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地理人教版复习课件:第8单元

上传人:zha****588 文档编号:119604186 上传时间:2020-01-20 格式:PPT 页数:79 大小:2.6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地理人教版复习课件:第8单元_第1页
第1页 / 共79页
中考地理人教版复习课件:第8单元_第2页
第2页 / 共79页
中考地理人教版复习课件:第8单元_第3页
第3页 / 共79页
中考地理人教版复习课件:第8单元_第4页
第4页 / 共79页
中考地理人教版复习课件:第8单元_第5页
第5页 / 共7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考地理人教版复习课件:第8单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地理人教版复习课件:第8单元(7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23课时中国的区域差异第24课时认识省级区域第25课时认识省内区域第26课时认识跨省区域与走向世界的中国 第八单元中国区域地理 中考地理总复习 第八单元中国区域地理 第八单元 中国区域地理 第八单元 中国区域地理 第八单元 中国区域地理 第23课时 中国的区域差异 第23课时中国的区域差异 第23课时 考点整合 考点1我国的四大地理区域 我国四大地理区域是根据各地的地理位置 自然环境和人文地理特点的不同来划分的 1 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大体以秦岭 淮河为界 确定这个界线的主导因素是气候 即1月0 等温线 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2 北方地区与西北地区大体以 毫米年等降水量线为界 也与季风区和非

2、季风区的分界线基本吻合 这个界线的确定主导因素是气候 3 青藏地区与其他地区的分界线大体是我国地势第 级和第二级阶梯的分界线 即昆仑山 祁连山 横断山脉 确定该界线的主导因素是地形地势 400 一 第23课时 考点整合 考点 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比较 温带季风 亚热带 热带季风 旱地 水田 小 大 第23课时 考点整合 考点3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 第23课时 要点探究 探究点一区分四大地理区域的范围与差异 掌握四大地理区域的位置和范围 一定要与前面学过的知识联系起来 如与我国的气候和地形等知识联系起来 要记住四大地理区域的分界线 理解划定各地理区域分界线的原因 第23课时 要点探究 经典例题 例

3、1 2011 福州 读 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略图 回答问题 1 区域C和区域D的分界线大致是 山脉 河流 一线 2 甲地与乙地相比 冬季气温较低的是 地 导致这种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甲地与丙地相比 年降水量较少的是 地 导致这种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3 下列项目中属于区域A的是 属于区域D的是 填代号 赏冰灯 赛龙舟 献哈达 那达慕大会 第23课时 要点探究 秦岭 淮河 甲 纬度位置 丙 海陆位置 第23课时 要点探究 解析 本题考查了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位置 范围和各区域的分界线 以及各个区域分界的主要因素 南北方区域的差异主要是受气候的影响 北方地区和西北地区的差异主要是受海陆因素影响造成的降水的差异

4、 A区域作为一个独立的单元 是因为它的地势较高 第23课时 要点探究 变式题1 2012 安溪 读图23 2 判断以下四大地理区域及特征描述完全正确的是 C 第23课时 要点探究 解析 本题考查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人文环境的差异 A项 为北方地区 地形平坦 传统民居为平顶屋 传统交通工具为马车 B项 为南方地区 有水乡之称 民居为斜顶屋 传统工具为船 C项 为西北地区 由于距海遥远 气候干旱 农业类型为畜牧业 传统的民居是蒙古包 交通工具为骆驼和马 D项 为青藏地区 自然特征为高寒 传统民居为毡房 传统交通工具为牦牛 探究点二影响我国南方和北方差异的因素 第23课时 要点探究 气候 是决定南方和北

5、方差异的主要因素 熟练掌握南方和北方的气候差异是辨别南方和北方区域差异的最佳途径 南北耕地类型的差异主要是由于降水的不同 南北作物熟制的不同主要是由于气温的差异 经典例题 例2我国北方地区 南方地区在自然 人文等方面均有较大差异 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 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的分界线是 A 太行山B 昆仑山C 祁连山D 秦岭 2 下列自然地理状况 属于南方地区的是 1月平均气温在0 以上 植被类型主要是常绿阔叶林 年降水量在800mm以下 河流数量少 含沙量大A B C D 3 南方传统民居的房顶坡度比北方大 其主要目的是便于 A 接受更多的阳光B 空气流通C 更快散热D 雨水排放 第23课时 要点

