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第5单元 无产阶级革命家 第3课 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缔造者列宁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4

上传人:恋** 文档编号:119600904 上传时间:2020-01-20 格式:PPT 页数:30 大小:13.3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历史 第5单元 无产阶级革命家 第3课 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缔造者列宁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4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高中历史 第5单元 无产阶级革命家 第3课 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缔造者列宁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4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高中历史 第5单元 无产阶级革命家 第3课 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缔造者列宁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4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高中历史 第5单元 无产阶级革命家 第3课 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缔造者列宁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4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高中历史 第5单元 无产阶级革命家 第3课 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缔造者列宁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4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历史 第5单元 无产阶级革命家 第3课 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缔造者列宁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4》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历史 第5单元 无产阶级革命家 第3课 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缔造者列宁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4(3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3课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缔造者列宁 1870 1924年 本课重点 列宁领导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的基本史实 列宁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方面的贡献 列宁简介列宁 1870 1924 前苏联人民的伟大领袖 全世界无产阶级的伟大导师和领袖 马克思和恩格斯事业和学说的继承人 1870年出生在俄国辛比尔斯克 今乌里扬诺夫斯克 1887年在喀山大学法律系学习时 就参加了学生运动和马克思主义活动 1903年他组织和建立了俄国的无产阶级政党 布尔什维克党 形成列宁主义 1917年11月7日 俄历10月25日 领导了十月革命 建立和领导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1918 1920年他领导了粉碎国内反革命叛乱和外国

2、武装干涉的斗争 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1921年起领导党和国家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转为实施新经济政策 并指明了苏联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进一步前进的道路 1924年1月21日病逝 列宁把他的一生献给了无产阶级的解放事业 献给了建设社会主义的事业 同各种敌人进行了坚决无情的斗争 为无产阶级革命和民族解放运动制定了理论和策略 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列宁伟大的一生 革命实践和理论探索 了解历史 分组活动 创建 协会 创办 火星报 宣传革命理论 制定党纲 创建布尔什维克党 列宁主义的诞生 一国胜利论 四月提纲 国家与革命 敦促 发动武装起义 直接领导十月革命 外交 退出一战 政治 普遍建立起苏维埃政权 军

3、事 反对国内外发动势力的进攻 经济 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到实行新经济政策 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如何过渡到社会主义的探索 现代化 民族问题的探索 政权 政党建设的探索 研究人物的一种方法 阶段论 少年 壮年 中年 晚年 阶段论 从纵的角度看 一生变化起伏 具有 阶段性 历史人物都有一个运动的过程 都处于不断地发展 变化之中 并呈现出 阶段性 发展的特征 贾东海郭卿友 史学概论 例如 良好的家庭教育形成了列宁坚毅的性格 强烈的责任感和体谅他人的优秀品质 少年时期初步接触了俄国革命民主主义者车尔尼雪夫斯基的著作 受革命民主主义思想影响 产生强烈的革命热情 阅读马克思的 资本论 等著作 认识到必须依

4、靠群众 从根本上推翻旧制度 建设新社会 在喀山大学法律系学习 被流放 阅读革命书籍 在圣彼得堡参加马克思主义小组 发动工人罢工 结合列宁的生平和他早期的革命活动 说说你得到的启示 从小树立起为国家 民族的振兴而学习工作的人生理想 一 少年 年轻的反叛者 1 革命理想的确立 1 思想来源 车尔尼雪夫斯基的革命民主主义思想 受其哥哥英勇行为的影响 马克思主义的影响 2 主张 依靠群众 推翻旧制度 建立新社会 2 早期革命活动 1 反对沙皇专制 学生运动 被流放 2 1893年参加马克思主义小组 发动工人罢工 3 1895年会晤普列汉诺夫 最早传播马克思主义 一 少年 年轻的反叛者 1 建党准备工作

5、 思考 列宁为建立无产阶级政党作了怎样的准备 俄国真正的无产阶级政党是在哪年建立的 建立的标志是什么 二 壮年 组建无产阶级政党 2 建立布尔什维克党 列宁主义是帝国主义时代的马克思主义 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与发展 1 组织准备 创建圣彼得堡工人阶级解放斗争协会 2 思想理论准备 创办 火星报 宣传革命理论 1 标志 1903年俄国社会民主工党二大 2 内容 制定党纲 明确提出实行无产阶级专政的革命纲领 选举党的中央领导机关时 布尔什维克党诞生 3 意义 在俄国建立了马克思主义政党 标志着列宁主义的诞生 1903年 布尔什维克与孟什维克布尔什维克 Bolsheviks 的意思是 多数派 以列宁

