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版)2018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第3讲 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课件 新人教版

上传人:恋** 文档编号:119610935 上传时间:2020-01-20 格式:PPT 页数:32 大小:14.3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国版)2018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第3讲 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课件 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全国版)2018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第3讲 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课件 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全国版)2018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第3讲 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课件 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全国版)2018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第3讲 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课件 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全国版)2018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第3讲 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课件 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全国版)2018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第3讲 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课件 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国版)2018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第3讲 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课件 新人教版(3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3讲 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 强 考纲要求 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 课标提示 了解明朝内阁阁 清朝军军机处处的设设置等史实实 认识认识 君主专专制制度的加强对对中国社会发发展的影响 考点一 废废丞相 设设内阁阁 考点二 军军机处处的设设立 自主学习答案 考点一 丞相 皇帝 君主专专制 殿阁阁大学 士 明成祖 票拟权拟权 法定的 内侍机构 考点二 雍正帝 皇帝 机构 皇帝 中 央集权权 巧学妙用 知识识拓展 军军机处处的特点 轻巧识记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可归纳为 一废废 二设设 走极端 特别提醒 明朝内阁和清朝军机处所体现的趋势及 反映的本质问题 明朝内阁和清朝军机处的设置是中国专制时代晚 期政

2、治形态的新变化 体现了皇权不断加强 相权不 断被削弱的趋势 所反映的本质问题则是封建制度走 向衰落 考法1 明朝内阁的特点和影响 考题1 2017 江西南昌模拟 皇帝便只有偷懒偷懒 把政权权交付 与内阁阁 阁权阁权 慢慢地重起来 不过阁权虽过阁权虽 重 而他们们的官阶阶 还还是低 仍只五品 所以明代内阁阁大学士 就官制论论 绝对绝对 不能和汉汉 唐 宋时时代的宰相地位相比论论 材料认为认为 明代内阁阁 A 因皇帝素质质低下产产生 B 地位与前代宰相相当 C 具有权权重职轻职轻 的特点 D 标标志皇权权强化至顶顶峰 答案 B 1 体系完整 模式固定 但始终终不是中央一级级正式的 行政机构 2 内

3、阁阁与皇权权矛盾重重 始终终屈服在皇权权的重压压下 3 内阁阁受制于司礼监监 4 内阁阁与六部经经常互争雄长长 矛盾重重 考法2 清朝军机处对皇权的影响 考题2 2016 湖南永州三模 美国汉汉学家白彬菊指出 军军机处处 实现实现 了从 君主专专政 向 大臣行政 从 直接的帝国个人 专专制 向 君臣联联合行政 的转变转变 这这种变变化令清政权权在 中 年 时时走向昌盛 并最终终延长长了其寿命 作者旨在说说明军军机处处 的设设立 A 使君主专专制达到顶顶峰B 对对皇帝权权力有所约约束 C 有利于建立高效政府D 借鉴鉴了西方民主制度 答案 B 1 组织组织 形式特殊 皇帝直接挑选亲选亲 信任军军机

4、大臣 人数无定制 2 地位显显要 本身无独立性 完全听命于皇帝 跪受 笔录录 3 机构精干 人员员干练练 办办公于内廷 近于皇帝 办办事效率高 4 保密性强 便于集权权 办办理政务务迅速 机密 君主 旨意畅畅通无阻 是皇权权高度膨胀胀的产产物 考法3 明清时期君主专制加强的特点及影响 史料一 近在咫尺的元代权臣乱政 无疑使朱元璋坚定了解决君 相之争的决心 贫苦农民出身的皇帝 最怕别人瞧不起他 这这种自卑心理始终终伴随着他 朱元璋是一个权权力欲极强的人 而 且对对大臣十分猜忌 他绝绝不允许许人们们染指皇权权 胡惟庸的权权力增 长长 把亲亲密盟友提到了高级职级职 位上 朱元璋杀杀胡惟庸 一 千五百

