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关系风险控制培训课件

上传人:随**** 文档编号:119626596 上传时间:2020-01-21 格式:PPT 页数:101 大小:1,01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劳动关系风险控制培训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101页
劳动关系风险控制培训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101页
劳动关系风险控制培训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101页
劳动关系风险控制培训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101页
劳动关系风险控制培训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10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劳动关系风险控制培训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劳动关系风险控制培训课件(10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劳动关系的风险控制 目前劳动争议案例的发展趋势 劳动争议案件每年以20 的比例增长 某些地区达到50 企业的败诉率很高 达到86 调解率不断的下降 劳动合同法给企业带来的变化 增加了企业违法用工的成本增加了企业的举证责任 在劳动争议中规章制度合法化 一 劳动关系的成立 避免无谓损失 签订劳动合同的注意事项 签订原则签订时间签订前需要注意的事项签订的内容 法定条款和约定条款劳动者住址 劳动合同的内容 法定条款和约定条款用人单位的名称 住所 法定代表人劳动者姓名 住址 有效证件号劳动合同期限工作内容和工作地点工作岗位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劳动报酬社会保险劳动保护 劳动条件 职业危害防护其他 签订劳动合

2、同时需注意的事项 如何规避双倍工资员工拒签如何处理时间 一个月内一年内一年后 二 无固定期限合同 避免潜在风险 合同期限的规定 固定期限合同与无固定期限合同不同的适用范围 1 3年临时性阶段性的工作技术要求高 稳定性强无固定期限合同存在的原因无固定期限合同成立的条件 无固定期限合同的相关规避方法 规避方法主体变动使用劳务派遣方式员工放弃无固定期合同是不是铁饭碗 也可以解除十四种情形可解除无固定期限合同存在的风险无固定期限合同与激励 应对的相关管理机制 企业端正认识建立工龄预警机制员工放弃签署无固定期限合同声明将员工的管理的立足点转移到员工绩效考核管理 三 员工辞职 避免人财两空 员工辞职 辞职

3、为什么频频出现 辞职的后果为什么企业难以接受感情因素培养的成本没有收回没有替代的人员 辞职要避免矛盾激化 企业过激行为容易导致矛盾恶化员工从主动辞职变成被动辞职被动辞职是由于企业的过错导致员工辞职企业过错 加班 保险 纳税 担保等被动辞职的后果 人财俱失 企业支付补偿金 员工离开 客观看待员工辞职 人才流动正常的离职面谈 反思 为什么员工要辞职 预防员工离职要建立的制度员工思想动态调查员工离职预警体系员工储备 接班人制度辞职挽留 员工思想动态调查 国企进行员工思想政治工作的一种工具和方法 经常以访谈或问卷调查等各类方式调查员工的思想动态及对于企业各项工作的满意程度 近而有针对性的进行改进和预防

4、 员工产生辞职冲动 往往是由于沟通不畅 员工离职预警体系 辞职类型 理智型辞职 冲动型辞职一般越是骨干员工 辞职的酝酿期越长 属于理智型辞职 预警压力应在管理者身上 理智型辞职有行为先兆 管理者需注意观察建议在预警系统建立初期 用强制的手段 强迫管理者去关注 例如 将 员工流失率 纳入绩效考核体系 强迫管理者去观察员工行为 员工离职预警体系 冲动型辞职一般基层员工的辞职 很多属于冲动型辞职 也就是毫无预兆的突然辞职 基层员工的替代性较强 因辞职给企业造成的损失有限 冲动型辞职也有征兆 一些事件的发生会成为导火索案例 某服装企业在民工荒的背景下建立的一线员工离职预警体系 一线工人离职预警指标 车

5、间工人发生被罚款等处罚事件 离职时机 除春节外 以下事件的发生都有可能导致员工冲动型辞职 车间工人之间发生磨擦冲突事件 工人与管理者特别是班组长发生冲突事件 出现工人认为派工 分工等不分平的事件 竞争对手大规模涨工资或实施重大措施改善福利 竞争对手扩大生产规模大批量招收工人 建立人才储备 人才储备治本 企业的发展不能维系在少量的 明星员工 身上 培养储备人才应是日常的重要工作 在岗储备 在职培训成本少 是一种非常好的激励方式 把培养储备人才的压力传递到管理者身上案例 培养合格的接班人是晋升的前提 做好辞职挽留 原则 好聚好散 有去有回 为什么80 的跳槽都失败 跳槽的陷阱 员工对于自身没有清醒

