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江古城导游词四

上传人:繁星 文档编号:119622903 上传时间:2020-01-2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丽江古城导游词四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丽江古城导游词四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丽江古城导游词四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丽江古城导游词四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丽江古城导游词四》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丽江古城导游词四(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丽江古城导游词四篇 丽江古城导游词篇一: 亲爱的游客朋友们大家好,很高兴与大家相聚在美丽的丽江古城。这条四方街如蛛般交错的,东南西北各有一条出路,这样说明这条四方街很繁华。来尝尝丽江古城的特色小吃鸡豆凉粉,还有猪膘肉、腊排骨和纳西烤鱼等等等等,说的大家都馋了吧,那就开吃吧! 游客们,丽江古城到处有美丽的景色,说也说不尽,希望你们会喜欢这些,欢迎下次再来。 丽江古城导游词篇二: 大家好!我是你们游览丽江古城的导游。我很高兴能与大家共度这快乐时光!我姓林,我叫大家可以叫我林导游就行了。 请大家跟我来。这里是丽江古城。我先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丽江古城。丽江古城又名大研镇,坐落在丽江坝中部,称为”保存

2、最为完好的四大古城”之一。它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中唯一没有城墙的古城。丽江古城地处云贵高原,海拔2400余米,全城面积达3。8平方公里,自古就是远近闻名的集市和重镇。古城现有居民6200多户,25000余人。其中,纳*族占总人口绝大多数,有30%的居民仍在从事以铜银器制作、皮毛皮革、纺织、酿造业为主的传统手工业和商业活动。 丽江古城内的街道依山傍水修建,铺的大多都是红色角砾岩,雨季不会泥泞、旱季也不会飞灰,石上花纹图案自然雅致。看,光滑洁净的青石板路、完全手工建造的土木结构的房屋、无处不在的小桥流水。 前面就是古城中心的四方街了。这里工艺品琳琅满目,人气兴旺。来古城没有不来四方街的。 丽江古城历

3、史悠久,古朴自然。城市布局错落有致,既具有山城风貌,又富于水乡韵味。丽江民居既融和了汉、白、彝、藏各民族精华,又有纳*族的独特风采,很独特吧! 今天,我就给大家介绍到这里。祝大家旅愉快!记住你们出去看这里的什么东西的时候你们不能扔东西在地上,要扔就扔在垃圾箱里。你们在玩的时候要注意安全,自己的行李、东西保护好点。 丽江古城导游词篇三: 尊敬的游客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丽江古城游玩,我是这次云南之行的导游古润璐,很高兴认识大家。 丽江古城位于丽江坝中部,北依象山、金虹山、西枕狮子山,东南面临数十里的良田阔野。丽江古城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古城,这里历史文化气息浓厚,像纳西古乐,白沙壁画,东巴文字,白

4、沙细乐,都蕴藏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丽江古城又名大研镇,它还是一座没有城墙的古城,非常特别。这里的少数民族,有白族,彝族,藏族,*僳族,普*族等等,说到这我想问一下大家,这里居住最多,最主要的少数民族,是什么族呢?呵呵,是的,是纳*族。纳*族的建筑也是非常有特色的,我们会在今后的行程中带大家去参观纳*族人民居住的房子,了解他们的生活。 说了这么多,有的朋友问这里有没有好吃的,特色的美食呢,那太多了,比较有名的过桥米线,粑粑,烤肉,东巴烤鱼,不光有吃的还有喝的,青稞酒,男女皆宜,纯粮食酿造的,别有风味。我看到有的朋友已经流口水了啊,短暂的介绍后,大家已经对丽江古城有了初步的了解,想要更加细致深入的了

5、解丽江的风土人情,感受异域的人文风情,开始我们精彩的古城之旅吧。 丽江古城导游词篇四: 我是你们的导游。我叫青严茜,你们可以叫我小青。今天我们要去丽江古城。 丽江古城位于中国西南部云南省的丽江纳*族自治县,始建于公元13世纪后期。古城海拔2400余米,自古就是远近闻名的集市和重镇。古城现有居民25000余人。其中,纳*族占总人口绝大多数,有30%的居民仍在从事以铜银器制作、皮毛皮革、酿造业为主的传统手工业和商业活动。 在丽江古城区内的玉河水系上,修建有桥梁354座,其密度为平均每平方公里93座。桥梁较着名的有锁翠桥、大石桥、万千桥、南门桥、马鞍桥、仁寿桥,均建于公元1419世纪。 古城里的五凤楼始建于明代公元1601年,楼高20米。因其建筑形制酷似五只飞来的彩凤,故名”五凤楼”,楼内的天花板上还绘有多种精美的图案。 丽江古城历史悠久,古朴自然。丽江民居既融和了汉、白、彝、藏各民族精华,又有纳*族的独特风采,是研究中国建筑史、文化史不可多得的重遗产。丽江古城包容着丰富的民族传统文化,是研人类文化发展的重要史料。 今天的旅行到此结束,拜拜。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4 / 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