6、探究 D A D 解析 本题综合考查了南北方地区的自然差异 南北地区的分界线是秦岭 淮河一线 只要掌握秦岭 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也能掌握我国南北地区的自然差异 因为降水的多少和气温的高低差异 所以造成了南北地区的自然差异 第23课时 要点探究 探究点三归纳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 第23课时 要点探究 第23课时 要点探究 思维警示 青藏高原地热资源也非常丰富 但是和地势高没有关系 主要是由于青藏高原位于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地带 地壳不稳定 所以地热资源很丰富 经典例题 例3 2012 菏泽 青藏地区因地势高耸而成为一个独特的地区 青藏地区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 许多山峰终年积

7、雪 冰川广布 雪山连绵 据此回答以下各题 1 青藏地区突出的自然环境特征是 A 干早B 湿热C 高寒D 酷寒 2 青藏地区的农业主要分布在 A 藏北高原B 湟水谷地和雅鲁藏布江谷地C 柴达木盆地D 昆仑山山区 C B 解析 本题考查了青藏高原的自然地理特征 青藏高原由于地势高 形成了 高 和 寒 的自然地理特征 在这种地理环境影响下 农业类型为牧业 只有在河谷地带才有农业的分布 因为河谷地带地势较低 气温较高 第23课时 要点探究 第23课时 要点探究 变式题2读图23 3 由于降水量的分布 影响了此地区景观的差异 从东向西依次为 A 荒漠 草原 荒漠草原B 草原 荒漠 荒漠草原C 草原 荒漠

8、草原 荒漠D 荒漠草原 草原 荒漠 C 解析 本题考查我国西北地区景观的变化 西北地区的降水由东部向西部逐渐减少 所以景观随着降水的变化而变化 由东部的草原过渡到荒漠草原 再过渡到西部的荒漠 第23课时 要点探究 第24课时 认识省级区域 第24课时认识省级区域 第24课时 考点整合 考点1北京 1 北京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特征 1 地理位置 北京的地理坐标是116 E 40 N 位于 平原的北部边缘 北靠群山 面向渤海 向东经山海关 可进入 地区 向西北经居庸关可进入内蒙古高原 西面是黄土高原和广袤的大西北 2 地势 地势西北高 东南低 3 气候 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 冬夏长 春秋短 2

9、北京的城市职能 历史文化与现代化建设 1 北京是全国的政治中心 文化中心和国际交往中心 也是世界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和 化大都市 华北 东北 国际 第24课时 考点整合 2 北京有着丰富的文化底蕴 自古就成为都城 城市布局沿袭了旧城 凸 字轴线形对称的特点 城市一般靠近有丰富 的地区 北京有许多名胜古迹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包括长城 明清故宫 周口店北京猿人遗址 颐和园 天坛等 3 北京现代化建设成就巨大 有由环路和放射路组成的快速路系统 规划得体的功能区 迅速发展的高新技术产业 高效率的城市服务和管理等 这些无不体现了时代气息 同时 传统 与 现代 共存 既是北京的特色 也是今后发展要注意的问

10、题 必须正确处理好 发展 与 保护 的关系 水源 第24课时 考点整合 考点2香港和澳门 博彩 第24课时 考点整合 考点3台湾省 1 台湾省的地理位置台湾省包括台湾岛以及其附近的澎湖列岛 钓鱼岛等许多小岛 它北临东海 东临太平洋 南临南海 西隔台湾海峡与福建省相望 横穿台湾岛的中部 2 台湾省的自然和经济特点台湾为热带 亚热带季风气候 温暖湿润 西部平原土地肥沃 盛产稻米 甘蔗 茶叶和热带 亚热带水果 东部山地森林广阔 树种丰富 以樟树最为著名 樟脑的产量居世界首位 台湾的工业主要分布在西部 其经济特点是出口 经济 即 进口 加工 出口 型经济 北回归线 导向型 第24课时 考点整合 考点4

11、新疆 1 新疆的自然特征与绿洲农业新疆是我国 最大的省区 境内高山与盆地相间分布 自北向南依次是阿尔泰山 准噶尔盆地 天山 塔里木盆地 昆仑山 呈现出 三山夹两盆 的地形特点 新疆由于远离海洋 周围又有高大山脉环抱 海洋的湿润气流难以到达 因而降水稀少 气候干旱 绿洲农业是新疆的又一特色 在水源丰富的绿洲地区 人们修建引水渠 灌渠 坎儿井等水利设施 发展了特色鲜明的灌溉农业 面积 第24课时 考点整合 2 西气东输 工程西气东输工程是我国四大工程之一 西起塔里木盆地 东至 该工程能使新疆的天然气资源得到大规模开发 源源不断地运输到东部消费市场 可迅速增加当地的财政收入并带动其他相关行业的发展

