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秋季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一单元 第2课《“贞观之治”与“开元盛世”》课件 华东师大版

上传人:恋** 文档编号:119607860 上传时间:2020-01-20 格式:PPT 页数:14 大小:13.9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6年秋季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一单元 第2课《“贞观之治”与“开元盛世”》课件 华东师大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2016年秋季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一单元 第2课《“贞观之治”与“开元盛世”》课件 华东师大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2016年秋季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一单元 第2课《“贞观之治”与“开元盛世”》课件 华东师大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2016年秋季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一单元 第2课《“贞观之治”与“开元盛世”》课件 华东师大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2016年秋季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一单元 第2课《“贞观之治”与“开元盛世”》课件 华东师大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6年秋季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一单元 第2课《“贞观之治”与“开元盛世”》课件 华东师大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6年秋季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一单元 第2课《“贞观之治”与“开元盛世”》课件 华东师大版(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这个充满朝气的 开放的 伟大的朝代 是中国历史上的哪一个时代 思考 1 开元盛世 贞观之治 2 1 什么是 贞观之治 出现 贞观之治 的原因有哪些 2 唐玄宗和他的祖父唐太宗有哪些相似之处 唐太宗统治的贞观年间 627 649年 政治比较清明 经济发展较快 国力逐步强盛 历史上称当时的统治为 贞观之治 什么是 贞观之治 探究一 政治 治国良策 重视发展生产 减轻农民的赋税徭役 简法轻刑 修订法律 制定 贞观律 教育用人 经济 重视教育 选用良吏和虚心纳谏 探究出现 贞观之治 的原因有哪些 民族关系 恩威并施 改善民族关系 舟所以比人君 水所以比黎庶 水能载舟 亦能覆舟 贞观政要 1 这句话的

2、意思是什么2 这句话说明唐太宗认识到了什么问题 为什么他能认识到此问题 3 这句话体现了他具有什么治国思想 史料探究 通过材料 探究贞观之因 答案见本课导学案 景一 贞观 初期 茫茫千里 人烟断绝 鸡犬不闻 道路萧条 景二 经过唐太宗统治后 天下大稔 东至于海 南及五岭 皆外户不闭 行旅不赍粮 取给于道路焉 1 说说上述两则材料的大概含义 2 造成上述两则材料所反映的不同社会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3 通过对上述两则材料不同现象及其原因的探究 谈谈你的认识 史料探究 通过材料 感受贞观之景 答案见本课导学案 玄宗少历民间 身经迍难 故即位之初 知人间疾苦 躬勤庶政 探究二 善用贤臣 姚崇 宋璟 整顿

3、地方吏治 提倡节俭 重视农业生产 善于纳谏 任用贤臣 魏征 房谋杜断 改革吏治 戒奢从俭 重视农业生产 唐高祖 李渊 开元盛世 武则天 唐太宗 李世民 贞观之治 建立唐朝 618年 唐玄宗 贞观遗风 1 中国人民大学副教授孟宪实 在 百家讲坛 作了 太宗继位 魏征进谏 以民为本 等系列讲座 由此推知他所讲的主题是 A 开皇之治 B 贞观之治 C 开元盛世 D 康乾盛世 B 2 温家宝说 国之命在人心 解决人民的怨气 实现人民的愿望就必须创造条件 让人民批评和监督政府 国之命在人心 之内涵与下列哪一思想一致 A 有教无类 因材施教 B 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 C 知彼知己 百战不殆 D 水能载舟 亦能覆舟 D 3 杜甫的诗句 忆昔开元全盛日 小邑犹藏万家室 描述的是哪一位皇帝统治前期的社会状况 A 唐玄宗B 唐太宗C 隋文帝D 武则天 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