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驻村第一书记故事13篇

上传人:思无****9 文档编号:119623279 上传时间:2020-01-21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50.7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驻村第一书记故事13篇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最新驻村第一书记故事13篇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最新驻村第一书记故事13篇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最新驻村第一书记故事13篇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最新驻村第一书记故事13篇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最新驻村第一书记故事13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驻村第一书记故事13篇(3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驻村第一书记故事13篇篇一2018年3月,XX司法局派驻XX县基长镇XX村任第一书记的同志任期已满,单位希望我能接任,我也感到自己需要锻炼,卷起铺盖卷就扎进了村里。XX村基础设施落后、产业结构单一,部分群众“等靠要”思想严重,是个省级深度贫困村。XX组的XX是村里思想工作最难做的贫困户,村里的干部们一直想着给他找条增收门路,无论怎么做工作,他就横竖三个字:“不想做”。我到XX家动员他,想让他养几头生猪,并承诺购猪款由村里向上级协调解决,胡成荣不为所动。我没有气馁,我不相信谁甘心一辈子受穷。一次不行,两次;两次不行,三次。最后一次,XX被我说动了,答应养猪。在胡成荣的带动下,交盘组的贫困户蒙国能

2、也同意养猪了。村委会旁边是村里的幼儿园,幼儿园的孩子大部分都是留守儿童,一年到头难得见到自己的父母几次。我积极联系南京爱心人士,并协调相关单位,在“六一”儿童节的前一天,给孩子们捐赠了玩具和学习生活用品,孩子们甜甜的笑声让我感到无比的欣慰。幼儿园的老式厕所存在着安全隐患,不适合孩子们使用,接下来我打算争取一笔资金用于幼儿园的厕所改建,继续改善孩子们的学习条件。针对有在读大学生和高中生的家庭,我通过走访掌握具体底数,确保相关政策措施得到落实,同时还积极联系了“面包树助学会”,为村里的10名贫困高中生和大学生争取到了每人每月300元至500元的资助。驻村以来,我的工作得到了村民们的理解和支持,但我

3、内心非常清楚,我之所以能安下心来开展工作,与家里人的支持是分不开的。当初接受任务时,我最放心不下的是岳父。我的岳父在2017年初突发脑溢血,经抢救后落下了肢体麻木、智力下降等后遗症,生活不能自理,我的妻子又远在平塘工作,全靠岳母一个人照料。妻子在知道我选择驻村后,有些不理解,认为我完全可以向单位陈述家里的特殊情况,让组织上考虑其他人选。我感到很愧疚,但岳母却鼓励我:“放心去吧,家里有我,干出点成绩来,就是对家里最好的交代。”“五一”假期,我带着岳父岳母和妻子,到XX村“旅游”。看过XX的村村寨寨和一些贫困户的现状后,妻子终于理解了我,动情地鼓励我说:“好好干,不要辜负了组织的信任!”“中原啊,

4、我们到了你的家里了?”站在XX村的路上,颤颤巍巍的岳父像个孩童似的说出这句话,让我几乎泪崩,我忍住眼泪回答:“是的,这里就是我的家!”篇二我不相信邹书记有这个能力把我们院子的吃水问题搞成功,因为我们院子的村民太扯皮了。”2016年5月18日,当XX说要把先前修建的水池利用起来,让全组的群众都吃上自来水,XX村XX组村民徐应超向他泼了一瓢“冷水”。该院子原有50立方人饮工程于2011年立项实施,总投资69万元,覆盖村民3000余人。该蓄水池自修建以来一直没有使用,主要原因是没有安装水表,家住矮处的农户以用水不要钱的思想让水“放任自流”,造成家住高处的农户饮水无保障。于是,家住高处的群众以“要得吃

5、大家得吃,不得吃大家不得吃”的思想观念将水源切断,加之无人管理,5年间主管、进户管等设施基本毁坏,原修建的蓄水池成了摆设,群众怨气较大,特别是近年随着外出务工人员增加,留守老年人增多,饮水问题便成了这个寨子迫切需要解决的难题。为切实解决群众饮水难题,XX白天到实地查看基础设施毁坏情况并逐户了解饮水难的实际原因,晚上开“灯光会”作群众思想工作。通过4场“灯光会”,做通了50多人的思想工作,最终该组村民达成了一致意见:每户集资150元用于购置和安装水表以及后期设备设施维护,按0.5元/立方收取水费,水费的75%作为管理员管理费,25%作为管道、蓄水池维护费,并按季向群众公示,选举5名村民代表组成理