6、为领导人物 他们从马克思主义和俄国的社会实际出发 认为当时的俄国应该依靠无产阶级的力量进行无产阶级革命 建立 无产阶级与农民的民主专政 孟什维克 Mensheviks 的意思是 少数派 他们虽也信奉马克思主义 但他们认为俄国当时的客观条件不足以实行社会主义 所以目前只能与资产阶级合作 推翻专制皇权 进行自由化的改革 三 中年 领导十月革命 社会主义国家诞生 1 一战爆发之后 发展马克思主义 a 变帝国主义战争为国内战争的理论b 社会主义可以在一国或数国首先胜利的理论 2 二月革命后 发表 四月提纲 a 指出俄国革命必须由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向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过渡 b 提出全部政权归苏维埃的口号

7、 为布尔什维克党夺取政权和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理论依据 3 七月事件后 写作 国家与革命 系统论述了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 思考 列宁是如何从理论上 实践上指导十月革命的 1 理论上 工人士兵向冬宫进攻 攻占冬宫 阿芙乐尔 号巡洋舰 十月革命 1917年11月彼得格勒的武装工人 士兵发动起义 推翻了临时政府 取得了起义的胜利 中外联系 十月革命走的是什么道路 中国共产党下的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走的又是什么道路 为什么两国的革命道路会有所不同 2 实践上 2 直接领导十月革命 建立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1 七月事件后 敦促布尔什维克党中央立即组织武装起义 1 道路 俄国 中心城市武装暴动 扩展到

8、全国 中国 农村包围城市 武装夺取政权 2 原因 1 俄国经过二月革命 城市反动势力受到削弱 中国城市反动势力力量强大 2 俄国革命主力为工人 士兵 中国革命动力为工人 农民 中国曾学习俄国 中心城市武装起义 失败 损失惨重 复习1 十月革命的过程 二月革命倒沙皇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1917年俄国 二月革命 推翻了沙皇政权 出现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和工兵代表苏维埃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 四月提纲 指方向1917年列宁发表了著名的 四月提纲 制定了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的路线和具体计划 提出了 全部政权归苏维埃 的口号 七月流血抛幻想1917年7月 临时政府用暴力镇压人民 七月流血 事件

9、后 俄国政权已被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把持 两个政权并存局面结束 它表明革命和平发展已不可能 无产阶级只有通过武装起义夺取政权 十月革命现曙光 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 复习2 十月革命胜利的意义 性质 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 国内 为把俄国改造为社会主义强国创造前提 世界 建立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为国际无产阶级树立斗争榜样 为殖民地 半殖民地人民的民族解放运动指明方向 人类历史 世界现代史的开端 对马克思主义 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实践 完善与发展 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缔造者 列宁 列宁宣布苏维埃政府成立 革命成功后 列宁在彼得格勒工兵代表苏维埃会议上发表演说 受到暴风雨般的欢呼

10、 俄国开始了新的时代 四 中年 巩固新生的苏维埃政权 1918 1920年 1 困境 内部 经济遭到严重破坏 白卫军的反革命叛乱 外部 战争还没有结束 帝国主义的武装干涉 2 措施 1 外交 与德 奥匈议和 布列斯特和约 退出一战 2 政治 颁布 和平法令 土地法令 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 全国范围内普遍建立起苏维埃政权 3 军事 组建红军参加卫国战争 反对国内叛乱和帝国主义武装干涉 4 经济 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集中人力物力战胜敌人 星期六义务劳动的倡议 3 影响 1920年 卫国战争取得胜利 苏维埃政权得到巩固 这一时期俄国工作重心的三次转移 军事斗争 社会主义建设 军事斗争 社会主义建设

11、迁都 彼得格勒 莫斯科 这一时期俄国的主要矛盾 工人阶级 封建势力工人阶级 资产阶级苏维埃政权 国际帝国主义 矛盾的实质 社会主义制度与资本主义制度的矛盾 列宁在红场参加群众大会 牛奶会有的 面包会有的 一切都会有的 1920年的星期六义务劳动 他和军事学院的学生们一切打扫克里姆林宫广场 这是伟大的创举 五 晚年 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 列宁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行了哪些探索 列宁在俄国十月革命后 对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进行过大量的探索 列宁主义在探索中创新和发展 这些探索的经验教训对今天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1 如何过渡到社会主义的探索 2 现代化的探索 3 民族问题的探索 4 政权

