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课文(四)13乌鸦喝水 人教部编版

上传人:烟*** 文档编号:119598307 上传时间:2020-01-20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2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课文(四)13乌鸦喝水 人教部编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课文(四)13乌鸦喝水 人教部编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课文(四)13乌鸦喝水 人教部编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课文(四)13乌鸦喝水 人教部编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课文(四)13乌鸦喝水 人教部编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课文(四)13乌鸦喝水 人教部编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课文(四)13乌鸦喝水 人教部编版(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乌鸦喝水教学设计教科书分析:1.课文是一篇经典的寓言故事。它通过一只乌鸦想办法喝到了水的故事,说明了做事情,要开动脑筋想办法,才能获得成功的道理。课文语言简朴浅显,故事情节完整,十分适合学生朗读识字学习。2.课文的插图,形象地展示了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的内容,有利于图文结合了解词句意思和了解课文内容。课文的第1、2自然段没有配插图,可采用读文想象图画的策略,检测学生是否了解词句和课文内容。这样教学,一是为了本单元口语交际想象补充图画做铺垫;一是为下学期学习打基础。3.本课继续让学生认识偏旁反文旁,根据教师用书对“要求认识的字”教学要注意的问题,认识偏旁的目的,是知道合体字这个概念和了解其表意的功

2、能,以帮助学生用自己的办法识记汉字,教学时不要拔高目标要求。4.课文长句子比较多,应安排好读好停顿的朗读训练。学情分析:1.有部分学生汉语拼音拼读、认读能力还是比较薄弱,要充分利用课文全注音的有利条件,提高这部分学生的拼读、认读能力,让学习慢的学生也能通过课文的学习达到汉语拼音学习的目标要求。2.虽然学生已经逐步适应课堂的学习,但是由于一上学生的特点,要保持长时间的注意及学习是困难的,因此,除了在学习上不断给予任务激发学习兴趣外,有必要将学习过程融入一定的激励、激趣活动中,例如,“比比谁的红花多”“闯关”“登高峰”等等,以维持学习兴趣。3课文这个经典寓言故事,大多学生应该通过各种渠道听说过,这

3、是学习的有利条件。但是感悟故事说明的道理,对于擅长形象思维的一上学生是难点,因此,按照课标的目标与内容的要求,学生通过对乌鸦谈的感受和看法,能符合课文主题,就应予以肯定表扬。4.课后练习“说一说乌鸦是用什么办法喝着水的”,是一个提取文字信息,理解句意,用自己的话说一说的练习,是一个“学阅读”到“学表达”的学习过程,应设计好学生的学习过程,让学生亲历学习过程,习得相关语文能力。5. “读好停顿”是通顺流利朗读的具体要求,通过5个单元的朗读学习,特别是雨点儿课文的明确要求,学生已经有一定的基础,教学应该在此基础上展开。教学目标:1.借着汉语拼音,能正确朗读课文。2.图文结合和结合生活实际,了解句子

4、意思,读懂课文,能说乌鸦喝到水的方法,感知动脑筋想办法能解决问题的道理。3.认识偏旁反文旁,正确认读“乌”等11个生字新词。4.能正确读写“只”等5个生字,注意笔画在田字格位置,努力按照书写要求和正确的执笔姿势和写字姿势做。教学重点:能正确朗读课文。正确认读“乌”等11个生字新词,正确读写“只”等5个生字。教学难点:图文结合和结合生活实际,了解句子意思,读懂课文,能说乌鸦喝到水的方法,感知动脑筋想办法能解决问题的道理。教学准备:教师:“乌”等11个生字字卡,“只”等5个会写字的田字格字卡;课文教学PPT。学生:每人一套“乌”等11个生字字卡。(不注音)教学时数:两课时。教学过程:(注:1.教学

5、过程中的“反馈指导”指的是采用班级的组织形式进行交流汇报,以获取学生学习结果以及思维过程,相机进行指导达标。2.学生答案,注意指导用完整的句子说话;并只要求意思相同,不要求文字雷同,设计中不再说明。)一、复习,激趣导入,明确主要学习目标。(一)复习有关的声母、韵母。1.PPT出示下面的声母、韵母:ch_c zh_z o_n n_n in_in出示任务:自由读读这些声母、韵母,注意读准音。2.反馈指导。指名读或拼读,相机指导。齐读。小结:正确辨认和读准平舌音、翘舌音,正确辨认和认读前鼻韵母、后鼻韵母和形近的韵母,有助于读准字音,帮助我们纠正地方音。(二)激趣导入,释题明确主要学习目标。1.导语:

6、同学们,在这个单元里,我们学习了课文雪地里的小画家,了解到了作者通过仔细的观察和认真的思考,写成了充满我们儿童情趣的一首儿歌。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新课文,这篇课文通过一个什么样的故事,让我们进一步了解到观察和思考的重要呢?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了解吧。请看老师板书课文题目。老师板书题目:13 乌鸦喝水(“乌”“鸦”“喝”注音)2出示任务:自己借助拼音读准题目。3反馈指导:指名拼读“乌”“鸦”“喝”后读题目;订正后全班齐读课题。4.导语:同学们,读了题目,根据题目,你知道课文讲的是谁的故事呢?(指名回答。课文讲的是乌鸦的故事。)课文讲的是乌鸦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呢?(指名回答。课文讲的是乌鸦喝水的故事。)对

7、了。课文讲的是乌鸦喝水的故事。通过这个故事,我们要懂得了什么呢?我们要像以前学习课文那样,朗读了课文,学习一些偏旁,学习会认的字和会写的字,了解了课文内容,就能知道了。二、学习朗读课文,学习会认的字。(一)借助汉语拼音,尝试朗读课文。1.导语:翻开课本P106,看看自己借助汉语拼音能不能把课文朗读下来,然后给自然段标上序号。出示任务:(1)请同学们轻声朗读课文,遇到不会读的字,拼读一下字上的音节,看看自己能不能将课文朗读下来。(2)给自然段标上序号。个体操作。2.反馈指导。(1)订正自然段标序号。(2)分自然段指名朗读,正音后学生自由朗读或齐读该自然段。3.小结:同学们借助拼音,基本能把课文读

8、了下来,我们学习了会认读的字宝宝,就能把课文朗读得更好了。(二)会认字读音学习。1.导语:请同学们像以前学习那样,按照课后双横线列出会认的字的顺序,在课文里把会认的字圈画出来,然后借助拼音把这些字读准。出示任务:把会认的字圈画出来,然后借助拼音把这些字宝宝读准。个体操作。2.反馈指导:(1)订正会认的字的圈画。(2)出示会认的字字卡(注音),指名拼读(23人)相机指导。(3)自由拼读、全班齐拼读。(三)会认读的字音难字学习和读准课文学习。1.导语:会认读的字宝宝我们都读准了,那么,将会认读的字宝宝放回到课文中,你能把它们都读准吗?出示任务:请同桌互读课文,注意读准会认读的字的读音,同桌如果读错

9、了在字的下面点上圆点,在他读完后帮助纠正。同桌互读互纠。2. 反馈指导:提问:您帮助同桌纠正了哪个字的读音?或:同桌帮助你纠正了哪个字的读音?预设:翘舌音:处、找;后鼻音:旁、放。正音后,单字开火车检查、巩固。3.导语:我们把会认读的字字音读准了,还不算读准课文。读课文还要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回读,才算是读准了课文。出示任务:自由朗读课文,在读准会认读的字字音的基础上,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回读。个体练习,同桌互读互纠。4.反馈指导分自然段指名朗读后,师生评议,重点反馈指导会认读的字的读音以及不添字,不漏字,不回读。小结后自由读或齐读该自然段。5.小结:我们做到了读准字音,不添字,不漏字,不

10、回读,才叫做读准课文了。(四)继续学习会认读的字,读通顺课文学习。1.导语:刚才我们学习了会认读的字的读音,读准了课文,接下来我们学习把课文读通顺,继续学习会认读的字。出示任务:朗读课文,在读准课文的基础上,注意标点符号的停顿,注意句子中间的停顿,读完后给会认读的字找朋友(提示:连在一起读的就是它们的好朋友,用横线在它们的下面画出来)。(注:有些字在课文中是单音节词,这些单音节词不要硬找朋友,可留待口头组词找朋友。)个体操作。2.反馈指导:(1)反馈订正画词情况,相机强调“连在一起读的才是好朋友”。(2)PPT示课文词语,会认读的字注音,直呼读字读词,方式如:“处、处、处,到处的处”。齐读,自

