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兴洪中学2017届中考模拟试历史_6103154.doc

上传人:ha****o 文档编号:119581390 上传时间:2020-03-03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6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兴洪中学2017届中考模拟试历史_6103154.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江苏省兴洪中学2017届中考模拟试历史_6103154.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江苏省兴洪中学2017届中考模拟试历史_6103154.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江苏省兴洪中学2017届中考模拟试历史_6103154.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江苏省兴洪中学2017届中考模拟试历史_6103154.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江苏省兴洪中学2017届中考模拟试历史_6103154.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兴洪中学2017届中考模拟试历史_6103154.doc(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江苏省兴洪中学2017届中考模拟试卷一历史满分: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共30分)1.某班同学准备表演一部反映唐朝对外关系的历史剧。下列素材可以选择的是()A.鉴真东渡 B.马可波罗来华 C.戚继光抗倭 D.雅克萨之战2.自上世纪90年代起,美国在全世界采取了一系列重大军事行动,如海湾战争、科索沃战争、阿富汗战争等,这充分说明()A.战争是当今世界的主流B.当今世界不安宁的唯一原因是霸权主义C.恐怖主义是当今世界和平的主要威胁D.霸权主义是当今世界和平的主要威胁3.下列内容不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史意义的是()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B.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

2、了,成了国家的主人C.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D.新中国的成立,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4.小明在自主探究学习的过程中收集了一些历史资料(见下图),由此,你判断小明探究的主题应该是()A.由国际战争形成的欧洲政局B.欧洲由对抗走向联合的趋势C.世界政治格局变化的原因 D.欧洲已完成政治一体化5.所示图标,反映“我是法国人”或“我是德国人”转变为“我是欧洲人”的是() A B C D6. 一杯苦酒-俄罗斯的布尔什维主义和改革运动中说:“20世纪30年代以来,生铁、煤炭、钢、石油总是优先于饮食、住房、医院、学校和服务行业对人的漠不关心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材料全面显

3、示了“斯大林模式”()A.采取了高度集中的管理体制B.致力于工业化的同时忽视了民生的改善C.有利于苏联工业的迅速开展D.有利于苏联经济的持续发展7.“19世纪中叶,西方的影响虽然削弱了清王朝的权威,但是清王朝真正的权威危机是来源于农民的造反运动与内部阶层的分离倾向。”材料中“农民的造反运动与内部阶层的分离倾向”是指中国历史上的()A.雅克萨之战和戊戌变法B.秋收起义和洋务运动C.太平天国运动和洋务运动D.义和团运动和戊戌变法8.清朝政府采取措施加强对西藏地区的管辖。下列选项与此无关的是()A.设置西域都护 B.设立驻藏大臣C.确立册封达赖、班禅制度 D.制定“金瓶掣签”制度9.1416世纪欧洲

4、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产生了一系列的连锁反应,下列与资本主义萌芽有关的历史事件是()新航路的开辟 文艺复兴 殖民主义的扩展 美国独立战争A.B. C.D.10.历史课上,老师要求同学们绘制一幅能反映清朝前期疆域四至的简易图表,并填写相关内容。你认为疆域最南应填写()A.西伯利亚 B.外兴安岭 C.海南岛 D.南海诸岛11. 19世纪未,德国地质学家里希霍芬将我国西汉以来逐渐形成的贯穿欧亚的陆上通道称为“丝绸之路”下列对丝绸之路的表述,错误的是()A.“丝绸之路”的起点是玉门关B.从河西走廊向西最远到达欧洲C.丝绸是通道上运输的主要商品D.促进了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12. 清末,学生经常看到政见的书

5、报,其中“三大主义:曰民族、民权、民生”应出自()A.天演论B.万国公报C.民报D.海国图志13.意大利作为德奥战前的盟友,“一战”爆发后反而参加协约国对原来的盟友作战这种情况最说明“一战”的()A.原因 B.性质 C.特点 D.影响14.如图是中国近代一所著名军校的开幕典礼铜质纪念币根据图中信息,判断该学校创立于()A.1922年 B.1923年 C.1924年 D.1925年15.独立战争和南北战争是美国历史发展的两个重要里程碑二者的相同点主要是()A.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B.维护了国家的统一C.摆脱了英国的殖民统治D.废除了黑人奴隶制度16.1923年,苏联农民伊万在完成了固定粮食税以

6、后,把剩余的粮食运到附近集市上出售,结果应该是:( )A.管理人员将其粮食没收 B.他被处以罚款C.它只能出售其中一小部分 D.行为合法,没人干涉17.改革开放以来,在实现祖国统一大业方面取得的成就有()西藏和平解放提出“一国两制”香港、澳门回归海峡两岸的交往日益密切A.B.C.D.18.杰里本特里在新全球通史中写道:“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时,人类有文字记载以来最严重的一次流感发生了,已经夺取了2000多万人的生命第一次世界大战并不是导致1918-1919年流感的直接原因,但是战时陆路和海上贸易可能导致了这场传染病蔓延从北极的小村庄、印度和美国拥挤的城市到欧洲的战场”这表明()A.流感引发了第一

