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实验学校2017届九年级第二次适应性练习(二模)语文试题_6297675.doc

上传人:ha****o 文档编号:119589850 上传时间:2020-03-03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实验学校2017届九年级第二次适应性练习(二模)语文试题_6297675.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实验学校2017届九年级第二次适应性练习(二模)语文试题_6297675.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实验学校2017届九年级第二次适应性练习(二模)语文试题_6297675.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实验学校2017届九年级第二次适应性练习(二模)语文试题_6297675.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实验学校2017届九年级第二次适应性练习(二模)语文试题_6297675.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实验学校2017届九年级第二次适应性练习(二模)语文试题_6297675.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实验学校2017届九年级第二次适应性练习(二模)语文试题_6297675.doc(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初三语文第二次适应性练习 2017.4注意事项:1. 请把试题答案写在答卷上,不要写在试题卷上。 2. 本次考试时间为150分钟。试题满分为130分。一、积累与运用(共25分)1.根据课文内容默写,并写出相应的作者或篇名。(10分)(1)_,其不善者而改之。( 论语 八则)(2)僵卧孤村不自哀,_。(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3)_,我言秋日胜春朝。(刘禹锡 )(4)万里赴戎机,_。(木兰诗)(5)_,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_茅屋为秋风所破歌)(6)塞下秋来风景异,_。(范仲淹渔家傲)(7)李白行路难中“_,_”两句,充满对未来的憧憬,是鼓舞人心的名言。2.根据拼音写汉字。(3分) min(

2、)腆 pn( )请 xio( )声匿迹 3下列句子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进入初中以来,她还是第一次在大庭广众之下演讲,显得有点矜持。B治霾没有捷径可走,没有特效药,不可能一招制敌,一蹴而就。C金岳霖先生晚年,深居简出。只是有时他会让蹬三轮车的蹬着他到王府井一带转一圈。D2017新年夜,土耳其伊斯坦布尔发生危言耸听的恐袭事件,造成上百人死伤。4. 对下面文段中加点词的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3分)( )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A已:停止 B感:感动 C负:背 D厝:放置5.(1)

3、下列对名著有关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 在汤姆索亚历险记中,汤姆和哈克贝利从侧洞进去找到了印第安人乔埋藏的金币,他们发了财。之后波莉姨妈收留哈克贝利在自己家里生活,他虽不习惯,逃了出来,但在汤姆帮助下,他愿回到波莉姨妈家里,并且他们商量着结伙做强盗。B. 朝花夕拾的二十四孝图中,鲁迅重点剖析“老莱娱亲”和“郭巨埋儿”两件事,揭示了古书中所颂扬的孝道的虚伪和残忍。C. 西游记中,唐僧师徒来到火焰山,悟空去向罗刹女借芭蕉扇第一次借到的是假扇,越扇火越旺;第二次借到了真扇又被牛魔王半路骗回;第三次才在托塔天王等天兵天将的帮助下成功借到真扇。D. 水浒传中描述了林冲由一个安分守

4、己、乐知天命的朝廷武官,发展为投奔梁山“落草为寇”的起义英雄的全过程,“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是其中最精彩的片段,表现出林冲的性格由忍辱负重到奋起反抗的决定性转变。(2)阅读水浒精彩片段,回答问题。(3分)乘其酒兴,磨得墨浓,蘸得笔饱,去那白粉壁上,挥毫便写道:“自幼曾攻经史,长成亦有权谋。恰如猛虎卧荒丘,潜伏爪牙忍受。不幸刺文双颊,哪堪配在江州。他年若得报冤仇,血染浔阳江口。” 题罢,自己看了,大喜大笑。畅饮数杯酒,不觉更加欢喜,手舞足蹈,又拿起笔来,在西江月后边,又补写了四句诗:“心在山东身在吴,飘蓬江海漫嗟吁。他时若遂凌云志,取笑黄巢不丈夫。” 这个写词作诗的人是 ,这段故事的情节是 。(2

5、分)他“自幼曾攻经史,长成亦有权谋”,但现在却官司缠身,其缘由是什么?请简要叙述。(1分) 二、阅读与赏析(共45分)(一)钟离意 (14分) 来源:学科网钟离意,字子阿,会稽山阴人也。少为郡督邮。太守甚贤之,遂任以县事。诏部送徒诣河内,时冬寒,徒病不能行。路过弘农,意辄移属县使作徒衣,县不得已与之,而上书言状,意亦具以闻。光武得奏,以视霸,曰:“君所使掾何乃仁于用心?诚良吏也!”后除瑕丘令。县民防广为父报仇,系狱,其母病死,广哭泣不食。意怜伤之,乃听广归家,使得殡敛。丞掾皆争,意曰:“罪自我归,义不累下。”遂遣之。广敛母讫,果还入狱。意密以状闻,广竟得以减死论。显宗即位,征为尚书。时交阯太守

