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江西熹园导游词

上传人:繁星 文档编号:119604399 上传时间:2020-01-20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江西熹园导游词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关于江西熹园导游词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关于江西熹园导游词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关于江西熹园导游词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关于江西熹园导游词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关于江西熹园导游词》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江西熹园导游词(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关于江西熹园导游词 各位游客,欢迎大家来江西熹园旅游。 现在我们所站的位置,就是就朱家庄的水口。 现在我们进入房子去参观一下。 (官邸修齐堂) 现在我们看到的就是朱家庄的一幢官邸,堂名叫做”修齐堂”,意思就是作为读书之人,要做到修身、齐家、平天下。 所以修齐堂外面的白墙青瓦,简单的门罩,凸显主人受朱子思想影响而形成收敛、含蓄、克制人欲的性格。 紫阳书院,是中国封建社会时期最著名的书院之一。 (三贤祠) 现在我们就来到了书院的第三进。当然这是见仁见智的事情了!但婺源就流传着这样的说法:人的造化,全凭三件事决定!那叫”一基二命三坟”(基:阳宅;命:出生时辰;坟:祖坟)。 再看朱瑰的”癸水添砚瓦”

2、墓形,坐北朝南,三面青山,形如太师椅环抱;前有西水东流,南方有山如几。山间的地形,形似砚瓦。朱瑰的坟墓便埋于其上,昼夜得到北方癸水的滋润。于是柔弱癸水之形,却处于砚瓦神境,得龙神化,运通文脉,润泽万物。当时朱氏族谱墓图记载:”三山上,四水下,有人寻得着,文章冠天下”,”富也只如此,贵也只如此,生个小孩儿,便是孔夫子”之说,果然朱家到了第九世就出了朱熹,朱圣人。 看了墓图,大家也许会感叹于我们祖先堪舆学的神奇。朱子的造化,原来是有砚台这样关乎文脉的东西支持着他。大家应该知道,我们婺源就是中国四大名砚之首歙砚(也叫龙尾砚)的原产地。圣境育圣人,圣境生宝物,连婺源这样鼎盛的文风,也许也是和蕴藏宝砚的

3、龙尾山有关吧(了解婺源的科举:自宋至清,出进士552人,历朝仕宦2665人,著作3100多部,其中172部入选四库全书。)。 说到砚台,现在我们即将要参观的便是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朱子砚文化展览区。让我们穿越唐宋,踏着苏轼、蔡襄、黄庭坚的足迹,去了解歙砚的起源、发展和鼎盛的历史吧。 歙砚,是有着很长历史的文房瑰宝。唐代开元间,歙砚已成为贡品,名闻于世,因产地婺源当时归歙州管辖,故名歙砚。(宋代徽宗年间改歙州为徽州,歙砚出名在徽州之前,故有徽墨之称没有徽砚之名。) 字歙砚问世后,多少文人墨客为它题诗作赋。可惜历史久远,我们看不到他的真迹了,但我们现在看到的是现代书法大

4、家为婺源歙砚的题字的碑廊。 “风靡天下”作者:韩天衡,中国篆刻艺术家。专工篆刻,兼国画,以花鸟见长。中国艺术研究院篆刻创作院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上海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西泠印社副社长、国家一级美术师。国务院颁发”有突出贡献专家”. “砚国明珠”作者:陈叔亮,著名书画家,中国书法家协会首届副主席,曾任文化部艺术局美术处处长,艺术教育司副司长,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副院长、院长等职 . 中国美术家协会第一、二、三、四届理事 . “鸾刀夜割黑龙尾,碾做端溪苍玉子。花雕铁面一尺方,紫霞红光墨花飞。”作者:刘海粟,中国书画家,艺术教育家,专长国画、油画、书法、诗词。历任南京学院院长、名誉院长、教授,上海

5、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顾问、全国政协常务委员会委员。 “砚务千年久,良材此日多。案头增利器,笔底发讴歌。肤理牛毛细,雕镌楮叶过。手摩一片石,盘礴想山阿。”中国书法家、画家、文物鉴赏家和鉴定家。曾任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央文史研究馆馆长、九三学社顾问、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中国佛教协会、故宫博物院、国家博物馆顾问,西泠印社社长。启功自幼喜爱书法,是当代负有盛名的书法家。启功曾被称为”诗、书、画”三绝。此外,启功亦精于古代书画和碑贴的鉴定。 “玉德金声,文房之宝”作者:沙孟海,中国当代著名书法家,篆刻家,学者,被推为近当代”书坛泰斗”,

6、是一代书法书学宗师。历任浙江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常务委员、浙江省博物馆名誉馆长、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西泠印社社长、西泠书画院院长等职。其书法化古融今,形成自己”雄强”书风,雄浑刚健,气势磅礴,堪称旷世罕见。 歙砚原料产于婺源龙尾山一带,绵延数百里。以龙尾山西麓溪头乡砚山村产的石料为最佳。歙砚的发现应该在唐开元年间,当时有一个猎人叶氏,追逐猎物至龙尾山,见山石叠累如城墙一般,莹洁可爱,就携带回家,凿成砚台,结果发现温润大过端砚,自此以后,歙砚名冠天下。 现在我们看到的就是猎人叶氏雕琢砚台的塑像。 我们这是砚石的博物馆,先让我们了解下砚石历史的来源。眼前这一位是最早发现砚石的叶氏猎人_叶南卿。他以前

