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体系)改后广西的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1

上传人:管****问 文档编号:119621241 上传时间:2020-01-21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48.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培训体系)改后广西的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1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培训体系)改后广西的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1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培训体系)改后广西的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1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培训体系)改后广西的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1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培训体系)改后广西的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1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培训体系)改后广西的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培训体系)改后广西的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1(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目录广西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摘要: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提高农民素质,加快培训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增强农民的致富本领,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故通过对广西部分农村进行深入调查与研究,我们掌握和了解广西部分农村实用技术培训的状况和需求,并对存在问题进行深层次的思考与研究,分析问题存在的原因,并提出解决其问题的一些相应对策,对促进农村经济健康发展起到了良好的作用。关键词:广西农村实用技术 培训 问题 对策2005年,国家教育部关于实施农村实用技术培训计划的意见提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

2、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任务,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当前,制约农村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农村劳动力科技文化素质不高,吸收运用科学技术的能力不强。因此,为了进一步发挥教育在解决“三农”问题中的积极作用,普遍提高农村劳动者的科技素质,国家教育部决定组织实施农村实用技术培训计划。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科技第一生产力的载体。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这是真理。农业依靠科技进步,农业依靠科技发展;而农民是农村经济发展的主力军,农民的素质特别是科技素质是决定农村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因此,大力开展农业实用技术培训,提高农民的科技素质,使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协调发展,是农业发展的迫切需要。1

3、、 广西农业实用技术培训的综合概况(一)总体概述近年来,广西大部分农村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稳定”为目标,坚持“集中培训与现场培训相结合、本地专家培训与外地专家培训相结合、基地培训与田间巡回培训相结合”的原则,实行县乡联动,以乡为主,按照“办班进村、培训到户、科技带动、一村一品”的要求,充分整合各级、各类培训资源,努力形成“农科教”、“产学研”之间相互配合、上下联动的“大联合、大协作”的培训格局,合力推进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工作,为广西农业农村经济跨越赶超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广西农村实用技术的培训工作,由科委牵头,科协、农科所、农广校与当地政府联合实施,乡镇配

4、备科技乡镇长负责工作。科委、科协主要是以实地考察和授课相结合的方式利用农民农闲时间进行培训。有的县委组织部还结合先进性教育活动进行农村致富实用技术远程教育电教培训,例如,广西区上林县巷贤镇建立了信息传播与服务体系,对对基层信息员进行培训,是各信息员利用网络收集、发布相关信息,每年发布供求信息400条以上,实现网上促销,成交额300万元以上。另外,广西大部分农村各单位要根据各自的实际,结合主导产业、农牧民的素质等状况,因地制宜地自行确定具体培训内容。以下是我们调查的目标城市(广西上林县、柳城县、宜州市、来宾市)时总结的一些概况,这让我们了解到不同的地培训的对象会有不同,但是在培训过程中却出现了很

5、多相同的问题。广西上林县立足本地区位和资源优势,围绕打造南宁“后花园”和绿色农副产品重要供应地这一目标,大力发展优质水稻、桑蚕、甘蔗、八角等特色农业产业,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增加农民收入,壮大县域经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全县经济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上林县坚持科学发展观,加大对农产品加工企业的培育扶持力度,打造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全面提升龙头企业的带动能力。按照“优化粮经、提升林桑、主攻畜牧、扩大水产”的发展思路,上林县加大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力度,让特色农产品唱主角。他们采取政府指导、政策引导、科技推动等办法,相继出台了一系列关于加快农业结构调整、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的优惠政策,确立了优质稻

6、、桑蚕、甘蔗、八角、瓜果蔬菜等农民增收的主导产业。 为进一步提高农民科学种植水平,增强致富本领,上林县科技情报所在白圩镇繁荣社区举办食用菌栽培技术及砂糖橘种植管理技术培训班,对社区100多名社员进行培训。食用菌专家覃予就食用菌生长特点、原料筹备、栽培技术、生产管理及食用菌产业发展趋势和市场前景等进行了详细讲解,农艺师李爱媛采用图文并茂的方式详细介绍了砂糖橘树的整枝修剪、病虫害防治、保花保果、肥水管理等技术,并详细解答学员们提出的问题。随后,技术人员还深入柑橘园进行现场示范操作,向学员们传授橘树剪枝、保花保果等技术。在大力推进农业结构调整中,上林县有关部门正确处理保护粮食生产能力与调整产业结构的

