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州市九年级(下)开学化学试卷解析版

上传人:云*** 文档编号:119607149 上传时间:2020-01-2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72.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滨州市九年级(下)开学化学试卷解析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滨州市九年级(下)开学化学试卷解析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滨州市九年级(下)开学化学试卷解析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滨州市九年级(下)开学化学试卷解析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滨州市九年级(下)开学化学试卷解析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滨州市九年级(下)开学化学试卷解析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滨州市九年级(下)开学化学试卷解析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九年级(下)开学化学试卷 题号一二三四总分得分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0小题,共40.0分)1. 下列描述物质变化的成语中,其中一种与其余三种类别不同的是()A. 沙里淘金B. 玉石俱焚C. 百炼成钢D. 死灰复燃2. “绿色商品”是指对环境无污染的商品,下列属于“绿色商品”的是()A. 含氟冰箱B. 含铅汽油C. 含磷洗衣粉D. 含碘食盐3. 下列事实与相应的解释不一致的是() 选项事实解释A50mL水和50mL酒精混合后的体积小于100mL分子间有间隔B氧气和臭氧(O3)性质不完全相同构成物质的分子不同C稀有气体的化学性质稳定原子的最外层电子达到稳定结构D铜块在空气中不燃烧,纳米铜在空气中

2、可以燃烧物质的种类决定反应能否进行A. AB. BC. CD. D4. 实验室中锌粒通常盛放在下面的哪种瓶中()A. B. C. D. 5. 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由物理性质决定的是()A. 用石灰浆抹墙B. 用氧气急救病人C. 干冰作制冷剂D. 天然气作清洁燃料6. 元素周期表中镁元素的信息如图所示,对图中信息理解不正确的是()A. 元素名称为镁B. 质子数为12C. 元素符号为MgD. 核外电子数为24.317. 对下列化学知识理解正确的是()A. 在河水中加入明矾可除去所有的杂质B. 通常的井水是硬水,加入活性炭可把它转化为软水C. 蒸馏水是净化程度较高的水D. 通过静置操作可以降低水的硬度

3、8. 我国著名科学家张青莲教授主持测定了铕等9种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新值,已知铕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52,核电荷数为63,则铕原子的核外电子为()A. 63B. 89C. 152D. 2159.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分解反应一定有单质生成B. 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C. 酸碱中和反应一定是复分解反应D. 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参加的反应一定是化合反应10. 开辟防火带是山林防火的一个措施在树林中间开辟通道(防火带)的主要目的是()A. 降低着火点B. 隔绝空气C. 隔离可燃物D. 沿通道扩散浓烟11. 向图所示的烧杯中加入一种物质,搅拌后,发现塑料片上的水结了冰,则加入的物质是(

4、)A. 食盐B. 生石灰C. 硝酸铵D. 氢氧化钠固体12. 2005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了在“烯烃复分解反应”研究中作出突出贡献的三位科学家烯烃具有可燃性,某烯烃燃烧的化学方程式如下:2X+9O26CO2+6H2O,则X的化学式是()A. CH4B. C2H4C. C3H6D. C4H813. 自2004年5月1日我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以来,交管部门进一步强化了对司机酒后开车的监控处罚力度。交警常用装有重铬酸钾的仪器检测司机是否酒后开车,因为乙醇分子等可以使橙红色的重铬酸钾变为绿色的硫酸铬。重铬酸钾(K2Cr2O7)和硫酸铬Cr2(SO4)3中,铬元素的化合价由高到低依次为()A. +6,

5、+3B. +3,+6C. +3,+5D. +5,+314. 某种物质完全燃烧后,生成CO2和H2O,则该物质中()A. 只有碳、氢两种元素B. 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C. 一定有碳、氢元素,可能有氧元素D. 无法确定15. 将23g某物质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44gCO2和27gH2O,该物质中()A. 一定含碳、氢两种元素B. 一定含有碳、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C. 一定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D. 无法确定16. 在一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的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质量如下表:物质甲乙丙丁反应前质量(g)813610反应后质量(g)待测20031反应后,甲的“

6、待测”值应为()A. 10B. 8C. 4D. 017. 分类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的一种常用的基本方法现有药品硫酸铁,它与下列哪组属于同一类物质()A. 盐酸、硫酸B. 氢氧化铝、氢氧化铜C. 氯化镁、碳酸氢钠D. 二氧化碳、四氧化三铁18. 点燃H2、O2和N2的混合气体20g,完全反应后生成18gH2O,则剩余气体不可能是()A. O2和N2的混合气体B. H2和N2的混合气体C. 2gN2D. H2、O2、N2的混合气体19. 在配制10%的氯化钠溶液的过程中,导致溶液中氯化钠质量分数小于10%的可能原因是()用量筒量取水时俯视读数配制溶液的烧杯用少量蒸馏水润洗在托盘天平的左盘称

7、取氯化钠时,游码不在零位置就调节天平平衡,后将游码移动得到读数盛装溶液的试剂瓶用蒸馏水润洗氯化钠晶体不纯。A. B. 只有C. 只有D. 只有20. 如图表示物质组成的微观示意图,表示混合物的是()A. B. C. D.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32.0分)21. 书写化学方程式:(1)电解水_。(2)氢气燃烧_。(3)二氧化碳和水反应_。(4)二氧化碳和石灰水反应_。(5)甲烷充分燃烧_。(6)乙炔充分燃烧_。(7)硝酸银与盐酸反应_。(8)电解氯化镁_。(9)铝的燃烧_。(10)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_。22. 已知NaOH容易与空气中的CO2作用而变质小军同学在实验室发现一瓶敞口放置的

