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治理)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地表水灌溉施工组织设计

上传人:管****问 文档编号:119608613 上传时间:2020-01-20 格式:DOC 页数:54 大小:368.8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司治理)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地表水灌溉施工组织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54页
(公司治理)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地表水灌溉施工组织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54页
(公司治理)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地表水灌溉施工组织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54页
(公司治理)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地表水灌溉施工组织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54页
(公司治理)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地表水灌溉施工组织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5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公司治理)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地表水灌溉施工组织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司治理)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地表水灌溉施工组织设计(5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施工组织设计第一章 综合说明1.1编制依据1、依据施工招标文件、招标图纸、招标补充、修改及答疑文件;2、本项目设计文件,现场勘察资料;3、国家及行业技术规范、规程、标准;4、我公司同类型工程施工经验。1.2编制原则1、安全第一、质量优先原则坚持“技术可靠、措施得力、安全第一、质量优先”的原则,在安全措施落实到位、技术方案可靠、质量有保障、确保工程万无一失的前提下组织施工。施工中强化标准化管理,控制成本,控制工程造价;针对实际情况进行最优方案选取;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合理安排进度,确保实现工期目标。2、科学配置、经济合理原则坚持“科学组织、合理配置、优化方案、节约投资”的原则,选派施工经验丰富的

2、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上专业化施工队伍,投入高效、先进的施工设备,匹配合理;对工程项目的关键工序进行多方案的比较、分析、确定。优化施工方案、强化质量管理、合理降低工程造价、缩短工期。3、合理布局、优质高效原则坚持“避免干扰、就近布置、方便使用、优化设置”的原则,在规定的施工范围内合理布置临时设施;积极贯彻执行ISO9001质量体系标准,推广、使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新材料, 确保创优规划和质量目标的实现;积极推行较先进项目管理模式,调动现场人员积极性,确保优质高效的完成工程施工任务。4、均衡生产、确保工期原则坚持“科学管理、统筹安排、强度均衡、留有余地”的原则,合理安排进度,网络控制,搞好工

3、序衔接,实施进度监控,确保实现工期目标。1.3工程目标根据本工程的特点、招标文件及有关技术规范的要求,制定本项目的施工总体目标如下:1、工程质量目标:合格2、施工工期目标计划工期:105日历天。抓住施工的重点、难点,坚持“科学管理、统筹安排、强度均衡、留有余地”的原则,合理安排进度,网络控制,搞好工序衔接,实施进度监控,确保按期完成施工任务。3、施工安全目标无重大伤亡事故发生。杜绝因工伤死亡和重伤事故,负伤频率控制在6以内。及时清除重大事故隐患,隐患整改率达到100%。不发生中毒和重大机械损坏事故及火灾事故。安全文明达到“安全生产文明施工工地”标准。4、环保及文明施工目标以国家及行业标准为准则

4、,坚持“均衡生产、文明施工、科学管理”为宗旨,指导工程建设。在实施过程中,所有施工作业人员挂牌上岗,施工标志齐全、美观,施工工艺科学合理,推进程序化、标准化、规范化作业。做到“工完、料净、场地清”。施工结束后恢复原貌,并做好相应的绿化工作,创建安全文明工程。达到“环保及文明施工工地”标准。5、环境及职业健康安全目标达到国家及当地环境及职业健康安全要求。认真贯彻执行本单位编制的职业健康安全体系文件,坚持“以人为本,科学管理;全员参与,重在落实;关爱生命,安全至上;防治污染,保护环境;遵纪守法,持续改进”的方针,明确施工项目部对职业健康安全有影响的从事管理、执行和验证工作人员的职业健康安全职责及管

5、理机构;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确保责权明确,信息流畅通;相关人员依法根据明确的管理程序履行各自职责和义务。使所有影响施工现场安全文明施工的各类因素处于受控状态,保障施工现场作业人员的安全和健康。第二章 工程概况 2.1项目名称:*县2015年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地表水灌溉项目 2.2建设地点:*市*县 2.3项目规模:*县地表水灌溉项目面积规模为5.0273万亩,实现节水压采能力535万立方米。项目区河渠工程整治长度34.33千米,主要建筑物闸6座、涵29座、扬水点86座、桥梁13座。 2.4工程总投资:12510.11万元第三章 现场施工组织机构及管理措施3.1 施工现场组织管理机构及职责

