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桂林市高考语文复习 文言文断句课件 新人教版

上传人:恋** 文档编号:119606743 上传时间:2020-01-20 格式:PPT 页数:37 大小:13.4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西桂林市高考语文复习 文言文断句课件 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广西桂林市高考语文复习 文言文断句课件 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广西桂林市高考语文复习 文言文断句课件 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广西桂林市高考语文复习 文言文断句课件 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广西桂林市高考语文复习 文言文断句课件 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广西桂林市高考语文复习 文言文断句课件 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西桂林市高考语文复习 文言文断句课件 新人教版(3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7年高考复习文言文断句 韩愈的 师说 里有这样一句话 句读之不知 惑之不解 或师焉 或不焉 小学而大遗 吾未见其明也 一 什么叫断句 句读 俗称断句 句 指句末停顿 读 指句中语气的停顿 一 什么叫断句 阔少年断错句娶错妻以前 有一位阔少爷 希望找个漂亮妻子 某天 他收到媒人寄来的提亲信 并描述那女子的样貌 脚不大好头发没有麻子 阔少爷认为自己将会娶到一位的美人 非常高兴 拜堂之日 阔少爷发现其妻属丑女 便找媒人算帐 媒人说 我没有说谎 早就告诉你 这女子 是你自己断错句 怎可怪我呢 脚不大好 头发没有 麻子 脚不大 好头发 没有麻子 韩非子 外储说左下 有这样一个故事 哀公问于孔子曰

2、吾闻夔 人名 一足 信乎 曰 夔 人也 何故一足 彼其无他异 而独通于声 尧曰 夔一而足矣 使为乐正 官名 故君子曰 夔有一 足 非一足也 二 考纲分析 2004年 断句被列入北京高考 作为一项能力来考查 考试说明 古代诗文阅读的第3项是 文章内容的理解 包括翻译 断句等 湖南卷2010年开始设置断句题 以客观题形式出现 分值3分 1 2010湖南卷 下列用 给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 正确的一项是 宥过无大刑故无小帝者之政也以佚道使人虽劳不怨以生道杀人虽死不怨杀者王者之事也A 宥过无大刑 故无小 帝者之政也 以佚道使 人虽劳不怨 以生道杀 人虽死不怨杀者 王者之事也B 宥过无大 刑故无小 帝者

3、之政也 以佚道使人 虽劳不怨 以生道杀人 虽死不怨杀者 王者之事也C 宥过无大刑 散无小 帝者之政也 以佚道使人 虽劳不怨 以生道杀人 虽死不怨 杀者 王者之事也D 宥过无大 刑故无小 帝者之政也 以佚道使 人虽劳不怨 以生道杀 人虽死不怨 杀者 王者之事也 译文 赦免罪过不问多大 处罚故意犯罪不论多小 这是帝王的政治 用宽松之道指使人 即使劳累也无怨言 用救人之道杀人 即使死也不怨恨杀人者 这是王者的政治 2 2011年湖南卷 下列用 给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 正确的一项是 感愤郁塞触事而发故其文立言之旨多今人之笑者为迂者A 感愤郁塞 触事而发 故其文立言之旨 多今人之笑者为迂者B 感愤郁塞

4、 触事而发故 其文立言之旨多 今人之笑者为迂者C 感愤郁塞 触事而发 故其文立言之旨多 今人之笑者为迂者D 感愤郁塞 触事而发故 其文立言之旨多 今人之笑者为迂者 译文 心有感触愤懑填塞其中 因事而抒发感慨 所以他的文章行文的主旨 大多是被世人耻笑为不合时宜的 3 2012年湖南卷 下列文句断句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且足下昔以单车之使 适万乘之虏 遭时不遇 至於伏剑不顾 流离辛苦 几死朔北之野 丁年奉使 皓首而归B 方蔺相如引璧睨柱 及叱秦王左右 势不过诛 然士或怯懦而不敢发 相如一奋 其气威信敌国 退而让颇 名重太山C 秦穆之于晋 相与之久也 相信之深也 相结之厚也 一怵于烛之武之利 弃晋如涕