7、关系,突出发展绿色农业、生态农业,调整种植业内部结构;对优势农业,突出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着力抓好优势产业向集中群发展。上林县还把畜牧水产养殖业作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突破口,因地制宜大力发展特色畜牧水产业。但是上林农业生产基础设施和物质技术设备条件较差,特别是水利设施薄弱,有好多水利设施都是50、60年代建造的,经过了40、50年的运行后,现已破旧不堪,很多水利渠道杂草丛生,倒塌、堵塞的现象严重,这些水利设施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不强,这就导致了扩大机制不活,科技贡献率不高,机械化水平不高、劳动生产效率不高。上林县的农业综合开发的规模、档次和水平还比较低,(一)观念较为落后,发展思路有待进一步

8、拓宽,(二)投资规模偏小,建设达不到预期目的,(三)农民素质偏低,没能发挥农民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主力军作用。柳城县位于广西中部,隶属柳州,主要农产品为甘蔗,水稻,桑蚕,蜜橘,玉米,木薯等。其中,甘蔗是柳城县的支柱农产品,其种植面积大约为35万亩。柳城县的主要经济来源还是靠农业,政府相当注重农业的发展,对于农业的发展投入也很大。因此,农业技术的培训得到了一定的重视。全县农业总产值由2005年的20.1亿元上升到2年的32.2亿元,预计2010年可达35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005年2930元提高到2年4870元,增加1940元,预计2010年可达到5450元,年均增长13%。柳城县通过全面推进良

9、种化、生态化、高效化、产业化等措施,促进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效益明显提升。目前,该县粮食良种覆盖率超过80%,甘蔗新良种率98%,水果良种率90%,桑蚕良种率保持100%。养猪业已实现良种化,良种杂交配种率达100%。甘蔗良种繁育工作取得重大突破,柳城03/182通过自治区品种审定,命名为“桂柳一号”。柳城03/1137被列入农业部甘蔗高产创建活动重点示范品种,农业厅重点示范推广品种。实施测土配方项目,推广应用测土配方施肥95万亩,使粮食总增产5610吨、甘蔗总增产10.29万吨、水果总增产1.04万吨、桑茧增产8250吨。在培训的内容上也下了很多的功夫,包括:我区桑树主导品种与高产栽培技术、

10、桑蚕主导品种与饲养技术、广西主要蚕病及防治技术等实用生产技术,水稻种植机械化等,蜜橘生态化种植等等。通过开展各种实用技术培训,实实在在为农民办好事实事,帮助广大农民党员提高素质,提高带头致富、带领群众致富的“双带”能力,从而提高了经济效益。宜州市是广西农业大县(市),现在已被列入广西西部开发区域县(市),全市辖7镇14乡,总耕地面积692万亩。主要农产品是水稻、玉米、甘蔗、桑蚕、沙田柚等。 宜州已形成粮食、蔗糖、桑蚕、水果、畜牧水产五大生产基地,并且又已成为全国商品粮基地县和广西粮食自给工程县(市),是广西最大的桑蚕生产基地县(市)。 全市按区域的自然条件和产业优势,划分为五个农业经济区,即东

11、部四个乡镇以 生产优质粮为主,经济作物为辅;西部五个乡镇以经济作物、多种经营为主,林果为辅。南部七个乡镇以蔗桑为主,林果为辅;北部三个乡镇以林(竹)果、药材为主,旅游为辅;中部两个乡镇以蔬菜生产为主。宜州市的优质蚕茧成了市场的宠儿,养多少卖多少,价格比从前高出20至30!11月14日,该市委书记韦国文介绍说:“今年全市种桑116万公顷,比上年增加2133顷,养蚕户达8万户,占农村总户数的70,今年蚕茧产量可达28万吨,产值548亿元,蚕农人均养蚕收入将达800多元以上。”宜州市种桑养蚕历史虽然悠久,但过去种的是“地界桑”,养的是木薯蚕,产量低,质量上不去。近几年,宜州市调整农村产业结构,鼓励以