12、增加就业机会 该工程还能缓解东部地区的能源短缺问题 清洁能源对东部环境改善也十分有益 上海 第24课时 要点探究 探究点一通过地图学习北京的位置和自然环境 借助 北京城区的地理位置图 可知道北京的位置 纬度位置 北京位于中纬度 暖温带 海陆位置 北京位于华北平原北部边缘 与渤海直线距离仅150千米 相对位置 北京西北出居庸关 可进入内蒙古高原 向东出山海关 可进入东北地区 西面是黄土高原能源基地和大西北 东面和南面是华北平原 第24课时 要点探究 借助 北京城区的地理位置图 还可推知北京的自然环境 由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可知气候是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 夏季高温多雨 冬季寒冷干燥 地势和河流 由图

13、中颜色的变化可知此地区地势为西北高东南低 由此推断河流的流向是由西北流向东南 最终注入渤海 第24课时 要点探究 经典例题 例1 2011 菏泽 读 北京市简图 和 北京市气温和降水量月份分配图 回答下列问题 第24课时 要点探究 1 是我国一条著名的东北 西南走向的山脉 该山脉的名称是 2 北京市的地势特点是 判断理由是 3 北京春季多沙尘暴天气 其沙尘主要来自内蒙古 为了治理北京的沙尘暴 内蒙古应该采取哪些措施 4 暑假期间 菏泽的小明要去北京旅游 结合北京市气温和降水月份分配图 小明出发前应做哪些准备 太行山 西北高 东南低 河流自西北流向东南 植树种草 退耕还牧 合理放牧 治理草原鼠害

14、等 准备防暑药 太阳帽 雨具等 探究点二香港 澳门与内地的经济联系 香港和澳门共同的特点是地理位置优越 人多地狭 与内地联系紧密 如香港与内地经济联系的模式是经济合作 优势互补 互惠互利 也就是香港积极在内地建厂 并提供技术和资金 内地为香港提供厂房 能源 劳动力 日常生活消费品 并通过香港加强对外贸易往来 但香港和澳门的经济特点不同 香港是国际贸易中心 运输中心 金融中心 信息服务中心 旅游中心 澳门的经济支柱是博彩业和旅游业 第24课时 要点探究 经典例题 例2香港发展经济的有利条件是 有丰富的森林 有丰富的铁矿 有优越的地理位置 有优良的海港A B C D 第24课时 要点探究 解析 此

15、题考查了香港发展经济的有利条件 香港自然资源贫乏 但凭借优越的地理位置 多优良港湾 丰富的资金 技术 人才和管理经验 成为国际贸易中心和金融中心 C 探究点三台湾的工业分布 台湾的经济类型是 进口 加工 出口 型 即 出口导向型 经济 这种经济得益于它的优越的地理位置和其他各个方面 使台湾的经济发展很快 首先 知道台湾工业区主要分布在西部平原的沿海地区 主要的工业城市北有基隆 南有高雄 中部有台中 其他还有台北 台南 嘉义和新竹 第24课时 要点探究 第24课时 要点探究 其次 我们分析台湾工业分布在西部平原的主要原因 A 从地形来看 这些工业城市都位于平原 平原地势平坦 土壤深厚肥沃 农业发

16、达 这为城市的形成 工业的发展奠定了丰富的物质基础 B 从开发历史来看 西部与祖国大陆隔海相望 相距较近 是大陆移民首先到达 最早开发的地区 C 由于西部地区自然条件优越 移民又先到达 因此西部开发历史悠久 人口稠密 劳动力丰富 市场广阔 这也促进了城市和工业的发展 D 这几个城市多为沿海城市 交通便利 尤其是海运便利 高雄是台湾最大的港口 这为台湾原料的进口和产品的出口提供了很大的便利 第24课时 要点探究 经典例题 例3读台湾略图 完成下列各题 1 台湾省充分发挥海岛的优势 形成了 型经济 2 图中A B C三城市中 以高新技术产业而著名的是 填字母及城市名称 3 台湾省工业区主要分布在台湾岛西部的原因什么 解析 第 1 小题 台湾省从60年代以后 充分利用自身的优势条件 重点发展了出口加工工业 形成了 进口 加工 出口 型经济 第 2 小题 图中A B C依次为台北 新竹和高雄 其中 台湾硅谷 为新竹科学园 第 3 小题 结合地形 气候 人口城市的分布 资源的分布 历史的原因等分析 第24课时 要点探究 答案 1 进口 加工 出口 2 B新竹 3 这里地势平坦 土壤深厚肥沃 农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