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学年江苏兴化一中高三(上)语文月考试卷(含答案)

上传人:【**** 文档编号:119628643 上传时间:2020-01-21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584.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学年江苏兴化一中高三(上)语文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2019学年江苏兴化一中高三(上)语文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2019学年江苏兴化一中高三(上)语文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2019学年江苏兴化一中高三(上)语文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2019学年江苏兴化一中高三(上)语文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学年江苏兴化一中高三(上)语文月考试卷(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学年江苏兴化一中高三(上)语文月考试卷(含答案)(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9学年江苏兴化一中高三(上)语文月考试卷一、语言文字运用(12分)1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 “谁筑孤亭望瑶鹤,至今不见一归来。”这诗写给过去还是现在?读者 要问:为什么不见白鹤飞来呢?四十年沧海桑田,一切都在 。只是改变了不该改变的东西,这才 。A不禁 改变 匪夷所思 B难免 变迁 难以想象C不禁 变迁 不可思议 D难免 改变 难以琢磨2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如果春天是希望,那么,夏天便是绸缪,秋天便是品格,冬天便是抗争。;,人类将始终是幻想国中的美丽而无用的幼芽。 没有希望,便没有欲念,便不会有行动 没有品格

2、,便没有纲纪,行动便常常误入歧途 于是,如果只有春天,仅仅有希望 没有绸缪,便没有韬略,行动便失之于盲目没有抗争,便没有在痛苦中的最后冲刺,便可能一事无成希望、绸缪、品格和抗争,是人类摆脱命运束缚的必备四品A. B. C. D.3对下面这段文字文意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写作,在最成功的时候,是一种孤寂的生涯。作家的组织固然可以排遣他们的孤独,但是我怀疑它们未必能够促进作家的创作。一个在稠人广众之中成长起来的作家,自然可以免除孤苦寂寥之虑,但他的作品往往流于平庸。而一个在岑寂中独立工作的作家,假若他确实不同凡响,就必须天天面对永恒的东西,或者面对缺乏永恒的状况。A孤寂的生活可以促进作家的创

3、作。B作家组织对于作家的创作毫无用处。C平庸的作品出自那些在稠人广众中成长起来的作家之手。D成功的作家往往是超然物外的。4阅读右边的漫画,对它的寓意理解最贴切的一项是(3分)钱包陷 阱A懂得舍弃,生活的道路才会顺畅无阻。B对于不是自己的东西,人们应懂得放手。C我们前进的路途中往往隐藏着巨大的诱惑。 D人们习惯性地将事情向坏处想,经常持怀疑态度。二、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与李翱书1韩愈使至,辱足下书,欢愧来并,不容于心。嗟乎!子之言意皆是也。仆虽巧说,何能逃其责耶?然皆子之爱我多,重我厚,不酌时人待我之情,而以子之待我之意,使我望于时人也。仆之家本穷空,重遇攻劫,衣服

4、无所得,养生之具无所有,家累仅三十口,携此将安所归托乎?舍之入京,不可也,挈之而行,不可也,足下将安以为我谋哉?此一事耳,足下谓我入京城,有所益乎?仆之有子,犹有不知者,时人能知我哉?持仆所守,驱而使奔走伺候公卿间,开口论议,其安能有以合乎?仆在京城八九年,无所取资,日求于人以度时月,当时行之不觉也,今而思之,如痛定之人思当痛之时,不知何能自处也。今年加长矣,复驱之使就其故地,是亦难矣。所贵乎京师者,不以明天子在上,贤公卿在下,布衣韦带之士谈道义者多乎?以仆遑遑于其中,能上闻而下达乎?其知我者固少,知而相爱不相忌者又加少。内无所资,外无所从,终安所为乎?嗟乎!子之责我诚是也,爱我诚多也,今天下

5、之人,有如子者乎?自尧舜以来,士有不遇者乎?无也?子独安能使我洁清不洿,而处其所可乐哉?非不愿为子之所云者,力不足,势不便故也。仆于此岂以为大相知乎?累累随行,役役逐队,饥而食,饱而嬉者也。其所以止而不去者,以其心诚有爱于仆也。然所爱于我者少,不知我者犹多,吾岂乐于此乎哉?将亦有所病而求息于此也。嗟乎!子诚爱我矣,子之所责于我者诚是矣,然恐子有时不暇责我而悲我,不暇悲我而自责且自悲也。及之而后知,履之而后难耳。孔子称颜回:“一箪食、一瓢饮,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彼人者,有圣者为之依归,而又有箪食瓢饮足以不死,其不忧而乐也,岂不易哉!若仆无所依归,无箪食,无瓢饮,无所取资,则饿而死,其不亦