12、 政党建设的探索 五 晚年 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 1 直接过渡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1918 1920年 1 背景 国内外敌人进攻苏维埃 工作重心由经济转向军事斗争 2 内容 余粮征集制 将全部企业没收为国有 实行国内贸易国有化 实物配给制 3 作用 对集中全国人力物力争取战争的胜利起到了很大作用 但损害农民利益 2 迂回过渡 实行新经济政策 1921 1927年 有秩序的退却 1 背景 1921年国内战争结束 军事斗争转向和平建设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引起政治 经济危机 寻找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 2 内容 A 农业 粮食税代替余粮征集制 B 商业 自由贸易 开放市场取代贸易国有化 C 工业 实行

13、国家资本主义代替企业收归国有 D 分配制度 实行按劳取酬的工资制 废除平均主义的实物配给制 3 特点 根据国情 利用市场 发展商品经济4 影响 经济恢复 政权巩固 为全面建设打下基础 是一条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 新经济政策的实质 在国家掌握经济命脉的前提下 允许资本主义在一定范围内发展 利用市场 商品和货币关系建设社会主义 国家资本主义指与国家政权相结合 由国家掌握和控制的一种资本主义经济 它的性质和作用决定于国家的性质 在资本主义国家里 国家资本主义实际上就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是为资产阶级统治服务的 在社会主义国家 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时期 国家资本主义是在无产阶级国家的管理

14、之下的 用各种形式和国营社会主义经济联系着 并受工人监督的经济 1 实行新经济政策 1921 2 现代化 共产主义 苏维埃政权 全国电气化 1920 3 民族关系 1922年 苏联成立 承认各民族自决权 还撰写文章阐述处理民族问题的一系列重要原则4 政权政党 实现国家资本主义 改善国家机关工作作风 反对官僚主义等 列宁晚年对社会主义建设有哪些探索 对于一个人数不多的共产党来说 对于一个作为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来领导一个大国 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共产党来说 最重要最可怕的危险之一 就是脱离群众 执政党要不脱离群众 就要 联系群众 深入群众 了解情绪 了解一切 理解群众 善于接近群众 赢得群众的绝对信任

15、列宁 列宁非常注意深入基层和深入群众 他经常在群众大会上直接想普通工人 市民发表演说 多的时候一天演讲五到六次 据不完全统计 从1918年3月到1922年底的四年零九个月时间内 列宁在莫斯科一地就演讲了250次 当那些衣裳褴褛 面色苍白的工人们看到自己敬爱的领袖来到他们中间 倾听他们的声音 亲自回答他们的问题时 所有的饥饿和劳累都忘记了 列宁的足迹踏遍了莫斯科所有主要的工厂 而反动分子也正是利用列宁下工厂演讲的机会行刺了他 1918年 列宁遇刺 1924年 列宁病逝 3 列宁逝世 1924年 列宁的贡献 一个政党 一个国家 一个主义 二大政策 缔造俄国共产党 布尔什维克党 领导十月革命 创立社

16、会主义俄国 发展马克思主义 形成列宁主义 实行战时共产主义 新经济政策 探索俄国社会主义发展道路 五 评价列宁 列宁是继马克思 恩格斯之后的国际无产阶级的伟大领袖 是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缔造者 1 他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提出列宁主义 创立布尔什维克党 2 他领导了十月革命 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开创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 3 他大胆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新经济政策 4 他提出 共产主义就是苏维埃政权加全国电气化 并对民族问题 实行国家资本主义 改善国家机关工作作风 反对官僚主义等问题深入思考 列宁把自己一生献给俄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 他用自己的智慧 果敢和革命的灵活性为俄国 为世界人民开创了一条走向社会主义的新路 1 我们一定要给自己提出这样的任务 第一 学习 第二是学习 第三还是学习 5 人人为我 我为人人 3 谁不会休息 谁就不会工作 4 浪费别人的时间等于是谋财害命 浪费自己的时间等于是慢性自杀 6 闪光的东西不一定都是金子 列宁名言 2 只要愿意学习 就一定能够学会 重难点解析 比较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 1918 1921 1921 集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