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地理人教版复习课件:第4单元

上传人:zha****588 文档编号:119602686 上传时间:2020-01-20 格式:PPT 页数:56 大小:1.5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地理人教版复习课件:第4单元_第1页
第1页 / 共56页
中考地理人教版复习课件:第4单元_第2页
第2页 / 共56页
中考地理人教版复习课件:第4单元_第3页
第3页 / 共56页
中考地理人教版复习课件:第4单元_第4页
第4页 / 共56页
中考地理人教版复习课件:第4单元_第5页
第5页 / 共5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考地理人教版复习课件:第4单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地理人教版复习课件:第4单元(5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9课时亚洲第10课时日本与东南亚第11课时印度与俄罗斯 第四单元亚洲 我们的邻国 中考地理总复习 第四单元亚洲 我们的邻国 第四单元 亚洲 我们的邻国 第9课时 亚洲 第9课时亚洲 第9课时 考点整合 考点1运用地图说明亚洲的地理位置 1 半球位置 亚洲主要位于东半球和 半球 2 纬度位置 亚洲大陆介于南纬10 至北纬80 之间 跨热带 北温带 北寒带 3 海陆位置 亚洲北临 洋 南临印度洋 东临太平洋 西隔乌拉尔山 乌拉尔河 大高加索山脉 土耳其海峡与欧洲相邻 西南隔苏伊士运河与非洲相邻 东北以 海峡与北美洲为界 北 北冰 白令 第9课时 考点整合 考点 运用地图和有关的资料说明亚洲的地形

2、 气候 河流特征及其相互的关系 1 地形特征 可从主要地形类型 地形分布 地势高低等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如亚洲地形特点 1 地形复杂多样 以高原 山地为主 2 山地 高原居中 3 地势中部 四周 地表起伏很大 高 低 第9课时 考点整合 2 气候特征 衡量气候的主要指标是气温和降水 但对大的区域可从以下两个方面分析 气候类型的多少 气候类型的分布 如亚洲气候特点 1 气候复杂多样 2 季风气候显著 3 气候分布广 3 河流特征 河流深受地形 海陆轮廓以及气候的影响 决定河流流向 气候影响河流的水文特征 如亚洲河流特点是 河流受地形地势的影响 多发源于中部山地 高原 呈放射状流向周边的海洋 大陆性

3、 地势 第9课时 考点整合 4 以亚洲为例 说明位置与自然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 1 亚洲南北跨纬度约90 地跨寒 温 热三带 加之地形复杂 地势起伏大 高低相差悬殊 因而形成了复杂多样的气候特点 2 亚洲地处亚欧大陆的东部 濒临太平洋 性质差异十分显著 因而东部 南部成为世界上著名的季风气候区 3 亚洲幅员辽阔 广大的内陆地区远离海洋 降水量少 气温的年较差大 因而大陆性气候强 4 亚洲地势中部高 四周低 河流呈放射状向四周分流 海陆热力 第9课时 考点整合 考点3运用有关资料说出亚洲存在的人口 环境 发展等问题 1 我们亚洲 地广人也多 2007年 在世界66亿人口中 约有40亿人生活在亚洲

4、东亚 东南亚和南亚是人口最 的地区 其中有中国 印度 日本 孟加拉国 巴基斯坦 印度尼西亚等6个国家人口超过1亿 2 亚洲人口众多 且增长速度较快 对资源和环境造成巨大的压力 给社会 经济的发展带来了许多问题 住房紧张 就业困难 植被破坏 交通堵塞等 严重影响了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 稠密 第9课时 考点整合 考点4用实例说明亚洲内部的经济和文化差异 1 亚洲经济发展不平衡 日本是亚洲唯一的 国家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 国家 2 因地制宜 发挥优势 走各具特色的经济发展之路 新加坡利用地区中心 交通咽喉的地理位置和优良港湾的条件 发展航运业和转口贸易业 同时结合本国自然资源匮乏的国情 着重发展耗能少

5、 耗水少 耗原材料少的出口加工业 并依托沿海航线发展炼油工业 利用热带岛国风光发展旅游业 走出了一条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成功之路 3 不同的地域文化 发达 发展中 第9课时 要点探究 探究点一认识区域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区域的地理位置 决定了这个区域的基本地理特征 地理位置一般分为绝对位置和相对位置 一个区域的绝对位置是指它的经纬度位置 可以利用经纬网来确定 区域的经纬度位置决定了这个区域接受太阳辐射量的多少 而太阳辐射量的多少 又影响该区域气候的基本模式 从而影响其农业生产和人们的基本生存模式 在认识经纬度位置时 特别注意认识穿过区域的特殊纬线 例如赤道 南北回归线和南北极圈 第9课时 要点探究

