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阳市九年级(下)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上传人:云*** 文档编号:119607210 上传时间:2020-01-2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33.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阜阳市九年级(下)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解析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阜阳市九年级(下)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解析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阜阳市九年级(下)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解析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阜阳市九年级(下)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解析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阜阳市九年级(下)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解析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阜阳市九年级(下)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解析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阜阳市九年级(下)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解析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九年级(下)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 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得分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0分)1. 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 海水晒盐B. 品红扩散C. 酚酞变红D. 干冰升华2. 糖尿病患者饮食控制非常关键!尽量减少淀粉类食物,多食用豆制品和蔬菜。淀粉类食物中富含的营养素是()A. 糖类B. 油脂C. 蛋白质D. 维生素3.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下列生产环节有利于环境保护的是()A. 石灰石运输过程中覆盖防尘网B. 采用黄铁矿(FeS2)炼铁废气直接排放C. 实验室废水直接倒入下水道D. 生锈金属直接废弃4. 某同学在实验中采用了下列操作,其中正确的是()A. 加入

2、锌粒B. 倒入硫酸铜溶液C. 过滤D. 滴入稀盐酸5. “高分五号”卫星天线用钛镍形状记忆合金制作。有关镍的相关信息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镍原子核内的中子数为28B. 镍的原子序数为28C. 镍为非金属元素D. 镍的相对原子质量为58.69g6. 石灰氮(化学式为CaCN2)是一种肥效长的固态肥料,同时也是一种低毒、无残留的农药(CaCN2+3H2O=CaCO3+2NH3)。下列有关石灰氮说法错误的是()A. 是一种复合肥料B. 贮存和运输时要密封防潮C. 由三种元素组成D. 金属和非金属元素原子个数比为1:37. 哈佛大学的科学家完成了模仿光合作用收集燃料的实验。采用新型钴-磷催化

3、剂,利用太阳能,将水分解成氢气和氧气,随后这些氢气将二氧化碳转化为有机物(C3H8O),用作燃料。下列有关模拟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A. 反应后原子总数增加B. C3H8O燃烧只能生成水和二氧化碳C. 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D. 该反应有利于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8. 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是建构模型。下列有关模型不正确的是()A. B. C. D. 9. 分析推理是化学学习和研究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分析推理正确的是()A. 如果一种物质由一种元素组成,则该物质一定是单质B. 向某固体中滴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该固体可能是碳酸盐C. 碱溶液可以使酚酞试液变红色,所以使酚酞试液变红色的一定是碱溶液D. 金

4、属铝与盐酸反应生成AlCl3和H2,所以金属铁与盐酸反应生成FeCl3和H210. 如图是a、b、c三种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三种物质混合后溶解度不干扰,且它们不发生反应),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 20时,b的溶解度大于aB. 配制c物质的浓溶液时,必须在低温时进行C. 将50时10%a的不饱和溶液降温到20,无晶体析出D. 将50时的a和b的饱和溶液降温至20,可初步提纯a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0分)11. 全国各地进行新农村建设,宽敞的马路两旁都装上了太阳能路灯。太阳能路灯是利用太阳能进行照明的装置。太阳能路灯由太阳能电池板、蓄电池、LED路灯灯头、灯柱、微电脑控制器这

5、五大部分组成。(1)太阳能电池板的主要材料是硅,硅单质与金刚石结构相似,则构成硅单质的粒子是_(填序号)原子分子离子(2)蓄电池白天将_能转化为_能储存起来。(3)铝制灯柱不易生锈的原因是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4)在太阳能路灯各组件中,其主要材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_(填序号)。A硅电池板B铝合金灯柱C塑料灯罩D钢质防盗螺丝。三、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0分)12. 实验室用100g8%的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硫酸进行中和反应实验,恰好完全反应时,消耗100g稀硫酸。求: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9.0分)13. 小乐设计了如图所示实验装置,既可用于制取气体,

6、又可用于探究物质性质当打开K1、关闭K2时,利用I、装置,可进行的实验是_(填字母)a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b锌与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当打开K2、关闭K1时,可以利用I、装置制取二氧化碳并验证其有关性质若要证明二氧化碳能与水发生反应,应向烧杯的水中加入_,在加入药品前,应首先检查装置的_14. 运用广泛的金属材料是钢铁,如图是冶炼生铁相关流程。请认真读图回答问题:(1)高炉冶炼生铁的原料有铁矿石、焦炭和_。冶炼时将原料粉碎后再使用的原因是_。(2)焦炭在冶炼中的作用为提供高温,_。赤铁矿(主要成分Fe2O3)炼铁的反应原理是_。(3)炉渣中含有硅酸钙(CaSiO3),其中硅元素的化合价

7、是_。(4)钢铁的锈蚀造成极大的损失和浪费。但如果将“铁生锈”原理应用得当,同样可以造福人类,请举例_(写一条)。五、探究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19.0分)15. 如图是实验室中常见的一些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标有序号的仪器名称:_。(2)实验室用A装置制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若要收集较纯净的氧气,收集装置应选择_(填字母序号)。(3)实验室常用F装置干燥氧气,里面填装的药品可以是_(填字母)。A浓硫酸B氢氧化钠溶液C熟石灰D氯化钠固体16. 探究影响过氧化氢分解速率的影响因素。【査阅资料】常温下,H2O2较稳定不易分解;CuSO4溶液、FeCl3溶液和红砖粉末等都能作为H2O2分解