12、自留地、责任地种桑,连片种植33公顷以上的农户每亩由财政补贴50至100元,小额信贷种植,市财政补贴;蚕农建蚕房用地给予优先审批等。优惠的决策得到了农民的热烈响应,今年全市连片种桑规模较大的村有150个,连片种133公顷以上的村有6个,养蚕农户迅速发展,达8万多户,桑园面积达116万公顷,比上年增长2253。该市还强化科技兴蚕,在各蚕区设置了260多个种代订发点,形成了市蚕办、各乡(镇)农业技术推广站及村级桑蚕技术服务网络。今年来,仅市蚕办就为蚕农举办培训班88期,培训人数19万多人,发放技术资料125万份,全市种植良种桑高达99。该市还在“养”字上下工夫。大力推广小蚕共育技术,逐步实现小蚕专

13、业化饲养,目前全市小蚕共育点达到了53个。严禁使用蜕皮激素,积极推广优良簇具方格簇,全市采用方格簇的饲养法达到了100,仅此一项一年就可以多收蚕茧150万公斤,给蚕农增加收入1400多万元。科学种养,桑绿蚕肥,今年全市平均亩桑产茧量和单张蚕种产量达182公斤和42公斤,分别比上年增加42公斤和6公斤。“卖茧不如卖丝。”宜州市还积极发展蚕茧深加工,由出卖原料转向深加工增值。已建成的宜州市染织丝绸总厂、茂源茧丝厂和嘉联丝绸有限公司年加工白厂丝300吨。今年该市加大引资力度,又引进了荣发、宏联、佳凤3家缫丝加工企业,建成投产后,全市年可加工白厂丝3000吨,年销鲜茧1万吨,占全市鲜茧量近50。广西来

14、宾市地处我区的中部,地理位置非常的具有发展优势,与广西工业城市柳州和广西的首府南宁都是邻居。来宾市土地辽阔,气候温和,农业生产条件得天独厚,盛产大米,蔗糖、花生、茶叶、水果、八角,还有闻名遐迩的金秀灵香草、绞股兰,武宣三华李、龙眼,象州的粉葛,忻城的乳鸽、金银花等名优土特产品。全市仅高产高糖良种蔗就达120万亩,优质水果面积达50多万亩。优质蔬菜40多万亩,养蚕基地近2万亩。金秀的八角产量居全国第一,被誉为“中国八角之乡”,金秀县境内有国家级大瑶山自然保护区,是广西最大的水资源林保护区,象州县被誉为“优质米之乡”。来宾市是广西和全国重点产糖基地之一。森林资源以松杉、桉为主。来宾的农业种植养殖形

15、式很多样性,其中经济作物以甘蔗为主,也有部分县镇是以养蚕为主。南方的城市都是以种水稻粮食为主的,来宾也不例外。在2011年以来,来宾市各级农业部门认真贯彻落实自治区提出的“三个千万亩行动计划”,把推广农作物间套种技术作为实现“钱粮双增”目标的重要措施之一来抓,加大宣传和技术培训力度,大力推广“甘蔗花生(大豆)”、“木薯+花生(大豆)”、“水果+蔬菜(大豆)”、“玉米+花生(大豆)”等种植模式。统计到4月14日止,全市推广农作物间套种技术面积达73.79万亩,比去年同期的58.79万亩增加了15万亩。培训一直在深入民心,但是据有关科技人员介绍,得到的效果并不能达到预期的程度,所以这也是这几年来农

16、业科技部在想方设法要解决的问题。近几年来,广西区政府开展各种形式的农业实用技术培训的工作,效果也比较明显,农村中60%的农民都参加过农业实用技术培训,涌现了一批靠科技致富的农民,比如上林县高贤社区的郭桂枝同志,她通过引进巨峰葡萄的种植技术,并请专家指导,不仅使个人家庭富裕起来,还带动本庄农民实现脱贫致富,使红阳庄从昔日“移民贫困庄”变成了巷贤镇首个“小康庄”。比如在我们小组调查的柳城县中,县蚕业发展服务中心技术员甘文军专门传授种桑养蚕技术,贫困村群众对举办实用技术培训班十分满意,对发展种桑养蚕有充分认识,基本掌握了种植基本技术,为下一步种好桑养好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为贫困村脱贫拓宽了渠道。现在柳城县已经成为了种桑养蚕的一大基地,这使得很多贫困家庭都富裕起来了。从近几年来的培训效果来看,大部份真正掌握技术的农民都能通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