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届中考政治一轮复习 5.2.4 了解基本国策与发展战略课件

上传人:恋** 文档编号:119593501 上传时间:2020-01-20 格式:PPT 页数:36 大小:14.8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届中考政治一轮复习 5.2.4 了解基本国策与发展战略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2018届中考政治一轮复习 5.2.4 了解基本国策与发展战略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2018届中考政治一轮复习 5.2.4 了解基本国策与发展战略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2018届中考政治一轮复习 5.2.4 了解基本国策与发展战略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2018届中考政治一轮复习 5.2.4 了解基本国策与发展战略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届中考政治一轮复习 5.2.4 了解基本国策与发展战略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届中考政治一轮复习 5.2.4 了解基本国策与发展战略课件(3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四课 了解基本国策与发展战 略 一二 三 四 一二 三 四 一 对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 考点1 为什么要实行对外开放 1 在开放的世界里 无论什么国家 要发展壮大 都必须把自己融 入世界发展的大潮中去 闭关自守只能导致愚昧 落后 2 我们国 家要发展 要进步 要富强 就要吸收和借鉴一切先进文明成果 3 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 实行对外开放 符合当今时代特征和世 界经济发 展规律 是加快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必然选择 考点2 对外开放的根本基点和基本途径是什么 1 根本基点 必须始终把独立自主 自力更生作为自己发展的 根本基点 2 基本途径 坚持 引进来 和 走出去 相结合 一二 三 四 考点3 如何坚

2、定不移地实施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 对外开放应 注意的问题 1 对世界上所有国家开放 推进全面开放 不断提高对外开放水 平 2 既要积极敞开国门 又要维护 自身安全 3 既要借鉴 吸收 一切先进的东西 又要抵制一切腐朽的东西 考点4 面对开放的世界 我们青少年应该怎么做 1 我们要树立全球意识和国家观念 提高自身素质 大踏步走向 世界 更好地为祖国服务 2 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关心国际形势 关注全球性的重大问题 培养自己的全球观念 3 要有平等意识 与参与意识 要善于学习 一二 三 四 二 计划生育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考点1 我国的人口国情是什么 1 基本特点 人口基数大 新增人口多 人口素质偏

3、低 2 其他特 点 农村人口多 人口老龄化的速度加快 人口分布不平衡 男女性别 比例失衡等 3 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这是我国社会主义 初级阶 段的重要国情之一 考点2 人口过多和增长过快会带来哪些影响 我国的人口问题 1 人口过多和增长过 快直接影响我国经济 的发展 2 人口过多 和增长过 快直接影响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3 人口过多和增长过 快会给自然资源和生态环 境带来沉重的压力 一二 三 四 考点3 我国实行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的目的 要求和意义是什 么 1 目的 控制人口数量 提高人口素质 2 要求 提倡晚婚 晚育 少生 优生 3 意义 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 有利 于增强国

4、家的综合国力 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考点4 目前我国的环境问题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1 污染物排放总量还相当大 远远 高于环境自净能力 2 工业 污染治理任务仍相当繁重 有些地方经过 治理之后又出现反复 城 镇生活污染比重明显增加 3 不少地区农业 水质 土质污 染日渐 突出 有些地方的农产 品有害残留物严重超标 影响人体健康和产 品出口 4 部分地区水土流失 荒漠化仍在加剧 总体环境形势严 峻 一二 三 四 考点5 造成环境问题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1 长期以来 我国的经济 增长过 度依赖资 源消耗 一些地区的 发展以牺牲环境为代价 造成了环境的污染和生态环 境的破坏 2 人们缺乏环境保护意识

5、和资源节约 意识 3 环境资源保护 方面的法律法规不够健全等 考点6 怎样正确处理好保护环境和发展经济之间的关系 1 加快经济 建设绝 不能以破坏环境为代价 绝不能把环境保护 同经济 建设对 立起来或割裂开来 绝不能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 2 在推进现 代化建设进 程中 我们在保持国民经济 持续较 快增 长的同时 必须把环境保护放在突出的位置 3 保护环 境和节约 资源 作为我国的基本国策 直接关系我们每个人的切身利益和中 华民族的复兴 一二 三 四 考点7 在严峻的环境形势面前 我们每个人必须作出怎样的选 择 2017年第16题涉及 1 增强节约资 源和保护环 境的意识 2 形成节约资 源和保

