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_2019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含解析)

上传人:Changge****183;we... 文档编号:119549440 上传时间:2020-01-18 格式:DOC 页数:41 大小:1.4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_2019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2018_2019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2018_2019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2018_2019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2018_2019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_2019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_2019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含解析)(4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8-2019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1. 下列关于人类遗传病的叙述,错误的是 ( )遗传物质改变的一定是遗传病一个家族几代人中都出现过的疾病是遗传病携带遗传病基因的个体会患遗传病不携带遗传病基因的个体不会患遗传病A. B. C. D. 【答案】D【解析】【分析】遗传病是生殖细胞或受精卵的遗传物质(染色体和基因)发生突变(或变异)所引起的疾病,是由遗传物质发生异常改变而引起的,通常具有垂直传递的特征。【详解】、如果遗传物质改变发生在体细胞,不能遗传,则不是遗传病,错误;、一个家族几代人中都出现过的疾病不一定是由于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如由环境因素引起的疾病,错误;

2、、若是一种隐性遗传病,则携带遗传病基因的个体可能不患此病,错误、遗传病也可能是由于染色体增添或缺失所引起,如21三体综合征,是因为21号染色体多了一条,而不是因为携带致病基因而患遗传病,错误。故选D。2.关于人类“白化病”、“猫叫综合征”和“青少年型糖尿病”的叙述,正确的是A. 都可通过光学显微镜检测染色体是否异常B. 患者父母不一定患病C. 都是遗传病,患者的后代都会患病D. 都是基因突变引起的【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白化病、猫叫综合症和青少年型糖尿病分别是单基因遗传病、多基因遗传病、染色体异常遗传病。只有染色体异常遗传病才能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白化病的父母不一定是白化病,三种病遗传物

3、质发生了改变,所以是遗传病,但其后代不一定患病。考点:本题考查生物变异的相关内容,意在考查学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3.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在调查人群中的遗传病时,以“研究病的遗传方式”为课题。下列子课题中最为简单可行且所选择的调查方法最为合理的是( )A. 研究猫叫综合征的遗传方式;在学校内随机抽样调查B. 研究青少年型糖尿病;在患者家系中调查C. 研究艾滋病的遗传方式;在全市随机抽样调查D. 研究红绿色盲的遗传方式;在患者家系中调查【答案】D【解析】【分析】由题文和选项的描述可知:该题考查学生对人类遗传病的调查的相关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知道人类遗传病

4、的类型及其常见的实例、明确调查人类遗传病的原理及其注意事项是正确解答此题的关键。【详解】猫叫综合征是人类的第5号染色体缺失引起,属于人体染色体结构变异引发的遗传病,患儿的哭声像猫叫,不适合用于遗传病的调查,A错误;青少年型糖尿病属于多基因遗传病,具有家族聚集现象,易受环境影响,不适合作为调查对象,B错误;艾滋病是人类感染了HIV病毒引起,不属于遗传病,C错误;红绿色盲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属于单基因遗传病,因此研究红绿色盲的遗传方式,可在患者家系中调查,D正确。【点睛】疑难点拨:遗传病类型的选择:调查时,最好选取群体中发病率较高的单基因遗传病,如红绿色盲、白化病等。调查某种遗传病的发病率时,

5、要在群体中随机抽样调查,并保证调查的群体足够大。调查某种遗传病的遗传方式时,要在患者家系中调查,绘制遗传系谱图。在此基础上,围绕“人类遗传病的类型及其特点”等知识分析判断各选项。4. 某城市兔唇畸形新生儿出生率明显高于其他城市,研究这种现象是否由遗传因素引起方法不包括A. 对正常个体与畸形个体进行基因组比较研究B. 对该城市出生的双胞胎进行相关的调查统计分析C. 对该城市出生的兔唇畸形患者的血型进行调查统计分析D. 对兔唇畸形患者家系进行调查统计分析【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通过对正常个体与畸形个体进行基因组比较研究可以直接分析DNA序列,确定是否由遗传引起,故A正确。对双胞胎进行相关调查统

