层次的生产力水平决定的D两者都

2、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基础3王某是某国有企业高薪聘用的技术员,并允许他以科技入股,根据企业的经济效益分红,王某的这些收入属于( )A按生产要素分配所得B按劳分配所得C按劳动要素所得D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所得4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确立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下列对于这一原则 的认识正确的是( )参与收益分配的生产要素有劳动、资本、技术、信息和管理等 参与收益分配的各类生产要素应得到等量的报酬 生产要素参与分配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生产要素存在合理性、合法性的确认 生产要素参与分配有利于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ABC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分配中要坚持“兼顾效率与公平”的原则。据此回答57

3、题。5“个人收入分配要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体现兼顾效率公平的原则。”这意味着在我国( )每一企业都要贯彻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分配原则个人收入分配要引入竞争机制,合理拉开收入差距,又要防止两极分化个人收入分配要贯彻公平原则,但应服从效率的需要,要有利于提高效率不同国有企业的职工收入不同是不正常的A B C D6坚持兼顾效率与公平原则应该处理好公平与效率的关系,坚持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再分配注重公平。初次分配重效率就是要做到( )A把社会成员的分配控制在一定范围内B使个人收入与经济活动贡献相联系,优先发展生产力C防止两极分化,实现社会的公平D加强政府对收入分配的调节孔子说:“不

4、患寡,而患不均”回答89题。7从孔子的话正确的一面中,我们可以得到的启示是( )A必须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B必须重视生活资料的分配问题C必须努力实现全体人民的同步富裕D必须严格防止劳动者出现收入差距过大8我们现在看来,孔子的话错误主要在于( )A违背了“社会公平”的原则B违背了“平等互利”的原则C违背了“效率优先”的原则D违背了“等价交换”的原则2005年9月27日,全国人大就修改个人所得税法举行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过程中第一次听证会。2006年1月起1日起,将个税的起征点由原来的800元调整为1600元。据此回答1012题。9下列表述属于个人所得税的是( )个人所得税对调节个人收入、增加财

5、政收入有重要作用 高收入者多纳税,低收入者少纳税 每个有正当收入的公民都应缴纳个人所得税 每个公民的所有收入都在纳税范围A B C D10下列对于个人所得税的认识正确的是( )A征收个人所得税有利于促进社会分工和生产专业化的发展B个人所得税是以经营活动的营业额为征收对象的税种C个人所得税是国家参与企业的利润分配,正确处理国家与企业的分配关系的一个要的税种D个人所得税是调节个人收入分配、实现社会公平的有效手段11要增加财政收入,就必须( )减少企业和个人收入努力发展经济,增强国家的综合经济实力努力搞好税收工作 扩大积累,抑制消费A B C D12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经济迅猛发展,这得益

6、于该地区自身的优势和国家财政政策等一系列优惠政策的扶持。而占国土面积一半的西部则相对落后得多,有鉴于此,国家开始实行西部大开发的战略,各项优惠政策(尤其是财政)向西部地区倾斜、重点是生态环境和科技教育项目。说明( )国家通过财政可以有效地调整资源配置国家通过财政可以促进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财政在平衡地区差异方面有重要作用财政是巩固国家政权的物质保证A B C D13根据国家取得收入的具体渠道,财政收入分为 ( )税收收入 利润收入 债务收入其他收入(罚没等)A B C D14国家财政包括收入和支出,影响财政收入的主要因素( )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国家的分配政策居民的收入水平 公民的纳税

7、意识A B C D15当社会出现经济过热时,为了实现经济平稳增长,国家进行宏观调控所运用的经济政策通常有( )增加税收增加财政支出减少银行贷款降低利率A B C D16税收的三个基本特征是紧密联系的,表现为税收的无偿性要求它具有强制性税收的强制性和无偿性决定了它必须具有固定性三者性质相同,密不可分三者缺一不可,统一于税法A B C D17增值税的一般计税方法是:本部门产品销售额乘以税率,减去上一环节已缴税金。按增值额征税的计税方法,其优点在于( )A方便操作B可以减轻企业的负担C能保证顺利征税D避免重复征税,可以防止进货单位的偷税、漏税行为18下列关于负税人和纳税人的说法正确的是( )A负税人

8、是税收的最终承担者,是税法中的弱势群体。B不管是负税人还是纳税人都是自然人C中学生都是纳税人D中学生都是负税人19市场上经常见到这样的情形:顾客问:“能否优惠一点?”售货员回答:“不要发票就优惠你一个税钱。”发票是确定买卖双方权利与义务的合法凭证,是计算国家税收的依据。商家不开发票( )A是偷逃国家税款的行为B表明企业具有经营自主权C使消费者得到实惠,最终有利于消费者D是骗税行为,应受到法律制裁20公民要有纳税人意识,就应该( )争做直接纳税人,自觉履行纳税义务作为纳税人,将自觉纳税看成是自己的责任和国家主人翁地位的体现关心国家对税收的使用,监督税务机关的执法行为认真学习税务知识,提高自己的纳

9、税能力和水平A B C D高一政治(经济生活)第三单元收入与分配单元测试一、 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40分)21某班同学就税收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展开讨论。甲同学认为:由于财政收入的绝大部分来自税收,所以向纳税人收税越多,国家的经济实力就越强。乙同学则认为:税率越高,企业的负担越重,越不利于经济的发展,所以税率越低越好。请你谈谈对上述两种观点的看法。(16分)22社会公平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问题。其中,正确处理经济效率与社会公平的关系十分重要。在经济发展的今天,必须实现效率与公平的双

10、赢。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强调:“注重社会公平,特别要关注就业机会和分配过程中的公平,加大调节收入分配的力度,强化对分配结果的监管。”(24分) (1)运用经济生活回答,如何理解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效率与公平的关系?(12分) (2)联系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提出如何做到“效率优先,兼顾公平”主要经济措施。(12分)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C 2B 3D 4D 5B 6B 7D 8C 9A 10D 11B 12A 13D 14C 15D 16C 17D 18D 19A 20B 21、(16分)(1)税收是取得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具有一定的固定性,不能随意改变,税务部门在向纳税人征税时必须依法进行。(4

11、分)国家的税收收入越多,越可以更加充分地发挥财政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国家在确定税率时,必须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来考虑,过高的税率,虽然从目前来看有利于增加国家的财政收入,但还会直接减少企业和个人的收入,对企业生产的扩大和个人购买力的增加产生不利影响,最终也会阻碍经济的发展和财政收入的增加。(6分) (2)如果税率过低,也不利于增加国家的财政收入,税率过低会直接减少财政的经济建设支出,降低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能力,不利于全局和长远的利益,最终也将不利于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不利于财政收入的增加和综合国力的提高。(6分)22、(24分)(1)两者一定程度上是存在矛盾的,只顾效率必然损害到公平,只重公平必然影响到效率的提高,但二者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又存在着一致性。(4分)一方面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社会公平的实现是建立在发展生产力、增加社会财富的基础上才有可能,没有效率的公平只能带来平均主义和普遍贫穷;另一方面,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只有维护劳动者公平分配的权利,保证劳动者的权益,才能激发劳动者发展生产、提高经济效率的积极性。(8分)(2)先富带动后富;反对平均主义,又要防止收入差距悬殊;落实分配政策,又要提倡奉献精神;鼓励人们创业致富的同时,倡导回报社会和先富帮后富;正确处理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再分配注重公平的关系。(12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