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秋季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23课 从郑和下西洋到闭关锁国课件2 北师大版

上传人:恋** 文档编号:119610736 上传时间:2020-01-20 格式:PPT 页数:21 大小:18.4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6年秋季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23课 从郑和下西洋到闭关锁国课件2 北师大版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2016年秋季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23课 从郑和下西洋到闭关锁国课件2 北师大版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2016年秋季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23课 从郑和下西洋到闭关锁国课件2 北师大版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2016年秋季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23课 从郑和下西洋到闭关锁国课件2 北师大版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2016年秋季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23课 从郑和下西洋到闭关锁国课件2 北师大版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6年秋季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23课 从郑和下西洋到闭关锁国课件2 北师大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6年秋季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23课 从郑和下西洋到闭关锁国课件2 北师大版(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单元明清王朝的繁盛与近代前夜的危机 第23课从郑和下西洋到闭关锁国 印度尼西亚以郑和命名的清真寺 柬埔寨三保公庙 马来西亚三宝井 东南亚之旅的有趣发现 柬埔寨 三保公庙印度尼西亚 三保洞 三宝垄 城市 马来西亚 三宝洞 三宝井 各国如此敬仰的三宝 保 公是谁 郑和为什么要下西洋 目的 为了加强对外友好往来 宣扬国威 问题二 郑和下西洋的过程如何 宝船 长151 8米 宽61 6米 第一次路线 第二次路线 第三次路线 第四次路线 第五次路线 第六次路线 第七次路线 渤泥 郑和下西洋到达了哪些地区 A 欧洲B 美洲C 亚洲D 非洲 通关测试 郑和下西洋与欧洲航海家之比较表 明朝国家统一政治稳定

2、 有雄厚的经济基础 明朝造船业发达 为航海创造了条件 指南针及航海图的利用 为航海创造了条件 郑和不畏艰险 勇于进取的精神及出众的个人能力 统治者的支持 思考讨论 郑和为什么能够成功完成这么大规模的航海 郑和与欧洲航海家具有什么精神呢 郑和精神是什么呢 百折不挠 积极进取 不畏艰难的探险精神 开放交流 勇于开拓 和平宽容 自强不息 睦邻友好 献身祖国 郑和下西洋的壮举为何没能持续 明朝人对于郑和下西洋的看法 三保下西洋费钱粮数十万 军民死且万计 纵得奇宝而归 于国家何益 此特一敝政 明 严从简 殊域周咨录八卷 真腊 郑和之后 再无郑和 清 梁启超 郑和石像马六甲三宝庙 二 清朝保守外交 闭关锁国 策 清朝统治者为什么要实行 闭关锁国 政 清朝统治者坚持 以农为本 重农抑商 的政策 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稳定使人们无需同外界进行太多的交往 清统治者以天朝大国自居 固步自封严重影响了中国的进步 清统治者担心国家领土主权受外国侵略 害怕沿海人民与外国人交往 危及自己统治 具体表现有哪些 严禁沿海人民擅自出海贸易 只开放四个后减至广州一个港口作为对外通商口岸 严格限制进口的种类和出海船只的载重量 议一议 感受与启示 开放是国家进步闭关使国家落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