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识字(二)8小书包 人教部编版

上传人:烟*** 文档编号:119548392 上传时间:2020-01-18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2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识字(二)8小书包 人教部编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识字(二)8小书包 人教部编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识字(二)8小书包 人教部编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识字(二)8小书包 人教部编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识字(二)8小书包 人教部编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识字(二)8小书包 人教部编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识字(二)8小书包 人教部编版(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书包教学设计教科书分析:1.课文由一组词串和一首儿歌组成,词串说的是学生的学习用具;儿歌则不但展示了小书包里的学习用具,还告诉学生它们是好伙伴。词串和儿歌的内容反映的是学生熟悉的学习生活;儿歌押o韵,语言浅白,节奏明快,琅琅上口,有利于激发学生朗读、识字和培养良好学习习惯的兴趣。2.课文配有插图,插图色彩鲜明,形象展示了小书包和词串、儿歌提到的学习用具,有利于图文结合了解课文内容,发展学生观察力和想象力。3.本课继续让学生认识偏旁包字头、单人旁、竹字头,根据教师用书对“要求认识的字”教学要注意的问题,认识偏旁的目的,是知道合体字这个概念;到认识积累了一定量的字后,再了解其表意的功能,以帮助学

2、生用自己的办法识记汉字,现阶段的教学注意不要拔高目标要求。学情分析:1.有部分学生汉语拼音拼读、认读能力还是比较薄弱,要充分利用课文全注音的有利条件,复习巩固提高学生的拼读、认读能力,让学习慢的学生也能通过课文的学习达到汉语拼音学习的目标要求。2.虽然学生已经逐步适应课堂的学习,但是由于一上学生的特点,要保持长时间的注意及学习是困难的,因此有必要将学习过程融入一定的激励、激趣活动中,例如“比比谁的红花多”(完成一个学习任务,奖励一朵小红花,课堂教学结束后统计并给予奖励)“闯关”“登高峰”(完成一个学习任务,就闯过一关或登上一坡,完成所有学习,就闯关成功或登上高峰)寓学于玩中,以唤起注意,维持学

3、习兴趣。(注:这类激励、激趣活动应根据教师教学风格、习惯不同而选择设置,并成为常态,故本教学设计不呈现这类活动的设计。)3一年级学生以感性思维为主,外部言语能力为主,内部言语能力开始发展,因此,借助读物插图阅读,既是教学目标,又是很重要的教学策略。应充分运用这个教学策略引导学生了解词句意思,了解课文内容,并以此作为评价标准评价学生是否了解。教学目标:1.借助汉语拼音,能正确朗读课文中的词串和儿歌我的小书包。2.图文结合和结合生活实际,了解句子意思,读懂课文,能说说自己书包里有些什么文具。3.认识偏旁包字头、单人旁、竹字头,能正确认读“书”等11个生字新词。4.能正确读写“早”等5个生字,注意笔

4、画在田字格位置,努力按照书写要求和正确的执笔姿势和写字姿势做。5.能借助拼音正确朗读两个收拾整理书包的句子,然后按照句子提示收拾整理自己的书包,激发爱护文具的情感,和培养收拾整理书包习惯的愿望。教学重点:1.能正确朗读课文中的词串和韵文我的小书包。2.能正确认读“书”等11个生字新词,正确读写“早”等5个生字。教学难点:图文结合和结合生活实际,了解句子意思,读懂课文,能说说自己书包里有些什么文具。教学准备:教师:“书”等11个生字字卡,“早”等5个会写字的田字格字卡;“橡皮”等7个词语的词卡(注音);课文图画PPT。学生:每人一套“书”等11个生字字卡。(不注音)教学时数:两课时。教学过程:(

5、注:1.教学过程中的“反馈指导”指的是采用班级的组织形式进行交流汇报,以获取学生学习结果以及思维过程,相机进行指导达标。2.学生答案,注意指导用完整的句子说话;并只要求意思相同,不要求文字雷同,设计中不再说明。)一、复习,激趣导入,明确主要学习目标。(一)复习有关的音节、声母、韵母。1.PPT出示下面的音节、声母、韵母:ch_c_q sh_s_x zh_z_j o_ou_uo xio y出示任务:自由读读这些音节、声母、韵母,注意读准音。2.反馈指导。指名读或拼读,相机指导。齐读。小结:读准舌面音、舌尖前音和翘舌音,正确认读韵母、整体认读音节和拼读三拼音,有助于读准字音,帮助我们纠正地方音。(