8、制取O2的催化剂。【分析交流】写出实验室用H2O2溶液和MnO2制取O2的化学方程式:_。【实验设计】取相同体积的过氧化氢溶液分别进行下列实验。实验编号温度/催化剂过氧化氢浓度/%20无220无5205滴FeCl3溶液5205滴CuSO4溶液5(1)实验探究的是_。要探究CuSO4溶液能否做H2O2分解的催化剂,应选择的实验编号是_。(2)要定性比较两种催化剂的催化效果,可通过观察_来实现。要定量比较两者的催化效果,可测量生成等体积气体所需的_。(3)同学们实验时还观察到,在H2O2溶液内滴入FeCl3溶液,溶液逐渐由黄色变为浅绿色,最终变回浅黄色。查阅资料得知:FeCl3溶液一般呈黄色,Fe

9、Cl2溶液一般呈浅绿色。由此你对催化剂有何新的认识?_。17. 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将Cu块加入到盛稀H2SO4溶液的试管中,Cu块不溶解,不发生化学反应。再向此试管中加入KNO3溶液,发现Cu块逐渐溶解,有无色气体产生,该气体与空气接触后变成红棕色的气体,最后Cu块完全溶解,变成蓝色溶液。【提出问题】Cu块与什么物质发生了化学反应,产生的气体是H2吗?小军同学认为产生的气体一定不是H2,你认为他作出此判断的合理理由是_。【查阅资料】他们通过查阅资料知道:NO是一种无色气体,与空气接触后生成红棕色的NO2气体。请写出此气体颜色发生变化的化学方程式_。【提出猜想】猜想一:Cu块与KNO3溶液发生了化

10、学反应;猜想二:Cu块与K2SO4溶液发生了化学反应;猜想三:Cu块与_溶液发生了化学反应。【设计实验】实验步骤实验现象解释或结论将Cu块加入KNO3溶液中。Cu块不溶解说明猜想一是错误的将Cu块加入到 _ 溶液中Cu块不溶解说明猜想二是错误的将Cu块加入到稀HNO3溶液中Cu块溶解,有无色气体产生,该气体与空气接触后变成红棕色的气体,溶液变成蓝色说明猜想三是正确的【实验结论】猜想三成立。请写出 Cu块加入到稀HNO3溶液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讨论交流】实验结束后,同学们在一起进行交流。从复分解反应的角度分析,H2SO4和KNO3_(填“能”或“不能”)发生化学反应。Cu块是如何与稀HN

11、O3溶液发生化学反应的呢?他们带着这个问题去请教老师,老师告诉他们:H2SO4溶液解离出H+和SO42-,KNO3溶液解离出_,可以间接地看成有HNO3溶液。老师还告诉大家:Ag也能与稀HNO3溶液反应。请写出将Ag粉加入到HCl和NaNO3混合溶液中所产生的实验现象_。答案和解析1.【答案】C【解析】解:A、海水晒盐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B、品红扩散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C、酚酞变红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D、干冰升华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故选:C。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

12、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2.【答案】A【解析】解:淀粉属于糖类,淀粉类食物中富含的营养素是糖类; 故选:A。根据淀粉属于糖类进行分析。本题关键是记住六大营养素的食物来源和对人体生命活动的作用。3.【答案】A【解析】解:A、石灰石运输过程中覆盖防尘网,能防止空气污染,利于环境保护,A符合题意; B、采用黄铁矿(FeS2)炼铁废气中常含有二氧化硫气体,直接排放,会污染空气,不利于环境保护,B不符合题意; C、实验室废水直接倒入下水道,会污染水体,不利于环境保护,C不符合

13、题意; D、生锈金属直接废弃,会造成资源的浪费、污染水土等,不利于环境保护,D不符合题意。 故选:A。环境保护是指人类为解决现实的或潜在的环境问题,协调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保障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而采取的各种行动的总称。其方法和手段有工程技术的、行政管理的,也有法律的、经济的、宣传教育的等。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保护环境,就是营造绿色城市、呵护地球家园。4.【答案】D【解析】解:A、向试管中装块状固体药品时,先将试管横放,用镊子把块状固体放在试管口,再慢慢将试管竖立起来,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B、向试管中倾倒液体药品时,瓶塞要倒放,标签要对准手心,瓶口紧挨;图中标签没有向着手心,所示操作错误

14、。 C、过滤液体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图中缺少玻璃棒引流,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D、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的操作,注意胶头滴管不能伸入到试管内或接触试管内壁,应垂直悬空在试管口上方滴加液体,防止污染胶头滴管,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故选:D。A、根据向试管中装块状或颗粒状固体药品的方法(“一横、二放、三慢竖”)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向试管中倾倒液体药品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C、过滤液体时,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 D、根据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5.【答案】B【解析】解:A、镍原子核内的中子数不是28,质子数是28,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B、镍的原子序数为28,该选项说法正确; C、镍为金属元素,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D、镍的相对原子质量为58.69,单位不是g,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故选:B。元素周期表中,方格中左上角是原子序数,右上角是元素符号,中间是元素名称,下面是相对原子质量; 原子中,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