6、 相对位置是指一个区域相对于其他地理事物的位置 例如 某区域的海陆位置 就是它相对于某个大陆或某个大洋的位置 在许多情况下这种相对位置比利用经纬度确定的绝对位置更有用 因为在纬度位置一定的前提下 区域特征受其周围地理事物的影响很大 经典例题 例1读 亚洲范围图 回答下列问题 第9课时 要点探究 第9课时 要点探究 1 从经纬度位置来看 亚洲主要位于 半球 东 西半球 和 半球 南 北半球 2 从海陆位置来看 亚洲东邻F 洋 北临H 洋 西南毗邻G 洋 3 亚洲西北方向以 山脉 乌拉尔河 里海 大高加索山脉 海和 海峡与B 洲为界 4 亚洲西南以 运河与C 洲为界 南面与E 洲隔海相望 5 亚洲

7、在东北方向以 海峡与D 洲为界 东 北 太平 北冰 印度 乌拉尔 黑 土耳其 欧 苏伊士 非 大洋 白令 北美 第9课时 要点探究 解析 本题考查的重点是学生通过读图 判断大洲地理位置的技能 通过对亚洲自然环境的学习 学生应该掌握从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两个方面来说明某一地理区域的地理位置 进而了解在特定位置影响下的环境要素 分析地理现象 归纳地理规律 渗透地理定位的思想 探究点二亚洲的气候 第9课时 要点探究 亚洲地跨热带 温带和寒带 地域辽阔 其中东 北 南三面濒临大洋 西面深入到亚欧大陆内部 受纬度位置 海陆位置和复杂地形的影响 亚洲的气候具有复杂多样 季风气候显著和大陆性气候分布广的特点

8、思维警示 只要能把握亚洲的纬度位置是地跨热带 温带 寒带 海陆位置既有广阔的临海区域 又有广大的内陆地区 地形条件复杂等影响因素 就能理解和掌握亚洲的气候特征 经典例题 例2由于东西距离广大 亚洲分布范围最广的气候类型是 A 热带雨林气候B 极地气候C 地中海气候D 温带大陆性气候 第9课时 要点探究 解析 此题考查了亚洲气候类型的分布 亚洲气候特点 季风气候显著 大陆性气候分布广 D 第10课时 日本与东南亚 第10课时日本与东南亚 第10课时 考点整合 考点1描述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自然环境特征 1 日本与东南亚的比较 十字路口 中南 马来 南北 丰富 第10课时 考点整合 2 用板块构造学说

9、解释日本多火山地震的原因 因为日本处于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的交界处 所以多火山地震 3 东南亚的位置特点要从 十字路口 上马六甲海峡的咽喉地位来理解 马六甲海峡位于马来半岛和苏门答腊岛之间 成为东南亚的咽喉 它是从欧洲 非洲向东航行到东南亚 东亚各港口最短航线的必经之地 是连接太平洋与印度洋的海上通道 被日本称为 海上生命线 第10课时 考点整合 考点2理解一个国家或地区自然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1 日本的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海岸线曲折 多优良港湾 有利于发展海洋运输业 有利于原料的进口和工业制成品的出口 水流湍急 水力资源丰富 由于火山 地震多 所以建筑多采用防震材料和防震技术 第

10、10课时 考点整合 2 东南亚河流对城市分布的影响 东南亚的大城市主要分布在河流沿岸和河口三角洲地区 1 大城市这样分布的有利条件是 河流沿岸地形平坦 为城市提供建设用地 河流是水运通道 为城市对外交通运输提供方便 为城市提供生活和生产用水 若城市位于河流上游 还可利用廉价清洁的水能资源 2 不利条件是 河流发生洪涝灾害会对城市造成损失 城市生产 生活废水污染河流 造成城市生态环境恶化 过量取水会破坏流域内的水资源的自然循环和更新 第10课时 考点整合 考点3说明某个地区气候对当地农业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1 东南亚 的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湿热的气候和肥沃的土壤为农业生产提供了有利条件 使这里成

11、为世界著名的稻米产区和重要的热带经济作物生产基地 东南亚是世界上橡胶 油棕 椰子和蕉麻的最大产地 2 东南亚主要的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及其产地 1 主要粮食作物是 泰国 越南和缅甸是世界重要的稻米出口国 2 主要经济作物有天然橡胶 油棕 椰子和蕉麻等 其中泰国的天然橡胶 马来西亚的棕油 印度尼西亚的椰子 菲律宾的蕉麻产量居世界首位 湿热 水稻 第10课时 考点整合 考点4联系某一国家自然条件特点说出该国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实例 并说明一个国家的经济特征 1 日本经济发展的条件日本发展经济的有利条件 丰富的 资源 较高的科学技术水平 岛国 多优良港湾 日本发展经济的不利条件 国内矿产资源贫乏 发展工

