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2 我们的呼吸 青岛版

上传人:doc****ang 文档编号:119547846 上传时间:2020-01-18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2 我们的呼吸 青岛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2 我们的呼吸 青岛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2 我们的呼吸 青岛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2 我们的呼吸 青岛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2 我们的呼吸 青岛版(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我们的呼吸【教学目标】(一)科学知识:1了解人体呼吸的过程;2知道常见呼吸系统疾病产生的原因以及预防措施。(二)过程与方法:1能应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观察到的现象提出问题并做出猜想和假设;2能用简单的器材做简单的观察实验;3能将实验中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比较与分析。(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愿意合作交流;2养成细致观察的学习习惯和尊重事实的科学态度;3能够珍爱生命。【教学重难点】1能运用实验验证人体呼出气体的成分;2人体呼吸系统疾病产生的原因以及预防措施。【教学准备】保鲜袋、气球、玻璃管、集气瓶、烧杯、澄清的石灰水、软尺、火柴等物品。【教学过程】(一)游戏导入1谈话:我们每时每刻都在呼吸。假如人

2、不呼吸会怎样?请同学们用保鲜袋贴住嘴巴和鼻子,周边不要留任何缝隙。这时你的呼吸有什么感觉?过一会儿又有什么感觉?注意时间不能太长,当你感到呼吸困难时,即取下保鲜袋。刚才是什么感觉?如果再憋下去会怎么样?(学生自由汇报)2师生小结:我们每时每刻都要呼吸,呼吸意味着生命的存在,没有人可以在停止呼吸的情况下存活很长时间。(目的:创设教学情景,让学生亲身体验呼吸的重要性,深刻体会人每时每刻都离不开呼吸。)(二)探究活动1设计实验探究:我们吸进和呼出的气体相同吗?(1)推测吸进和呼出的空气成分有什么变化。谈话:我们不停地进行呼吸,吸进去的是什么?呼出来的又是什么?两种气体的成分会一样吗?你是怎么知道的?

3、要知道吸入和呼出的气体是否不同,我们先来做一个小游戏:一手拿集气瓶罩在嘴上,瓶口周围不要漏气,另外一只手捏住鼻子,只用嘴呼吸,会有什么感觉?(集气瓶刚刚罩在口上时,呼吸还正常,过一会儿,会感觉到呼吸困难。这是为什么呢?可能是因为集气瓶内的空气中氧气越来越少了,二氧化碳越来越多了。)(目的:让学生感知集气瓶的容积没变,而呼吸从正常到困难的过程,从而引发思考:是否集气瓶内气体成分有所改变。)(2)实验指导要验证集气瓶内的空气中氧气变少、二氧化碳增多,我们又有什么办法收集自己呼出的气体呢?今天我们来学习用排水集气法来收集我们自己呼出的气体,请同学们看大屏幕,先阅读第一张资料卡片(多媒体课件),了解什

4、么叫排水集气法。(排水集气法:取一只集气瓶,装满水,用玻璃片盖严,倒立在水槽中,然后把玻璃片移开瓶口。把玻璃管一端伸入集气瓶口下,用手扶住瓶子,从玻璃管另一端向瓶内呼气。待瓶中充满气体后,在水中用玻璃片将瓶口盖严,然后将瓶子从水中取出,瓶口向上放在桌面上。)下面我们就来用刚才学习的排水集气法收集我们呼出的气体,实验时我们要注意合作,每2人为一个小组,一人呼气,一人协助拿住集气瓶和玻璃片。用什么方法可以验证呼出的气体中氧气变少、二氧化碳增多?请同学们看大屏幕,阅读第二张资料卡片上的温馨提示,先了解二氧化碳有哪些特性。a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b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了解了二氧化碳的特性后,