7、次世界大战B.战争的非正义性是导致这次流感发生的直接原因C.战时广泛的贸易和人员往来导致了流感传播D.只有战争期间才会有大规模的流感发生19.在1953年开始的“一五计划”实施过程中,“在某种程度上忽视了农业的发展”“社会主义改造过急过快,为以后相当长时间留下了后遗症”这种评价告诉我们()A.在“一五计划”实施中存在着一些问题B.“一五计划”大幅度超额完成所有指标C.在“一五计划”实施中失误占主导地位D.“一五计划”以农业经济的发展为中心20.“英国从奴隶贸易中所得到的资金甚至超过了国内的积累英国重要的商业和船运业中心利物浦,本是一个荒僻的小村落,在奴隶贸易中发展成英国的第二大港口”下列对该材

8、料信息解读最准确的是()A.奴隶贸易促成了新航路的开辟B.奴隶贸易给英国带来大量黑人劳动力C.奴隶贸易促进了英国资本主义发展D.奴隶贸易是英国资本原始积累的唯一途径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30分)21.阅读以下材料:材料:近年来,由于电力资源紧张,经常出现了拉闸限电的现象,影响了人们的正常生活。为此,某中学成立了能源研究兴趣小组,研究能源发展的历史,探讨能源问题解决方案,现邀请你参与这一活动,回答相关问题。(8分)(1)在第一次工业革命中,瓦特有何重大贡献?(1分) 这一贡献推动了哪种能源工业发展?(1分)(2)工业革命后,英国将中国卷入商品流通大潮的事件是什么?(1分)(3)在第二

9、次工业革命中,哪两种新能源得到开发和利用?(2分)当时人们在利用这些新能源上有哪些重大的发明?(2分)(各举二例)(4)能源问题已成为制约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在能源问题的解决上,你认为可以发展哪些替代能源?(1分)2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8分) 材料一:1921年,列宁在全俄苏维埃第九次代表大会上说:“不用讳言,党在经济政策上实行了退却,但退却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空想和自我欺骗,害怕真理将招致灭亡。” 材料二:罗斯福在1933年说:“这个国家需要进行大胆的、坚持不懈的试验,如果试验失败,就再试行一种办法,最重要的是要进行试验。” 材料三:邓小平在1980年说:“现在有些干部,对于怎样适

10、合本地情况,多搞一些经济效益大、群众得实惠的东西,还是考虑不多,仍然是按老框框办事,思想很不解放。”(1)材料一中列宁提出“在经济政策上实行了退却”是指推行什么政策?推行这一政策有何特点?(2分)(2)材料二中罗斯福实行的试验指的是什么?请用史实说明他的试验是失败还是成功了?(3分)(3)材料三中邓小平阐述的主要观点是什么?在他的思想指导下,中国农村进行了怎样的改革?(2分)(4)综合三则材料,这三位历史人物推行的改革对当今实现中国梦有何启示?(1分)23.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7分)材料一 11世纪中期,印刷技术出现了重大突破,平民毕昇经过反复实验,发明了活字印刷术,毕昇的这一发

11、明,是印刷史上的重大事件,对文明的传播、交流和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摘自中华书局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1)根据材料一,指出印刷技术出现重大突破的标志是什么?这一重大突破产生了怎样的影响?(2分)材料二 19世纪下半期,科学技术的突破,带来了社会生产力的极大发展和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与此同时,科学技术的成果和巨大的生产力也被应用于军事领域、潜艇、飞机、坦克等新式武器的相继问世,使战争扩展到海底和空中;电报、电话和无线电等新的通讯工具的出现,使战争可以在更大范围展开,科学技术的成果这一人类智慧的结晶被用于军事,预示着未来的战争更加残酷。 -摘自岳麓书社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2)材料二中

12、“19世纪下半期,科学技术的突破”被称为什么?科学技术成果的应用,对未来战争产生了怎样的影响?(2分)材料三有鉴于未来世界大战核武器肯定会被使用,而这类武器肯定会对人类的生存产生威胁,我们号召世界各政府体会并公开宣布它们的目的不能发展成世界大战,因此我们号召它们,应该用和平手段解决它们之间的任何争执。 -摘自1955年罗素-爱因斯坦宣言(3)材料三中罗斯-爱因斯坦宣言反映的主题是什么?结合二战历史,分析科学家们发表宣言的原因。(2分)(4)根据上述材料和问题,谈谈你的认识。(1分)24.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各国实力的此消彼长深刻地影响着世界格局的变化。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7分)材料一

13、 1946年,美国总统杜鲁门公开宣称:“美国今天是一个伟大的国家,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比它更强大了。这意味着,我们拥有这样的力量,就得挑起领导的担子并承担责任。” 岳麓版高中历史政治文明历程(1)材料一反映出美国提出了什么政策?这一政策开始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2分)材料二 近代以来,西欧一直处于世界的主导地位。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苏两大国崛起,并进行了争夺世界霸权的斗争。沦为二三流国家的西欧诸国意识到,只有联合成一个整体,才能发展经济、维护自己的安全,并在世界事务中发挥重大作用。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历史九年级下册(2)根据材料二说明,二战后西欧诸国走向联合的目的是什么?20世纪90年代,为促进欧洲的联合,西欧诸国有何重大举措?(2分) 材料三 苏联解体后的部分世界重要力量日本成为经济大国后,力图成为政治大国,提高日本在国际上的政治地位和影响力。俄罗斯拥有辽阔的国土、丰富的资源和强大的军事力量,反对美国单独称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