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安达市四中初三物理一诊物理试题_7817453.docx

上传人:ha****o 文档编号:119548022 上传时间:2020-03-02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435.9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黑龙江省安达市四中初三物理一诊物理试题_7817453.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黑龙江省安达市四中初三物理一诊物理试题_7817453.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黑龙江省安达市四中初三物理一诊物理试题_7817453.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黑龙江省安达市四中初三物理一诊物理试题_7817453.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黑龙江省安达市四中初三物理一诊物理试题_7817453.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黑龙江省安达市四中初三物理一诊物理试题_7817453.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黑龙江省安达市四中初三物理一诊物理试题_7817453.docx(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物理一诊试题A卷(共100分)第I卷(选择题共30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 分,共30 分)1下列实例中,属于采用增大压力的方法增大压强的是( ) A坦克装有履带 B钉尖做得尖锐C刀刃磨得锋利 D砍刀做得重些2下列实例中的“吸”,不是利用大气压工作的是( ) A用吸盘吸住玻璃B用饮料管吸饮料 C用干纸巾吸水滴来源:学&科&网D用吸尘器吸灰尘3如图1,手机和音叉的位置保持不变,利用手机软件测出音叉发出的声音从50dB 变为 40dB,说明音叉( ) A发出的声音响度变大B发出的声音响度变小图1 C1s 内振动的次数变少D振动 1 次所用的时间变短42017 年11月5日19时45分,中国以“

2、一箭双星”方式成功发射第24颗、第25颗北斗导航卫星,开启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全球组网新时代,如图2所示。北斗导航卫星传递信息是利用( ) A超声波B次声波C激光图2D电磁波5关于家庭电路和安全用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低于220 V的电压都是安全电压 B家庭电路中空气开关跳闸,一定是发生了短路 C电冰箱的金属外壳应该用导线接地 D家用电能表上的示数显示了家庭用电器消耗的总功率6关于物体所受的浮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空气中的物体不受浮力作用 B沉在水底的铁球不受浮力作用 C浮力是物体对液体施加压力的合力 D浮力是液体对物体施加压力的合力7如图3,导体棒AB向左运动,下列操作一定能

3、使导体棒向右运动的是( ) A调换磁极图3B换用新干电池 C将导体棒A、B端对调D向左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8公交车后门左右扶杆上各有一个按钮,每个按钮相当于一个开关,当乘客按下任一按钮,驾驶台上的指示灯都会亮,提示司机有人下车,如图4所示的电路设计能实现上述要求的是( )A B 图4 C D 9下列家用电器中,额定功率最接近1kW的是( ) A微波炉 B笔记本电脑 C手电筒 D卧室照明灯102017年4月20日,中国首个货运飞船“天舟一号”在海南文昌发射升空。升空后“天舟一号”与空间站“天宫二号”成功实现了交会对接如图5所示。对接后,若说“天舟一号”是运动的,所选的参照物是( ) A“天宫二号”

4、B“天舟一号”图5 C地面D“天舟一号”中的货物11下列关于温度、热量、内能和热值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的温度升高,内能一定增大 B物体从外界吸收了热量,温度一定升高 C物体的温度越高,具有的热量越多 D不同燃料燃烧时,放出热量越多的热值越大12下列关于核能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质是由原子组成的,原子中有原子核,所以利用任何物质都能得到核能 B到目前为止,人类获得核能只有两种途径,即原子核的裂变和聚变 C原子弹和氢弹都是利用原子核的裂变来源:学科网ZXXK D只有在人为条件下才会发生热核反应13自然界中能量的形式多种多样且能相互转化,在图6中属于内能转化成机械能的是( ) 来源:

5、学,科,网Z,X,X,KA B 图6 C DA风车发电B电风扇工作 C汽油机做功冲程 D运动员跳高14用两个相同的电热水器给质量同为2kg的物体甲和水加热,它们的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7所示,据此判断甲物质10min吸收的热量为c水=4.2103J/(kg)( )图7 A0.84105J B1.2105J C2.52105J D条件不足,不能计算15如图8所示的电路中,R1R2,闭合开关S后,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电路的等效电阻大于R1的电阻值图8 B电路的等效电阻小于R2的电阻值 CR1两端的电压大于R2两端的电压 D通过R1的电流大于通过R2的电流第卷(非选择题,共70分)二、填空题