6、难乎?子之闻我言亦悲矣。嗟乎,子亦慎其所之哉!离违久,乍还侍左右,当日欢喜,故专使驰此,候足下意,并以自解。愈再拜。【注】1与李翱书:本文写于贞元十五年(公元799年),时李翱在长安,韩愈在武宁节度使张建封幕府任节度推官。李翱,中唐著名的古文家、哲学家。从韩愈学古文,实则处师友之间。5. 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A子之言意皆是也 是:正确的B其安能有以合乎 合:遇合C所贵乎京师者 贵:崇尚D离违久,乍还侍左右 违:背离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A韩愈家本来就穷困,最近又遭劫难,面对一家三十口的生计问题,韩愈陷入极其艰难尴尬的处境

7、之中。B韩愈在京城度过的八九年里,生活没有来源,只能每天靠求人打发日子,这些过往,如今想来令他痛定思痛。C韩愈感叹自从尧舜以来,读书人就存在怀才不遇的现象,而唯独自己能不受玷污,找到快乐之所。D韩愈认为颜回因为有孔圣人做他的靠山,而又有饭吃有水喝可以不死,不忧食而乐道是很容易做到的。7.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舍之入京,不可也,挈之而行,不可也,足下将安以为我谋哉?(3分)内无所资,外无所从,终安所为乎?(3分)其所以止而不去者,以其心诚有爱于仆也。(3分)8. 李翱在来信中希望韩愈做什么?韩愈为什么感到“欢愧来并”?请结合全文简要概括。(4分)三、古诗词鉴赏(10分)阅读下

8、面这首宋诗,完成910题。金陵怀古(其一)王安石霸主孤身取二江,子孙多以百城降。豪华尽出成功后,逸乐安知与祸双?东府旧基留佛刹,后庭余唱落船窗。黍离麦秀从来事,且置兴亡近酒缸。【注】霸主:指在金陵开创基业、取得霸权的历朝开国君主。麦秀:即麦秀歌,为殷朝旧臣路过故都,因悯伤故国而作。9.请简要分析首联在全诗中的作用。(4分)10.后人评价王安石“冷峻严苛,诗如其人”,即他的诗歌是冷静严肃的,请结合本诗作简要分析。(6分)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11.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1),浅草才能没马蹄。(白居易钱塘湖春行)(2)风霜高洁,山间之四时也。(欧阳修醉翁亭记)(3)寄蜉蝣于天地,。(

9、苏轼赤壁赋)(4),恐年岁之不吾与。(屈原离骚)(5)顺风而呼,而闻者彰。(荀子劝学)(6)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7)博学而笃志,仁在其中矣。(孔子论语)(8)苟利国家生死以,。(林则徐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五、现代文阅读(一)(20分)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2-15题。柏林之围【法】都德我们一边与韦医生沿着爱丽含田国大道往回走,一边向被炮弹打得千疮百孔的墙壁探究巴黎被围的历史。当我们快到明星广场的时候,医生停了下来,指着那些环绕着凯旋门的高楼大厦中的一幢,对我说:“您看见那个阳台了吗?八月初,我被找去诊治一个突然中风的病人。他是儒弗上校,一个80岁的老军人,儿子

10、在麦克马洪元帅的参谋部服役。战争一开始,他就搬到爱丽舍来,住在一套有阳台的房间里。您猜是为什么?原来是为了参观我们的军队凯旋而归的仪式这个可怜的老人!维桑堡惨败的消息传到他家时,他就像遭到雷击似的倒在地下。“整整三天,病人昏迷不醒在这几天之内,又传来了雷舍芬战役失败的消息。您一定还记得消息是怎么传来的。直到那天傍晚,我们都以为是打了一个大胜仗我不知道是由于什么奇迹,那举国欢腾的声浪竞波及我们这位可怜的病人,一直钻进了他的幻觉里。总之,这天晚上,当我走近他的床边时,我看见的不是原来那个病人了。他两眼有神,舌头也不那么僵直了。他竟有了精神对我微笑,还结结巴巴说了两遍:打胜了!“我一走出房间,老人的