5、唾 亦何有于郑乎D 是谋非吾所能及也 无已 则有一焉 凿斯池也 筑斯城也 与民守之 效死而民弗去 则是可为也 四 断句妙计 1 读文段 不管给我们什么文段 第一步就是阅读 古人云 读书百遍 其义自见 阅读文言文 明确文段属于什么文体 写了什么内容 想表达什么意思 一般来说高考的文体有两种 记叙性文段 把握事件梗概 有那些人物等等 议论性文段 注意上下文的逻辑关系 昔人有痒令其子索之三索而三弗中令其妻索之五索而五弗中也其人怒曰妻子内我者而胡难我乃自引手一搔而痒绝何则痒者人之所自知也自知而搔宁弗中乎 昔人有痒令其子索之三索而三弗中令其妻索之五索而五弗中也其人怒曰妻子内我者而胡难我乃自引手一搔而痒绝

6、何则痒者人之所自知也自知而搔宁弗中乎 昔人有痒 令其子索之 三索而三弗中 令其妻索之 五索而五弗中也 其人怒曰 妻子内我者 而胡难我 乃自引手 一搔而痒绝 何则 痒者 人之所自知也 自知而搔 宁弗中乎 2014年重庆卷所憎者有功必赏所爱者有罪必罚存养天下鳏寡孤独振赡祸亡之家其自奉也甚薄其赋役也甚寡故万民富乐而无饥寒之色 2014年重庆卷所憎者有功必赏 所爱者有罪必罚 存养天下鳏寡孤独 振赡祸亡之家 其自奉也甚薄 其赋役也甚寡 故万民富乐而无饥寒之色 2 依主干 在阅读中随时标出文段中的名词和代词 名词如人名 地名 官名 朝代名等 这些一般是文章陈述 描写 说明或议论的对象 往往作句子的主语或宾

7、语 在他们前后往往要进行断句 马无故亡而入胡人皆吊之 马无故亡而入胡 人皆吊之 动词 在文言文中往往是谓语 也可以根据谓语来判断句子成分 进而好断句 另外 表对话的动词如云 曰 谓 言等 我们可以在它后面直接断句 3 看对话 表对话的动词如云 曰 谓 言等 我们可以在它后面直接断句 沛公曰孰与君少长良曰长于臣沛公曰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沛公曰 孰与君少长 良曰 长于臣 沛公曰 君为我呼入 吾得兄事之 4 找虚词 虚词往往有它们固定的作用和位置 也可以做为断句的依据 句首发语词 盖 夫 至若 若夫 初 唯 斯 其 今等常用于一句话的开头 在它们的前面一般要断开 常用于句首的相对独立的叹词 如嗟夫

8、 嗟乎 呜呼等 前后都可断句 句尾语气词 也 矣 焉 耳 而已等经常用于陈述句末尾 耶 与 欤 邪 耶 乎等经常用于疑问句末尾 哉 夫等经常用于感叹句末尾 它们的后面一般要断开 疑问语气词 何 胡 安 曷 奚 盍 焉 孰 孰与 何如 奈何 如之何 若之何等词或固定结构之后 一般可构成疑问句 只要贯通上下文意 就可断句 复句中的关联词 虽 虽然 纵 纵使 向使 假使 苟 故 则 然则 是故 是以 或 况 且 而况 若夫 至于 至若 已而 于是 岂 岂非 在它们的前面一般要断开 常在句首的时间词 如 顷之 向之 未几 已而斯须 既而 俄而等 也可以帮助断句 5 辨句式 古文中有很多特殊句式 也成为

9、我们断句的好帮手 者 也 是典型的判断句式 不亦 乎 何 为 安 哉 也 孰与 乎 岂 哉等 是典型的反问句式 为 所 受 于 等 是典型的被动句式 还有一些固定结构 如 何 奈 何 若 何 得无 乎 无乃 乎 况 乎 何以 为 与其 孰若 6 明修辞 古人写文章很讲究语句的整齐对称 行文中常常上下句用相同的字数和结构 对偶 顶针 反复是文言文常见的修辞方法 顶真 句子前后相承 前一句作宾语的词 在后一句中又作了主语 具告沛公沛公大惊 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 对称 对偶 句式整齐 四六句多 又是文言文的一大特色 反复 有些语句间隔反复出现还有排比等等修辞方法 故不登高山不知山之高也不

