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孝感市孝南区2016届中考化学一模试卷(解析版)_5161376.doc

上传人:ha****o 文档编号:119553032 上传时间:2020-03-02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31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北省孝感市孝南区2016届中考化学一模试卷(解析版)_5161376.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湖北省孝感市孝南区2016届中考化学一模试卷(解析版)_5161376.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湖北省孝感市孝南区2016届中考化学一模试卷(解析版)_5161376.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湖北省孝感市孝南区2016届中考化学一模试卷(解析版)_5161376.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湖北省孝感市孝南区2016届中考化学一模试卷(解析版)_5161376.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湖北省孝感市孝南区2016届中考化学一模试卷(解析版)_5161376.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北省孝感市孝南区2016届中考化学一模试卷(解析版)_5161376.doc(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6年湖北省孝感市孝南区中考化学一模试卷一、选择题1 .成语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以下成语所描述的变化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木已成舟B百炼成钢C滴水成冰D聚沙成塔2下列有关分子、原子核离子的说法正确的是()A分子间有一定间隔,原子间没有间隔B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离子是氧原子C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元素的种类D氯化钠是由离子构成的化合物3下列通过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中,不合理的是()A此图中黑色粉末变成红色,说明木炭具有可燃性B此图中附着在烧杯内壁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蜡烛燃烧产生二氧化碳C此图中铝表面有划出的痕迹,说明硬铝比铝的硬度大D此图中气球变大,说明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发生了

2、反应4下列有关说法或表达错误的是()A氢气燃烧产物不会污染空气B水的污染加剧了淡水资源危机C四个铵根离子:4NH3+D实验室制取氧气,常采用分解过氧化氢的方法5按如图提供的信息,以下判断正确的是()A第二周期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层数从左到右依次增多B第三周期的Na、Mg、Al均为金属元素CMg2+、H+最外层电子数分别为2和0DNa+和Al3+的核外质子数相同6下列做法正确的是()A面粉加工厂“严禁烟火”B冬天用煤取暖时封闭门窗C室内着火时,立即打开门窗通风D到煤窑中挖煤用火把照明7下图是用来表示物质间发生化学变化的模型示意图,图中“、”分别表示两种不同元素的原子能用该示意图表示的反应是()A2

3、H2+O22H2OBH2+Cl22HClC2CO+O22CO2D2H2O2H2+O28小红同学为研究金属腐蚀的条件,用细尼龙线将三根大小相同的铁钉分别固定在如图所示的三个液面高度相同的相同装置中,放置一星期后观察现象下列描述错误的是()A装置的铁钉一侧的液面一定会上升B装置、中的铁钉都被腐蚀C比较铁钉一侧的液面,装置比装置I的高D装置中的铁钉几乎没被腐蚀9在硝酸银、硝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粉,反应停止后过滤,滤液仍为蓝色有关判断正确的是()A滤液中一定有硝酸锌、硝酸铜、硝酸银B滤液中一定有硝酸锌、硝酸铜,可能有硝酸银C滤液中一定有银,没有铜和锌D滤液中一定有银和锌可能有铜10除去下面物

4、质中所含少量杂质,所用除杂试剂盒除杂方法正确的是()物质杂质除杂试剂除杂方法AH2OMnO2活性炭吸附、过滤B铁粉铜粉盐酸加入足量盐酸,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干燥CCO2COO2点燃DNaClNa2CO3盐酸加入盐酸至不再产生气泡,蒸发AABBCCDD二、填空题(共18分)11按所学初中化学知识填空(1)最清洁的燃料是(2)“汽水”中含有的一种酸是(3)能用于造纸工业原料的一种碱是(4)电解水实验中正极产生的气体是(5)蚊子体内含有甲酸,被蚊子叮咬后可涂肥皂止痒,则室温时肥皂水的pH7(填“”、“”或“=”)12(1)“珍爱生命,远离毒品”“冰毒”是毒性极强的毒品之一,其化学式为C10H15N

5、一个“冰毒”分子由个原子构成“冰毒”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2)PM2.5是指大气中微粒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下列物质中,不会形成PM2.5的是(填序号)A焚烧秸秆 B太阳能发电 C汽车尾气排放(3)因空气污染形成的酸雨会使土壤酸化,施用适量的可改良土壤酸性13根据如图中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1)温度越高,溶解度越小的物质是;(填代号,下同)(2)现有A、B、C三种物质的浓溶液,适用海水晒盐原理进行结晶提纯的是(3)将t2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时,则三种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由小到大的顺序是14某校化学兴趣小组模拟化工厂的生产流程(如图),以海水

