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阳市江油市六校九年级(下)开学化学试卷解析版

上传人:云*** 文档编号:119625729 上传时间:2020-01-2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7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绵阳市江油市六校九年级(下)开学化学试卷解析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绵阳市江油市六校九年级(下)开学化学试卷解析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绵阳市江油市六校九年级(下)开学化学试卷解析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绵阳市江油市六校九年级(下)开学化学试卷解析版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绵阳市江油市六校九年级(下)开学化学试卷解析版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绵阳市江油市六校九年级(下)开学化学试卷解析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绵阳市江油市六校九年级(下)开学化学试卷解析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九年级(下)开学化学试卷 题号一二三四总分得分一、单选题(本大题共9小题,共27.0分)1. 生活中的下列现象,不包含化学变化是()A. 牛奶在空气中久置后产生酸味B. 家庭装修、装饰材料散发出难闻气味C. 铁制水龙头渗漏引起白色洗面盆滴水处发黄D. 旅游城市标志青铜奔马(马踏飞燕)变绿2. 随着我国综合实力的增强,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汽车已走进千家万户。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汽车轴承和骨架是由合金制成,轮胎是由合成橡胶制成B. 汽车改用压缩天然气或液化石油气做燃料,可以减少对空气的污染C. 少开私家车,多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符合“节能减碳”的环保理念D. 在加油站附近能闻到汽油的气

2、味,是因为分子间存在一定的距离3. 关于SO2、CO2、MnO2三种物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都含有氧元素B. 都是化合物C. 都是氧化物D. 都含有氧分子4. 如图是元素X的一种粒子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X是非金属元素B. X的最外层电子数为8C. 该粒子最外层电子层已达到相对稳定结构D. 该粒子可表示为X-5. 下列实验设计与对应的实验目的表述不一致的是()A. 比较火焰各层温度B. 检验氢气纯度C. 验证CO2的密度比空气大D. 探究空气的组成成分6. 如图是“尾气催化转换器”将汽车尾气中有毒气体转变为无毒气体的微观示意图,其中不同的圆球代表不同原子。下列说法错误的

3、是()A. 此反应有单质生成B. 原子在化学变化中是不可分的C. 图中生成物全部是化合物D. 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的个数比为1:17. 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t1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B. 乙物质的溶解度大于甲物质的溶解度C. t2时,乙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乙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D. t2时,30g甲物质能溶解于50g水中形成80g的溶液8. 将X、Y、Z三块大小相同的金属片分别投入到10%的稀盐酸中,X表面无明显现象,Y表面缓慢地产生气泡,Z表面迅速产生大量气泡。则X、Y、Z的金属活动性顺序为()A. XZYB. ZYXC. XYZD. ZXY

4、9. 等质量的M、N两种金属,分别与相同质量分数的足量稀盐酸反应(已知M、N在生成物中均为+2价),生成氢气质量和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M、N两种金属中较活泼的是NB. 生成H2的质量MNC. 相对原子质量较大的是ND. 产生H2的速率NM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20.0分)10. 请用元素符号或化学式表示(1)干冰_;(2)天然气的主要成分_;(3)乙醇_;(4)3个二氧化氮分子_;(5)氧化铁中铁的化合价_。11. 根据粒子的结构示意图,我能回答下列问题:(1)表示同种元素的粒子是_(填序号);(2)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得到电子的粒子是_(填序号)。(3)随着

5、“神舟六号”的发射成功,我国还将发射绕月探测卫星。其任务之一是寻找一种新能源-氦3,氦3原子核是由一个中子和两个质子构成的,其原子核外电子数为_。12. 下图中A为一种混合气体,经分析已知只含两种元素,根据图中的转化关系(1)写出BE各物质的化学式:B_;C_;D_;E_。(2)写出CD、生成白色沉淀B的化学方程式CD_;生成白色沉淀B_。13. 2009年3月7日起福州市民陆续使用天然气。(1)福州市区家用燃料的更新历程如图:下列有关家用燃料更新的理由,正确的是_。A天然气是可再生的能源;B气体燃料的利用率更高;C减少煤燃烧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天然气(主要成分是甲烷)和液化石油气(主要成分是丙

6、烷和丁烷)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分别约为75%和82.3%,通过该数据分析:相同条件下,用天然气作燃料比液化石油气更环保的理由_甲烷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2)从莆田输送到福州气门站的天然气需经过除杂、添加无毒臭味剂、减压等处理后才能输送到市民家中。用分子的观点解释天然气减压后体积会膨胀的原因_。三、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7.0分)14. 测定大理石含CaCO3的质量分数,取大理石样品12.5g,加入盛有100g稀盐酸的烧杯中,两者恰好完全反应(假设其他杂质不与盐酸反应,也不溶解)。烧杯内物质的质量变为108.1g。试计算大理石样品中CaCO3的质量分数。四、探究题(本大题共1小题

