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必修4全册教案

上传人:思无****9 文档编号:119623764 上传时间:2020-01-21 格式:DOCX 页数:273 大小:2.3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必修4全册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73页
新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必修4全册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73页
新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必修4全册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73页
新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必修4全册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273页
新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必修4全册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27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必修4全册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必修4全册教案(27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必修4全册教案第一课 美好生活的向导第一框生活处处有哲学一、教材分析美好生活的向导是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第1章第1框的教学内容,主要学习哲学与生活的关系。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识记:哲学的本义和任务理解:(1)哲学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2)哲学就在我们身边运用:举例说明生活中存在的哲学思想,说明哲学并不神秘,哲学就在我们身边。2能力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初步具有用理性和智慧的眼光认识自然、社会和人生变化和发展的能力。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喜欢哲学,热爱哲学,切实体会到生活需要智慧,生活需要哲学。三、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哲学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产生

2、于人们对世界的追问和思考教学难点: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四、学情分析 本框题的内容比较简单,容易理解,但由于学生是初次接触哲学还没有树立用哲学的思维认识问题,所以教师要对课堂上的举的生活中的现象及时从哲学的角度概括。五、教学方法1教师启发、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思考,讨论、交流学习成果。2学案导学:见后面的学案。3新授课教学基本环节:预习检查、总结疑惑情境导入、展示目标合作探究、精讲点拨反思总结、当堂检测发导学案、布置预习六、课前准备1学生的学习准备:课前预习生活处处有哲学的具体内容,初步概括哲学与生活的关系。2教师的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制作,课前预习学案,课内探究学案,课后延伸拓展学案

3、。3教学环境的设计和布置:全班按座位分为五组,教室内教学。七、课时安排:1课时八、教学过程(一)预习检查、总结疑惑检查落实了学生的预习情况并了解了学生的疑惑,使教学具有了针对性。(二)情景导入、展示目标教师:人和动物不同。动物只是本能地“活着”,而人的生活应该是经过思考、有明确目标和意义的生活。人们要想生活得有意义、有价值,就应该对自己生活其中的世界和生活本身进行审视和思考。为此,我们不仅需要具体科学知识,还需要哲学知识。哲学和我们的生活是什么关系?什么是哲学?哲学研究什么?哲学和具体科学是什么关系?了解这些问题,可以使我们走进哲学,自觉地追求智慧,创造更美的人生。 多媒体展示学习目标,强调重

4、难点,明确学习目标。设计意图:使学生形成哲学的初步概念,激发兴趣引入新课。 (三)合作探究、精讲点拨。探究一:探究问题:如何看待排名一名高中生在谈到“排名的二重性”时说:“我们既不能盲目地张扬排名,也不能简单地否定排名。作为学生,如果用片面的观点对待排名,排在前面沾沾自喜、骄傲自满,排在后面灰心丧气、一蹶不振,就会停滞不前,甚至倒退;如果通过排名了解自己的学习实力以及同别人的差距,做到知彼知己,扬长避短,就会出现先进更先进、后进赶先进的生动局面。”问题:(1)在排名问题上,人们的看法往往各不相同,这是为什么?(2)为什么我们应看到排名的“二重性”?(3)联系生活中类似的事例,谈谈生活与哲学的关

5、系。教师活动:指导学生阅读以上的材料,并思考所提问题。学生活动:阅读材料,分组讨论问题,发表自己的观点,分析材料中包含的哲学道理。教师点评:(1)在排名问题上,人们的看法不同,主要是因为人们的思维方法不同。 (2)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要求我们一分为二地来看待。片面地看待排名问题,不利于提高自己的学习水平。(3)全面的思维方法本身就是一种哲学智慧,看待别人、分析自己等都应该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这说明生活与哲学密切相关。设计意图:通过事例分析包含的哲学道理,体会生活就在我们身边。思考追问1:同学们还知道那些包含哲理的例子?(播放多媒体)教师活动:指导学生分析事例,并及时总结事例中所包含的哲学道理

6、。学生活动:学生继续阐述自己的发现。教师点评:通过大家举的生活中的事例我们可以看到生活中处处有哲学,哲学就在我们的生活中 。设计意图:深化对哲学就在我们身边的认识。思考追问2:人们的这些哲学思想、哲学智慧是生来就有的么?如果不是,那么它是从哪里来的?(播放多媒体) 教师活动:指导学生阅读课本第一目 学生活动:阅读教材并总结回答问题。(1) 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2)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设计意图:探究哲学的来源。教师讲授:哲学产生于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客观的物质活动中,也就是在人们的实践活动中产生的。结论:(1) 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板书) 哲学

7、是从仰望天穹开始的。每个人在童年时期必定会有一个时刻,也许是在某个夏夜,抬头仰望,突然发现了广阔无际的星空。这时候,他的心中会油然生出一种神秘的敬畏感,一个巨大而古老的问题开始叩击他的头脑:世界是什么? 在生活实践中,人们会自觉或不自觉地思考世界,思考周围的人和事,并用自己在思考中形成的观念来指导自己的生活和实践。在这些思考中,会触及这样或那样的具有哲学性质的问题。 如“我是谁?”“世界是怎么来的?”“我是什么样的人?我由什么原因获得我的存在?”“世界是否因为我的存在而存在?是因为有我才有了世界,还是因为有了世界才有了我?”“世界和我相比哪个更厉害?”“人活着是为了什么?” 哲学就是通过对一系