7、是朝廷做官的,因为不喜欢官场那种尔虞我诈的生活,所以辞官之后,在婺源这边是靠打猎为生。有一次,他追逐野兽到长城里,也就是现在砚山一带。在小溪里看到一块石头。晶莹可爱,闪闪发亮。于是把他带回家中,凿成一方砚石。后来,他手中这方砚石传到南唐后主李煜手上,李煜爱不释手。他就说:李廷圭墨,澄心唐纸和龙尾歙砚为天下冠”从那之后,歙砚名声越来越大,成就了中国的四大名砚。也就不难理解,当年李煜被俘虏的时候什么也没带,唯独带了一方龙尾砚,然后写下千古名篇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前方这个玻璃柜,它是唐宋元明清,每一个朝代砚石历史演变的过程。以前的砚石都是非常简单的,要以方便携带,容易清洗为主。但是

8、发展到今天,用砚的人越来越少,歙石也从以前实用性发展到现在的观赏性,收藏类的。这个柜子里每个都是国家级文物,每一个都是真品。 再来看看,这是我国四大名砚的展示以及简单的一些介绍,可能大家也觉得奇怪,为什么婺源产的砚石称之为安徽的歙砚呢。这是因为婺源刚开始建县城的时候,是属于安徽歙州管辖。在徽州历史上有千年左右。四九年在划到江西省。在古代来说,文房四宝是以州来命名。所以称之为歙砚,也称为龙尾砚,他的产地也就是在婺源县溪头乡龙尾山上。 这一个展示馆是图文变貌的介绍,让大家更深刻的了解砚石历史衍变的过程, 眼前这个沙盘,它是龙尾山坑口发布图。当年叶氏猎人就是追逐野兽到龙尾山脉,然后在这条芙茏溪里看到

9、了一块石头,把它带回家中凿成了一方砚石。这里还有个3D效果的换影成像。他是说把婺源人李少微封为朝廷砚务官的场景。在整个全中国砚的品种有一百多种,但专为朝廷制砚的,只有婺源这边出了一位。 在往前方咱们看到玻璃柜里展示的是唐宋元明清时期留下的一些古歙砚以及现在歙砚五大纹理:金星,金晕,鱼子,眉纹,罗纹的展示。大家可以看看这两块砚胚。大家可以先感受一下,苏东坡曾赞誉歙砚有”涩不留笔,滑不拒墨,瓜肤嗀里,玉德而金声”的特点。他对歙砚的评价很高,:砚之美,润而发墨,其他皆余事也。然而两者相害,发墨者必费笔,不费笔者不退墨,二德难兼,唯歙砚二德相兼,摸上去入孩儿面,如美人肤,坚实细腻,温润 如玉,用手轻轻

10、敲击,会发出铛铛金属一样的声音。这说明砚石的品质好。 接下来便是我们非遗手工制作车间,我们朱子艺苑的每方砚石都是出自砚师纯手工制作。让朋友们有更多的了解。眼前悬挂的就是歙砚制作工序的流程。从砚石的开采到包装,共有十六到工序。了解的砚石的制作流程,再来看看砚师现场的制作。如果朋友们想更多的了解,也可以和砚师互动交流。这里还有我们公司董事长的简介(他出身农民,初中毕业之后就去学习砚雕技术。刚开始从个十八平米的地下室开始做起。现在已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歙砚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前方这个区域是砚石小作品的展示。是针对暑假期间举行的一个活动。所有商品都是半折优惠。让孩子参与其中,培养他们的兴趣爱好。

11、也可以让他们 想大师一样 用刻刀刻上自己的名字。 这里的每个作品都出自于名家大师的精心设计和雕刻;每一方都是第一无二的精品。前方这个玻璃柜里面有很多砚石的标本。每一方的纹理都是独特的。如果朋友们想更仔细的了解。可以把手放玻璃柜上。会有名家大师更专业,更详细的介绍。 前方这个作品名”和为贵”,它是一大整块的石料从深山里开采出来。然后中间把他挖空,再用机器打磨平滑。最后手工打造而成。它是一个团队花了半年的时间共同创造的。雕刻的图案有荷花,螃蟹,谐音就是和谐。寓意家和往事兴。整体是聚拢性的。聚拢在徽州文化里寓意聚财。所以,徽商代表人物胡雪岩他们家的聚财缸就是用砚石打造的。前面介绍过辨别砚石的另外一种

12、方法。就是用手去敲,敲出来是金属当当当的声音,这里给大家示范下。 这方就更神奇啦,名为”华夏五千年”从它的侧面看上去,很厚重。一层一层的凹凸不平。就好像是华夏五千年历史的沧桑,岁月的痕迹。上方所刻画的都是见证了华夏五千年的历史文物。,有敦煌,兵马俑。四羊方尊,人面鱼纹盆,马蹋飞燕。充分的利用成片的金晕,给人的感觉就好像刚出土的文物。一方砚石他的价格,不单单是它的石质,还有看它是不是名家大师设计,是不是名家大师所雕刻。有没有名家大师的落款。多方面综合的因素成就一方砚石的市场价值。这个作品就是集多种因素于一身。 现在我们这里以拥有三项国家级的荣誉称号。 1. 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 2. 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示范基地 3. 国家级非遗项目歙砚制作技艺代表传承人。朱子实业董事长江亮根 这也是国家对本公司大力的支持。也是公司的宗旨。希望通过旅游的方式把朱子文化和砚文化推广出去,传播到全国乃至全世界。现在这些古老的文化都在慢慢落默。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7 / 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