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高考地理 环境保护课件(选修6)

上传人:恋** 文档编号:119610983 上传时间:2020-01-20 格式:PPT 页数:92 大小:27.3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年高考地理 环境保护课件(选修6)_第1页
第1页 / 共92页
2017年高考地理 环境保护课件(选修6)_第2页
第2页 / 共92页
2017年高考地理 环境保护课件(选修6)_第3页
第3页 / 共92页
2017年高考地理 环境保护课件(选修6)_第4页
第4页 / 共92页
2017年高考地理 环境保护课件(选修6)_第5页
第5页 / 共9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7年高考地理 环境保护课件(选修6)》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年高考地理 环境保护课件(选修6)(9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环境保护 1 环境与环境问题 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及危害 当前人类所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2 资源问题与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资源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 人类对可再生资源不合理利用造成的问题 以及保护 合理利用的成功经验 3 生态环境问题与生态环境保护 生态环境问题的成因及其形成的一般过程 生态环境保护的主要措施及其作用 4 环境污染与防治 环境污染形成的原因 过程及危害 环境污染防治的主要措施 5 环境管理 环境管理的基本内容和主要手段 当前全球环境问题的管理 个人在环境保护中的作为 1 结合具体的环境问题 分析当代环境问题的表现 成因及主要特点 2 运用资料 考查人类对可再生资源不合理利用造成的问

2、题以及保护 合理利用的措施 6 结合我国实施的环境管理方面的主要内容 考查环境管理的目的 对象和执行主体 5 结合近期石油价格波动 考查能源问题及应对措施 4 结合南水北调工程实施的最新信息 考查我国水资源分布状况及原因 3 结合我国主要城市空气质量报告或者PM2 5最新数据 分析大气污染物类型 污染物来源 对人类和自然环境的影响 并根据具体事例提出具体的解决措施 1 环境问题的表现 1 环境问题的表现 工业革命以来 尤其是近50年来 人类对环境的影响已经遍及全球各个角落 人类的某些行动 使全球环境趋于恶化 影响人类的生活质量乃至人类的生存 全球环境变化 植被是生态系统的基础和核心 生态破坏主

3、要是植被的破坏 植被破坏不仅损害一个地区的景观 而且引起生物多样性受损坏 环境质量下降 水土流失 土壤肥力下降 土地荒漠化等 生态破坏 近几十年来 随着生产力的高速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 人们弃置到环境中的废物越来越多 越来越复杂 而且有些废弃物在环境中几乎不能降解 造成了较严重的环境污染 环境污染 人口总量和人均资源需求量的增长 形成了一种需求无限增长的态势 而地球资源的总量是有限的 无限的需求和有限的供应的矛盾 使当前世界普遍面临着资源短缺的问题 资源短缺 成因 表现 2 环境问题的成因 个人的行为也会影响整体环境 个人行为的不负责 最终会影响大众的利益 个人行为和大众利益的矛盾 有些地区和

4、国家对待环境问题 采取只顾自身利益而以邻为壑的态度 对污染物不先行治理即转移给邻近地区 结果使污染物向更大范围转移 扩大污染的危害 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的矛盾 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都是人们所追求的目标 但是 在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过程中 往往出现以损害环境为代价 换取眼前经济效益的短期行为 不少地区在短期经济利益的驱使下 置资源破坏与环境污染于不顾 造成严重的环境问题 短期经济利益与长远环境效益的矛盾 地球自然资源的数量有限 并且分布不均 随着人口的增加 生产规模的扩大和个人需求的增长 人类对资源的需求在不断的增长 构成了人口和资源之间永恒的矛盾 庞大的人口基数和较高的自然增长率 对全球特别是一些发展

5、中国家的生态环境 造成巨大的压力 资源的有限性与人类需求的无限性的矛盾 表现 矛盾冲突 3 当代环境问题的主要特点 酸雨随着大气的运动 能影响到很远的地区 国际性河流上游被污染 将使全流域受到影响 有些环境问题不止影响某一国家或地区 而且影响到其他国家甚至全球 规模的全球性 原始森林被砍伐后 人们可以重新造林 但是人工林中的动植物 微生物乃至土壤 却不能恢复到原始森林本来的面貌 由于科学与技术的进步 人类具有了大规模干预环境的能力 使环境中经长期演化形成的物理 化学 生物过程发生改变 而其中有些过程是不可逆的 过程的不可逆性 DDT被实验证明具有卓越的杀虫特征 但是大规模使用几十年后 才发现它

