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市九年级(下)月考物理试卷(3月份)含答案

上传人:云*** 文档编号:119589265 上传时间:2020-01-20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651.9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扬州市九年级(下)月考物理试卷(3月份)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扬州市九年级(下)月考物理试卷(3月份)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扬州市九年级(下)月考物理试卷(3月份)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扬州市九年级(下)月考物理试卷(3月份)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扬州市九年级(下)月考物理试卷(3月份)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扬州市九年级(下)月考物理试卷(3月份)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扬州市九年级(下)月考物理试卷(3月份)含答案(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九年级(下)月考物理试卷 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1小题,共22.0分)1. 如图所示,关于声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A. 能从不同乐器中分辨出小提琴的声音主要是因为响度不同B. 太空中宇航员能对话,说明声音可在真空中传播C. 高淳城区“禁放烟花爆竹”,这是在传播过程中控制噪声D. 发声的音叉将乒乓球弹开,说明发声的物体在振动2. 热现象在生活中随处可见,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擦在皮肤上的酒精很快变干,这是升华现象,需要吸热B. 夏天揭开冰棒包装后会看到冰棒冒“白气”,这是升华现象,需要吸热C. 秋天的早晨花草上出现小的露珠,这是液化现象,需要放热D. 冬天的早上

2、,有时地面上会出现白色的霜,这是凝固现象,需要放热3. 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A. B. C. D. 4. 如图所示,物体AB直立于平面镜前。现在物体与平面镜之间稍靠近镜面上方的一侧插入一块不透光的木板CD,木板CD的下端与物体AB的中点等高,则物体在平面镜内()A. 只有AB下半部分的虚像B. 不出现AB的虚像C. 只有AB下半部分的实像D. 仍有AB完整的虚像5. 如图1所示为琦琦同学的照片,图2是他将凸透镜紧贴在照片,然后逐渐远离照片,透过透镜所能看到琦琦的照片,则在远离的过程中看到的顺序是()A. 乙丙丁甲B. 丙乙甲丁C. 乙丙甲丁D. 丙乙丁甲6. 如图是从

3、同一位置开始同向运动的甲、乙两物体运动的路程S与时间t关系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两物体同时开始运动B. 在t=2.5s时,以甲为参照物,乙是运动的C. 在t=5s时,甲、乙两物体速度相同D. 甲物体的运动速度为2m/s7. 一台额定电压为220V的电动机,正常工作时通过的电流为5A,发热损失的功率为25W,则其线圈电阻是()A. 1B. 5C. 44D. 11008. 最先用实验证实电磁波存在的科学家是()A. 麦克斯韦B. 莫尔斯C. 赫兹D. 贝尔9. 如图,小华坐在充满空气的房间里,突然这些空气自行聚拢到某一个角落,使人窒息。关于这个情境下列说法合理的是()A. 它违反了能量守

4、恒定律,但可能发生B. 它不违反能量守恒定律,但不可能发生C. 它违反了能量守恒定律,但不可能发生D. 它不违反能量守恒定律,但可能发生10. 关于材料、信息和能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超导材料可应用于电动机和远距离输电线B. 卫星通信主要依靠微波传递信号的,必须用六颗同步卫星才能实现全球通信C. 光纤具有抗干扰、信号衰减小的特点,适用于远距离、大容量信息传输D. 太阳能、核能、地热能和氢能都属于新能源11. 汤姆生在研究阴极射线时发现了电子,如图所示,一条向上射出的阴极射线可以看作是许多电子定向运动形成的电子流,则通过这束电子流的运动方向推断电流及周围的磁场方向是()A. B. C.

5、D. 二、多选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2.0分)12. 如图是演示电磁学原理及其应用的示意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利用甲实验的原理可制成丁装置B. 利用乙实验的原理可制成丁装置C. 丙装置可将内能转化为电能D. 丁装置可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三、填空题(本大题共9小题,共30.0分)13. 星期天,小明约小刚逛公园,在游玩时看见一些现象,他俩从物理角度讨论起了下列问题。(1)阳光下,小明看见自己在地面上留下了影子,可以用光的_知识来解释。看见公园中红色的花朵,是因为花朵_(填“反射”或“吸收”)红色光的缘故。(2)来到湖边,小刚看见湖水中的鱼在蓝天白云间游弋,看见的鱼是光的_形成的像。(3)蜻

6、蜓在平静水面上空飞行,蜻蜓在水中的“倒影”是它的_像(选填“虚”或“实”),蜻蜓距水面lm,他们看到“倒影”紧贴河底,则河底实际深度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1m蜻蜓飞到地面上空却看不到倒影,因为光在地面发生了_反射(选填“漫”或“镜面”)。14. 扬州市2018年1月4-5日的强降雪在给人们带来快乐的同时也给人们的出行带来了许多不便。我们知道雪是空中的水蒸气经过_(填物态变化名称)形成的。降雪后会造成路面结冰,为了防止交通事故,因此市政部门在路面上撒了融雪剂,如图所示,融雪剂能_(降低/提高)雪的熔点,加快雪的熔化。降雪后人们发现天气比降雪时要冷得多,这主要是因为雪_(填物态变化名

7、称)时要从空气中_(放出/吸收)大量的热量导致的气温变化。15. 小明利用手机上网看新闻。手机上网是通过_传送信息的,其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_m/s。手机通话时,我们通过声音的_辨别对方身份,调节手机的音量是改变声音的_。手机上都有个LED灯,LED灯是一种新型的高效节能光源,它的核心元件是发光二极管,二极管是由_(半导体/超导体/绝缘体)材料制成的。随着科技的发展,利用太阳能给手机电池充电已成为现实,太阳能属于_(可再生/不可再生)能源。16. 一辆汽车以l0m/s的速度向前行驶,若汽车的观后镜为一个平面镜,则在司机看来。路旁树木在镜中的像以_m/s速度运动。树木的像相对于树木的速度是_m/

