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第一学期期中历史基础模拟试题

上传人:繁星 文档编号:119611836 上传时间:2020-01-2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第一学期期中历史基础模拟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七年级第一学期期中历史基础模拟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七年级第一学期期中历史基础模拟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七年级第一学期期中历史基础模拟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七年级第一学期期中历史基础模拟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七年级第一学期期中历史基础模拟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第一学期期中历史基础模拟试题(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品文档 七年级第一学期期中历史基础模拟试题 一、选择题(20题,每题2分,共40分) 1、韩非子描述远古社会自然环境时写道:“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因此,古人最需要的是( ) A、学会制造工具 B、住在山洞里C、懂得用火 D、过着群居生活 2、下面哪些发现与半坡原始居民有关?( ) 发现了粟的遗物,证明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粟的国家发现了水稻的遗物,证明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发现了纺轮,证明已会纺线、织布、制衣发现陶器上有一些刻画符号,可能是我国早期文字的雏形 A、 B、 C、 D、 3、“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中的“轩辕”是指( ) A、蚩尤 B、舜

2、 C、黄帝 D、炎帝 4、禹死后,他的儿子启是通过什么样的继承方式成为夏朝的第二代国王的?( ) A、禅让制B、奴隶制C、世袭制D、分封制 5、20世纪70年代,在我国的成都平原发现了一种独特的青铜文化震惊世界,被称为( ) A、“殷墟”文化 B、青铜文化C、“三星堆”文化 D、“钟鼓之乐” 6、在春秋争霸中,辅佐齐桓公成就霸业的是( ) A、伊尹 B、姜尚 C、管仲 D、商鞅 7、战国初年,韩、赵、魏三家卿大夫瓜分了( ) A、晋国 B、齐国 C、东周 D、楚国 8、下图是19世纪末出土于“殷墟”的文物,上面所刻的文字被称为( ) A、金文 B、钟鼎文 C、铭文 D、甲骨文 9、.以下事件发

3、生在战国时期的有( ) 长平之战铁农具和牛耕的推广使用李冰修筑都江堰商鞅变法 A、 B、 C、 D、 10、晋文公成为中原霸主的决定性战役是() A、葵丘之战B、马陵之战C、长平之战D、城濮之战 11、秦国蜀守李冰修筑的都江堰是著名的( ) A、防洪工程 B、灌溉工程 C、水运工程 D、灌溉防洪工程 12、人们为了说明一个深奥的道理,常用讲故事的方式。仔细回忆一下“塞翁失马”这个成语故事,想一想它最能体现哪一学派的思想主张?() A、儒家B、道家C、墨家D、法家 13、统一是中国历史的主流。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是() A、夏B、商C、秦D、周 14、秦长城的起止点是( )

4、A、西起临洮,东到辽东B、东起辽东,西起陇西 C、东起鸭绿江,西至嘉峪关D、西起山海关,东至鸭绿江 15、秦朝末年,民间流传着“阿房,阿房,亡始皇”的童谣。你认为导致秦朝灭亡的主要原因是( ) A、陈胜、吴广起义B、秦朝的暴政 C、修建阿房宫D、项羽、刘邦起义 16、汉朝的建立者是( ) A、项羽B、刘邦C、刘秀D、刘彻 17、下面说法错误的是( ) A、汉武帝是我国历史上一位雄才大略的皇帝 B、经过汉武帝的统治,西汉国势开始进入鼎盛时期 C、汉武帝时期,政治清明、社会安定,史称“文景之治” D、汉武帝时期实现了政治、经济、军事、思想文化的大一统局面 18、太学是我国古代的最高学府,它的主要教

5、材是( ) A、儒家经典 B、道家经典 C、法家著作 D、墨家著作 19、下图是水排模型,其用途是( ) A、水上运输 B、引水灌溉 C、排水防涝 D、鼓风冶铁 20、为了阻止匈奴南下骚扰边境,汉朝政府曾采取过两种不同的政策。王昭君出塞属于( ) A、和亲政策B、武力进攻C、拉拢政策D、妥协政策 二、非选择题(4题,共60分) 21、依据上图回答问题: (1)上图反映了西周的什么制度?(2分) (2)为什么要实行这一制度?(2分) (3)在这些等级中,哪些人属于贵族/统治阶级?(2分) (4)周天子有权力分封诸侯,那哪些人可能成为诸侯?(2分) (5)诸侯要履行什么义务?(4分) (6)春秋时

6、期,展开争霸的是哪个等级的人?(2分) 22、材料:战国时期,各诸侯国为了富国强兵,对本国的政治、经济制度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改革。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商鞅在秦国的变法。 (1)变法得到了谁的支持?(2分) (2)商鞅变法的内容有哪些?(6分) (3)结合商鞅变法内容回答:在商鞅变法后,某位平民想使自己的社会地位与卿大夫平等,那么他最合法的途径是什么(2分) (4)某班举行了儒家、道家、法家“谏秦王”的历史剧表演,你认为“商君”站在哪一边?(2分) (5)商鞅后来被车裂而死,那么他变法成功了还是失败了?请说明理由。(4分) 23、材料一: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三人行,必有我

7、师焉。论语 材料二: (1)材料二的人物是谁?(2分) (2)他是哪个学派的创始人?他所创立的学说在战国时期的主要代表人物是谁?(4分) (3)他的政治主张是什么?(4分) (4)他对教育的贡献有哪些?(4分) (5)读了材料一的三句话,你受到什么启发?(2分) 24、.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秦统一货币图,秦统一文字图 材料二:“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异)方,指意不同”,人君就无法维持统一。“诸不在六艺(六经)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董仲舒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图一为秦统一货币图,秦始皇规定在全国统一使用的货币是_;图二为秦统一文字图,秦始皇把_作为全国的规范文字。秦始皇为加强中央集权在地方上推行了制度是_?为加强思想控制,他采取了措施是_?(8分) (2)根据材料二,为加强思想上的大一统,董仲舒向汉武帝提出了什么建议?为加强中央集权,汉武帝在政治上采取了什么措施?(4分) (3)上述材料中涉及的秦始皇、汉武帝的相同点是()(2分) A.都是开国皇帝 B.都大力加强中央集权 C.都把儒家学说作为正统思想 D.都采用科举制度选拔人才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6 / 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