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届中考政治一轮复习 5.3.6 参与政治生活课件

上传人:恋** 文档编号:119592622 上传时间:2020-01-20 格式:PPT 页数:22 大小:13.9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届中考政治一轮复习 5.3.6 参与政治生活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2018届中考政治一轮复习 5.3.6 参与政治生活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2018届中考政治一轮复习 5.3.6 参与政治生活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2018届中考政治一轮复习 5.3.6 参与政治生活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2018届中考政治一轮复习 5.3.6 参与政治生活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届中考政治一轮复习 5.3.6 参与政治生活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届中考政治一轮复习 5.3.6 参与政治生活课件(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单元融入社会肩负使命 第六课参与政治生活 一 二 三 一 二 三 一 人民当家作主的法治国家考点1人民怎样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力 1 在我国 人民是国家的主人 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人民有权决定国家的重大事务 2 广大人民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方式选出代表 由代表组成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作为国家权力机关 并由它产生行政 审判 检察等机关 分别行使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各项权力 考点2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什么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考点3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地位是怎样的 1 同其他国家机关相比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地位最高 权力最大 2 其他国家机关都由它产生 对它负责 并受它监督 3 国务院 最高人民法院 最高人民

2、检察院要向它报告工作 一 二 三 考点4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主要职能是什么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其职能主要有 修改宪法 监督宪法的实施 立法权 任免权 国家主席 中央军委主席 国务院总理等都由它来选举或决定 重大事项决定权 监督权 考点5我国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意义是什么 1 有利于亿万中国人民充分行使管理国家的权力 2 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人民当家作主的重要途径和最高实现形式 它有力地保证了人民当家作主 考点6依法治国的含义是什么 1 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2 依法治国 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 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 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 管理

3、经济和文化事业 管理社会事务 一 二 三 考点7为什么实施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 1 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2 实行依法治国 保证国家各项工作依法进行 逐步实现社会主义的制度化 规范化 程序化 3 依法治国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显著标志 依法治国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 4 依法治国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是人们当家作主 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根本保证 一 二 三 考点8如何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1 国家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就要有法可依 有法必依 执法必严 违法必究 这是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 一切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必须依法行使职权 依法行政 这是依法治国的关键 2 公民

4、公民要学法 懂法 守法 用法 依法维护国家利益 依法规范自身行为 我们青少年应该努力学习 宣传法律知识 弘扬法治精神 牢固树立并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 做知法 守法 护法的合格公民 积极同各种违法行为作斗争 为全面贯彻落实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 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作出应有的贡献 一 二 三 考点9政府依法行政的意义是什么 1 政府能否自觉地依法行政 严格地依法办事 直接影响到宪法和法律的尊严 权威 2 直接关系到依法治国基本方略能否顺利实施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宏伟目标能否顺利实现 3 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国的重要环节 有利于打造一个公开 平等和透明的阳光政府 4 有利于人民群众加强对政府的

5、信任 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 一 二 三 二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考点1依法治国与宪法有着怎样的关系 1 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依法治国的核心是依宪治国 宪法是实行依法治国的根本依据 2 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和效力 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考点2宪法的发展史和组成部分是怎样的 1 宪法发展史 新中国成立以来 我国先后颁布过四部宪法 1982年宪法是现行宪法 曾做过四次修改 2 宪法构成 宪法由序言和总纲 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国家机构 国旗国歌国徽首都四章构成 一 二 三 考点3宪法规定的国家的根本问题有哪些 1 宪法规定了我国的国家性质是工人阶级领导的 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

6、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2 宪法规定了国家的根本制度是社会主义制度 3 宪法规定了国家的根本任务是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4 宪法规定了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5 宪法规定了国家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以公有制为基础 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6 宪法规定了国家的国旗 国徽 国歌和首都等 考点4青少年应树立怎样的宪法意识 1 我们要认真学习宪法 了解宪法的性质和基本内容 2 将宪法作为自己的根本活动准则 3 在日常生活中养成遵守宪法的习惯 树立宪法意识 依法行使权利 积极履行义务 热情宣传宪法 自觉维护宪法的尊严 4 勇于同违反宪法的行为作斗争 一 二 三 考

7、点5为什么说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 1 宪法是其他法律立法的基础和依据 2 普通法律是依据宪法制定的 是宪法的具体化 考点6宪法的法律效力是如何体现的 2012年第15题涉及 1 从效力上看 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2 其他法律根据宪法制定 不得与宪法相抵触或违背 否则会因为违宪而无效 考点7宪法的权威性是如何体现的 1 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 2 一切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行为 必须予以追究 3 从制定和修改的程序看 宪法的制定和修改比普通法律更为严格 其目的是保障宪法的权威性和稳定性 一 二 三 考点8为什么说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2015年第17题涉及 1 从内容上看 宪法规定了国

8、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 2 从效力上看 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3 从制定和修改程序上看 宪法比普通法律更严格 所以说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一 二 三 三 依法参与政治生活考点1什么是公民的政治权利 公民的政治权利包括哪些内容 2016年第16题涉及 1 含义 指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公民参加国家管理 参政议政的民主权利 2 内容 选举权 被选举权 建议权 监督权 举报权 批评建议权 申诉权 控告和检举权等 考点2公民行使建议权 监督权的途径有哪些 1 可以通过人大代表或直接向全国人大常委会和地方人大常委会反映 2 可以采用书信 电子邮件 电话 走访等形式 向有关部门举报或反映 3

