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度报告)年中国基础教育发展调研报告

上传人:管****问 文档编号:119610094 上传时间:2020-01-20 格式:DOC 页数:38 大小:1.0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年度报告)年中国基础教育发展调研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年度报告)年中国基础教育发展调研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年度报告)年中国基础教育发展调研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年度报告)年中国基础教育发展调研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年度报告)年中国基础教育发展调研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年度报告)年中国基础教育发展调研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年度报告)年中国基础教育发展调研报告(3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6年中国基础教育发展调研报告前言生源下降的整体趋势并没有得到缓解,但是小学一年级招生总量已经超过1700万,比上年明显增长60余万。从小学一年级入学新生与小学在校生总量上看,一个阶段的生源下降探底,开始小幅回升,但仍需观察。但是从绝对的人口出生率看,仍然处于一个相对的低端平台期,10余年来一直处于1700余万左右,并没有显著变化,这也决定了未来学生的基本基数,不大可能短期产生根本性改观。 初中阶段招生量与在校生量继续下降,同时,普通高中招生量继续保持微跌的趋势,未来一个阶段高考报名人数增长无望,今年高考报名人数小幅下降2万人,停止了连续三年的反弹趋势,也基本反映了高考报名人数开始触底,未

2、来波动不会太大。 中等职业学校的招生人数下降至601万,连续5年下降,与5年前相比,下降了31%,占高中阶段招生总量的占比也继续下探,从51%,下探至43%,中等职业教育发展堪忧!但是另一方面,大量高校毕业生找不到工作,只是强调家长的观念,并不能改变职业教育下滑的现状,如何从根本上下手,改变教育培养的人才结构是根本。 出国留学分流作用仍然显著,尤其是小留学生已经成为出国留学增长的引擎,中学生出国比例仍然处于高速增长时期,国际学校与国际部高烧不退。 2015年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达到2.9万亿人民币,再次创造历史,国家在教育,尤其基础教育的投资保持了较好的增长态势,但是,无论从生均拨款还是从生师比

3、看,基础教育的投资效率都值得关注。 北京,上海等地非本地户籍学生招生比例与总量显著下降,湖北江苏减招事件再次提示我们,教育治理只是社会治理的一部分,只讲自己局部利益与私立的环境下,“教育公平”实现起来还很遥远。 包括中考高考在内的选拔性考试水平化,简单化,模式化现象应该引起重视,在客观上失去选拔功能的同时,实际上起到了推动应试教育的作用。 新东方、学而思等校外辅导机构收入大幅度增长,新东方与留学相关的收入已经退居第二位,中小学校外辅导培训占据第一。学而思的核心收入来自没有升学考试的小学阶段,开班总和超过了初中与高中。从小学高年级开始,伴随年级的增长递减,开班最少的是高三。从新东方、好未来等上市

4、公司的收入结构与开班情况看,相关部门的减负措施可能适得其反,值得我们反思。第一章 基础教育各阶段发展情况1.1 基础教育各阶段学生数量整体呈下降趋势1.1.1 新生婴儿数量稳中有降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2015年我国新生儿数量1655万,比2014年减少32万。根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2010年我国女性平均生育年龄为28.18岁,预计第三次人口高峰(19811990年)带来的生育高峰将持续到2018年。随着2015年全国二孩政策的实施,未来几年新生儿数量将持续增长,伴随“二孩政策”新增的儿童预计从2022年进入小学,2028年进入中学,在一定时期内将会影响小学和初中的在校生规模,预计203

5、0年小学和初中在校生数量将达到又一个高峰值。1.1.2 学前阶段入园人数持续增长 但增幅放缓数据来源:教育部 学龄前儿童入园人数从2004年开始持续增长,增长幅度最高的是2010年,达到9.92%,随后增幅逐年下降。2015年入园儿童2008.85万人,比上年增加21.07万人,只增长了1.06%。数据来源:教育部 学龄前儿童在园人数从2003年开始呈连续增长趋势,2015年学龄前儿童在园人数4264.83万人,比上年增加214.11万人。数据来源:教育部 自2002年起,幼儿园数量开始持续增加,2015年全国共有幼儿园22.37万所,13年间增幅达100%。1.1.3 全国小学招生人数近10

