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接触网预埋槽道方案设计

上传人:龙*** 文档编号:119600042 上传时间:2020-01-20 格式:DOC 页数:29 大小:1.0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隧道接触网预埋槽道方案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隧道接触网预埋槽道方案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隧道接触网预埋槽道方案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隧道接触网预埋槽道方案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隧道接触网预埋槽道方案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隧道接触网预埋槽道方案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隧道接触网预埋槽道方案设计(2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标准文档目录1 编制说明11.1 编制依据11.2 编制范围11.3 编制原则12 工程概况23 施工部署与资源配置计划23.1 总体施工原则23.2 现场布置23.3 架子队组织机构23.4 设备配置使用计划33.5 人员配备计划43.6 测量仪器配备计划43.7 材料配置使用计划53.8 临时用水及用电53.9 现场准备工作54 施工方案64.1 总体施工方案64.2 施工工艺64.3产品质量要求94.4产品规格要求114.5施工工艺要求124.6质量控制要点及注意事项125 施工进度计划136 工程质量管理136.1 组织机构136.2 质量管理目标137 安全生产管理147.1 组织机

2、构147.2 安全管理目标157.3 主要安全风险辨识167.4 安全技术措施167.5 应急救援预案178 环水保管理208.1 组织机构208.2 管理目标208.3 重要环境因素208.4 环境保护技术措施及环境事故应急预案209 文明施工259.1 文明施工组织机构259.2 管理目标259.3 成品保护259.4 现场综合治理及保证措施26实用文案隧道预埋槽道施工方案1 编制说明1.1 编制依据(1) 新建铁路郑州至万州重庆段ZWCQZQ-9标招标文件和合同文件。(2) 渝万铁路有限责任公司下发的标准化管理文件汇编。(3)高速铁路隧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753-2010)及

3、现行规范、规程、验标等各项技术标准和有关的法律、法规。(4)电气化铁路接触网隧道内预埋槽道(TB/T3329-2013)(5)高速铁路设计规范TB 10621-2014(6)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7)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8)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9)铁路电力牵引供电设计规范TB10009-2016(10)高速铁路电力牵引供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758-2010(11)高速铁路隧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753-2010(12)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24-2010(13)紧固件机械性能螺栓螺钉和螺柱GB/

4、T3098.1-2010(14)紧固件机械性能螺母GB/T3098.2-20151.2 编制范围新建铁路郑州至万州重庆段 管段内的隧道预埋槽道施工。1.3 编制原则严格按照合同文件和设计施工图纸、铁路施工验标的要求,优化组织,统筹安排,突出重点,兼顾一般,保质保量按期完成施工任务;保证工程质量,重视环境保护,做到文明施工。2 工程概况郑万铁路3 施工部署与资源配置计划3.1 总体施工原则加强管理,合理利用,保证工期,质量保证,安全第一,控制成本,环境保护,文明施工。3.2 现场布置现场主要有施工便道、值班室、发电机房、配电室、变压器房、空压机房、蓄水池、生活区、材料场、沉淀池等均已完成。3.3

5、 架子队组织机构为了加强施工现场管理,确保工程按期完成,以及创优目标实现,架子队按照“管理有效,监控有力,运作高效”的原则组建。每个架子队设置专职队长、技术主管,配置技术、安全、质量、试验、材料、领工员、工班长等架子队主要组成人员。以上主要成员由我单位具有相应的作业技能的正式职工担任,并经过岗位培训合格后持证上岗。各岗位明确职责,落实责任。见“图3-3-1 架子队组织机构图”。技术负责人领工员工班长架子队长技术员安全员质量员试验员材料员开挖工班出渣工班支护工班钢筋工班衬砌工班槽道工班图3-3-1 架子队组织机构图3.4 设备配置使用计划隧道工点施工投入主要机械设备,见“表3-4-1设备配置使用