11、孙女正站在门边等着我,她面色苍白,鸣咽地哭着。“他已经脱离生命危险了!我握住她的双手安慰她。“那个可怜的姑娘几乎没有勇气回答我。原来,雷舍芬战役的真实情况刚刚公布了,全军覆没我和她惊恐失措地互相看着。毫无疑问,他再也受不了这个新的打击那么,怎么办呢?只能使他高高兴兴,让他保持着这个使他复活的幻想“好吧,由我来对他撒谎!这勇敢的姑娘自告奋勇对我说,她揩干眼泪,装出喜气洋洋的样子,走进祖父的房间。“她所负担的这个任务可真艰难。头几天还好应付,但是,随着健康日渐恢复,他的思路也日渐清晰。这就必须向他讲清楚双方军队如何活动,必须为他编造每天的战报。她日夜伏在那张德国地图上,把一些小旗插来插去,努力编造

12、出一场场辉煌的战役“每天我一到他家,准会听到一个新的军事胜利:大夫,我们又打下美央斯了!那年轻的姑娘迎着我这样说,脸上带着苦笑,这时,我隔着门听见房间里一个愉快的声音对我高声喊道:好得很八天之内我们就要打进柏林了!“其实,普鲁士军队离巴黎只有八天的路程“巴黎被围的第一天,我去到他家。这个老人正坐在自己的床上,兴高采烈地对我说:嘿!围城总算开始了!“我惊愕地望着他:怎么,上校,您知道了?“他的孙女赶快转身对我说:是啊!大夫这是好消息,围攻柏林已经开始了!“她一边说这话,一边做针线活,动作是那么从容、镇静“从这一天起,我们的军事行动就大大简化了。攻克柏林,这只是一个时间问题。过了一些时候,只要这老

13、人等得不耐烦了,我们就读一封他儿子的来信给他听,当然,信是假造的,因为巴黎已经被围得水泄不通,而且,早在色当大败以后,麦克马洪元帅的参谋部就已经被俘,押送到德国某一个要塞去了。“这期间,包围圈愈来愈紧,唉,不过并不是柏林之围!那时正是严寒季节,瘟疫流行,饥馑逼人。幸亏我们精心照料,老人的静养没有受到一点侵扰。“一天晚上,我到他家的时候,那女孩神色仓皇地迎着我:明天他们就进城了!“可怜的儒弗老头!他一定是听见了我们的谈话,以为我们为了不让他过分激动而要阻止他观看我们军队的凯旋游行,所以他跟谁也不谈这件事;但第二天早晨,楼上那扇窗子慢慢打开了,上校出现在阳台上,头顶军盔,腰挎马刀,穿着老骑兵的光荣

14、而古老的军装。我现在还弄不明白,是一种什么意志使他能够站了起来,并穿戴得这样齐全。反正千真万确他是站在那里,就在栏杆的后面。他很诧异,马路是那么空旷、那么寂静,每一家的百叶窗都关得紧紧的,已黎一片凄凉,就像港口的传染病隔离所,到处都挂着旗子,但是旗子是那么古怪,全是白的,上面还带有红十字,而且,没有一个人出来欢迎我们的队伍。“霎时间,他以为自己是弄错了“但不!在那边,就在凯旋门的后面,有一片嘈杂声,在初升的太阳下,一支黑压压的队伍开过来了“于是,在广场上一片凄凉的寂静中,听见一声惨厉的喊叫:快拿武器快拿武器普鲁士人。这时,普鲁士人可以看见在高处阳台上,有一个身材高大的老人挥着手臂,跄跄踉踉,最后全身笔直地倒了下去。这一次,儒弗上校可真的死了。”(有删改)12.这篇小说交错叙述了三个故事,请分别概述。(6分) 13.分析小说画线部分对情节发展的作用。(4分) 14.本文充满了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请结合全文概括这种情感态度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4分) 15.这篇小说为什么以“柏林之围”为题,试作探究。(6分) 六、现代文阅读(二)(13分)阅读下面的作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