6、财小组,另外水池维修资金5662元由XX向“娘家”经贸局申请解决。2016年10月20日,经过近5个月努力,该组36户186名群众饮水问题总算在大家的期许中划上了圆满的句号,村民们从此吃上了细水长流的“甜心水”。产业扶贫户户兴曾信坤是XX村151户贫困户之一,夫妻双双患有腰椎间盘突出,不能下重力劳作。XX在得知这一特殊情况后,决心通过林下养鸡的因户施策项目来帮助曾信坤。如今,65岁的曾信坤每天清早都要到鸡窝里掏蛋,他老夫妻俩喂养的300余只乌骨鸡几乎每天都会为他们带来六七十元的收益。走访中,XX还了解到石板溪组贫困户李永双家庭情况非常具体,3年前,李永双妻子患上了子宫癌,3个孩子在上学,70多

7、岁的双亲也经常生病,每月都需要支出大量的费用,让这个曾经日子过得红火的家庭陷入了绝境。2017年3月,XX多次到李永双家走访,根据李永双家庭劳动力、生产技术、创业意向等实际情况,XX建议李永双发展魔芋产业,并为其争取到了1200元/亩项目扶持,2017年4月,协助李永双流转土地200亩。根据魔芋喜阴的特点,采取调播套种玉米+肥料撒施模式种植,由于技术和管理得当,魔芋长势良好。2018年春节前后,XX组织村民发展李子基地1400亩。如今,XX村已基本形成蔬菜、果林、中药材、山羊养殖等四大产业区块。新农村、新农民、新产业亦然成了XX村最新代名词。公路建设人人欢“如果是搞花架子,来逛一哈就回县里,还

8、不如不来。要是您能把我们的路修通,我们一辈子都记得您。”2016年4月,当XX到XX村西方岭组下队,向村民们进行自我介绍时,村民向他出了一道驻村“门槛”题。在XX村,不仅是西方岭组,还有幸福组、跃进组、XX组、彭桥坝组未通公路,道路基础设施薄弱是制约XX村发展的瓶颈。于是,XX带上“民情笔”“民声本”,不分白天黑夜进村入户调研整个村通路情况。2016年6月底,他向镇扶贫办提交了XX村进组公路规划方案,争取了总投资326万元13.4公里“一事一议”公路建设项目。项目虽然争取到了,但实施起来却很艰难。涉及该村西方岭组3公里“一事一议”工程,在项目没有落地之前,这里的群众积极性很高,纷纷表态让土让田

9、。但在实施时,土地调整的矛盾层出不穷。单就该组农户廖承虎家,他就跑了21次。70余岁的村民廖承虎,他认为自己年事已高,享受不了几天“一事一议”项目所带来的好处,而该项目将占他10余平方米的土地,所以死活不肯让步。为了得到廖承虎的支持和理解,XX不分白天黑夜的到廖承虎家做工作,了解他有什么困难,晓之以情,动之以理。在他入户做思想工作的第21次时,廖承虎说了一句“修路是造福子孙后代的事,我有什么不支持的?”2016年10月,全长3公里宽3.5米总投资75万元的水泥路直通新田子组,受益群众52户375人,廖承虎笑了,这里所有群众都笑了。在剩余13.1公里进组公路建设上,XX的付出不比西方岭组少。20

10、18年6月底,XX村彭桥组0.9公里进组公路在欢快的锣鼓声中通车,至此,全村16个自然村民组全部通公路。移民搬迁家家乐“这么好的房子,你怎么舍得拆了?”“有什么舍不得的?县城的交通、医疗、教育要好多了,关键是对下一代好处更多。”2018年7月14日,XX村石板溪组贫困户王兴明因移民搬迁至务川山青社区,正在拆除原来居住估价近30万元400余平方米砖混房屋时,时不时有人问及王兴明。其实,王兴明算得上是不愿搬迁的“钉子户”,原老房子本身价值高,再加固守黄土地的思想较强。所以,在XX到他家作易地扶贫搬迁思想工作时,也碰了一鼻子灰。后来,XX以易地搬迁后王兴明的子孙能享受更多教育资源,对子孙将来发展有利

11、,老人看病、就医方便,加之王兴明是“泥水工”,在县城求生不是问题等,终于打通易地扶贫搬迁最后一公里思想“大关”。如今,王兴明已入住务川山青社区。王兴明一见到XX,总是这样说道:“要不是邹书记您用长远的发展式的思想引导我,我就失去了为我子孙谋求更好发展的好机遇。”移民搬迁,每一户有每一户的问题和难点,XX与驻村工作队一一攻克难关,从今年的7月8日到7月14日,20户易地扶贫搬迁户全部入住山青社区,完成搬迁率100%。搬迁入住新房的94人个个乐开花。XX说,“作为驻村第一书记,无论何时,都应心怀百姓。驻村绝不是旅游观光、不是蜻蜓点水,而是全身心的投入。察民情、解民忧、兴产业、谋发展。新时代、新担当