5、同学们想一想,有哪些方法可以证明我们呼出的气体中氧气变少、二氧化碳增多?(3)学生自由讨论设计实验并汇报。根据同学们刚才设计的方案,我们可将燃烧的火柴棒放进瓶中,看看会有什么变化?再用玻璃管往澄清石灰水内吹气,又会有什么变化?再用打气筒向石灰水内充气,对比一下看看石灰水会有没有变化?每2人为一个小组,每组一张记录表,如下:检验人体吸进和呼出的气体是否相同实验记录表探究方法现象猜想放入燃烧的火柴用嘴往澄清石灰水中吹气结论:(4)实验分析:将燃烧的火柴棒放进瓶中,火柴很快熄灭了,说明呼出的气体中支持燃烧的氧气较少,玻璃管往澄清石灰水中吹气,原本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说明呼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

6、气体;用打气筒向石灰水内充气,石灰水没有明显变化。通过以上实验,我们知道了人在呼吸中,要吸进氧气,呼出二氧化碳。人体只有连续不断地得到充足的氧气,“生命之火”才能旺盛,才能源源不断地供给人体活动所需的能量。(目的:将排水集气法和二氧化碳的有关特性以资料的形式呈现给学生,让学生学习掌握收集二氧化碳的科学方法,使学生的预测具有一定的目的性;交流注意事项,保证实验的顺利进行;用简单器材做简单的观察实验,调动学生思维,使学生进行思考,培养学生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的能力。)2指导学生认识人的呼吸器官以及呼吸的过程。(1)认识人的呼吸器官。a谈话:人每时每刻都在呼吸,你知道人有哪些担负呼吸任务的器官?它们在

7、人体的哪个部位?它们是什么样的?(学生观看多媒体呼吸器官课件、挂图后再讨论、汇报。)b师生小结:人的呼吸器官包括鼻、咽、喉、气管、支气管、肺。鼻、咽、喉在人的头部,气管在人的胸腔内,表面呈一环一环的,很有弹性。气管从上往下不断分支,成为支气管和很多小支气管,像树枝一样。(我们感冒时引起的支气管发炎就是指这个部位。)肺在胸腔内,有左肺和右肺。肺很有弹性,由很多可以收缩和舒张的小肺泡构成。肺泡内是空的,可以容纳气体,与小支气管相通,表面有很多很细的血管。(2)认识人的呼吸过程。a讲述:空气是怎样进入人体再被呼出体外的呢?请每位同学深呼吸一次,然后慢慢呼出,说说人呼吸的过程是怎样的?结合你课前收集到

8、的资料,根据自己对呼吸运动的理解,画一画自己吸气和呼气的路线。b讲述:刚才的体验已经帮助同学们对自己的呼吸有了一定的了解,下面我们一起来观看空气在呼吸器官中流动的多媒体课件,看看空气进入人体交换后再被呼出体外的过程。(学生观看、讨论、归纳、汇报。)c师生小结:空气首先进入鼻腔,由鼻腔经喉进入气管。气管的下端分成左右两根支气管,分别进人左肺和右肺。肺泡是气体交换的场所,吸进的氧气能从这里进入血管,再被血液送到全身各处去;全身各处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由血液送到肺泡里释放,再经支气管、气管、鼻腔呼出体外。3如何保护我们的呼吸器官?(1)讲述:我们已经知道呼吸器官有这么重要的作用,那么就一定要注意保护呼吸器官,不要让它生病,否则就会影响身体健康。请你们思考:呼吸器官容易得哪些病?得这些病的原因是什么?怎样预防呼吸器官的疾病?(2)学生讨论并回答。(3)师生小结:为了保护呼吸器官健康,必须做到:a注意呼吸卫生,如:不随地吐痰,扫地前先洒水,用湿布擦黑板。这样可以保持空气的清洁,预防肺结核等传染病;b坚持锻炼身体,以增加肺活量,预防感冒和气管炎;c不要吸烟。烟不仅刺激气管,使气管发炎,还能使人得肺癌。(三)自由活动1教师简单介绍肺活量概念。2用吹气球的方法比比谁的肺活量大。(四)拓展活动调查吸烟和空气污染对呼吸器官产生的危害,写出调查报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