6、的认识伸出橄榄枝的企业往往是 看上去很美 挽留时要站在员工的角度来分析劝解企业要胸怀宽大 愿意接纳跳槽的员工重新归来 跳槽的陷阱 跳槽前 跳槽后 如何避免员工辞职中的财产损失 可能涉及的财产 员工手中的资料员工提出辞职申请 一定要考虑先收回或是保全 如何正确的进行员工辞职管理 一定有要书面的辞职申请 签字 员工无法变更辞职理由理由一定是个人原因 而非企业原因履行相关的手续面谈 挽留收回财物 工作交接办理相关的手续 四 员工辞退 避免两败俱伤 辞退面面观 辞职与辞退的区别辞退的原因 辞退的过程是矛盾最尖锐的时候案例 辞退的正确处理 最常见的问题员工拒签解除劳动关系通知书矛盾突出 不是花钱就能做到

7、处理不当会影响企业的声誉人力资源部谈话的技巧如何采用合理的方式辞退员工辞退的种类 十四种解除合同的条件 十九条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的 劳动者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 劳动者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 劳动者严重失职 营私舞弊 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 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 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 或者经用人单位提出 拒不改正的 劳动者以欺诈 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 使用人单位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的 劳动者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 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 在规定的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 也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 劳动者

8、不能胜任工作 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 仍不能胜任工作的 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 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 经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 未能就变更劳动合同内容达成协议的 用人单位依照企业破产法规定进行重整的 用人单位生产经营发生严重困难的 企业转产 重大技术革新或者经营方式调整 经变更劳动合同后 仍需裁减人员的 其他因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经济情况发生重大变化 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的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的 辞退如何操作能避免更大的损失 正确协商 签订调解协议正确的行使权利有合法的程序 有法定的理由要有证据 辞退的最佳方案 以协商解除最好辞退一定要宣告理由 固化制度处罚性制

9、度最难执行宣贯 两个百分百辅导 学会辅导预警 归错于员工自身固化 培养对于制度的敬畏感 辞退后的注意事项 企业应诉技巧 证据的三个层次 证据的真实性 不要篡改证据 证据的合法性证据的有效性辞退依据 法律依据合同依据企业规章 企业规章制度的合法性 内容的合法程序的合法规章制度公示规章制度制度时是否走过了民主制订程序我们在实践中的做法征求意见正式发文会议宣贯 应对员工申诉的技巧 走到法院 是否处置的是特殊员工对方的依据是否对自己有利员工遭受辞退后 救济手段多样化仲裁举报借助媒体 网络等要挟 如何处理由辞退员工引发的各类危机 面对员工的要挟危机功关 不要对立 也不要顺从拿到员工要挟的证据应对政策 辞

10、退前 先不要通知 提前注意保护自身利益 要从多个方面保护员工窃取资料劳动争议调解缓和矛盾 促成大家的互谅互让应诉成功不过是应诉技巧的成功 不代表公平和正义 五 人才培养 避免做赔本买卖 培训和服务期的问题 有效培训的含义培训不仅要向第三方要支付费用 而且内容是专业技术性内容 签订服务期协议 培训协议怎么签 培训的时间地点 预期费用产生的服务期费用确认费用范围单据工资培训协议中应该注意的其他问题 六 劳务派遣 避免花钱买麻烦 劳务派遣避免花钱买麻烦 劳务派遣的风险如何与派遣单位打交道定期审查如何正确的使用派遣员工注重流程 低成本的激励技巧 冯芳 一 企业激励现状 奖与惩 管理者的权力在管理员工中

11、 奖惩权使用至关重要企业实际 奖易罚难 以人为本与严格管理的矛盾 严格管理动辙就处罚 如何体现尊重员工 爱护员工 解决方案 少罚 改过自新 vs 以人为本要把人当做主体和目的 关心人 重视人 尊重人 信任人 管理前移 惩罚性制度如何执行 员工才能不产生负面情绪 Before After 事后惩罚 事前预防 让惩罚性制度没有执行的机会 执行要点 2 3 4 四步曲 辅导 宣贯 预警 固化 1 宣贯 100 条文知晓率内容 意图 理念条款推荐 征求意见会议推广书面测试 100 员工知晓率公示方法 悬挂公告栏 局域网邮件 文件员工手册推荐 签字认可 两个100 原则 执行要点 1 3 4 四步曲 辅