5、年的宰相制度正式度除 虽说虽说 宰相制度被废废除 但 朱元璋不可能从根本上废废除宰相制度 摘编编自牟珊珊 浅谈谈明朝宰相制度的废废除 史料二 中国的专制主义 用自己的锁链锁链 武装了自 己 而变变得更为为凶暴 因此 中国是一个专专制的国家 它的原则则是恐怖 在最初的那些朝代 疆域没有这这 么辽阔辽阔 政府的专专制的精神也许许稍微差些 但是今天 的情况正好相反 孟德斯鸠鸠 论论法的精神 1 史料一从四个不同层层面论论述了朱元璋废废除宰相制度的原 因以及评评价 根据史料概括上述四个原因 并结结合所学知 识识 理解 朱元璋不可能从根本上废废除宰相制度 提示 原因 元朝权臣乱政的教训 出身贫寒的自卑心

6、理 权力欲望导致的猜忌 胡惟庸的专权跋扈 理解 专专制集权权下政务务繁多 君主个人无法应对应对 百官众 多 需要一个统领统领 2 史料二中孟德斯鸠认为鸠认为 中国是一个专专制国家 充满满凶暴 恐怖 结结合明清史实说实说 明史料二中 但是今天的情况正 好相反 对对此你如何评评价 提示 明朝废除丞相 设置内阁 专制皇权发展到新高度 清朝设置军机处 专制皇权发展到顶峰 明清之际专际专 制皇权权的不断强化有利于多民族国家的统统一和 巩固 稳稳定社会 提高决策效率 但皇权权的极度膨胀胀 又 成为为阻碍社会进进步的重要因素 最终导终导 致中国落后于西方 1 特点 既有继继承又有发发展 明清时时期君主专专制

7、制度的加强 既 继继承了前朝的一些制度和做法 又在此基础础上进进行了创创新 内容详详尽而全面 其制度和措施涉及政治 经济经济 军军事 监监察 司法 思想文化和暴力手段等各个方面 以强化君权为权为 核心 程度空前 主要体现现在废废除丞相 军军机处处的设设置和文字狱狱的严严酷等方面 体现现了时时代特征 君主专专制逐渐渐达到顶顶峰 并且走向反 动动 反映了我国封建专专制制度渐趋渐趋 衰落的时时代特征 2 影响 积积极影响 有利于防止割据 抵御外来侵略 维护维护 国家 统统一 有利于各地经济经济 文化的交流和民族融合 促进进了统统 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发展 有利于从事大规规模的经济经济 建 设设 奠

8、定了中华华文明的持久性 消极影响 绝对绝对 的君主专专制 助长长了官场场因循守旧之风风 同时导时导 致官僚主义义 贪污贪污 腐化之风风盛行 地方上人浮于 事 没有相应应的自主权权 难难以实实施有效的治理 实实行文化 专专制 钳钳制思想 摧残文化 妨碍了资资本主义义萌芽的成长长 严严重阻碍了中国社会的发发展和进进步 是造成中国落后于 西方的主要原因之一 考法4 中国古代政治体制对西方的影响 史料 伏尔泰对古代中国政府的行政机制大加赞扬 认为 比之印度 波斯和土耳其的政治统治形式 中国要幸运得 多 在这里 一切都由一级级从属一级级的衙门门来裁决 官 员员必须经过须经过 好几次严严格的考试试才被录录

9、用 在中国 这这些衙 门门就是治理一切的机构 六部属于帝国各官府之首 六部 之下有44个常设设在北京的下属机构 每个省每个城市的官 员员都有一个辅辅佐的衙门门 因此 在伏尔泰看来 人类类肯 定想象不出比中国的政治形式更好的政府 摘编编自伏尔泰 风风俗论论 史料说说明伏尔泰对对中国古代行政体制持肯定态态度 这这与当 时时西方启蒙运动动早期宣扬扬开明君主制不无关系 根据史料 并结结合所学知识识 概括伏尔泰认为认为 中国的政治形式是 更 好的政府 的理由及你对对古代中国行政运行机制的认识认识 提示 1 理由 官员通过考试选拔 政府机构层级清晰 官员有辅佐机构 2 认识认识 古代中国实实行专专制主义义