6、进入了食物链的各个环节 损害一些动物和人类的健康 环境变化是一个规模极大 时间很长的过程 难以在实验室中模拟 环境污染对人体的危害 一般是经过一段较长的潜伏期后才表现出来 危害的不可预见性 举例 表现 特点 解析 水污染 海洋上漂浮大量油膜和油块 各种重金属引起的人畜病症 陆地水体 称为 水花 水华 又称 藻花 海洋水体 称为 赤潮 表现 近海石油的开采 加工和运输过程中的石油泄漏 工业生产中含重金属的污水排放和固体垃圾中重金属的淋溶污水 生产和生活污水中所含的氮 磷等营养物质 污染来源 近海石油的开采 加工和运输过程中 大量石油流失到海洋中造成范围极广的污染现象 各类重金属 汞 镉 铅 铬等

7、 进入水体经动植物生物链逐渐积累造成人畜伤害 生物所需的氮 磷等营养元素大量进入水体引起的水质恶化现象 污染过程 海洋石油污染 重金属污染 水体富营养化 类型 农业生产中合理施用化肥 农药 发展生态农业 加强氮 磷污染防治 工业生产中最有效的方法是推行清洁生产和建设城市污水处理厂 防治措施 油污染直接导致海洋生物的毛 皮丧失保温性能 或因堵塞呼吸和感觉器官而死亡 油膜和油块粘住大量鱼卵和幼鱼 阻碍海藻光合作用 沉降至海底的石油影响海洋底栖动物 石油氧化分解会消耗溶解氧 间接危害生物 重金属元素通过食物链放大 最终危害人畜身体健康 水体中植物死亡 鱼类死亡 湖泊演变为沼泽 危害 海洋石油污染 重

8、金属污染 水体富营养化 类型 解析 1 可吸入颗粒物 吸入过多或颗粒物中含有毒有害成分时 就可能出现免疫功能障碍 危害健康 如传染病 尘肺病 恶性病变等 不利影响 少量吸入会刺激并锻炼人的免疫机能 有利影响 对人类影响 建筑工地多 汽车尾气排放量大且缺乏标准或不达标 人为渠道 降水量较少 植被覆盖率较低 土地荒漠化加剧 自然渠道 污染物来源 沙尘暴 汽车尾气 2 酸雨的形成 危害与防治 2 酸雨的形成 危害与防治 由氮氧化物缓慢氧化形成硝酸随降水落到地面形成的 硝酸型 由硫氧化物缓慢氧化形成硫酸随降水落到地面形成的 硫酸型 酸雨类型 主要有火山喷发释放的酸性气体以及人类燃烧矿物燃料排放的硫氧化

9、物和氮氧化物等 污染物来源 形成酸雨的大气污染物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变化 生成H2SO4 HNO3 和HCL等酸性物质 并随雨雪降落到地面 形成 人们一般把pH值小于5 6的降水称为酸雨 包括雨 雪 雹 雾等各种酸性的降水形式 概念 2 酸雨的形成 危害与防治 以硫酸型酸雨为主 主要分布在长江以南和青藏高原以东 酸雨分布范围亦有扩大的趋势 我国 欧洲 北美东部和加拿大南部 亚洲的印度 日本 中国 东南亚地区 世界 酸雨分布 危及人体健康 人体 腐蚀石材 钢材 造成建筑物 铁轨 桥梁和文物古迹的损坏 建筑物 腐蚀树叶 使光合作用受阻 影响森林生长 林木成片死亡 植物生长 使土壤酸化 造成养分淋失 影

10、响微生物的活性 使土壤肥力降低 导致农作物减产 土壤生态 使河湖水酸化 影响鱼类生长繁殖 乃至大量死亡 水生生态 主要影响 3 大气污染的防治措施 节能和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开发洁净煤技术 开发新能源 利用可再生能源 控制机动车污染 控制工业污染等 1 城市垃圾的特点 数量大 品种多 变化大 2 固体废弃物的危害 3 城市垃圾常用的处理方法 耗资巨大 设备投资大 焚烧后所剩10 的灰烬是难以处理的部分 大气污染严重 回收热能和垃圾减量最彻底 消灭各种病原菌体 焚烧法 热处理 无法处理不可降解垃圾 露天堆放造成大气污染 水污染 通过微生物发酵 可将病原菌杀死 使垃圾变成有机肥 堆肥法 永久性占地面

11、积大 造成污染的隐患大 投资少 处理量大 技术要求不高 填埋法 缺点 优势 处理方法 解析 1 短缺原因 2 解决措施 解析 1 世界耕地需求趋势 2 我国耕地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 1 我国耕地资源的现状及解决措施 改良土壤 提高肥力 防治土地污染 防治土地退化 进行土地利用规划 改善农业生态条件和生态环境 提高耕地质量 鼓励合理开发尚未开发利用的土地 禁止闲置 荒芜耕地 可以利用劣地的 不得占用好地 可以利用荒地的 不得占用耕地 非农业建设必须节约用地 提高土地利用率 依 土地管理法 确保耕地总量不减少 实行耕地总量不减少措施 措施 耕地质量低 中 低产田比重大 耕地资源的不合理利用 导致耕