8、列关乎宇宙和人生的一般本质和普遍规律问题的思考而形成的一门学科。结论:(2)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板书)思考追问3:哲学产生,给我们生活带来了什么?(播放多媒体) 教师活动:指导学生思考学生活动:讨论、发表自己的见解设计意图:感知哲学的作用探究二:阅读课本56页的材料,思考问题课堂探究:(1)这两个学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方式有何不同?为什么会有这种不同? (2)想一想,思维方法在人们生活中起着什么作用。教师活动:指导学生思考学生活动:学生思考,回答实际意图:让学生自己总结哲学的作用教师总结:探究提示:(1)第一个同学运用一般的思维方法,第二个同学运用了创造性思维。方法的不同主

9、要是由于世界观不同、指导思想不同。 (2)思维方法在人们的生活中有重要作用。正确的思维方法、创造性的思维方法对人们的生活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结论:哲学的本义是爱智慧或追求智慧,是一门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所以,这样的学问当然会使人生活得更美好。(板书)教师讲解:自然界变化万千,社会错综复杂,有时会使人们感到像走在一片茂密的森林之中,浮云遮望眼,云深不知处,正确的前行的路在何方?这时我们需要照亮前进方向的理性和智慧的明灯。哲学就是一门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在古希腊文和英文中,哲学的本义是爱智慧或追求智慧。在汉语中,哲就是智慧,哲学就是智慧之学或追求智慧之学,即爱智之学。正如马克思所说,哲

10、学是现世的智慧,是“文化的活的灵魂”。思考追问4:“斗转星移,春秋变换,我们仰望苍穹:时间有没有开始?空间有没有尽头?宇宙由何而来?万物从何而生?西天可有天堂?世间可有鬼神?人类可有灵魂? 中国的老子说:宇宙至大无外,至小无内; 王夫之说:宇宙是由“气”组成的物质实体;西方的赫拉克利特说:火是世界的始基;圣经上说:宇宙是上帝创造的; 马克思说: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宇宙到底是什么?谁能告诉我们这些问题的答案?”(播放多媒体)学生活动:思考总结回答教师点评总结:真正的哲学可以使我们正确地看待自然,指导人们正确的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板书)设计意图:深化认识哲学的作用 思考追问5:“战争、瘟疫、

11、贫困 世事纷纭,岁月沧桑,我们审视社会:人的本质是恶还是善?世间有光明也有黑暗假丑恶是什么?真善美在哪里?社会为什么是这个样子?人和人应该怎样相处?人类的前途在哪里? 老子说:道法自然,无为而无不为;法家韩非子说:应该严刑峻法,让人有所惧;儒家孔子说:人之初,性本善;仁者爱人;克己复礼;西方存在主义:一切存在的就是合理的;马克思:社会的发展是由客观规律决定的,也是物质问题:你认为人类发展的前途是什么,谁教给我人认识世界?”(播放多媒体)学生活动:思考总结回答教师点评总结:真正的哲学可以使我们正确地认识社会,从而为生活和实践提供积极有益的指导。(板书)设计意图:深化认识哲学的作用思考追问6:“吸

12、毒、自杀、 生老病死,悲欢离合,我们考问人生:我们从哪里来?又要到哪里去?我们为什么活着?又为什么死去?快乐是什么?幸福在哪里?人生有何价值?生命有何意义?老子:道法自然,从容面对人生;佛家:一切都是空,幸福在天堂;叔本华:人生就是一场悲剧;马克思:人生的价值在于奉献”问题:我们如何对待人生,谁给我们指明了方向?(播放多媒体)学生活动:思考总结回答教师点评总结:真正的哲学可以使我们正确地对待人生,正确对待社会进步和个人发展,正确对待生与死、进与退、得与失名与利(板书)课堂小结:哲学并不是相遇人类而存在的它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产生于人们对世界的追问和思考。哲学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

13、用,概括其来就是哲学的任务:指导人们正确的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四)反思总结,当堂检测教师组织学生反思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并进行当堂检测。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构建知识网络并对所学内容进行简单的反馈纠正。(五)发导学案、布置预习我们已经学习了哲学与生活的关系,但是我们并没有总结哲学的概念到底是什么,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又是怎样的?在下一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关于世界观的学说。课下大家可以先预习这一部分,并完成本节的课后练习及课后延伸拓展作业。设计意图:布置下节课的预习作业,并对本节课巩固提高。教师课后及时批阅本节的延伸拓展训练。九、板书设计一、生活处处有哲学 1、 哲学与时代的经济、政治、文化的关

14、系 (1)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2)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3)结论:哲学就在我们身边二、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1)哲学的本义是爱智慧或追求智慧,是一门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所以,这样的学问当然会使人生活得更美好。(2)真正的哲学可以使我们正确地看待自然,指导人们正确的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3)真正的哲学可以使我们正确地认识社会,从而为生活和实践提供积极有益的指导。(4)真正的哲学可以使我们正确地对待人生,正确对待社会进步和个人发展,正确对待生与死、进与退、得与失名与利(5)哲学的任务:指导人们正确的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十、教学反思本课的设计采用了课前下发预习学案,学生预习本节内容,找出自己迷惑的地方。课堂上师生主要解决重点、难点、疑点、考点、探究点以及学生学习过程中易忘、易混点等,最后进行当堂检测,课后进行延伸拓展,以达到提高课堂效率的目的。 本节课时间45分钟,其中情景导入、展示目标、检查预习5分钟,合作探究15分钟,教师归纳讲解5分钟,反思总结当堂检测5分钟左右,其余环节10分钟,能够完成教学内容。 【导学案】第一课 美好生活的向导第一框生活处处有哲学课前预习学案一、预习目标预习“哲学与生活的关系”二、预习内容 1.哲学就在我们身边(1)生活需要智慧,需要哲学。但哲学的智慧不是从人们的主观情绪中凭空产生的,而是人们在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