6、年间平稳中有起伏数据来源:教育部 2015年小学招生人数为1729.04万人,比上年增加70.62万人。自2004年以来,每年小学招生人数基本维持在1700万人左右,几乎没有变化。但是2015年比上年显著增加70万人,同时在校生数量也止跌回升,这个变化表明,此轮人口低谷基本探底,将进入缓慢回升阶段,这也与人口统计数据基本吻合。只是不太可能再回到20年前的小学入学高峰了。数据来源:教育部 2015年全国小学在校生人数9692.18万人,比上年增加241.12万人。小学在校生人数自1998年开始持续下降,近几年则明显止跌回升。数据来源:教育部 随着2013年小学在校生人数的回升,小学阶段教师数量也

7、开始增加,至2015年达568.51万人。数据来源:教育部 从1997年开始,小学阶段生师比呈下降趋势,2015年生师比止跌回升,小学在校生人数增长2.55%,教师数量仅增长0.9%,每名教师负担的学生人数增加。数据来源:教育部 受移民搬迁进城和“撤点并校”影响,小学学校数量呈持续下降趋势,2015年小学学校19.05万所,比上年减少1.09万所。1.1.4 初中招生人数连续15年呈下降趋势数据来源:教育部 伴随小学招生人数的减少、在校小学生总量的逐步下降,初中招生人数从2001年起也开始下降。已经从最高峰时每年招生2263万人,下降至2015年的1411万人,降幅达37.6%。数据来源:教育

8、部 随着招生数量的减少,初中在校生数量从2003年的6618万人,下降至2015年的4312万人,降幅达34.84%。数据来源:教育部 与初中招生数量持续下降形成鲜明对比的是,2001年以后初中阶段教师数量保持了平稳态势,2015年初中阶段教师数量为347.56万人,与2014年相比下降1.28万人。数据来源:教育部 从2003年起,初中阶段生师比持续下降,从2003年的20.5:1,到2015年的12.4:1。从一个方面反映出国家投入的增加,但同时也反映出教育投资的效率问题。数据来源:教育部 2001年初中适龄人口达到新高时,初中学校数也增长到6.6万所。随后持续下降,2015年已降至5.2

9、万所,降幅达21.3%。1.1.5 高中招生人数下降态势趋稳数据来源:教育部 2005年普通高中招生人数达877.7万人,创历史新高,但随着初中毕业生总量的减少,普通高中阶段招生人数在2005年以后开始缓慢下降,2015年下降至796.6万人。数据来源:教育部 2005年,受普通高中阶段招生数量持续增长的影响,在校生数量达到历史新高的2409万人。随后略有下降,但基本保持在2400万左右。2015年普通高中阶段在校生数量为2374.4万人。数据来源:教育部 伴随普通高中招生数量和在校生数量的增长,普通高中阶段教师数量也持续增加,2005年后增幅放缓,2015年普通高中阶段教师数量达到169.5

10、4万人。数据来源:教育部 伴随普通高中阶段在校生数量趋稳,教师数量增加,从2005年开始普通高中生师比持续下降,到2015年下降至14.01:1。数据来源:教育部 受普通高中阶段在校生数量影响,1997-2005年普通高中学校数量持续增长,2005年增加至1.6万所,创历史新高。但从2006年开始逐年减少,2015年减少至1.3万所,但同期在校生数量却增加了1524万人,是1997年的2.8倍。1.1.6 高考报名人数趋于平稳数据来源:教育部 1977年国家恢复高考,当年高考报名人数达到570万人,录取人数仅27万人,录取率仅为4.8%。2016年高考报名人数为940万人,比2015年减少2万