6、表”。表3-4-1 设备配置使用表(按每个工点)序号设备名称单位数量备注1电焊机台12钢筋切割机台13电阻测试仪台14扳手把63.5 人员配备计划根据本斜井的实物工程数量和进度安排以及配备的机械设备,结合工程专业特点和类似工程管理经验,精心筹划、科学安排,充分发挥和调动每个人的劳动积极性;实施动态管理、弹性编组、灵活组织;形成平行、流水、交叉作业的均衡生产态势。洞口拟配备的班组及人员情况见“表3-5-1拟配备的班组及人员情况表”。表3-5-1 拟配备的班组及人员情况表(按每个工点)人员及组别人数工作内容管理人员队长1负责全面施工生产工作调度2施工现场、调度室、管理和组织施工技术主管1负责全面技

7、术工作技术员1负责施工技术工作测量员3负责测量放线工作安全员2负责施工安全工作质量员1质量工作试验员1工地试验材料员1材料工作领工员1实施队长要求,负责班组全面管理工班长1接受技术交底,安排施工作业工班槽道工班4槽道的加工、安装合 计193.6 测量仪器配备计划为了保证本隧道工程的施工进度和质量要求,投入精度高、性能好、技术先进的仪器,并按规定进行检验和标定,以保持其良好的性能状态。投入本工程的主要测量设备仪器配备2台套,详见“表3-6-1 测量设备仪器配备计划表”。表3-6-1 测量设备仪器配备计划表(按每个工点)编号名称数量备注1全站仪1台2水准仪1台3.7 材料配置使用计划根据工程总体施

8、工安排,材料分三阶段调配,按照适当提前的原则进行材料调配,保证各工序的正常进行。主要材料数量见表“表3-7-1 材料配置使用计划表”。表3-7-1 材料配置使用计划表序号工程项目名称单位数量序号工程项目名称单位数量1A型个11165E型个82B型个9016F型个443C型个1787G型个264D型个903.8 临时用水及用电洞口施工用水为附近村庄生活用水,施工现场用蓄水池保证施工用水。新架10KV供电线路到各隧道洞口,并在各洞口附近设置变压器供施工用电。现场配备发电机发电保障施工生产。3.9 现场准备工作(1) “三通一平”工作已完成,平面布置符合施工要求;(2) 工程所需槽道由厂家统一供应;

9、4 施工方案4.1 总体施工方案接触网预埋槽道按形式分弧形和直行两种,弧形槽道垂直于线路方向布置,直型槽道顺线路方向布置。成组槽道先在槽道加工架上焊接成整体,槽道采用在二衬台车上开孔T型螺栓固定的方式,槽道与接地钢筋16同时焊接后一起定位,槽道预埋必须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4.2 施工工艺1、槽道工艺流程见“图4-2-1 槽道施工工艺流程图”图4-2-1槽道施工施工工艺流程图2、施工工序4.2.1台车加工:清洁台车模板,依据设计图纸要求的位置,在刷台车脱模剂之前,在模板台车的相应位置准确划出定位线在模板台车上开螺栓定位孔。4.2.2 按照隧道弧度现场制作一个工作台架,采用模具定位的方式进行定位,

10、模具定位尺寸采用线切割的方式加工而成,保证了尺寸的高精度,和高质量,且一副模具可以固定4种形式:长2.5米弧形槽道中心距为400和600;长1.5米弧形槽道中心距为400和600。模具由底板(3根纵向槽钢组成)支撑板(3块横向支撑板和1块档板组成),工作台架见“图4-2-2槽道安装台架图”。图4-2-2槽道安装台架图4.2.3 槽道焊接成组:对于两根一组的槽道,应根据设计图纸要求的槽道平行间距,将槽道摆放至标先前制作的模板上进行初步固定,检查槽道之间的间距,在槽道之间加焊槽道定位斜筋或筋板,焊接成槽道组,避免在灌注混凝土时槽道发生移位。槽道焊接只能焊接槽道锚杆,不得焊接槽道本体,并焊接16的接