8、s。17. 电磁波家族有无线电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等,在真空中传播时,它们的_相同(选填“频率”、“波长”或“波速”);核电站是通过核_(选填“裂变”、“聚变”)获取核能来发电的。18. 如图所示,在探究“通电直导线周围的磁场”时,闭合开关,观察到_,说明通电直导线周围存在磁场。若移走小磁针,通电直导线周围_(选填“仍有”或“没有”)磁场。19. 微风吊扇通电后扇叶转动,使微风吊扇转动的工作原理是_。拔下插头,在插头处接发光二极管,用手旋转叶片,发光二极管发光,这是_现象,人们利用这一原理制成了_。20. 如图所示,在磁铁正上方用弹簧挂着一条形磁铁,开关闭合后,当滑片P从a端向b端滑动过

9、程中,则电流表的示数_,弹簧的长度将_(选填变小、不变或变大)。21. 写出以下两种仪器的读数。(1)图(a)中物体的长度是_cm;(2)图(b)中秒表的示数是_s;四、计算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14.0分)22. 如图所示,已知射向凹透镜的两条入射光线,请画出对应的折射光线。23. 一列长360m的火车以108km/h的速度匀速驶过隧道,测得火车完全通过隧道需要72s,求:(1)隧道的长度;(2)火车全部在隧道内运动的时间。24. 如图1所示为一容积为5L的恒温水箱电路结构示意图,包括控制电路和工作电路两部分,控制电路:低压电源U,R1为热敏电阻(置于水箱中),阻值随温度变化的关系如图2所示

10、,R0为滑动变阻器,线圈电阻不计,线圈中电流大于0.2A时衔铁被吸下,小于0.18A时衔铁被释放;工作电路:R2为电热器,上面标有“220V1000W”的字样,L1、L2为红绿指示灯,其额定电压均为220V,加热时红灯正常发光,绿灯不亮,停止加热时绿灯正常发光,红灯不亮。(1)当温度设定在60-80时,某次从衔铁吸下到释放用时14分钟,求此过程中水吸收的热量电加热器的加热效率;(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2)要将控制的温度设定在60-80,则应该用什么规格的低压电源,R0调节至多大?五、作图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4.0分)25. 请在图中画出物体AB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AB。26. 请

11、在图中标出导线中的电流方向并画出螺线管的绕线。六、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28.0分)27. 图甲是“探究冰熔化的特点”的实验装置。(1)某时刻温度计示数如图乙所示,则此时温度为_。(2)采用水溶法加热的目的是_。(3)用酒精灯对烧杯加,当试管中的冰完全熔化后,继续加热一段时间,图丙是冰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由图象可知:冰的熔化过程中_段(用字母表示),在此过程中需要_。(选填“吸热”或“放热”)(4)t1到t2这段时间,冰处于_状态,t3到t4这段时间内试管内的水_沸腾(选填“在”或“不在”),测得此时的水温度为98,则此处大气压_1标准大气压。(选填“小于”、“等于”、“大于”)2

12、8. 如图,小华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中:(1)她先将点燃的蜡烛1放在玻璃板前,再把另一支完全相同的蜡烛2_,从而确定了蜡烛1的像的位置。(2)为验证像的虚实,她在蜡烛1的像的位置竖直放一张白卡片,并在图中的_处(选填“A”、“B”、“C”或“D”)观察白卡片上是否有像。(3)根据实验结论,当物体靠近镜面时,像的大小将_。(4)用木板紧贴玻璃板背面,挡住玻璃板后面的光,人眼在玻璃板前_(选填“能”或“不能”)看见蜡烛1的像。29. 如图所示,课堂上,老师用一套科学器材进行“研究光的反射定律”的实验演示,其中有一个可折转的光屏。(1)如图甲,当E、F在同一平面上时,让入射光线AO沿纸板E

13、射向镜面,在F上可看到反射光线OB如图乙,若将F面向后折,F面上_(填“有”或“没有”)反射光,此时反射光线的位置_(填“有”或“没有”)改变。(2)在实验过程中,若将纸板倾斜,如图丙所示,让光线仍贴着纸板沿AO方向射向镜面,此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_(填“在”或“不在”)同一平面内。在纸板上_(填“能”或“不能”)看到反射光线。30. 小明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1)小明利用太阳光测量凸透镜的焦距,方法如图甲所示。他注意到让凸透镜正对阳光,但没有仔细调节纸片与透镜的距离,在纸片上的光斑并不是最小时,就测出了光斑到凸透镜中心的距离L,那么,凸透镜的实际焦距为_。A一定小于LB一定大于L

14、C可能等于LD可能小于L、也可能大于L(2)如图乙所示,经过调节后,此时在光屏上得到一清晰的像,_就是利用这一成像规律工作的。若遮去凸透镜的上面一半,则光屏上所成的像将_。(选填“完整”或“不完整”)(3)对于焦距相同的凸透镜,一个物距应该对应唯一的像距,但从各组汇报数据中发现,物距均为12.00cm时,有三个小组所测像距分别为23.00cm,24.00cm,26.00cm。若他们的数据差别不是因为长度测量误差导致的,你认为出现这种情况的操作原因是_。(4)小明把自己的近视眼镜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且靠近凸透镜的位置,结果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变模糊了,若不改变蜡烛和凸透镜的位置,应将光屏向_。(选填“远离”或“靠近”)(5)在整理器材时。某同学偶然在凸透镜上还看到了身后景物的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