6、计也可以推测出,因为双胞胎基因组成几乎是完全相同的,如果一个患一个不患,最可能是环境因素造成的,故B正确。进行血型调查统计分析对确定是否遗传因素引起的没有辅助意义,故C错误。对患者家系进行调查统计分析可以大概确定发病方式,故D正确。考点:本题考查变异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掌握程度和应用能力。5. 双亲正常生出了一个染色体组成为44XXY的孩子,关于此现象的分析,正确的是( )A. 若孩子不患色盲,出现的异常配子一定为父亲产生的精子B. 若孩子患色盲,出现的异常配子一定为母亲产生的卵细胞C. 若该孩子长大后能产生配子,则产生含X染色体配子的概率是2/3D. 正常双亲的骨髓造血干细胞

7、中含有23个四分体【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根据题意分析可知:双亲正常生出一个染色体组成为44+XXY的孩子,则该孩子是由精子和卵细胞的染色体组成为22+X和22+XY或22+XX和22+Y两种情况结合形成的。如果是孩子不患色盲,出现异常配子的可能为父亲产生的精子也可能为母亲产生的卵细胞,A项错误;如果孩子患色盲,则孩子的基因型为XbXbY,根据色盲的遗传方式,如果孩子患色盲,则色盲基因只能来自母亲,则出现异常配子一定为母亲产生的卵细胞,B项正确;如果该孩子长大后能产生配子,则配子类型为X、XY、XX、Y,则含X染色体配子的概率占3/4,C项错误;四分体出现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而正常双亲的

8、骨髓造血干细胞只能进行有丝分裂,故不会出现四分体,D项错误。考点:本题考查减数分裂染色体异常情况,意在考查考生识记所列知识点,并能运用所学知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的能力。6.假设一对夫妇生育的7个儿子中,3个患有血友病(Hh),3个患有红绿色盲(Ee),1个正常。下列示意图所代表的细胞中,最有可能来自孩子母亲的是【答案】B【解析】本题可用排除法解答。血友病和红绿色盲都是伴X染色体遗传病,女性细胞中只含一对X染色体,因此血友病基因和红绿色盲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可排除C项。若选A项,将会出现同时患上述2种病的儿子,与题意不符。题目D项基因位置标注错误,2对等位基因Hh 、Ee不应位

9、于同一条染色体上,应位于同源染色体上。选B项能出现分别患血友病和红绿色盲的儿子,还可通过同源染色体交叉互换得到正常的儿子。【考点定位】本题主要考查伴性遗传病的遗传规律,意在考查学生的分析推理能力,属理解水平,难度适中。7. 下图为先天愚型的遗传图解,据图分析,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A. 若发病原因为减数分裂异常,则患者2体内的额外染色体一定来自父方B. 若发病原因为减数分裂异常,则可能患者2的父亲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发生了差错C. 若发病原因为减数分裂异常,则患者l体内的额外染色体一定来自其母亲D. 若发病原因为有丝分裂异常,则额外的染色体是由胚胎发育早期的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单体不分离所致【

10、答案】C【解析】若发病原因为有丝分裂异常,则额外的染色体是由胚胎发育早期的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单体不分离所致;若发病原因为减数分裂异常,则患者2体内的额外染色体一定来自父方,是父亲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可能发生了差错(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后移到同一极)导致的。患者1体内的额外染色体可能来自其母亲(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没有分离移向同一极导致或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后移到同一极导致的),也有可能来自父亲(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没有分离移向同一极导致的或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后移到同一极导致)。故选C8.某种病是一种单基因遗传病,某遗传病调查小组对某女性患者的家系成员进