11、地钢筋,焊接要求参照综合接地系统要求执行,焊接成槽道组。4.2.4槽道定位:将槽道移至模板台车对应的位置,将槽道固定点的填充物抠出,放入T型螺栓,水平旋转90度,锁紧螺栓,检查槽道的各项误差是否超标,并检查槽道组预留接地钢筋预留长度等是否符合要求。4.2.5槽道再次定位:台车移动就位到指定位置,顶升模板到位,再次检查槽道的各项误差是否超标,槽道是否紧贴模板,槽道是否安装牢固,并且进行接地槽道组接地钢筋与二衬钢筋网接地钢筋的连接,满足综合接地要求,由技术人员对槽道的安装质量进行检查验收是否合格。4.2.6三检制度预埋槽道安装好后,必须严格按照三检制度执行,即自检、监理验收、工务段验收三道程序,确

12、保预埋槽道型号、位置、施工质量等各个环节不出问题。同时对各道工序验收留存影像资料,做到“一槽一档”。4.2.7台车模板封堵,二次衬砌浇注;4.2.8衬砌脱模:T型螺栓螺母松开后,旋转90取出螺栓,收回模板脱模,做好后续养护工作。4.3脱模后检查4.3.1二衬浇筑完成后,脱模要求必须拆除所有T型螺母、螺栓,严禁只松开螺母,保留螺栓脱模。4.3.2脱模完成后,清除槽道范围的浮浆,仔细检查预埋槽道位置是否准确 。4.3.3对T型螺栓剔除的填充物进行充填,做好标记标识和成品保护。4.3.4接触网槽道(1)埋入件的规格型号符合设计要求,安装时严禁将槽道锚杆割除或弯折、损伤。(2)埋入件的锚固抗拔力符合设

13、计要求。(3)台车上预留 T 型螺栓孔位置要求精确测量,认真完成,确保位置精准无误。(4)槽道间距允许偏差为10mm。4.3.5槽道嵌入混凝土的位置符合设计要求,允许偏差为不大于3mm,见“图4-2-3槽道在二衬中埋入深度误差图”。图4-2-3槽道在二衬中埋入深度误差图4.3.6同一悬挂点的两组槽道位置符合设计要求,两者在顺线路方向的间距允许偏差为5mm。4.3.7接触悬挂用槽道垂直线路的位置符合设计要求,与无偏斜理论定位中心线的允许偏差为不大于10mm。4.3.8槽道与水平方向和垂直线路方向施工允许偏差为:每米长度不大于5mm。4.3产品质量要求4.3.1槽道、T 型螺栓材料应采用适当保护措

14、施,满足在隧道积水环境下的耐腐蚀性及特殊条件(如应力腐蚀)时候的抗脆性,并考虑避免材料的电化学腐蚀。4.3.2槽道、T 型螺栓满足运营条件下的安全性、耐久性和适用性要求。4.3.3槽道及 T 型螺栓表面不允许有裂纹、腐蚀斑点和硝盐痕迹。4.3.4槽道及锚杆采用符合电气化铁路接触网隧道内预埋槽道(TB/T3329-2013)标准及本线低温环境条件及抗震性能要求的材料,所用材质的化学成分及机械性能应符合相关国际标准的要求。槽道应采用轧制工艺制造。槽道表面应光滑、平整、清洁、不允许有褶皱、裂纹、压折、严重划伤等缺陷;表面不允许有起皮、起泡及机械损失。槽道弧度加工应在工厂进行,不允许在工地加工。锚杆应采用轧制型材。槽道应与锚杆材质统一。钢材的屈服强度实测值与抗拉强度的实测值的比值不应大于 0.85;钢材应有明显的屈服台阶,且伸长率不应小于 20%;钢材应有良好的焊接性和合格的冲击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设计及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