10、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 故不登高山 不知山之高也 不临深溪 不知地之厚也 7 依总分 定句读 孔子曰益者三乐损者三乐乐节礼乐乐道人之善乐多贤友益矣乐骄乐乐佚游乐晏乐损矣 孔子曰 益者三乐 损者三乐 乐节礼乐 乐道人之善 乐多贤友 益矣 乐骄乐 乐佚游 乐晏乐 损矣 故知胜有五知可以战与不可以战者胜识众寡之用者胜上下同欲者胜以虞待不虞者胜将能而君不御者胜 故知胜有五 知可以战与不可以战者胜 识众寡之用者胜 上下同欲者胜 以虞待不虞者胜 将能而君不御者胜 五 牛刀小试 1 庞葱与太子质于邯郸谓魏王曰今一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否二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寡人疑之矣三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寡人信之矣 1 庞

11、葱与太子质于邯郸 谓魏王曰 今一人言市有虎 王信之乎 王曰 否 二人言市有虎 王信之乎 王曰 寡人疑之矣 三人言市有虎 王信之乎 王曰 寡人信之矣 2 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人之为学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 2 天下事有难易乎 为之 则难者亦易矣 不为 则易者亦难矣 人之为学有难易乎 为之 则难者亦易矣 不为 则易者亦难矣 3 中山君飨都士大夫 司马子期在焉 羊羹不遍 司马子期怒而走于楚 说楚王伐中山 中山君亡 有二人挈戈而随其后者 中山君顾谓二人 子奚为者也 二人对曰 臣有父 尝饿且死 君下壶飡饵之 臣父且死 曰 中山有事 汝必死之 故来死君也 中山君

12、喟然而仰叹曰 与不期众少其于当厄怨不期深浅其于伤心吾以一杯羊羹亡国以一壶飧得士二人 3 中山君喟然而仰叹曰 与不期众少 其于当厄 怨不期深浅 其于伤心 吾以一杯羊羹亡国 以一壶飧得士二人 4 夫明六经之指涉百家之书纵不能增益德行敦厉风俗犹为一艺得以自资父兄不可常依乡国不可常保一旦流离无人庇荫当自求诸身耳 2007年浙江卷 4 夫明六经之指 涉百家之书 纵不能增益德行 敦厉风俗 犹为一艺 得以自资 父兄不可常依 乡国不可常保 一旦流离 无人庇荫 当自求诸身耳 明晓六经的要旨 广泛涉略百家著作 即使不能提高自己的道德品行 纯朴社会风俗 也能学到一技之长 能够帮助自己 父母兄弟不可长久地依靠 乡土也

13、不能永远作为保障 一旦流离失所 无人可以庇护你 就当求助于自身了 断句步骤 第一步 通读全文 弄懂大意 第二步 循序渐进 先易后难 将能断开的先断开 逐步缩小范围 然后集中精力分析难断句与上下文的联系 第三步 借助 特征 巧妙断句 断句口诀 做前 古文断句莫畏难 仔细琢磨只等闲 文段休问长与短 熟读精思是关键 内容大意全理解 始可动手把句断 联系全文前后看 先易后难细分辨 做中 词性词义要精研 句法结构帮助判 紧抓 曰 云 言 对话标志易发现 常用虚词是标志 更有规律供参看 排比对偶与反复 修辞提供好条件 做后 题目做完回头看 根据要求细检验 打牢基础看课本 培养语感读经典 操千曲 观千剑 断句也要常实践 方法在手心不慌 灵活运用把分赚 虚词断句标点歌曰后冒 哉后叹 夫 盖大都在句前 于 而一般在句中 矣 耳后边画圆圈 耶 乎经常表疑问 也 者作用是停顿 或句或逗看情形 标点位置不能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