12、地面积减少或耕地质量下降 非农业用地增加 导致耕地面积减少 人口增加 加剧耕地资源的短缺 耕地不足 中国依靠8 6 的耕地养活了世界22 的人口 现状 2 我国耕地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 2 土地资源开发与防治 在突出农田基本建设的基础上 采用各种保护耕地 提高肥力的措施 发展舍饲养畜 把牧草栽培纳入农田耕作范围 农牧业措施 修建水库 灌渠等 修梯田 淤地坝等 工程措施 因地制宜 退耕还林 退耕还草 恢复生态林 营造经济林 加强对植树种草的科学管理 生物措施 防治措施 人类经济活动对土地施加的压力过大 使自然状态下较脆弱的环境被破坏 主要原因 污染造成土地质量下降 不合理灌溉引起土壤盐渍化和涝渍

13、 过度放牧导致草场退化 土壤荒漠化 土壤侵蚀 是一种分布较广 危害严重的土地退化现象 表现 是指土地资源质量的降低 在农耕地上通常表现为农作物产量的下降或农产品品质的降低 土地退化的概念 解析 1 化石燃料的分布 我国东部主要集中分布在大庆 辽河 大港 中原 胜利等油田和沿海大陆架 西部主要分布在塔里木 柴达木 准噶尔三大盆地及吐鲁番 哈密盆地 东半球 从地中海地区经中东到印度尼西亚 西半球 从阿拉斯加 经加拿大 美国西部 墨西哥和委内瑞拉 到哥伦比亚 中东 北非蕴藏量最丰富 石油和天然气 中国主要分布在北方 南方除贵州外 均严重缺煤 北半球多于南半球 北半球主要分布在欧亚大陆 美国和加拿大

14、南半球断续分布在澳大利亚和南非 煤 2 化石燃料开发利用中的环境问题 3 化石燃料合理开发与利用的主要措施 新能源的开发利用 地热能丰富的地区 如青藏高原 发电 取暖 建地热温室等 可供开发的地点不多 更新速度较慢 地热蒸汽中常含有一些有毒有害物质 成本低廉 地热能 我国广大农村地区 比较理想的利用方式是沼气 直接燃烧会导致环境污染 造成资源浪费 可再生 生物能 沿海地区 利用潮汐进行发电 能源密度小 修建大坝会阻碍船只和鱼类进出 干净 无污染 潮汐能 水量丰富 落差大的地区 水力发电 可能对库区及其周围地区的环境带来不利影响 发电成本较低 无污染 水能 青藏高原 西北 东部沿海地区 风力发电

15、 风速不稳且风力丰富地区与能源消费区不匹配 发电成本较低 不会产生空气污染 风能 降水较少 光照充足的地区 西北 青藏高原等地区 光热转换 光电转换 较分散 受天气 季节影响大 能量巨大 不会产生空气污染 可再生 太阳能 我国主要分布地区 利用形式 缺点 优点 解析 1 森林的生态效益及毁林的危害 1 森林的生态效益及毁林的危害 2 草地退化及其防治 1 草地退化的原因 2 危害 载畜量下降 草地生态环境恶化 使当地动植物资源遭到破坏 是最主要原因 包括超载放牧 盲目开垦 规划利用管理不当 滥采滥挖等 在我国 鼠害和虫害也是重要原因 人为原因 气候变暖 降水减少和干旱频繁发生等 自然原因 2

16、草地退化及其防治 我国保护牧场的措施 3 保护草地 主要措施 控制人口增长 改善经济结构 加速经济发展 3 湿地干涸及其恢复 1 湿地的功能 调节气候 调蓄水量 净化水体 释放氧气 美化环境 保护生物多样性等 黑龙江齐齐哈尔扎龙湿地 宁夏银川鸣翠湖国家湿地公园 宁夏沙湖 3 湿地干涸及其恢复 2 湿地减少的原因 3 保护湿地 签署 湿地公约 恢复和重建湿地生态系统 4 物种灭绝及保护 人为原因 1 灭绝的原因 自然原因 物种有发生 发育和消亡的过程 狩猎 采集 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等人类活动加速了物种的灭绝 4 物种灭绝及保护 2 保护措施 建立自然保护区 保护生态环境 把某些濒危物种迁出原地 移入适当环境进行特殊保护和管理 建立濒危物种种子库 动物精子库等 以保护遗传资源 国家颁布相关的法律 法规 解析 建立湿地自然保护区 停止围垦 退田还湖 沉积物自然充满湖沼 环境污染 围湖 海 造田 引水灌溉以及河流的截流改向 三江低地 湖滨 海滨 湿地萎缩 退牧还草 封育草场 舍饲养畜 气候干旱 降水减少 过度放牧 垦殖 内蒙古 青海 宁夏 新疆 草原退化 封山育林 计划砍伐 采育结合 退耕还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