7、,共11.0分)15. 实验室制取气体的装置如图所示,根据所学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标有、的仪器名称:_;_。(2)写出用装置A制氧气的一个化学方程式_。A装置中试管口略向下倾斜的目的是_。(3)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_,可选用图中_和_(填标号)组装一套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实验室用澄清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是_。答案和解析1.【答案】B【解析】解:A、牛奶在空气中久置后产生酸味过程中有对人体有害的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B、装饰材料散发出难闻气味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C、白色洗面盆滴水处发黄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8、。 D、青铜奔马变绿过程中有新物质铜绿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故选:B。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有无新物质生成,据此抓住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区别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即可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这里的新物质是指和变化前的物质是不同种的物质,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2.【答案】D【解析】解:A汽车的轴承和骨架都是由合金组成的,轮胎是合成橡胶制成的,故正确; B汽油或柴油燃烧会释放出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有害气体,而天然气和液化石油气燃烧,此类物质产生的较少,有助于减轻

9、空气的污染,故正确; C少开私家车,多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减少了能源的消耗,减少了污染物的排放,符合“节能减碳”的环保,故正确; D在加油站附近能闻到汽油的气味,是因为分子在不断地运动,故错误。 故选:D。A根据物质的分类来分析; B根据减少空气污染的方法来分析; C根据节能减排的具体做法来分析; D根据分子的性质来分析。本题考查了材料的分类、减轻污染的措施、节能减排以及分子的性质,难度不大。3.【答案】D【解析】解:A、这三种物质中都含有氧元素,故A正确; B、这三种物质都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故B正确; C、这三种物质都是由两种元素组成且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

10、故C正确; D、这三种物质中都不含有氧分子,故D错误; 故选:D。根据物质的组成进行分析,氧化物是指有两种元素组成且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含有氧气的物质含有氧分子。本题考查了常见物质的组成,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4.【答案】C【解析】解: A、由粒子结构示意图可知,该元素原子核内质子数为11该元素是一种金属元素,是钠,错误; B、根据在原子中: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则可知该元素原子的最外层上有1个电子,错误; C、由粒子结构示意图可知,该粒子最外层电子层数为8,已达到相对稳定结构,正确; D、根据在原子中: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则可知该元素原子的最外层上有1个电

11、子,小于4个,在反应中易失去最外层电子,形成阳离子,该粒子可表示为X+错误。 故选:C。根据当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原子;当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阳离子;当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阴离子;若粒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8,则属于相对稳定结构;据此进行分析解答。了解原子和离子的相互转化;掌握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的区别、特点;掌握核外电子在化学变化中的作用和得失电子的规律特点。5.【答案】D【解析】解:A、根据火柴棒的燃烧程度可以比较出火焰各层的温度,故A正确; B、此操作能检验氢气的纯度,根据声音的大小可以判断氢气是否纯净,故B正确; C、此操作能验证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表述一致,故C正确; D

12、、此实验是证明分子运动的,不能探究空气的组成,故表述不一致,故D错误。 故选:D。判断实验设计与对应的实验目的是否一致,要从实验的结果来看,实验结果能证明实验目的就说明实验设计与对应的实验目的表述一致。此题比较新颖,综合考查同学们对实验设计与实验目的认识,直观简洁,是一道不错的试题。6.【答案】C【解析】解:去除干扰粒子得图:A、生成物分子中有同种原子构成的单质分子,因此反应中有单质生成;故A正确;B、变化前后构成分子的原子种类、个数都没有改变,可判断原子在化学变化中是不可分的;故B正确;C、生成物的分子一种为不同种原子构成的化合物分子,一种为同种原子构成的单质分子,因此反应中既有单质又有化合

13、物生成;故C不正确;D、反应前后都有1个构成相同的化合物的分子,说明该分子未参加反应,因此,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的个数比为1:1;故D正确;故选:C。根据变化微观示意图及粒子构成模拟图,可判断该变化为两种化合物的分子通过原子的重新结合生成一种单质分子和一种化合物分子。根据变化微观示意图及粒子构成模拟图,根据分子由原子构成等特点,正确判断变化中的物质构成与粒子个数关系,是解答本题的基本方法。7.【答案】A【解析】解:A、通过分析溶解度曲线可知,t1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故A正确; B、在比较物质的溶解度时,需要指明温度,故B错误; C、乙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小,所以t2时,乙物质的

14、饱和溶液降温至t1,乙溶液仍为饱和溶液,故C错误; D、t2时,甲物质的溶解度是50g,所以30g甲物质能溶解于50g水中形成75g的溶液,故D错误。 故选:A。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可以:查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从而确定物质的溶解性,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从而判断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从而判断通过降温结晶还是蒸发结晶的方法达到提纯物质的目的。本题难度不是很大,主要考查了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所表示的意义,及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来解决相关的问题,从而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8.【答案】B【解析】解:由于将X、Y、Z三块大小相同的金属片分别投入到10%的稀盐酸中,X表面无明显现象,说明X在氢后;Y表面缓慢地产生气泡,Z表面迅速产生大量气泡,说明Y和Z都在氢前,而且Z的金属活动性比Y强,故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ZYX,故选:B。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只有氢前的金属才可以和稀酸溶液(除稀硝酸)生成氢气,而且越靠前的金属,金属活动性就越强,反应现象就越剧烈,根据这一规律可以来判断金属的活动性强弱。本题难度不是很大,主要考查了根据化学反应的发生及现象的剧烈程度来判断金属的活动性强弱,从而加深学生对金属活动性顺序的理解。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