12、业的许多原料绝大部分依赖进口 国内市场狭小 生产出的产品绝大部分出口到国外 对外依赖性强 人力 第10课时 考点整合 2 日本的经济特点 1 经济发达 是世界上的经济强国和 大国 2 形成了发达的 经济 3 日本工业的分布及其原因日本工业主要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的狭长地带 其原因是 日本国内资源贫乏 发展工业所需的原料绝大部分需要从国外进口 市场狭小 产品主要依赖国际市场 原料的输入和产品的输出要靠优良的港湾和便利的海上运输 为了最大限度降低运费成本 日本的工业多布局在港湾优良 运输便利的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 日本主要的工业区有 京滨工业区 名古屋工业区 阪神工业区 濑户内工业区

13、 北九州工业区 贸易 加工贸易 第10课时 考点整合 考点5说出一个国家的人口 民俗与文化特点 1 日本的民族以 民族为主 传统服装是 文化具有东西方兼容的特点 2 东南亚居民绝大多数是黄种人 是世界上华人华侨最集中的地区 3 东南亚有丰富的旅游资源 如 的大金塔 的婆罗浮屠 的吴哥窟 越南的下龙湾 花园城市 新加坡 大和 和服 缅甸仰光 印度尼西亚 柬埔寨 第10课时 要点探究 探究点一利用地理位置学习日本 1 利用纬度位置 学习日本的气候日本大部分地区位于北纬30 45 之间 属于中纬度和北温带 只有南部的一小部分位于亚热带 因此日本大部分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 南部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 并且

14、在夏秋季多台风灾害 2 利用海陆位置 学习日本的经济和文化日本是位于太平洋西北部的一个岛国 东南临太平洋 西北隔日本海与俄罗斯和朝鲜 韩国相望 西面与我国一衣带水 由于日本是个岛国 所以海上交通十分便利 第10课时 要点探究 在发展经济方面 日本是个资源小国 所以大部分的原料要靠进口 日本市场狭小 加工的成品需要出口 因此工业区多分布在交通便利的沿海地区 主要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 在文化方面 由于日本和我国隔海相望 我国又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 因此日本的文化最早是受我国文化的影响 如宗教 建筑和服装 随着近代航运的发展 日本的文化又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 形成东西方兼容的文化形式 第10

15、课时 要点探究 3 利用板块位置 学习日本火山 地震和地形日本位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处 属于环太平洋火山和地震带 因此日本境内多火山和地震 地形也以山地和丘陵为主 最高峰富士山就是一座活火山 经典例题 例1下列有关日本的说法 正确的是 A 日本领土由四大岛组成 北海道是最大的岛屿B 日本气候温和湿润 以温带海洋性气候为主C 日本多火山和地震的主要原因是位于太平洋板块和美洲板块的交界地带 地壳比较活跃D 日本工业主要分布在濑户内海沿岸和太平洋沿岸 第10课时 要点探究 解析 日本的四个大岛中本州岛面积最大 气候属于温带季风气候 由于位于太平洋板块和亚欧板块的交界地带 所以多火山和地震 D

16、 探究点二中南半岛上城市的分布 世界上很多大城市都分布在河流附近 东南亚中南半岛上城市的分布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1 对照下图来熟悉一下中南半岛上城市的分布的情况 第10课时 要点探究 第10课时 要点探究 中南半岛上共有五个国家 分别是A国缅甸 B国泰国 C国柬埔寨 D国越南 E国老挝 它们的首都分别是 仰光 曾经的旧都 曼谷 金边 万象 河内 通过读图我们会发现 这些首都都位于河流的沿岸 仰光分布在河流甲伊洛瓦底江沿岸 曼谷分布在河流乙湄南河沿岸 金边和万象都分布在河流丙湄公河沿岸 河内分布在河流丁红河沿岸 2 分析这些城市分布在河流沿岸的有利条件 1 河流沿岸地形平坦 为城市提供建设用地 2 这些平原及河口三角洲土壤肥沃 所以一般为农业区 人口密集 3 河流为城市工业生产和居民生活提供水源 4 从河流吹来的凉爽清风可以降低城内的空气污染等 5 若城市位于河流上游 还能够利用廉价清洁的水资源 3 分析这些城市分布在河流沿岸的不利条件 1 城市分布在河流沿岸 河流的水患会对城市造成损失 2 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过度排放会导致河流污染 从而影响城市生态环境 3 过度用水会破坏流域内水的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