11、由读。3.“乌、处、找、办、旁、许、法、放、进、高”口头组词。(1)(贴出会认读的字的字卡后)出示任务:请同学们想一想,这些字在生活中,它们会和哪个字宝宝组成词语的呢?同桌说一说。(2)反馈指导:逐一反馈,学生组词正确的,就以字卡为中心板书成词语;如学生用同音字组词的,则把这个词语板书在副板书位置,以示区别和纠正。如果学生组的词语是日常常用词语,可相机让学生口头用词语说一句话。(注意说话数量的把控,不要喧宾夺主。)将学生组的词语带读一、两遍。(3)小结:同学们真用心,能在生活中知道那么多的词语,其实生活就是一个大课堂,我们可以通过生活认识很多字,知道很多词语的。4.学习读通顺课文。(1)导语:

12、通过课文的词语和我们组的词语,我们了解了会认读的字的意思,在这个基础上有信心把课文读好吗?我们读课文的时候,要注意标点符号的停顿,注意句子中间的停顿,不要把会认读的字宝宝好朋友拆散了。出示任务:请同学们朗读课文,在读准课文的基础上,注意标点符号的停顿,注意句子中间的停顿。个体操作。(2)反馈指导:通过分自然段个别指名检查,重点注意指导读好以下句子的停顿:乌鸦看见一个瓶子,瓶子里有水。但是,瓶子里水不多,瓶口又小,乌鸦喝不着水。怎么办呢?乌鸦看见旁边有许多小石子,想出办法来了。乌鸦把小石子一颗一颗地放进瓶子里。瓶子里的水渐渐升高,乌鸦就喝着水了。指导一句,学生自由朗读或齐读该句。(3)小结:句号

13、停顿的时间比逗号稍长,而句子中间的停顿时间最短;句子中间的停顿最小单位是词语,所以我们朗读时不要拆开字宝宝的好朋友。齐读课文。(五)认识反文旁。1.导语:同学们,我们在前几课的学习中,知道了学习偏旁能帮助我们识字,也学习了不少偏旁。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新的偏旁,请你们在这一课的会认读的字里找一找,看看有哪些合体字的偏旁要学习的?个体操作。2. 反馈指导:预设:放(“攵”“方”)3.小结:同学们找得真准确!“放”字是合体字,它由两个偏旁构成。右边的偏旁“攵”叫“反文旁”,从反文旁取义的字一般与扑打、操作等义有关,如“收获”的“收”,“攻打”的“攻”。4.PPT出示,齐读一遍:字 偏旁 偏旁名称放 攵

14、 反文旁5.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新的知识,交了一个新朋友:反文旁。这些偏旁朋友作用可大了,他们表示一定范围的意义,可以帮助我们认识更多的字宝宝,可以帮助我们牢记字宝宝。三、会认读的字认字的初步评价。(一)同桌打乱字卡顺序相互检查纠正。(二)游戏认字(注:所出示的字脱音节)。四、图文结合,了解课文内容,感悟主题。导语:学习了会认读的字,正确流利朗读了课文,下面我们就结合课文的图画,看看课文是怎么样讲乌鸦喝水这个故事的,读了这个故事我们又懂得了什么。(一)图文结合,了解课文内容。1.(PPT出示课文图画)仔细观察图画,想一想,乌鸦现在正在干什么?个体操作。2.反馈指导:预设:乌鸦正在衔着小石子放进瓶子里。3.(PPT出示课文图画)仔细观察图画,朗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哪个自然段讲的是这幅图的意思?你是根据哪句话判断的?个体操作,同桌交流。4.反馈指导。预设:课文第3自然段讲的是这幅图的意思。句子:乌鸦把小石子一颗一颗地放进瓶子里。5.出示任务:朗读第3自然段,想一想,乌鸦是用什么办法喝着水的?用横线画出有关的句子,然后用“乌鸦是用这样的办法喝着水的:”说一说。个体操作,同桌交流。6.反馈指导。预设:乌鸦是用这样的办法喝着水的:乌鸦把小石子一颗一颗放进瓶子里,瓶子里的水渐渐升高,它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