12、、新作为,用实干干出实事,结出民生实果。”篇三“姐姐,今天看完医生我的另外一只眼睛是不是就好了?”,小女孩喃喃得对姐姐说着,脑袋还不时贴在姐姐的肩上,言语中既充满了期待又带着一丝忐忑。这是近日发生在XX贵医附院门诊部的一幕故事中的小女孩名叫XX,家住XX市XX县土坪镇XX村,父亲于前年不幸因车祸去世,家中尚有年迈的老母亲XX于本村务农,姐姐XX在XX读大学,另有一个哥哥也在XX读高职。家里属于村里建档立卡贫困户,日子过得十分拮据。2018年6月,省委宣传部秘书长XX来到他挂帮的XX村XX家里走访慰问,细致了解他们的家庭情况、身体健康状况、家庭经济来源以及子女教育。当得知XX二女儿XX常年患有白

13、内障,由于视力下降影响生活学习的情况,XX随即指示省委宣传部派驻XX村驻村干部于近期安排XX去XX检查治疗,并要求镇村领导要多关注其子女教育,通过引导一户一业发展生产尽快脱贫致富。6月10日,按照XX的要求,省委宣传部挂帮XX驻村工作队有关同志和XX村干部带小女孩前往贵医附院进行检查治疗。治疗前,XX详细了解了小女孩的患病原因和以往治疗情况,并与小女孩及其姐姐做深度的交流沟通,鼓励他们要相信组织、相信科学,积极治疗、乐观向上。为保障治疗的科学性和有效性,XX一行亲自帮助小女孩挂号问诊、检查用药,帮助小女孩做好心理疏导,并安排身边工作人员给予小女孩500元的慰问金。经检查,由于先天性白内障治疗不

14、佳,小女孩右眼基本失明,所幸左眼不受影响尚能维持正常生活。根据医生建议,右眼的治疗可以再次通过手术进行,同时风险和痛苦也比较大,是否通过再次手术治疗需要小女孩和家长再行考虑。诊断后,XX嘱托挂帮XX驻村工作队有关同志要做好下一步跟进,在积极征求其家长意见的基础上努力推进治疗,力争还孩子一片光明的世界,切实阻断因病致贫的传递,不断提高乡亲们的获得感和幸福感。篇四今天我们好开心!”一群小朋友们齐声喊到。这群可爱的孩子是XX县XX镇田冲村幼儿园的小朋友。今天是田冲村幼儿园成立后他们迎来的第一个欢快的“六一国际儿童节”,更让他们意想不到的是XX省强制戒毒康复医院机关党支部的叔叔阿姨们给他们带来了节日惊

15、喜!为了让帮扶村的孩子们过一个快乐的儿童节,早在六一前夕,省戒毒康复医院机关支部的同志们就开始与康复医院派驻田冲村的驻村第一书记罗昭中联系,共同筹划这次“六一”活动。大家踊跃捐款捐物,为村里的孩子们购买了玩具、书籍、食品、游乐设施和教学用具,有的民警捐出了自己孩子闲置的单车、文具,有的民警还购买了新的书籍和玩具。都希望能够献出自己的爱心,力所能及的帮助村里孩子改善一点生活条件和学习环境,让村里的孩子们感受到叔叔阿姨对他们的关心和祝福。“六一节”一大早,省戒毒康复医院党委书记、院长吴谦就带着机关党支部的党员代表向XX县XX镇田冲村出发,大家都希望能早点把礼物送到孩子们手中。当满载着康复医院叔叔阿

16、姨们爱心礼物的车子驶进田冲村幼儿园时,小朋友们开始欢呼雀跃起来,一双双好奇的眼睛滴溜溜的围着不断从车子里搬出来的礼物箱子转。“哇!是滑滑梯!”,随着一个机灵小朋友的喊声,一群孩子应声跑来,还没等组装完成,就迫不及待的往上爬了,虽然是一个小小的家用滑梯,却已让小朋友兴奋不已。孩子们对叔叔阿姨带来的礼物爱不释手,喜悦之情洋溢脸上。通过不到一小时的交流,小朋友们去除了陌生感,给远方来的叔叔阿姨们表演起了舞蹈,还争相唱歌表示感谢。节日活动的高潮部分来自于“一块奶油蛋糕”,康复医院的同志们考虑到山里留守的孩子,缺少父母的疼爱,孩子们很少能够享受生日蛋糕,于是给孩子们带来了奶油蛋糕为他们过这个特殊的生日。看到孩子们吃得非常开心满足,大家发现,其实孩子们的快乐真的很简单田冲村的村民们提到这个幼儿园也是赞不绝口,“以前我们送娃上幼儿园要到七公里以外的XX镇里,接送途中要经过盘山公路,弯急坡陡,天雨路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