12、导 宣贯 预警 固化 2 辅导的原因 辅导的时机 辅导的内容 对于管理者的要求 辅导 制度辅导大纲 那些主观心理可能导致这些条文被违背 关于这些条文有可能存在什么错误认识 哪些客观因素容易导致这些条文被违背 以前出现过哪些典型的违背制度的案例有哪些经验和技巧可以预防违背制度的行为发生 一旦违背制度 应该以什么心态面对将要受到的处罚 执行要点 1 2 4 四步曲 辅导 宣贯 预警 固化 3 预警 二 量身订制 激励术 个体行为模型 需要 报酬激励 外在满足 内在满足1 成就激励 内在满足2 机会激励 动机 行为 绩效 结果 激励三层次理论 外在满足 内在满足1 内在满足2 报酬期望 成就期望 机

13、会期望 报酬激励 成就激励 机会激励 三个层次满足三种期望三个层次激励 员工想做什么 员工想做成什么 员工想得到什么 激励体系存在的问题 工资 奖金 期权 福利 晋升 绩效考核等 报酬期望 机会期望 成就期望 激励体系的真实效果 外在激励制度只激励了员工自我动力的多少 1 3薪酬 考核的满意度不高 假如综合有效性为1 2 激励体系的真正激励效果 精神激励 精神激励 成就激励与机会激励成本低 持续性强 双因素理论 双因素理论 美国心理学家赫茨伯格在1959年提出 激励因素 工作表现机会和工作带来的愉悦 工作上的成就感 由于良好的工作成绩而得到奖励 对未来发展的期望 职务上的责任感 员工的精神需求

14、有那些 调查者 盖洛普公司调查目的 如何提高员工的工作满意度高 做出良好的业绩 方式 问卷调查加访谈结果 员工的需求主要集中在12个方面 都是除薪酬和福利待遇外的需求 员工管理的新内容 希望能知道公司对我在工作中抱有什么样的期望 希望能拥有把工作做好所必需的工具和设施 希望能在工作中从事自己最擅长的事 希望自己出色的工作能得到承认和表扬 希望上司能把我当成一个有潜力和价值的人来关心 希望在工作中能经常得到别人的鼓励和推动 希望在工作中的意见能得到大家的重视 公司的发展方向和目标使我感到自己工作的重要性 希望我的同事们能和我齐心协力做好工作 希望在工作中能有一个最好的朋友 在过去的半年时间里 有

15、人专门跟我谈论过我的进步 在过去的一年里 我有机会在工作中得到锻练和成长 外在激励中的 精英激励 问题 精英激励 管理中 很多制度初衷中为了使员工得到普遍激励 但是 实施的结果往往是只激励了少数精英 报酬激励中的 客场激励 问题 客场激励 主场中 90 的观众在进球时支持 在犯规时宽容 于是不怕犯错 主动创新 超水平发挥 客场中 10 的观众在进球时支持 在犯规时宽容 于是害怕犯错 不敢创新 失水准发挥 客场激励 在企业中的表现 激励制度中 企业中奖少罚多 精英激励的产生 建立主场氛围 增加球员 减少观众 反思 成就激励 科学管理宣言 管理革命的目标要把员工和老板的精力 从如何分配盈余 转向

16、如何增大盈余 上 报酬激励只能在客观上使用员工与企业的精力集中在分配上 而成就激励就会让大家把精力转到增加盈余上 成就激励的自动加强功能 内在满足 成就激励水平 管理者应成为员工的成就放大器 成就需要借助外界力量得到印证和肯定管理者的行为可以使员工的成就感减弱甚至是增强管理者进行奖励时 需要考虑两个问题 1 奖励的内容本身是不是员工真正需要的 2 这种奖励的形式能不能对员工的成就感有放大的作用 管理者应成为员工的成就放大器 成就助推工程五问表 1 什么因素在影响员工取得成就2 这些因素中哪些与我的职能有关3 我准备采取什么措施解决这些因素4 什么条件和环境有助于帮助员工取得成就5 我能为这些条件与环境做点什么 北京大学人本管理研究中心 实操工具 阳光分享活动 当你面向阳光时 你就会满眼光明 当你背向阳光时 你就会永远走在阴影当中阳光分享第一层 阳光心态看自己 阳光分享第二层 阳光心态看别人 阳光分享第三层 阳光心态看下属 阳光分享机制产生作用的原理 机会激励 员工期望从事符合职业兴趣或有利职业发展的工作行为 符合职业成长需要或者发展需要1 岗位工作与职业生涯目标的匹配程度 2 岗位工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教育/培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