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中考语文总复习 第三章 现代文阅读 第三节 文学类文本阅读课件

上传人:恋** 文档编号:119590541 上传时间:2020-01-20 格式:PPT 页数:22 大小:12.9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中考语文总复习 第三章 现代文阅读 第三节 文学类文本阅读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2017中考语文总复习 第三章 现代文阅读 第三节 文学类文本阅读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2017中考语文总复习 第三章 现代文阅读 第三节 文学类文本阅读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2017中考语文总复习 第三章 现代文阅读 第三节 文学类文本阅读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2017中考语文总复习 第三章 现代文阅读 第三节 文学类文本阅读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7中考语文总复习 第三章 现代文阅读 第三节 文学类文本阅读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中考语文总复习 第三章 现代文阅读 第三节 文学类文本阅读课件(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节文学类文本阅读 题型分析 整体感知 理清思路 紧扣语境 品味语言 把握形象 赏析技巧 延伸探究 体验感悟 命题动向 1 从选材看 所选材料都来自课外 大多是名家新作 多用第一人称回忆或描述成长经历 作品内容坚持涉及青少年生活 适合中学生阅读 选文以写人叙事为主要内容 主要是以青少年学生为主人公的小说和叙事散文 近几年偏重于时文类小说 主题有浓厚的人文关怀 能丰富学生的人生阅历 给学生正面的启发和引导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 除2014年与2016年出现批判现实的内容外 基本上为弘扬正能量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 三观 的作品 2 从考查的能力来看 主要考查了以下几种能力 对主要内容

2、的理解与概括能力 对写法的分析能力 对语言的品析能力 想象能力 对文章主旨的把握和感悟能力 对文章感情的把握能力 3 从题型来看 近几年都是以主观题的形式出现 知识积累 一 分析标题的含义及作用 一 标题的含义 1 析标题字词 从关键词的本义 字面义入手理解文章标题的意义 联系文章内容 得出标题的深层含义或作用 2 析标题修辞 从修辞手法入手理解文章标题的意义 联系文章的人物形象及隐含的情感来理解标题的含义或作用 3 析内容主旨 从文章的主要内容 作者情感 主题入手 分析标题揭示的思想内容 4 析背景线索 有些文章 我们需要通过了解文章背景或梳理出文章的线索才能深层次地理解文章内容和作者情感

3、这样的文章 在理解文章标题时可以通过分析文章背景或线索来分析标题揭示的思想内容 知识积累 二 标题的作用 1 以人物为题 突出人物形象 展开故事情节 紧扣中心 突出主题 2 以形象特征为题 铺开情节 呼应细节 对比讽刺 强化效果 3 以物象为题 表层含义 深层含义 隐含比喻象征意义 线索 贯穿全文 概括故事情节 悬念 引发联想 吸引读者 寄托某种情感 突出文章主题 4 以事件为题 突出主要故事情节 紧扣中心 突出主旨 5 以时间 地点 环境为题 点明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 创设故事背景 渲染环境氛围 具有隐喻象征含义 知识积累 三 答题角度及模式 1 答题角度 标题的修辞意义 文章线索 设置悬念

4、吸引读者 揭示主题 2 答题模式 表层意思 指向标题在文中的本义 深层意思 指向文章的中心 知识积累 二 复述故事 概括情节 一 复述故事 概括情节的要点 1 故事情节是文章所描写的生活事件发展和演变的全过程 2 复述故事 概括情节时要注意 理清行文思路 抓住表明情感变化的词句 注意文章的情感线索 3 情节 主要人物 事件 故事的意义 或情节 主要人物 起因 经过 结果 备考策略 二 答题方法及模式 1 复述故事 按故事的开端 发展 高潮 结局来复述 2 概括情节 找出相关段落加以阅读 按照 什么人在什么情况下做了什么事 进行概括 答题模式 对象 谁 背景 原因 过程 结果 备考策略 三 根据

5、线索分析情感变化线索分为物线 人线 情线 要根据文章的实际情况进行判断 分析情感变化的要点 一是先根据情节准确切分段落 二是从文中找出表现人物心理的词语 三是如果没有这类词语 则根据相关语句自行归纳出表现人物心情 心理 的词语 四 领悟主旨 谈谈感悟1 准确把握文章的立意 2 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 3 围绕文章主旨 结合生活实际谈感想 备考策略 五 结合语境 品味语言 一 修辞手法及其作用 1 比喻 形象生动 简洁凝练地描写事物 讲解道理 2 拟人 赋予事物以人的性格 思想 感情和动作 使物人格化 从而达到形象生动的效果 3 夸张 突出特征 揭示本质 给读者以鲜明而强烈的印象 4 排比 条理清晰

6、 节奏鲜明 增强语势 长于抒情 5 对偶 形式整齐 音韵和谐 互相映衬 互为补充 6 反复 强调某种意思 强烈抒情 富有感染力 7 设问 自问自答 引人注意 启发思考 8 反问 态度鲜明 加强语气 强烈抒情 备考策略 二 重要语句的表现形式及作用1 总起句 内容上 议论句 抒情句 开门见山 开篇点题 点明主旨 描写句 交代故事发生的环境 地点 渲染气氛 定下感情基调等 结构上 总领下文 埋下伏笔 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设置悬念 吸引读者等 2 中间句 内容上 画龙点睛 点明事件的意义 抒发作者的感情 结构上 承接上文 引出下文 承上启下 起过渡作用 作铺垫 埋伏笔 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句子独立成