6、(每空 2 分,共 32 分)16眼球好像一架照相机,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 ,来自物体的光线在视网膜上成 (选填“倒立、缩小的实像”或“正立、缩小的虚像”)。17小明骑着共享单车在平直路面上匀速前进,人和车的总重力与 是平衡力;小明停止蹬脚踏板后,单车继续向前滑行,这是由于单车具有 。18在测量小灯泡电阻的实验中,正确连接电路并闭合开关后,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如图9所示,则流过小灯泡的电流为 A,小灯泡的电阻为 。19将装有水的试管放入装有水的烧杯中,用酒精灯对烧杯进行加热如图10所示,一段时间后,观察到烧杯中的水沸腾,而试管中的水 (选填“会”或“不会”)沸腾,沸腾是一种 现象(

7、填物态变化名称)。图9 图10 图11 20在图11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S、S1,电路正常工作。若不更换电路元件,且开关S始终闭合,请通过一定的操作达到如下要求。使电流表A的示数变小的操作是: 。使电流表A和A1示数比值变大的操作是: 。21在成都很多商场安装了如图12甲所示的“聪明的电梯”,没人和有人时,电梯运行的速度会发生变化。爱探索的小刚在网络上搜索到了这种电梯的简易控制电路如图12乙所示,R是一个压敏电阻,其电阻值随压力的增大而减小。当人离开电梯后,电磁铁的磁性变 (选填“强”或“弱”),电动机的转速变 (选填“快”、“慢”或“不变”)。图12图13 22如图13甲

8、是家用电吹风的工作原理图,电吹风工作时可以吹出热风也可以吹出凉风。要让电吹风工作时吹出热风,它的开关应置于图甲中 (选填“1”、“2”或“3”)位置,某次用该电吹风将头发吹干的过程中,电吹风的功率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13乙所示,则在该次吹干头发过程中电吹风消耗的总电能是 J。图1423如图14所示,用滑轮组将1.5kg的物体匀速提高0.5m,拉力F为10N,则滑轮组机械效率为 。若增加所提物体的重力,滑轮组机械效率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g=10N/kg。 三、作图与计算题(共16分。计算题在解答时应写出公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24(2分)在图15中,根据

9、给出的反射光线OB画出入射光线AO,并标出入射角及其度数。图16图15 25(2分)如图16所示,手压缩弹簧时,拇指对弹簧的压力为10N,作出拇指所受弹力F的示意图。26(6分)为节能减排,建筑上普遍采用空心砖代替实心砖如图17所示。质量为3.6kg的某空心砖,规格为20cm15cm10cm,砖的实心部分占总体积的60%,g取10N/kg。求:(1)该砖块的重力;(2)该砖块材料的密度。图17 27(6分)如图18甲所示,电源电压一定。额定电压都为6V的灯L1和L2的UI图线如图18乙所示,滑动变阻器铭牌上标有“181.5A”字样,电压表所接量程为015V,电流表所接量程为03A。(1)当只闭

10、合S、S1,滑片位于最左端,灯L1正常发光时,电源电压为多少?(2)当只闭合S、S2,灯L2正常发光,且通电20s时,电路消耗的电能为多少?图18四、实验与探究题(每空2分,共22 分)28(10分)小芳和小李做“探究串联电路规律”实验,所用实验器材包括电源(电压恒为6V)、开关、若干已知阻值的电阻、电压表、电流表和若干导线,他们先按图19所示的电路图正确连接电路,通过实验探究得到串联电路电流处处相等。为探究串联电路电压规律,小芬打算先将电压表接在AB两端,测电阻R1两端电压U1,然后保持电压表B连接点不动,只断开A连接点,并改接到C连接点上,测电阻R2两端的电压U2,小李觉得这样操作无法测电

11、阻R2两端电压U2。你认为小李的判断是 (选填“正确”或“错误”),理由是 。序号R1()R2()U1(V)U2(V)来源:学。科。网Z。X。X。KU(V)110301.54.56.0220203.03.06.0330154.02.06.0440104.81.26.0讨论完毕后,他们按正确的方法实验,用电压表分别测出R1、R2两端的电压U1、U2,以及R1、R2两端总的电压U,并多次改变R1和R2的阻值,重复上述实验,实验记录如下表所示:图19(a) 分析比较表中最后三列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 。(b) 进一步综合分析比较U1与U2的比值和R1与R2的比值关系,可以得到的结论是: 。为探究串联电路电阻规律,他们先将电流表串联在图19所示的电路中,然后用R替换R1和R2接入AC之间,当替换前后电流表示数保持相同时,电阻R即是R1和R2的等效电阻,此过程用的研究方法是 。29(12分)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如图20甲、图20乙所示。图20(1)实验前,发现杠杆处于如图20甲所示的状态,为了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杠杆右端的平衡螺母向 移动。(2)上面操作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这样做的目的是 。(3)某实验小组进行正确的实验操作后,得到的数据为F1=6N,l1=20cm,F2=4N和l2=30cm该实验小组是否根据这组数据就能得出探究结论。答: ,理由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