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八年级历史上册 周周清2课件 新人教版

上传人:恋** 文档编号:119626383 上传时间:2020-01-21 格式:PPT 页数:13 大小:12.9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2018学年八年级历史上册 周周清2课件 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2017-2018学年八年级历史上册 周周清2课件 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2017-2018学年八年级历史上册 周周清2课件 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2017-2018学年八年级历史上册 周周清2课件 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2017-2018学年八年级历史上册 周周清2课件 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7-2018学年八年级历史上册 周周清2课件 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2018学年八年级历史上册 周周清2课件 新人教版(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周周清2 检测内容 8 14课 一 选择题 每小题6分 共60分 1 2017 山东滨州 同盟会会员 无产阶级革命家林伯渠说 过去专制主义是正统 神圣不可侵犯 侵犯了就要杀头 后来民主主义成了正统 同样取得了神圣不可侵犯的地位 侵犯了这个神圣未必就要杀头 但为人民所抛弃是没有疑问的 民主主义成了正统 与近代哪一人物有关 A 康有为B 李鸿章C 孙中山D 毛泽东2 2017 湖北随州 与中国以往近代化探索相比 辛亥革命的不同之处在于 A 以富国强兵为宗旨B 主张学习西方政治制度C 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D 宣传民主和科学的思想 C C 3 下图中的内容最有可能出自 第二十二条参议院议决事件 咨由临时

2、大总统公布施行 第二十三条临时大总统对于参议院议决事件 如否认时 得于咨达后十日内 声明理由 咨院覆议 A 马关条约 B 辛丑条约 C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D 同盟会章程 4 1916年的北京街头出现了一副对联 上联是 袁世凯死了 下联是 中国人民万岁 围观者说 上下联对不起来 作者说 袁世凯就是对不起中国人民 这样说的理由是指袁世凯 A 篡夺革命果实B 建立新式陆军C 出卖了维新派D 公然复辟帝制 C D 5 申报 时评 栏目曾评述说 今之时局 略似春秋战国时之分裂 中央政府之对于各省 犹东周之对于诸侯也 南北相攻 皖直交斗 滇蜀不靖 犹诸侯相侵伐也 这一时局出现在 A 太平天国运动时期B 义

3、和团运动时期C 辛亥革命时期D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6 君为臣纲 父为子纲 不孝有三 无后为大 君要臣死 臣不得不死 这些旧思想糟粕被中国近代的哪一思想解放运动猛烈抨击 A 维新变法运动B 辛亥革命C 新文化运动D 五四运动 D C 7 2017 重庆 据载 中国外交失败的消息被蔡元培先生所获悉 他于5月2日将此消息告诉北大学生 5月3日晚 北大全体学生和其他北京高校的学生举行动员大会 提出拒绝在巴黎和会上签字 材料描述的是中国近代一场著名运动的情景 这场运动 A 是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B 是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C 斗争主力始终是无产阶级D 被北洋政府镇压而失败8 2017 湖南郴州 1923年

4、陈独秀说 五四运动虽然未能达到理想的成功 而在此运动中最努力的革命青年 遂接受世界的革命思想 由空想而实际行动 开始了中国革命之新的方向 材料中所说的 世界的革命思想 指的是 A 维新思想B 三民主义C 马克思主义D 毛泽东思想 B C 9 诗词是人们寄托情思 直抒胸臆的一种文学形式 碧净南湖水 峥嵘烟雨楼 画船千载梦 今日御神州 搏出新天地 赢来万象幽 这一诗作是为了纪念 A 中国共产党诞生B 国民党一大C 五四运动D 中共二大10 中共一大确定的工作中心与目标包括 领导和组织工人运动 打倒封建军阀 争取民族独立 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和实现共产主义A B C D C A 二 非选择题 11题18