6、3.1.1 施工现场组织管理机构设置3.1.1.1 组织机构设置的目的组织机构设置的目的:形成施工项目管理的组织保证;形成一定的权力机构以便集中统一指挥;形成责任制和信息沟通体系。3.1.1.2 组织机构设置的原则 目的性原则:项目施工组织机构设置的根本目的是通过一定的形式对施工项目进行管理。所以,严格按项目特点设立机构,按照机构设立岗位,按照岗位拟定编制,按照编制拟定人员,并以岗位职责授予相应权力。 合理性原则:项目施工组织机构设置,力求合理,一方面覆盖项目施工的方方面面,另一方面避免分工过细,机构庞大;人员配置力求合理,注意素质上高、中兼顾,年龄上新、老搭配,使用和学习锻炼相结合,培养人才

7、。 精干高效原则:施工项目有其自身的特点,工期、质量、安全的高要求和必须高效运行的机制,要求必须设置一个精干高效的组织机构。选用高素质人员,力求一专多能。从严控制中、下级管理人员数量,避免机构臃肿,人浮于事。 人员素质原则:按照项目管理的几个方面,成立专门职能部门,配备合格人员,对相应事务进行对口处理。实行合理分工,团结协作。3.1.1.3 组织机构的设置如我公司荣幸中标,将根据上述组织机构设置的目的和原则,充分考虑本工程的实际情况,结合类似工程的施工经验,按照现代项目法施工原则组建项目部。项目部将按管理层和作业层分离的原则组织本合同工程的施工。项目部将选聘技术水平高、施工管理经验丰富的人员组

8、成经理部决策层和管理层,负责本合同工程的实施,按专业组建施工队伍承担本工程项目的施工任务。项目部现场施工管理机构见下图。3.1.2 现场施工管理机构主要职责 项目部决策层项目部决策层由项目经理、项目总工程师(技术负责人)、项目副经理组成。项目经理主要职责:对本标段工程的施工质量、进度、安全负全面责任,是工程质量、进度、安全的第一责任人。项目经理直接向业主和公司负责。项目总工程师(技术负责人)主要职责:协助项目经理分管施工技术管理工作,负责工程施工总体方案,重大施工技术措施的决策,主持制定施工总进度计划及质量、安全的技术措施等,是工程质量的主要负责人。项目副经理主要职责:负责现场施工组织、生产管

9、理、进度控制及设备调配、使用、维护管理和安全体系的建立、实施和管理,对施工进度,工程质量文明施工,环境保护、安全保卫等负有直接责任。 项目部管理层项目部管理层设工程技术部、质安环保部、施工管理部、机电物资部、计划合同部、财务部和综合办公室六部一室。工程技术部负责现场施工技术管理,负责施工技术措施制定和现场交底和施工现场的指导和控制。质安环保部制定和建立质量、安全、环保体系、并负责具体的实施和监控。施工管理部负责工程施工管理、机械设备劳动力调度及现场组织协调,对工程施工实施总体控制管理。综合办公室负责项目部内部行政管理、对外协调、接待,劳动人事,生活服务及卫生、保卫等工作。 项目部作业层本标工程

10、施工队伍主要来自我公司内部各专业队伍和即将完建的外营施工队。机械队:负责土石方设备的使用、维护保养、负责渣场的管理工作。运输队:负责各类汽车的使用、保养、管理等。基础处理队:负责本标段基础处理施工等任务。综合队:负责各施工部位钢筋、模板加工、维护等任务。机修厂:负责本项目部内部所有机械设备的维修、保养、供电。测量队:负责工地施工放样、测量控制及安全监测、工程技术部管理。试验室:负责材料力学性能试验、碾压试验、砂浆配合比试验等,归口工程技术部管理。项目部现场施工管理机构图项目部经理总经济师总工程师项目副经理工程技术部施工管理部质安环保部机电物资部计划合同部财 务 部综合办公室测量队一作业队三作业