9、 可以通过电视 广播 报刊等媒体进行监督等 一 二 三 考点3公民行使监督权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2013年第14题涉及 1 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正确行使 2 公民在行使监督权时 应当实事求是 以事实为依据 如实反映情况 必要时出示证据和各种证明材料 3 投诉和举报时 不得捏造或者歪曲事实进行诬告陷害 也不能采用张贴大字报 聚众闹事等方法 考点4建立健全监督和制约机制有何意义 1 有利于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 2 有利于促进政府部门科学决策 民主决策 促进政府部门依法行政 3 有利于加强国家机关的廉政建设 监督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严格依法办事 防止违法乱纪现象 4 有利于政府取信于民 使国家长治久安等

10、 一 二 三 考点5如何健全监督和制约机制 1 充分发挥党的监督 人民群众的监督 社会组织的监督 法律的监督 检察机关的监督和社会舆论的监督的作用 2 国家机关各有分工 各司其职 互相监督 执法和司法都有法定的程序 通过履行必要的程序受到制约 3 设立政府信箱和举报电话 方便人民及时反映问题和提出建议 4 确立群众接待日制度等 考点6群众举报和舆论监督对维护司法公正和社会秩序有怎样的作用 2014年第12题涉及 1 许多社会上的违法犯罪 最先都是由人民群众的监督 举报发现的 人民群众是依法治国的主体 2 建立健全监督和制约机制 有利于促进行政公正 司法公正 对于保障公民权利十分重要 3 对社会

11、存在的问题 我们有向政府有关部门反映 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的权利 一 二 三 考点7怎样维护国家安全 1 树立国家安全意识 自觉关心 维护国家安全 是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必须履行的基本义务 也是青少年热爱祖国的具体表现 2 保守国家机密 这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 发现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及时向国家安全机关或公安机关报告 3 公民要配合国家安全机关的工作 为国家安全机关执行公务提供便利和协助 考法1 考法2 考法3 考法1宪法的地位例1 2015 安徽 部分 学习小组通过网上查询 搜集到一份表格 请你将上述表格补充完整 解析 本题考查宪法的地位 解答这类问题的一般思路是 先从给定的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或

12、关键词 如材料中的 依宪治国 依宪执政 其次 依据有效信息链接考点 通常是一个主题的考点 如 宪法的重要性 考点 最后直接写出这个考点的基本观点即可 从材料可以看出宪法在依法治国中的重要作用 结论可以从宪法的地位方面考虑 考法1 考法2 考法3 考法2监督机制与司法公正例2 2014 安徽 2013年最高人民法院通过多种媒体直播社会关注案件庭审情况 加大庭审公开力度 庭审公开 A A 有利于保障法律有效实施和司法公正B 表明我国已经完善了监督和制约机制C 表明在我国公民行使监督权享有立法保障D 表明舆论监督是保证司法公正的唯一途径 解析 本题考查司法公正的保障 通过媒体直播社会关注案件 让案件

13、庭审接受群众监督 有利于保障司法公正 B项与实际情况不符 C项与题意无关 庭审公开是司法过程 并不是立法 D项说法太过绝对 舆论监督是保证司法公正的途径之一 考法1 考法2 考法3 例3 2012 安徽 情境新修改的刑事诉讼法通过后 小芸所在班级围绕其立法依据进行讨论 有的说依据立法法 也有的说依据刑法 只有小芸所说的依据是正确的 1 小芸所说的依据是宪法 2 理由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解析 本题考查对宪法的认识 依据情境 同学们讨论的主题是新修改的刑事诉讼法的立法依据问题 根据宪法的基本知识 判断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依据 其原因可以从宪法的地位和法律效力方面考虑 考

14、法1 考法2 考法3 考法3根本政治制度与政治权利例4 2016 安徽 部分 近年来 安徽省委省政府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率领全省人民努力奋斗 取得了显著成就 人民群众获得感不断增强 政治民生2015年12月7日 安徽省人民政府开通了政务微博微信综合服务平台 旨在搭建政府与公众交流的 直通车 平台开通表明公民行使监督 建议等 权有了新的渠道 解析 本题考查监督权 建议权 由题干意思可以看出 开通 直通车 是民主监督的一种形式 可以有效监督政府及工作人员 以便帮助他们改进工作 提高工作效率 所以 横线上填监督或建议即可 考法1 考法2 考法3 例5 2013 安徽 部分 2013年全国期

15、间 中国政府网 新华网等多家主流网络媒体开辟了 直通车 邀请部分代表 委员与网民互动交流 网民积极参与并就自己关心的问题发表意见 有些意见被代表 委员吸收到自己的议案 提案中 知识链接 1 上述材料体现了思想品德课中的哪些观点 我思我行 2 网民行使的权利是 考法1 考法2 考法3 答案 1 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等 答出两点即可 2 监督权 建议权 解析 本题考查根本政治制度与政治权利 根据新闻材料链接教材观点 是中考的常考试题 回答第 1 问必须首先从材料中提取与教材知识点相关的信息 然后直接给出教材基本观点即可 题干材料主要反映人民当家作主的过程 不难看出与之对应的教材知识有 人民当家作主 根本政治制度和国家的权力属性等 第 2 问考查公民的一项政治权利 网民与代表委员互动交流 这是行使监督权或建议权的途径之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