7、段 起强调作用 备考策略 3 结尾句 内容上 概括上文 点明中心 深化 升华 主题 结构上 照应题目 首尾呼应 使结构完整 独立成段 文章戛然而止 留下余地 意味绵长 发人深思 4 线索句 多次出现 散布于全文 具有贯穿文章的作用 5 中心句 概括性强 紧扣题旨 多以议论 抒情的形式出现 6 哲理句 含义深刻 耐人寻味 具有启迪 画龙点睛的作用 备考策略 三 答题方法及模式1 某某形容词 或动词 突出了 或形象地表现了 人物某种情境下的心情 情状 心理 个性特征 2 答题模式 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生动形象地刻画了 表达了 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 使句式更整齐 气势更强烈 强调了 运用了拟人的修

8、辞手法 把 当作人来写 生动形象地写出了 表达了 运用了对比的手法 突出了 的特点 3 品析细节 此句生动地描写了 的情态 表现了 刻画了 人物 的心理 形象 备考策略 六 把握形象 分析性格 一 描写人物的方法及作用1 外貌描写 描绘人的外貌特征 包括人物的身材 容貌 衣着以及表情 仪态 风度 习惯性特点等 作用 刻画人物性格 表现人物的精神面貌 表现人物的身份 地位 2 心理描写 对处在一定环境下的人物内心活动的描写 作用 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 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 塑造人物形象 刻画人物性格 深化作品主题 备考策略 3 语言描写 对人物的独白 对话或几个人物谈话的具体描写 作用 刻画人物性格

9、 直接表现人物思想 品质和性格特点 揭示人物的身份与社会地位 预示并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反映作品的主题与时代特点 4 动作描写 又称行动描写 是指通过语言文字表现人物自身的行动 作用 展示人物的性格特征和精神面貌 备考策略 二 答题方法及要点赏析人物形象 要根据文中故事情节及人物的言行描写具体举例 从人物的性格和思想品质方面分析概括 答题要点 概括性格特点 人物相关情节归纳 备考策略 七 赏析技巧 体会结构特色 一 表现手法及其作用1 伏笔 对将要在作品中出现的人物或事件 先作提示或暗示 以求前后呼应 作用 收到前后连贯 结构严谨的效果 使情节不突兀 自然 2 铺垫 为了突出主要的人物 事件

10、情节 特点等 有意先安排次要的人物 事物 情节等作为前导或为主要情节作准备或酝酿高潮到来之前的一系列非主要情节 作用 它可以显示情节发展的必然性 增强作品的感染力和说服力 可以制造悬念 引起读者的兴趣和关注 备考策略 3 悬念 为了激活读者的紧张与期待的心理 在艺术处理上采取的一种积极的手段 它包括 设悬 和 释悬 两个方面 所谓设悬 就是设置悬念 即在情节发生或发展的关键处 突出地显现情况不明的人 事 物 从而激起读者的疑惑 关注 紧张与期待的心理 所谓释悬 即在情节发展的特定阶段 通过矛盾的解决 揭明事物的原委 使读者的疑惑心理得以清除 或使他们的期待心理得到满足 作用 使人产生关心事物发

11、展或人物命运的心理活动 引人入胜 4 象征手法 通过特定的 容易引起联想的具体形象 表现与之相似或相近特点的概念 思想和感情 作用 它把抽象的事理表现为具体的可感知的形象 使文章更含蓄些 运用眼前之物 寄托深远之意 耐人寻味 备考策略 5 对比手法 把两种不同的事物或情形作对照 互相比较 作用 突显对象的特点 使形象更加鲜明 更好地表现文章的主题 6 衬托 侧面烘托 手法 以次要的人或事物衬托主要的人或事物 作用 突出主要的人或事物的特点 性格 思想 感情等 7 讽刺手法 运用比喻 夸张等手法对人或事物进行揭露 批判和嘲笑 作用 加强深刻性和批判性 使语言辛辣幽默 8 欲 抑 扬先抑 扬 把要

12、贬抑否定的方面和要肯定的方面同时说出来 只突出强调其中一个方面以达到抑此扬彼或抑彼扬此的目的 有先扬后抑和先抑后扬之分 作用 前后对比 形成起伏之势 给读者深刻的印象 增强作品的艺术效果 备考策略 9 托物言志 即将个人之 志 依托在某个具体之 物 上 于是 这个物便具有了某种象征意义 成为作者的志趣 意愿或理想的寄托者 如 松 竹 梅 常用于表示高洁的志向 作用 作者的个人之 志 借助于这个具体之 物 表达得更巧妙 更完美 更充实 更富于感染力 10 借景抒情 是将作者心中的浓情 渗透到赏景 写景的活动之中 借助对眼前的 景 或褒或贬的叙述和描写 表达出心中或悲或喜的情愫 这是一种间接抒情手

13、法 作用 比直白性的抒情有着更为含蓄 更为巧妙的特点 做到情景交融 使文章充满诗情画意 11 前后照应 首尾呼应 指文中对前面所写的内容作必要的回应 适当运用这种方法使结构显得紧凑 严谨 作用 使情节完整 结构严谨 中心突出 备考策略 二 记叙的顺序特点和作用1 顺叙 按事件的发生 发展和结局的时间顺序来安排 作用 叙事有头有尾 条理清楚 读起来脉络清晰 印象深刻 2 倒叙 把事件的结局或某个最突出的片段提到前边叙述 先写后发生的事 再交代前面发生的事 作用 造成悬念 吸引读者 避免叙述的平板单调 增强文章的生动性 3 插叙 在叙述的过程中 由于表达的需要 暂时中断原来的叙述而插入一段与主要情节相关的内容 然后再接着叙述原来的内容 作用 对情节起补充 衬托作用 丰富形象 突出中心 备考策略 三 答题要点表现手法在文章中的具体表现 表现手法名称 表达效果 句子内容以及作者的思想感情或个性特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