8、NaOH固体后,设计方案,对这瓶NaOH固体的变质情况进行了如下实验探究回答下列问题:(1)上述实验操作的名称分别是:操作_,操作_(2)根据上述实验,可以确定该NaOH固体_变质(选填“已”或“未”)(3)步骤中加过量氯化钙溶液的目的是_(4)若测得E的pH=7,则A的成分是_,若测得E的pH7,则A的成分是_三、计算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0.0分)23. 100g稀硫酸与足量锌反应,生成0.2g氢气,求参加反应的锌的质量。24. 某兴趣小组为了测定某盐酸的浓度,现取15g石灰石,放在烧杯中,然后向其中加入200g稀盐酸,使之充分反应(石灰石中除CaCO3外的其他成分都不与稀盐酸反应)。当

9、产生CO2的质量为4.4g时,所用盐酸刚好消耗了加入量的一半,计算所用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四、探究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8.0分)25. 某食品包装袋内有一个小纸袋,上面写着“干燥剂,主要成分是生石灰”。(1)生石灰(CaO)可作干燥剂的理由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2)提出问题:这包干燥剂是否变质,成分是什么?(3)猜想:小纸袋中的物质除含有CaO外,还可能含有_和_。(4)设计实验证明纸袋中固体的成分:实验方案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方案一取小纸袋中少量固体放于试管中,加入适量水溶解无放热现象不含 _ 方案二取方案一中上层清液于试管中,滴入酚酞溶液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含有 _ 方案三取

10、小纸袋中少量固体于试管中,加入 _ ,有气泡产生含有 _ 答案和解析1.【答案】A【解析】解:A、沙里淘金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B、玉石俱焚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C、百炼成钢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D、死灰复燃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故选:A。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2.【答案】D【解析】解:A、含氟冰箱中的氟利昂进入空

11、气中时会污染环境。故A错误。 B、含铅汽油燃烧时生成的物质中含有一氧化碳、铅的氧化物等物质,能污染空气。故B错误。 C、含磷洗衣粉中的含有磷元素的物质进入水中时容易形成水华和赤潮现象,会对水造成污染。故C错误。 D、食用含碘食盐对人体有益。故D正确。 故选:D。氟利昂进入空气中能污染空气,铅燃烧生成的物质能污染空气,含有磷元素的物质进入水中时容易形成水华或赤潮现象加碘食盐对人体有益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盐掌握各种物质的性质方面的知识,只有这样才能对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3.【答案】D【解析】解:A、50毫升水和50毫升酒精混合后的体积小于100毫升,说明分子之间有间隔。故A不正确; B、因为氧气和臭氧的

12、分子构成不同,所以氧气和臭氧的性质不同。故B不正确; C、稀有气体的原子最外层电子都达到稳定结构,所以其化学性质稳定;故C不正确; D、铜块和纳米铜都属于铜单质,只是形状不同而已,纳米铜能在空气中燃烧是因为它和氧气接触面大的原因;故D正确。 故选:D。A、水与酒精混合其体积小于二者之和,因为分子之间有间隔; B、考虑氧气和臭氧的分子构成不同,所以氧气和臭氧的性质不同 C、考虑稀有气体的原子最外层电子都达到稳定结构,所以其化学性质稳定; D、铜块和纳米铜都属于铜单质,只是形状不同而已解答本题要充分理解微观粒子的特征及其物质的结构决定物质的性质等方面的内容掌握分子的性质:1分子是独立存在而保持物质

13、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2分子有一定的大小和质量;分子间有一定的间隔;分子在不停的运动4.【答案】A【解析】解:A、该瓶为广口瓶,可用于盛固体药品;锌粒属于固体药品,通常盛放在广口瓶中,故选项正确。 B、该瓶为细口瓶,是盛放液体药品的,故选项错误。 C、该瓶为滴瓶,是贮存少量液体试剂,滴加少量液体试剂的,故选项错误。 D、该瓶为集气瓶,是收集气体或暂时贮存少量气体的,故选项错误。 故选:A。根据固体药品的保存、取用方法进行分析判断即可。本题难度不大,了解常用化学仪器的名称、用途、使用注意事项等即可正确解答本题。5.【答案】C【解析】解: A、用石灰浆抹墙是利用了氢氧化钙的化学性质-能和空气中的二氧

14、化碳反应。故选项错误; B、用氧气急救病人是利用了氧气的化学性质-能够供给呼吸。故选项错误; C、干冰作制冷剂是利用了干冰的物理性质-升华时能够吸收热量。故选项正确; D、天然气作燃料是利用了天然气的化学性质-具有可燃性。故选项错误。 故选:C。物质的化学性质是指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物质的物理性质是指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和用途,物质具有多种性质,解答时应该理解物质的用途是由物质的哪种性质决定的6.【答案】D【解析】解:A、根据元素周期表中镁元素的信息,可知元素名称为镁,故A说法正确; B、根据元素周期表中镁元素的信息,可知镁元素质子数为12,故B说法正确; C、根据元素周期表中镁元素的信息,可知镁元素符号为Mg,故C说法正确; D、根据元素周期表中镁元素的信息,可知镁元素原子序数=核外电子数=质子数=12;故D说法错误; 故选:D。根据元素周期表中镁元素的信息,其中原子序数=核外电子数=质子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