6、护 环境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3 坚持节约资 源和保护环 境的基本 国策 共同建设美丽中国 4 切实履行保护环 境的基本义务 5 积 极参与环境保护的宣传 同破坏环境的行为作斗争等 考点8 对于改善环境问题 你能提出哪些合理化建议 1 给有关部门的建议 制定切实可行的保护环 境的法律法规 向全体社会成员广泛宣传环 境保护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介绍 有关保护环 境的措施和方法 加大检查 督促和惩罚 力度等 2 给公民的建议 管住自己的口 不随地吐痰 管住自己的手 不随手乱扔垃圾 尽量使用菜篮子 少用或不用一次性塑料袋 一二 三 四 三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考点1 我国面临的资源形势是怎样的 1 自然

7、资源总量大 种类多 但人均资源占有量少 开发难 度大 总体资源短缺 这是我国的又一重要国情 2 长期以来 我国资 源开发利用不尽合理 不够科学 由此造成的浪费 损失十分严 重 考点2 我国资源短缺的形势有哪些表现 1 人口迅速增长 耕地锐减 2 水资源严重不足 给工农业 生产 和人民生活造成制约和严重损失 3 自然资源人均占有量少 开发 利用不够科学 损失严重 4 石油等能源进口量逐年增加 5 冬夏 等用电高峰期 我国有些地区出现了 电荒 不得不 拉闸限电 等 一二 三 四 考点3 如何落实节约资源的基本国策 1 合理开发利用资源 坚持开发和节约 并举 把节约 放在首位 2 在保护中开发 在开

8、发中保护 最大限度地发挥资 源的经济 效益 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考点4 为什么要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 1 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 人口剧增 资源短缺 环境恶化 生 态危机等一系列的世界性问题 已直接威胁到我们和子孙后代的 生存 可持续发 展逐渐成为人类的共识 2 可持续发 展是立足我 国人口 资源 环境方面的国情 在现代化建设中的必然选择 考点5 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含义和要求是什么 2014年第16题涉 及 2017年第16题涉及 1 含义 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 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 力的发展 2 要求 人与自然和谐共处 并自觉地担负起对自然 社会和子孙后代应负 的责任 一二 三 四 考点6 国

9、家如何落实可持续发展战略 1 深入贯彻 落实科学发展观 实施可持续发 展战略 2 努力把 我国建设成为资 源节约 型 环境友好型社会 促进人与自然的协 调 3 推动整个社会走生产发 展 生活富裕 生态良好的文明发 展之路 推动生态文明建设 考点7 节约资源 保护环境 青少年应该怎么做 2015年第 16题涉及 1 树立节能环保 可持续发 展意识 积极宣传保护环 境和合理 利用资源的重要性 2 从现在做起 从身边小事做起 养成节约资 源 保护环 境的习惯 如 不乱扔垃圾 不用一次性用品 随手关 灯 回收废弃物 环保购物 绿色消费等 3 增强节约资 源和保 护环 境的责任意识 积极就环境资源问题

10、向有关部门提建议 4 同破坏资源 环境的违法行为作斗争 一二 三 四 考点8 如何开展保护环境的实践活动 2016年第17题涉及 某校积极响应 保护环 境 人人有责 的号召 开展主题实 践活动 邀你参加 1 保护环 境的实践活动有 话题 采访 社会调查 主题班会 主题板报 发出倡议等 2 示例 关注水资源 的社会调查 我国拥有数量众多的江河湖泊 但我国却是一个严重缺水的国家 结合你所在地区用水情况作一次居民生活用水状况的调查 一二 三 四 列出调查题 目 题目 我市 县 居民用水状况及对策 列出调查 方案 目的 对象 内容或资料 途径或方法 A 目的 通过对 居民生活用水状况的调查 了解供水情