10、中央集权权制度 有利于维维 护护国家统统一 政治稳稳定和经济经济 文化的发发展 但也容易滋长长 腐败败 导导致政治黑暗 1 政治体制 启蒙思想家认为认为 中国的政治制度和道德 是一体的 中国的君主制度显现显现 出开明乃至法治的色 彩 但这这种影响仅仅是昙昙花一现现 随着资产阶级资产阶级 大革 命的风风浪的酝酿酝酿 欧洲人在政治制度上走上了宪宪政之 路 2 选选官制度 中国的科举举制度影响了西方文官制度 公开考试试 公平竞竞争 择优录择优录 取的考试试制度受到了 伏尔泰等人的赞赏赞赏 在此基础础上1855年英国建立了文 官考试试制度 3 思想文化 对对比中世纪纪欧洲宗教对对于人们们思想的禁锢锢和

11、 束缚缚 伏尔泰对对中国文化的推崇 有积积极的意义义 他认为认为 儒学文化具有自由 平等的精神 认为认为 儒学可以作为为抨击击 天主教神学思想和封建等级级制度的理论论武器 4 科技 指南针针 印刷术术和火药传药传 入欧洲 推动动了欧洲地 理大发现发现 文化运动动的兴兴起以及资产阶级资产阶级 革命战战争的胜胜 利 1 2016 课标全国 27 明初改行省 地方分设设三司 分 别别掌管一地民政与财财政 司法 军军事 直属六部 明中 叶以后 皇帝临时临时 派遣的巡抚抚逐渐渐演变为变为 三司之上的地 方最高行政长长官 这这一变变化有助于 A 扩扩大地方行政权权力 B 提高地方行政效率 C 削弱六部的权

12、权限 D 缓缓解中央与地方的对对立 解析 题干材料表明原来的三司分属三个机构 各自为政 权力分散 后来的巡抚成为三司之上的地方最高行政长 官 权力相对集中 可以防止三司鼎立而造成的互不统属 运转不灵的弊端 提高了办事效率 故选B 不论哪种方 式 都是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排除A 题干材料并未说明巡 抚不再归属六部 看不出六部权限的削弱 排除C 明朝时 地方权力分散 难以与中央政府形成对立 排除D 答案 B 2 2014 课标全国 27 明初废废丞相 设顾问设顾问 性质质的内阁阁大学 士 严严防权权臣乱政 明中后期严严嵩 张张居正等内阁阁首辅辅操纵纵朝 政 权倾权倾 一时时 这这表明 A 皇权权逐渐

13、渐衰弱 B 君主集权权加强 C 内阁阁取代六部 D 首辅权辅权 力失控 解析 阁权是皇权的延伸 虽有内阁首辅大权在握的现象 但其权力并不是来自于制度和职位 而是来自皇帝的支 持和信任 故B项正确 A C D三项说法与史实不符 答案 B 3 2014 大纲全国 14 明成祖朱棣设设立内阁阁 后来内 阁阁首辅辅 俨俨然汉汉唐宰辅辅 明代内阁阁与唐代宰相的 相同之处处是 A 均能独立处处理政务务 B 均辅辅助皇帝处处理政务务 C 都拥拥有官吏任免权权 D 都直接管理地方政务务 解析 唐朝的宰相为百官之首 是法定的国家权力机构 是皇帝的助手 被赋予决策大权 明朝的内阁不是法定的 国家机关 只是皇帝的侍

14、从机构 辅助皇帝处理政务 无 决策权 阁臣的升降取决于皇帝的喜好 职权大小依皇帝 的旨意而定 题干材料中的 俨俨然 其意是指阁阁臣权权力大 地位高的时时候大致和宰相差不多 因此 A C D三项项 都是宰相的权权力 阁阁臣没有相关权权力 故答案为为B项项 答案 B 4 2012 课标全国 28 清代内阁处阁处 理公务务的案例 积积成样样 本四巨册 官员员 惟揣摹此样样本为为急 时时人称之为为 依样样葫芦画不难难 葫芦变变化有千端 画成依旧葫芦 样样 要把葫芦仔细细看 这这反映出当时时 A 内阁职权阁职权 下降导导致官员员无所事事 B 政治体制僵化官员员拘泥规规制 C 内阁阁机要事务务繁忙官员穷员穷 于应应付 D 皇帝个人独裁官员员惟命是从 解析 材料主要说明内阁官员处理公务以原有案例为 样本 反映了政治体制的僵化 故B项正确 A项说法 官员无所事事和题干 惟揣摹此样样本为为急 的意思矛 盾 故A项错误项错误 C项项不能体现题现题 干的本质质 D项项皇 帝个人独裁从材料中无法显显示 答案 B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