11、行了调查,结果如表所示(“”表示患者,“”表示正常)。则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祖父祖母姑姑外祖父外祖母舅舅父亲母亲弟弟A. 调查时应分多个小组、对多个家庭进行调查,以获得足够大的群体调查数据B. 祖父和父亲的基因型相同的概率为1C. 调查该病的发病率应在人群中随机抽样调查D. 该病属于伴X染色体遗传病【答案】D【解析】【分析】根据表格中数据可以画出相对应的遗传系谱图:【详解】人群中遗传病的调查可以以小组为单位开展调查工作,每个小组可以调查周围熟悉的4-10个家庭中的遗传病的情况,A正确;调查该病的发病率应在人群中随机抽样调查,C正确;由父亲和母亲生出不患病的弟弟推知,该种遗传病为显性遗传病,若

12、该病为伴X显性遗传病,则祖父母一定会生出患病的女儿,但姑姑是正常的,因此该病属于常染色体上显性遗传病,D错误;若用A和a基因表示,祖父患病,但姑姑正常,则祖父的基因型为Aa,父亲患病,但弟弟正常,因此父亲的基因型为Aa,由此推知,祖父和父亲的基因型相同的概率为1,B正确。本题的答案选D。【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看清题干中信息“某种病是一种单基因遗传病,某遗传病调查小组对某女性患者的家系成员进行了调查”,再根据题意作答。9.如图表示利用某种农作物品种和培育出的几种方法,据图分析错误的是() A. 过程和均可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B. 培育品种的最简便的途径是C. 通过过程育种的原理是染色体变异D.

13、 通过过程育种最不容易达到目的【答案】A【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题中所涉及的育种方式有诱变育种()、杂交育种()、单倍体育种(),原理分别是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详解】由于单倍体高度不育,所以过程常用一定浓度的秋水仙素处理单倍体幼苗,而不可能处理萌发的种子,A错误;途径为杂交育种,方法最简便。但由于获得的子代中既有纯合体又有杂合体,需要不断地连续自交进行筛选才能获得需要的品种,所以育种时间长,B正确;经过培育形成常用的方法是花药离体培养;过程常用一定浓度的秋水仙素处理的幼苗,使其染色体数目加倍,所以通过过程的原理是染色体变异,C正确;由于变异是不定向的,所以通过诱变

14、育种IV过程最不容易达到目的,D正确。【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单倍体幼苗可以用秋水仙素处理,但单倍体幼苗长得弱小,而且高度不育,不能产生种子,因此不能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10. 下列实践活动包含基因工程技术的是A. 水稻 F1 花药经培养和染色体加倍,获得基因型纯合新品种B. 抗虫小麦与矮秆小麦杂交,通过基因重组获得抗虫矮秆小麦C. 将含抗病基因的重组 DNA 导入玉米细胞,经组织培养获得抗病植株D. 用射线照射大豆使其基因结构发生改变,获得种子性状发生变异的大豆【答案】C【解析】A 项属于单倍体育种,原理是染色体变异;B 项属于杂交育种,原理是基因重组;C 项属于基因工程,原理是基因

15、重组;D 项属于诱变育种,原理是基因突变。【考点定位】本题考查学生对育种相关知识的理解,属于对理解、应用层次的考查。11. 利用基因型为aabb与AABB的水稻作为亲本培育基因型为AAbb的新品种,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利用F1的花药进行离体培养可获得该新品种B. 操作最简便的是杂交育种,能明显缩短育种年限的是单倍体育种C. 诱变育种不能定向获得该新品种D. 若通过多倍体育种获得AAAAbbbb个体,和该新品种存在生殖隔离【答案】A【解析】利用F1的花药进行离体培养获得的是单倍体,还需要用秋水仙素处理幼苗,并筛选出新品种,A错误;杂交育种在子二代中直接选种,是最简捷的方法;单倍体育种得到的都是纯合体,能明显缩短育种年限,B正确;由于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所以诱变育种不能定向获得该新品种,C正确;通过多倍体育种获得的AAAAbbbb个体与AAbb的新品种是两个不同的物种,所以它们之间存在生殖隔离,D正确。【考点定位】基因的自由组合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