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经典文化解读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1961642 上传时间:2017-10-15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24.6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传统经典文化解读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中国传统经典文化解读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中国传统经典文化解读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国传统经典文化解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传统经典文化解读(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读中国传统经典文化有感我在以这一学期学了周易 , 道德经 , 坛经这三门经典文化,我觉得经典文化中蕴藏着中华五千年的历史智慧的精髓,构成了我们精神生活的客观环境,维系着中华文化之根。同时,我觉得我们民族能屹立于五千年不倒,正是我们自己的独特的文化,而中国经典文化就具有这独特的特质。下面我从三个周易 , 道德经 , 坛经大的方面来,谈谈我对中国传统经典文化的理解,和它们带给我指引。首先,通观周易一书,分为易经 、 易传两部分,其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实用,它对天地宇宙,自然现象,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阐明了事物运动变化规律和充满了辩证法思想。 周易教给我们的哲理。三大理论:第一,太极生阴阳,阴阳对立统一

2、。任何事物都存在着阴阳两个方面,既对立又统一,不断互换相生。第二,五行相生相克。宇宙的任何事物都归于金、木、水、火、土五大类,他们相互制约,相互生成,保持动态平衡。第三,天、地、人合一,人与宇宙相互协调。三大法则:第一、理:即易理。易经的哲学,讨论宇宙和人生的之间的联系;第二、象:即卦象。易经中常用卦象来表示世界生成发育的万有现象,从中寻找其变化的规律;第三、数,是现象的数理。推演它的变化过程,而知人事和万物的相关性及前因后果。周易教会我们做人的道理。 周易中包含着“遵道重德,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人生观。也就是说,自己不想做的,也不要强迫别人去做,将心比心,站在对方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这样人与

3、人之间的矛盾必定会少很多。周易有言:“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要能预测到所做的事情有没有远大的前途,若前途渺茫,就要主动生变,减少损失的机会成本,要有打破既有时局的胆识与魄力,去营造另一番洞天。周易教会我们做人的人之处世。第一要义是要找到自己应处的位置。“守正”这是周易推崇的为人处世的第一法宝。按照周易的观点,天地万物各有其位,人不例外。 周易推崇的处世法宝第二当是“中孚” 。 “孚” ,诚信的意思;“中” ,在这里表示出自内心的意思。因为只有真情才能换取真情,只有挚信才能换取挚信。 周易推崇的处世第三法宝是“和” 。 “和”在周易中是个十分重要的思想, “和”与“中”常常联;在一起,号称

4、“中和” 。 “中”要求做事不走极端,要适度;“和”则要求与他人关系要谐调,要顺畅。 “中是讲个体所处的位置, “和”则是讲个体与个体、个体与群体的关系。守正、中孚、尚和 ,这是周易作者从其对生活的深刻体察中所总结出来的处理人事关系的三个基本法则。周易是我国古到劳动任命的智慧结晶。它是由太极衍生出来: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八六十四。这六十四卦卦卦都富含着自己的意思。在古代,它成了算命人的“必备读物” ,甚至能改变他人的命运。而且它对现代科学有着无与伦比的贡献。其次, 道德经是一部中国古代朴素辩证法的启蒙巨著,拉开了从古至今几千年来人类对自然规律进行探索的序幕。辩证的去看待它,取

5、其精华,弃其糟粕,对我们人生的指导是大有裨益的。道德经中经典的句子理解:第一,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这就话,上课的时候,老师就叫我们重点理解怎么合理解释“二生三”?一是宇宙,二是阴阳,那三是什么啦?就个人分析就是天、地、人。可以认为万物都是这三个事件组织而成的事件,没有更多于这三样的东西存在。道是宇宙存在的基本源头,也可以认定在自然角度上这个道是指特定的运动轨道。在人们对老子的分析中,主要认为他的道,因此把他称为“道家” 。第二,人发地,地发天,天发道,道法自然。这是一句用大小来定性宇宙存在的相互包容顺序,特别是老子在那个时代能够发现出了我们所看到的天被“道”所包容是一件非

6、常了不起的宇宙观。更有对宇宙的存在给出了终极的自然存在观,而不是给出“神造”的自我臆测,这也是当时时代难能可贵的自然客观存在观念。我们也可以看到, “人也大” ,人类的精神思维世界可以包容天地而存在。第三,“致虚极,守静笃” 。上课时,老师重点强调了,做人就要消除心灵的蔽障和理清混乱的心智活动,而后才能守静,通过守静,深蓄厚养洞察力。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以静养神,不乱心智,我们才能看清方向,清静为天下正。总之,静心是安心工作之本,人们的心境达到虚静的状态,才会时刻保持谦虚谨慎,才会知常,逢凶化吉。第四、 “无为而无不为” 。老子本意是在教人遵道而行,不妄为,而有作为;但是现在很多人误解老子的无

