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教材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语文-27 手术台就是阵地 教学反思1

上传人:思无****9 文档编号:119615699 上传时间:2020-01-20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22.7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统编教材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语文-27 手术台就是阵地 教学反思1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统编教材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语文-27 手术台就是阵地 教学反思1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统编教材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语文-27 手术台就是阵地 教学反思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统编教材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语文-27 手术台就是阵地 教学反思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手术台就是阵地教学反思手术台就是阵地是一篇略读课文。这篇课文语言质朴简练,主要讲述的是国际主义战士、加拿大共产党员白求恩大夫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参加了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在一次战斗中,白求恩大夫在形势越来越危险的情况下,把手术台当作阵地,忘我地坚持为伤员做手术,工作了三天三夜的动人事迹。表现了白求恩大夫对工作极端负责,对同志极端热忱的高尚品质,赞扬了白求恩大夫把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当成自己的事业的国际主义精神。一、教学效果本节课围绕着教学目标,我取得了一些效果:1.抓住时间,体会人物品质。本文最后一段只有两句话:“齐会战斗进行了三天三夜,胜利结束了。白求恩大夫在手术台旁,连续工作了六十九个小时。”

2、这里有两个时间点“三天三夜”“六十九个小时”,在课堂教学中,我抓住这两个时间点,让学生算一算,“三天三夜”应该是七十二小时,而白求恩却在手术台上连续工作了六十九个小时,每天只有一小时的时间做别的事儿。对此我提问激发学生思考:“你们希望白求恩大夫在那仅剩的三个小时里会做什么事?”学生有的说是喝水,有的说吃饭,更多的说是休息此时,学生真正体会到白求恩争分夺秒、废寝忘食的忘我工作精神以及把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当成自己的事业的国际主义精神。 2.读一读,画一画,演一演。文字是静止的,阅读教学应该让静止的文字动起来,让学生读一读,画一画,演一演,走进文本,让学生成为阅读教学的主角,成为学习的主体,这样的课

3、堂才有活力,这样的教学才能让学生获得真正的情感体验。本课白求恩不顾危险、争分夺秒抢救伤员,其中白求恩做手术时三次危险环境的描写,起着烘托渲染的作用。教学中,我先让学生读一读,画一画当时白求恩所处的危险而恶劣的工作环境的语句。再读画出在这三次一次比一次危险的境地里白求恩是怎样工作的语句。然后把白求恩工作的情景与当时恶劣的环境结合在一起,用音乐渲染当时危险的环境,用口头语言和肢体语言配合烘托,把学生带到白求恩工作的小庙里,画面就在学生眼前,同学们就是白求恩身边的工作人员,学生就会入情入境,变话为画,不由自主地走入白求恩不顾自己的生命危险、争分夺秒地抢救伤员的英勇献身精神中去,从而获得深刻的情感体验

4、与心灵的震憾。二、成功之处反观本课教学,我觉得成功之处就是在课堂中的“对比教学”。本课同时出现了三个学生容易混淆的词语“连续、继续、陆续”。教学中,我吸取了王文丽老师的好的教学方法,没有片面地讲这三个词语的意思,也没有把这三个词语分开单独造句,而是用幻灯片让学生选词填空:“1939年春,齐会战斗打响后。战斗激烈,伤员()从战场上抬下来。白求恩争分夺秒,冒着危险,不肯撤离,坚持留在手术台旁()工作,就这样,他()工作了69个小时。”让学生凭自己对三个词语字义的了解来进行填空。这样看似平淡无奇的选词填空练习却让学生轻而易举地了解了文章梗概,掌握了课文主要内容。三、不足之处回顾本课教学,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由于课文描写的事情久远,而且是战争环境,学生对于战争的环境残酷认识不足,这时我表现得比较急躁,认为学生应该会通过电视剧、电影等理解战争的残酷性,殊不知现在的电视剧和电影对于战争的残酷性描写较少,相反戏谑成分较多,因而学生对于白求恩抢救伤员的危险环境认识不足。我在备课时应该准备一些相关的视频,帮助学生提高认识。四、改进措施在以后的教学中,我要加强课文的复述。复述课文是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熟悉课文的最好方法。同时要加强备课的目标的落实,备课文,备学生,准备一些战争的视频,让学生身临其境,从细节入手,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备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