6、二)激趣导入,明确主要学习目标。1.导语:这个单元我们学习了课文画和大小多少,认识了走之底等一些偏旁,认识了20多个字,会写了“水”等9个字,还认识了数量词。今天,我们继续学习一篇新的识字课文,这篇课文又让我们学习到什么呢?请看老师板书课文题目。1老师板书题目:小书包(“书”“包”注音)2.出示任务:自己借助拼音读准题目。3.反馈指导:指名拼读“书”“包”后读题目;订正后全班齐读课题。4.导语:同学们,你们来到学校学习,每一个人都有一个好朋友小书包。今天,我们通过对识字课文小书包的学习,不但要像前两篇识字课文学习那样,朗读课文,学习一些偏旁,学习会认的字和会写的字,还要学习什么呢?我们将课文读

7、好了,学习了这课的生字新词,就能知道了。二、学习朗读课文,学习会认的字。(一)看图说话,学习朗读词串。1.导语:我们的好朋友小书包,他的肚子里面装着我们学习的好伙伴,大家能与这些小伙伴打个招呼吗?出示任务:(PPT出示课文插图)仔细观察图画,看看上面有哪些你的好伙伴,然后用句子“你好,我的小伙伴!”分别与他们打招呼。个体操作,同桌交流。2.反馈指导。(1)指名指着某一文具打招呼。(2)评议文具名称是否正确,是否符合打招呼的语气。(3)当与词串中的文具打招呼,贴出该文具的词语。(4)指名读该文具的词语,正音、带读,齐读。(4)最后在黑板上形成教科书里的词串部分。3.出示任务:借助拼音,把词串部分

8、读准音,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回读。个体操作。4.反馈指导:指名朗读。师生评议,标准:读准音,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回读。5.导语:由一个个词语组成的课文,我们也给它一个名称,叫做词串(带读“词串”)。朗读词串也可以像朗读儿歌、古诗那样,击掌有节奏来朗读的。出示任务:请同学们尝试一边击掌,一边有节奏朗读词串。个体练习,同桌交流。6.反馈指导。指名击掌朗读词串,相机指导。指导后齐击掌朗读。(二)借助汉语拼音,尝试朗读课文。1.导语:我们把词串朗读好了,也能把课文中的儿歌读好吗?出示任务:请同学们轻声朗读课文中的儿歌,遇到不会读的字,拼读一下字上的音节,看看自己能不能将课文朗读下来。2.反馈指导:

9、指名每人朗读两行,正音;正音后学生自由朗读或齐读该两行。3.出示任务:朗读课文,注意刚才纠正的读音,做到读准字音;还要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回读。个体练习,同桌互读互纠。4.反馈指导:指名朗读,师生按要求评议。齐读。5.导语:朗读做到读准字音,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回读,是最基本的要求。那么你能像朗读词串那样,击掌朗读这首儿歌吗?出示任务:请同学们尝试一边击掌,一边有节奏朗读这首儿歌。个体练习。6.反馈指导。指名击掌朗读儿歌,相机指导。指导后齐击掌朗读。(三)学习会认的字。1.导语:同学们把课文读准了,读通顺流利了,现在把会认读的字单独拿出来,你还会认读吗?请同学们像上一篇课文学习那样,按照课

10、后双横线列出会认的字的顺序,在课文里把会认的字圈画出来,然后借助拼音把这些字读准。出示任务:把会认的字圈画出来,然后借助拼音把这些字宝宝读准。个体操作练习。2.反馈指导:(1)订正会认的字的圈画。(2)出示会认的字字卡(注音),指名拼读(23人,关注学习较慢的学生。)相机指导。(3)自由拼读、全班齐拼读。3.会认读的字音难字学习。(1)导语:通过刚才会认的字的读音学习,你觉得哪个字容易读错要提醒大家的?出示任务:读读这些会认读的字,你觉得哪个字容易读错需要提醒大家的?(2)反馈指导。预设:(归类进行指导。)翘舌音:书、尺;平舌音:作、早。正音后,单字开火车检查、巩固。4. 导语:读准了会认读的