7、为思想说是消极而无所作为。无为,不是字面上的直解不做任何事情,而是不做不符合自然规律的事情。当你不做违反自然和违反社会规则的事件时,你所做的其它事件就是无所不为 ;有为”呢? 尽心扮好社会角色,干好本职工作,担起家庭责任,就是“有作为” 。不过,我总觉得他心中的无为不是指一般层次的无为,而是指占领了至高点之后的无为。第五、 “天之道,损有余以补不足;人之道,损不足以奉有余” 。事物中矛盾双方的对立统一,是大千世界的客观自然。损有余而补不足,是老子以辩证思维方式总结出的一条自然规律。意译则为:自然的法则,是损减有余来补充不足。人类社会世俗的作法却不然,而是损减贫穷不足来供奉富贵有余。谁能让有余来

8、供奉天下呢?只有有道之人。 以上我们明显了解到,早在几千年前,老子就洞察了人类社会的特性,即是“ 损不足以奉有余” ,也即是现今马克思所指的“剩余价值理论”的来源,资本家的“有余”是透过工人的“损不足”而来。弱势群体不断将自己的微薄“资本”转让给强势群体,以供他们达到富贵而有余的物质享乐状态。当我了解到这一本质的时候,我开始对贫穷的“妓女”表示同情,她们除了上天赐予给她们的身体作为可以获取生存的资本外,没有任何可利用的资源来满足这最低的生存要求,同时她们绝大多数是不愿意做这种被社会所不认同,被社会所歧视的工作。农民亦然,当土地不值钱的时候,每个农民都被分到土地,而当土地值钱的时候,土地又被收归

9、国有(名义上) 。由于资源占有的贫乏,甚至不能占有任何的资源,弱势群体的尊严一直被蹂躏、被践踏。 正如当今社会的发展似乎势头良好,每年的 GDP 的增速都近百分之八,社会的表象看起来也很和谐,一片歌舞升平的气象,而弱势群体的资源占有究竟有多少,无数的弱势成员背井离乡,却得不到社会的认同,少数既得利益群体却占就国家的绝大部分资源这一切,我心很痛。真的应了老子那句话“人之道,损不足以奉有余” 。最后, 六组坛经的中心思想是“见性成佛” ,即所谓“唯传见性法,出世破邪宗” 。性,指众生本具之成佛可能性。即“菩提自性,本来清净,但用此心,直了成佛”及“人虽有南北,佛性本无南北” 。这一思想与涅盘经“一

10、切众生悉有佛性”之说一脉相承。惠能大师指导禅者修行实践的核心方法是“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无住为本” 。无念即“于诸境上心不染” ,就是不论遇到什么境界都不起心动念;无相为体,即“于相而离相” ,以把握诸法的体性,知一切相皆是虚妄;无住为本,即“于诸法上念念不住” ,无所系缚。第一, “法则以心传心,皆令自悟自解。自古佛佛唯传本体,师师密付本心” 。 “以心传心”是什么意思呢?就是把我的心传给你,你以你的心受之,以心传心,以心印心。禅宗的这种传授方式,并不是强迫灌输,不是用什么方法勉强你开悟,必须是自己“自悟自解” 。 “师师密付”因为这个法不是用语言文字表达得了,所以老师传法时采取秘密的方式。

11、但是,认为其中有秘密,五祖传六祖时传了密法传了“修命”的秘诀等等,都是在外面乱猜。第二, “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这句是使六祖慧豁然开悟的一句,也是六祖坛经中的中心句。我觉得最应该搞懂无所住什么?生什么心?所以可以看出,应无所住”是体, “而生其心” 是用,用不离体,体不离用。要把“应无所住”的心生出来,不住于情,不住于爱,不住于有,不住于空。云何生心?即生吾人本具之妙明真心,就是生悲愿无尽之菩萨心、菩提心、慈悲心、平等心、利他无我心。第三, “众生皆有佛性,人人皆可成佛” 。-让我明白人人都有做佛的德性,人人都可能成佛的真理,从而更加坚定了自己学习念费的信念和信心。其中“菩提般若之智,世

12、人本自有之” , “世人性本自净,万法尽在自性” 。说到这里,我想问,既然佛性人人都俱备,人人都可以成佛,为什么这么多人都在受苦,不能成佛呢?当我读到:众生之所以未能成佛, “只缘心迷,不能自悟” ,“只缘迷悟不同,所以有愚有智” 。我的理解就是,世人虽有佛性却不能成佛,长期受苦不能解脱,就是因为“世人愚迷,不见般若” 。凡人太贪念遮掩了我们的清静佛性,使佛性无法显现,也无法成佛。第四,于修行的次第上,一般说法认为惠能大师主张顿悟,其实是误解。惠能大师认为“不悟即佛是众生,一念悟时众生是佛” , “万法尽在自心中,顿见真如本性” ,是指佛与众生的差异只在迷悟之间,但同时强调:“法即无顿渐,迷悟有迟疾” ;“迷闻经累劫,悟在刹那间” ,指出“法即一种,见有迟疾”, “法无顿渐,人有利钝” ,明确指出了由迷转悟有量变积累的过程,客观地分析了顿悟与渐悟的关系。从我粗略的学习了三门经典文化后,我感觉到文化的熏陶可以正心,修身。通过学习经典文化知识,使古人的思想和智慧时常充盈在心田,提高自己的理解力,形成积极向上的世界观,成为一个品质高尚、行为规矩的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