5、分 12题22分 共40分 11 一场全国规模的革命想取得哪怕是部分的成功 都需要在人们面前提出一个与以往不同并被众多人接受的新的理想和目标 使人们燃起新的希望 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有说欧美共和的政治 我们中国此时尚不能合用的 我们中国的改革最宜于君主立宪 万不能共和 殊不知此说大谬 错误 且世界立宪 亦必以流血得之 方能称为真立宪 同一流血 何不为直截了当共和 孙中山在东京留学生欢迎大会上的演讲词材料二两年之中 所见所闻 殊多心得 始知徒 仅仅 致国家富强 民权发达如欧洲列强者 犹未能登斯民于极乐之乡也 是以欧洲志士 犹有社会革命之运动也 予欲为一劳永逸之计 乃采取民生主义 以与民

6、族 民权问题同时解决 此三民主义之主张所由完成也 孙中山考察英国心得 材料三中国同盟会以 驱除鞑虏 恢复中华 创立民国 平均地权 为纲领 不久 孙中山在 民报 发刊词中将其基本精神概括为民族 民权 民生三大主义 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材料四辛亥革命不仅推翻了清朝政府 扫除了中国争取民族独立和社会进步道路上这个巨大障碍 而且结束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 建立起中国历史上从未曾有过的共和政体 这无疑是一个巨大进步 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1 材料一中孙中山提出了与以往不同的什么理想目标 影响孙中山提出这一理想目标的国外因素是什么 4分 目标 建立 资产阶级 民主共和国或民主共和制 因素 欧美共和制的影

7、响 或西方启蒙思想的影响 2 材料二中孙中山认为欧洲列强社会存在着什么不足 为此 他提出了什么主张 4分 3 材料三中 在同盟会纲领中孙中山提出的核心理想目标是什么 与之相应的是三民主义中的哪一主义 4分 4 据材料四概括指出 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初步实现了他的哪些理想目标 4分 5 综合上述材料 指出孙中山提出的理想目标为什么能被众多的中国人接受 2分 表达了近代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 民主进步的愿望 或表达了近代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愿望 不足 不关注民生 主张 民生主义 目标 创立民国 主义 民权主义 推翻了清朝统治 结束了君主专制制度 或建立了民主共和政体 12 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 材

8、料一新文化运动开启了思想启蒙的闸门 在近代中国掀起了一场思想解放的风暴 激发了人们追求救国救民真理的热情 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但是 新文化运动对东西方文化存在绝对肯定和否定 运动没有与群众运动相结合 使运动局限于知识分子阶层 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旧中国单靠民主 科学是不能够救中国 因而新文化运动未能给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指明真正的出路 1 结合材料一 归纳概括新文化运动的意义 并指出这一运动的局限性 10分 意义 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封建道德礼教的统治地位 使中国人民接受了一次民主与科学的洗礼 为五四运动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起了思想宣传和铺垫的作用 局限性 没有把新文化运动同广大群众相结合

9、 使文化运动局限在知识分子的圈子里 对中西方文化存在绝对否定或肯定的倾向 未能给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指明真正的出路 材料二巴黎和会传消息 中国落后受人欺 郁积愤怒像火山 五四运动就掀起 学生集会大游行 反帝爱国搞斗争 外争主权拒签字 内除国贼曹汝霖 工人阶级登舞台 各地群众当援兵 彻底反帝又反封 爱国精神人人敬 2 从材料二中找出五四运动取得初步胜利成果的句子 你认为初步胜利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4分 3 五四精神是热血青年们自发并逐渐凝成的一种神圣的精神追求 请结合五四运动中青年学生的作为谈谈你对五四精神的认识 2分 忧国忧民 敢于斗争 不屈不挠 乐于奉献 爱国主义 外争主权拒签字 内除国贼曹汝霖 各阶层人民的联合斗争 材料三如图为嘉兴南湖游船 4 材料三与党的历史上哪一次会议有关 这次会议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6分 中共一大 大会通过了第一个党纲 确定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 奋斗目标是推翻资产阶级政权 建立无产阶级专政 实现共产主义 确立党的中心工作是领导和组织工人运动 大会选举产生了党的领导机构中央局 陈独秀为中央局书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