11、字,你能给这些字宝宝在课文中找朋友吗?出示任务:在课文中给会认读的字宝宝找出它们的朋友,用横线画出来。(提示:连在一起读的就是它们的好朋友,用横线在它们的下面画出来)。(注:有些字在课文中是单音节词,这些单音节词不要硬找朋友,可留待口头组词找朋友。)5.反馈指导。(1)反馈订正画词情况,相机强调“连在一起读的才是好朋友”。(2)PPT示课文词语,会认读的字注音,直呼读字读词,方式如:“书、书、书,书包的书”。齐读,自由读。6.“书、包、作、业、本、笔、刀、课、早、校” 口头组词。(1)(贴出会认读的字的字卡后)出示任务:请同学们想一想,这些字在生活中,它们会和哪个字宝宝组成词语的呢?同桌说一说

12、。7.反馈指导。(1)逐一反馈,学生组词正确的,就以字卡为中心板书成词语;如学生用同音字组词的,则把这个词语板书在副板书位置,以示区别和纠正。(2)如果学生组的词语是日常常用词语,可相机让学生口头用词语说一句话。(注意说话数量的把控,不要喧宾夺主。)(3)将学生组的词语带读一、两遍。(4)小结:同学们真用心,能在生活中知道那么多的词语,其实生活就是一个大课堂,我们可以通过生活认识很多字,知道很多词语的。(四)认识包字头、单人旁、竹字头。1.导语:同学们,我们在前几课的学习中,知道了构成合体字的部件有一个名称,叫“偏旁”,学习不少偏旁。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新的偏旁,请你们在这一课的会认读的字里找一找

13、,看看有哪些合体字的偏旁要学习的?2. 反馈指导:预设:包(“勹”“巳”)作(“亻”“乍”)笔(“ ”“毛”)3.小结:同学们找得真准确!“包”“作”“弊”是合体字,它们分别由不同的偏旁构成,这些偏旁也有自己的名称,“包”字右上的偏旁“勹”叫“包字头”,从包字头取义的字一般与人身、包裹有关;“作”字左边的偏旁“亻”叫“单人旁”,从单人旁取义的字多与人有关;“笔”字上面的偏旁“ ”叫“竹字头”,从竹字头取义的字多与竹子有关。4.PPT出示,齐读一遍:字 偏旁 偏旁名称包 勹 包字头作 亻 单人旁笔 竹字头5.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新的知识,交了三个新朋友:包字头、单人旁和竹字头。这些偏旁朋友作用可

14、大了,他们表示一定范围的意义,可以帮助我们认识更多的字宝宝,可以帮助我们牢记字宝宝。(五)朗读课文。1.导语:读准了会认读的字的读音,学习了新的偏旁,你们能把课文朗读得更好吗?出示任务:击掌,有节奏地朗读课文。个体练习,同桌互读互纠。2.反馈指导。指名检查后,齐击掌朗读。三、会认读的字认字的初步评价。(一)同桌打乱字卡顺序相互检查纠正。(二)游戏认字(注:所出示的字脱音节)。四、图文结合,了解课文内容,激发爱护文具的情感,和培养收拾整理书包习惯的愿望。导语:我们学习了会认读的字,能正确流利朗读课文了,下面我们就要结合课文的图画,学习课文了。(一)图文结合,了解课文内容,感悟课文主题。1. 出示任务:(PPT出示课文图画)看图朗读课文,想一想,儿歌里的“宝贝”说的是什么东西?在课文里分别找出来,在它们的下面点上实心圆点。然后用“儿歌里的宝贝说的是”说一说。个体操作思考,同桌交流。2.反馈指导:预设:儿歌里的“宝贝”说的是课本、作业本、铅笔、转笔刀、尺子、笔袋、橡皮。3.导语:同学们真会读书,说话也说的很清楚明白。那么,你的书包里有哪些文具呢?把它们摆到桌子上面来,同桌互相说说自己书包里有些什么文具。出示任务:把自己书包里的文具摆到桌子上来,然后用句子“我的书包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