6、和贝壳(除妖成分是碳酸钙)为原料制取生产镁的原料无水MgCl2(1)试剂a是以贝壳为原料得到,加入试剂a后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要将Mg(OH)2沉淀分离出来,在学校实验室中需要的玻璃仪器仪器除烧杯、玻璃棒外,还有(3)写出加入试剂b后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三、实验探究(共7分)15化学实验活动课上,同学们利用如图实验探究氢氧化钙的性质(1)上述三个步骤的A试管中的固体始终无明显减少,那么能说明A试管的水中溶有氢氧化钙的现象是;(2)以上实验结束后,B试管中的固体消失,溶液澄清并呈无色【提出问题】步骤三B试管的溶液中,除指示剂外,溶质的成分还有什么?【猜想】猜想一:溶质为CaCl2、HCl

7、;猜想二:溶质为CaCl2、Ca(OH)2、HCl;猜想三:溶质为:【小组讨论】同学们经过讨论得出猜想一定是错误的【实验探究】小红同学利用了下面的实验验证了猜想一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将步骤三B试管中溶液倒入盛有锌粒的试管中猜想一正确写出加入锌粒后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讨论交流】小红同学所做的实验结束后,试管中所得溶液一定含有的溶质是(除指示剂外)四、计算题(共5分)16食醋是常用的调味品,某同学欲探究食醋中醋酸的质量分数,进行了下面的实验:取20g烧碱放入180g水中,全部溶解制成烧碱溶液向200g食醋中逐滴滴加该溶液,至恰好完全反应(损耗忽略不计),共用去烧碱溶液40g(已知反应的化学方

8、程式为:CH3C00H+Na0HCH3COONa+H2O)求:(1)食醋中醋酸的质量分数;(2)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2016年湖北省孝感市孝南区中考化学一模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1 .成语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以下成语所描述的变化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木已成舟B百炼成钢C滴水成冰D聚沙成塔【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解答】解:A、木已成舟过程中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B、百炼成钢过程中有新

9、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C、滴水成冰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D、聚沙成塔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2下列有关分子、原子核离子的说法正确的是()A分子间有一定间隔,原子间没有间隔B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离子是氧原子C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元素的种类D氯化钠是由离子构成的化合物【考点】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原子的定义与构成;元素的概念【专题】微观模型的类比;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A、分

10、子和原子之间都有间隔;B、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C、决定元素种类的是质子数;D、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解答】解:A、分子和原子之间都有间隔,故A错;B、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所以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氧分子,故B错;C、决定元素种类的是质子数,故C错;D、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故D正确故选D【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知道分子和原子的区别和联系,知道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有:分子、原子、离子,决定元素种类的是质子数,决定元素化学性质的是最外层电子数3下列通过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中,不合理的是()A此图中黑色粉末变成红色,说明木炭具有可燃性B此图中附着在烧杯

11、内壁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蜡烛燃烧产生二氧化碳C此图中铝表面有划出的痕迹,说明硬铝比铝的硬度大D此图中气球变大,说明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发生了反应【考点】化学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蜡烛燃烧实验;合金与合金的性质;碱的化学性质;碳的化学性质【专题】简单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分析】A、根据木炭和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证明木炭具有还原性进行解答;B、根据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进行解答;C、根据合金的硬度大进行解答;D、根据图中气球变大,说明二氧化碳气体被吸收进行解答【解答】解:A、黑色粉末变成红色是由于木炭和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证明木炭具有还原性,而不是可燃性,故A错误;B、二氧化

12、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所以附着在烧杯内壁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蜡烛燃烧产生二氧化碳,故B正确;C、铝表面有划出的痕迹,说明硬铝比铝的硬度大,故C正确;D、图中气球变大,说明二氧化碳气体被吸收,从而证明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发生了反应,故D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不是很大,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分析所涉及物质的性质,再根据物质的性质进行分析判断能否达到实验目的4下列有关说法或表达错误的是()A氢气燃烧产物不会污染空气B水的污染加剧了淡水资源危机C四个铵根离子:4NH3+D实验室制取氧气,常采用分解过氧化氢的方法【考点】氢气的用途和氢能的优缺点;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水资源的污染与防治;化学符

13、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专题】化学与能源;化学知识生活化;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空气与水;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检验、干燥与净化【分析】A、根据氢气燃烧生成水进行分析;B、根据淡水资源仅占所有水资源的0.75%进行分析;C、根据离子的表示方法分析;D、验室制取氧气,常采用分解过氧化氢的方法【解答】解:A、氢气燃烧后的产物不会污染空气,因为它燃烧的生成物只有水,故此项正确;B、淡水资源仅占所有水资源的0.75%,水的污染会加剧淡水资源危机,故此项正确;C、由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四个铵根离子可表示为:4NH4+,此项错误;D、在实验室里,常采用分解过氧化氢溶液的方法制取氧气,故此项正确;故选C【点评】此题考查的知识点较多,综合性较强,要注意平时知识的积累5按如图提供的信息,以下判断正确的是()A第二周期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层数从左到右依次增多B第三周期的Na、Mg、Al均为金属元素CMg2+、H+最外层电子数分别为2和0DNa+和Al3+的核外质子数相同【考点】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A、根据第二周期元素的原子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