11、人,计划招录705万人。从近几年普通高中的招生人数和毕业人数看,高考报名人数在一定时间内将基本稳定在目前的水平,不太可能有明显下降或者增长。1.1.7 中职招生连续5年下降数据来源:教育部 中职招生人数在2010年达到870万人,但从2011年开始,中职招生人数持续下滑。截至2015年,中职招生人数下降至601万人,较2010年减少269万人,5年间降幅达31%。这显然与中等职业教育目标相去甚远,需要引起重视。数据来源:教育部 2011年,中职在校生数量达到2231.8万人,当年与普通高中在校生数量相差196万人。但最近几年中职在校生数量持续下滑,2015年下降至1657万人,与普通高中在校生

12、数量差距扩大至717.4万人。数据来源:教育部 自2009年起,中职招生人数占高中阶段招生人数比例持续下降,已经由2009年的51.1%下降至2015年的43%。数据来源:教育部 与中职招生人数下降相伴的是中职学校数量的减少。从2009年开始,中职学校数量持续下降,由2008年的14847所减少至2015年的11200所,7年间降幅为24.56%。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文件中,将2015年中职在校生人数目标设定为2250万人,实际人数与目标相差593万人。随着我国适龄人口逐步减少,实现“2020年中等职业教育在

13、校生人数2350万人”的目标还有一定的难度。1.1.8 低龄留学人数增长显著 赴美读本科人数连续两年超读研人数数据来源:2016中国出国留学趋势报告 根据教育部最新统计,1978年至2015年间,中国出国留学人数持续增长,2015年度中国出国留学人数为52.37万人,较2014年增加6.39万人。数据来源:2016中国出国留学趋势报告 根据美国国际教育协会最新发布的2016年门户开放报告透露的数据,2015/2016学年中国依旧是美国最大的留学生生源地(中国已连续7年是赴美留学最大生源国),与上年同比增长8.1%,达到328247人,占美国留学生总数的31.5%。数据来源:2016中国出国留学

14、趋势报告 2015/2016学年,在赴美留学的32万多中国学生中,读本科的占41.3%,读研究生的占37.5%,读本科的中国学生人数已连续两年多于读研的学生。从中可以看出,中国在美留学生就读层次从研究生向本科生转移,越来越多的中国学生选择在本科阶段出国留学。留学低龄化趋势近两年从本科向下继续延伸,主要集中在英语国家。但由于基础教育阶段出国留学对经济条件的要求、对学生学业以外的能力要求更高,加上家长对安全问题的考虑,总体人数有限。数据来源:2016中国出国留学趋势报告 相较于本科留学生,中国在美国就读中小学的留学生人数增长迅猛,如图所示,从2003/2004-2012/2013 10年增长了62

15、倍。根据中国日报的报道,截止2015年11月,在美就读中小学的中国留学生已达34,578人,占全美该阶段国际学生总数的52%,位居第一。1.1.9 部分高中国际班录取分数线连续四年上涨为了学生能提早接受国际教育和以后出国留学做好准备,近几年,国际班和国际学校受到广大学生和家长的热捧。在不同的城市,国际班和国际学校迅速发展,如北京、南京。从2015中国国际学校发展报告中得知,中国目前已有597所国际学校。数据来源:数据来源:中国教育在线整理 对于计划本科出国留学,希望提早接受国际教育的学生,公立高中国际班越来越受到考生及家长的关注。受此影响,公立高中国际班的录取分数线逐年上升,竞争越来越激烈。如上图所示,北京市9所高中国际班的录取分数线持续4年提升,有的国际班录取线已经超过校本部。1.2 教育普及程度显著提高1.2.1 各阶段教育毛入学率数据来源:教育部网站 小学及初中阶段毛入学率从2010年至2014年连续4年维持在100%以上,未来几年可能不会有明显的下降或者增长。高中阶段毛入学率2003年仅为43.8%,2015年已达到87%,提升近一倍。近几年来,高等教育毛入学率持续增长,2015年中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40%,高于全球平均水平。这意味着,在我国每10个18岁到22岁的年轻人中,就有4个能够接受高等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