6、张恢,坐臧千金,征还伏法,以资物簿入大司农,诏班赐群臣。意得珠玑,悉以委地而不拜赐。帝怪而问其故。对曰:“臣闻孔子忍渴于盗泉之水,曾参回车于胜母之闾,恶其名也。此臧秽之宝,诚不敢拜。”帝嗟叹曰:“清乎尚书之言!”乃更以库钱三十万赐意。 (选自后汉书钟离意传注掾:属官;属员。 班:分。6下列句中的“以”与“以资物簿入大司农”中的“以”字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A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 B先帝简拔以遗陛下C以土砾凸者为丘 D以中有足乐者7下列对原文的叙述与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3分)A钟离意为督邮时,受到太守的赞许,于是被委任管理县里的事务。B钟离意在大司徒侯霸幕府时,遣送囚徒到河内时

7、正值冬寒,就动员当时所在的弘农县给囚徒制做棉衣,事后弘农县令写信向光武帝上奏赞扬了此事。C钟离意把罪犯防广放回家去给母亲办理丧事。他的仁爱和宽容,使罪犯受到了感化。D钟离意担任尚书时,朝廷破获了交阯太守张恢的贪赃枉法案,显宗下诏书把没收的钱物赏赐给群臣,钟离意一身正气拒不接受没收的钱物(赃物),得到显宗的赞赏。8解释下列句中加横线的词。(4分)意辄移属县使作徒衣 辄: 悉以委地而不拜赐 委: 意亦具以闻 闻: 广敛母讫 讫: 9翻译下列句子。(4分)太守甚贤之,遂任以县事。(2分)译文:帝嗟叹曰:“清乎尚书之言!”乃更以库钱三十万赐意。(2分)译文:(二)(4分)10.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

8、。柳州二月榕叶落尽偶题柳宗元宦情羁思共凄凄,春半如秋意转迷。山城过雨百花尽,榕叶满庭莺乱啼。注释:此诗为柳宗元被贬柳州后所写。宦情:做官的情怀。羁思:滞留异乡的思绪。春半:春天的中间,即二月。(1)通观全诗,是什么原因让诗人产生“春半如秋”的感觉?(2分) 来源:学&科&网(2)诗中的“乱”字用得精当,耐人寻味,请作简要分析。(2分) (三) 怎样的“水土”才养人(9分) 不久前听了一个演讲,演讲者引用了一句俗语,叫“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演讲者自然是从正面理解这句话的,我听了之后却反复在问自己一个问题:怎样的“水土”才养人? 中国人习惯于将“天”“地”“人”三个字并列,“天”与“地”就是人的“

9、水土”。我们可以想象一下,没有高山、没有河流、没有原野、没有草木,我们无处获取木料、种植粮食、接来饮水,人怎么去生活?“水土”不仅给我们自然的凭靠,也给我们心灵的慰藉,比如看到天空之远,我们会放飞梦想的翅膀;看到大地之美,我们会产生愉悦之情。然而,我们也应该想到,能养人的“水土”一定是好“水土”,如果我们的高山是被从地底掏空的,如果我们的河流是被各种工业与生活废水污染了的,如果我们的原野四处撂荒,看不到庄稼,如果我们的草木动不动被连根挖掉,这样的“水土”不仅不能养人,还会害人。 大自然的“水土”是这样,社会的“水土”也同样如此。假若一个社会人文生态和谐,我们的心灵就会被社会养得活泼开朗;假若一

10、个社会风气不好,大家都视他人为地狱,我们的心灵必然变得狭隘偏激。 在我看来,社会的好“水土”至少需要这样几个条件:第一,社会必须是诚信的;第二,社会必须是善良的;第三,社会必须让我们每个人最大限度地发挥个人的才华。 人不是一个孤岛,必须要跟其他人打交道,社会讲诚信,我们上学不担心拿到假通知,我们做生意不忧虑被敲诈,我们写作可以及时拿到稿费,那么,我们对这个世界就有了信心,社会各种矛盾会大量减少。 任何一个时代、任何一个社会,都不敢保证没有个别人作恶,但社会的总体必须善良。孩子摔倒了,陌生人扶一把;有人出了车祸,旁观者帮助送一下医院;学生无钱读书,有能力的人捐上一点钱,都不需要我们付出大的代价,

11、然而,有了这样的温暖细节,得到救助的人会感受到社会的关心,日后可能向别人传递这份爱心。当社会总体的善良得到了保证,我们出门在外,才有真正的安全感,我们的言行也才会变得绅士。 养人需要社会的好“水土”,但这好“水土”不会从天上掉下来,也不会从地底生出来,它说到底还是要依赖两种力量,一是每个个体,二是组织化了的公权力。每个个体都有人人是别人的“水土”的意识,尽可能给这“水土”注入正能量,社会的“水土”自然会越来越好。组织化了的公权力有足够的社会责任感,能够认识到自己肩负的使命,它就会抓好社会体制、机制的顶层设计,将绝大多数人的美好愿望变成政策、法律,让社会的列车在良性的轨道上运行。 当社会具备诚信、善良、让每个人最大限度发挥个人才华的条件,社会的水土就是好“水土”,就能养人。 “养人”的“水土”从来是有责任感的人创造出来的。11.阅读全文,请简要概括本文的中心论点。(3分) 12. 第段中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 13. 请简要分析文章第段作者的论述思路。(3分) (4) 拯 救(18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