11、队五作业队二作业队四作业队试验室技术科六作业队3.2 项目部运行方式贯彻以人为本的人文主义思想,以人力资源为第一生产要素;建立行之有效的运行机制,合理高效利用资源。选用高素质人员组成项目部,制定严格的考核制度,对项目部班子、部门和作业队进行考核,实行重奖重罚。对考核不合格的,将按照有关规定给予处罚,直到调离本工作岗位。3.2.1 纵向运行方式建立由项目经理全权负责的项目经理部,下设总工程师(技术负责人)、项目副经理,下辖工程技术部、质安环保部、施工管理部、财务部、综合办公室组成项目管理体系。纵向实行四级管理。项目经理。项目经理作为项目部对内、对外管理的核心,全权负责项目部的各项工作,直接向业主

12、和公司负责。是进度、技术、质量、安全和商务管理的第一责任人。并直接管理质安环保部和综合办公室。接受业主和上级主管部门的领导。项目经理的指令为项目部最高指令,一般通过文件形式或口头(特殊情况下)向下传达,通过项目班子到职能部门到作业层实施,再反馈回项目经理。必要情况下,项目经理可直接指令职能部门或作业层直至操作人员,除非有可以预计的严重安全隐患时,职能部门、作业层或操作人员必须遵照执行。总工程师(技术负责人)、项目副经理。对上接受项目经理领导,完成项目经理交予的任务,收集相关信息,并对施工提出自己的意见,协助项目经理决策;对下分管各个职能部门。指导职能部门开展工作,对职能部门的具体工作提出要求,

13、并监督落实。对职能部门之间的不统一的意见进行裁决。各职能部门。各职能部门在项目管理体系中处于承上启下的作用。对上接受分管领导的领导,完成分管领导交予的任务,并负责收集、分析相关信息,根据分析结果制定相应应对措施,重大事件及时向分管领导汇报;对下按各自分工贯彻落实项目部的各项指令,按事先制定的各项技术和其它相关文件,指导作业层顺利施工。作业层。作为项目部的基层,接受职能部门的直接领导,按照项目部的各项技术和其它相关文件,保质、保量、保安全地完成各项工作。对作业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有义务向职能部门反映,涉及到安全和质量的重大问题,有权越级上报。3.2.2 横向运行方式总工程师(技术负责人)分管施工技

14、术、质量;项目副经理分管施工安全、施工管理和机电物资。各职能部门作为三级管理层次,承担不同的具体管理内容,是相互协作的关系。也只有密切合作,各部门的工作才能顺利开展。因为职能部门在项目管理的每一个要素上,都有各自不同的责任。 职能部门之间对施工中问题的处理,按归口管理部门为主的原则(须征求其它部门意见),职能部门之间有争议时报分管领导裁决。3.3 项目管理措施3.3.1 技术管理措施技术管理实行项目总工程师负责制,项目总工程师对项目经理负责。 项目总工程师(技术负责人)全面负责技术工作,负责组织制定总的施工方案和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对重大技术问题组织专家咨询组和有关部门提前进行研讨定案。 工程技

15、术部是技术的归口管理部门,全面负责对设计图纸和设计说明进行会审,发现设计有疑问时,以书面形式报告业主和监理人;编制各项施工活动的作业指导书,进行技术交底工作,并在施工活动中根据需要进行技术指导。 施工管理部按照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组织生产,并协调各部门与作业队之间的接口工作,发现问题及时反馈到工程技术部。 质安环保部负责监督技术方案的实施,并在技术方案实施过程中,对不符合项及时进行纠正,防止出现不符合品。全面负责制订和完善各项安全技术规章制度,并监督落实。发现问题及时向项目总工程师报告,直到从安全技术上能够保障施工为止。3.3.2 质量管理措施质量管理实行项目总工程师(技术负责人)负责制,项目总工程师(技术负责人)对项目经理负责。 项目经理是质量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