11、况及用水的浪 费程度 分析原因 认识节 水的紧迫性 增强全民节水意识 B 对象 居住地周围的居民 自来水厂 污水处理厂 环保局 河流 水 库等 C 内容或资料 水源状况 用途和用水量 影响因素等 D 方 法途径 实地考察 问卷调查 访问 取样化验分析等 根据分析调查结 果 提出建议 建议 A 治理生产 生活用水 污染 B 提倡节水 合理优化用水 提高水的重复利用率 C 改革水价 机制 以制约用水量 D 提高植被覆盖率 做好水土保持工作 减少水 土流失 一二 三 四 四 实实施科教兴兴国战战略 考点1 我国当前科技方面的现状是怎样的 1 近20年来 我国的科技事业取得很大的发展 科技实力得到了

12、较大幅度的提高 特别是在基因测序 载人航天 杂交水稻 量 子通信等技术方面硕果累累 2 从整体上看 我国的科技创新能力 不强 科技总体水平同世界先进水平相比仍有相当大的差距 同我 国经济 社会发展的要求还有许多不相适应的地方 考点2 新中国取得重大科技成就的原因有哪些 1 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下走社会主义道路 才能救中国 才 能发展中国 2 坚定不移地推进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 3 广大科技工作者刻苦攻关 开拓创新 一二 三 四 考点3 科学技术的作用是什么 2017年第16题 2016年第17题 涉及 1 科技的每一次重大突破 都会引起经济 的深刻变革和人类社 会的巨大进步 2 科学

13、技术日益渗透到经济发 展 社会进步和 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 成为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 科学技术是 第一生产力 3 国际竞 争的实质 是以经济 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 综合国力的竞争 一二 三 四 考点4 为什么要发展教育 教育的重要性 2015年第15题 2013年第12题涉及 1 当今世界 各国之间激烈的经济竞 争和科技竞争 归根到底是 教育的竞争 人才的竞争 2 教育决定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未来 是 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 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 3 接受良好的教 育 已逐渐成为人的生存和发展的第一需要和终身受益的财富 甚 至决定其一生的命运 4 只有把教育搞上去 才能化人口大国为人 才强国 化人口压力

14、为人才优势 才能从根本上提高中华民族的整 体素质 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 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 争中取得战略 主动地位 一二 三 四 考点5 我国当前的教育现状是怎样的 1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教育事业取得巨大发展 为经济 社会的发 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人口的科学文化素质有了一定的提高 如我国 实施九年义务 教育 大力发展职业 教育等 2 我国在教育上与发 达国家之间差距还很明显 全民族科学文化素质还 比较低 高素质 人才相对不足 人力资源处于劣势地位 考点6 我国重视教育的表现有哪些 1 始终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2 实施科教兴国和人 才强国战略 不断推进教育创新等 一二 三 四 考点7 实施

15、科教兴国 人才强国战略的意义是什么 2015年第 15题 2013年第16题 2012年第16题涉及 1 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是发展先进生产力的必然要 求 2 有利于把人口负担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 3 有利于提高全 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 增强国家的科技实力 综合国力和国际竞 争力 4 有利于促进国民经济 持续 健康 快速地发展 实现 中 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考点8 如何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 1 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的关键是加强科技创新和教 育创新 2 大力发展科技 教育事业 加大科技投入 3 始终把教 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努力促进教育公平 4 全面深化科技 教育体制改革 积极

16、推进科技 教育与经济 社会发展相结合 才 能早日实现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一二 三 四 考点9 为什么要加强科技创新和教育创新 创新的意义 2013 年第16题涉及 1 创新精神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 也是一个现代 人应该 具备的素质 2 科技创新能力已成为综 合国力竞争的决定 性因素 3 在激烈的国际科技竞争面前 如果我们的自主创新能力 上不去 一味靠技术引进 就永远难 以摆脱技术落后的局面 考点10 我国应如何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建设创新型国家 1 必须大力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 加大教育和科研投 入 营造培养人才的良好环境 必须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摆在全部 科技工作的首位 2 必须尊重劳动 尊重知识 尊重人才 尊 重创造 3 全面深化科技 教育体制改革 激发全社会的创新活 力 4 做好知识产权 保护工作 5 必须弘扬艰 苦奋斗精神 同 时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一二 三 四 考点11 中学生应该如何培养创新精神 1 我们要树立崇高理想 远大志向 立志成才 报效祖国 2 积 极参加社会实践 敢于创新 善于创新 把创新热情同科学求实精 神结合起来 3 刻苦学习 努力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