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邻水实验学校2019_2020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上传人:Changge****183;we... 文档编号:119546709 上传时间:2020-01-18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7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省邻水实验学校2019_2020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四川省邻水实验学校2019_2020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四川省邻水实验学校2019_2020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四川省邻水实验学校2019_2020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四川省邻水实验学校2019_2020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四川省邻水实验学校2019_2020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省邻水实验学校2019_2020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四川省邻水实验学校2019-2020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考试时间:90分钟 总分:100分)第I 卷(选择题 共60分)一、选择题(每个小题只有一个最佳答案,每小题1.5分,共60分)1北回归线穿过的省区自西向东排列正确的是( )广东 广西 云南 台湾A B C D “苍松雪岭,沃野龙江稻谷香”;“碧草毡房,春风马背牛羊壮”;“琼海独具大手笔,五指擎天”;“石林自有高材生,群峰拔地”。这两副对联描绘出了我国四省区的突出特点,读后回答24题。2以上四句对联描写的分别是( )A新疆、黑龙江、海南、云南 B黑龙江、内蒙古、海南、云南C内蒙古、宁夏、海南、云南 D内蒙古、黑龙江、贵州、广

2、西3上述四省区季节变化不明显的是( )A B C D4下列地貌组合与四省区相对应的是( )A冰川地貌、冲积平原、风蚀洼地、火山地貌 B断层谷、背斜山、沙雕群、盐碱地C冲积平原、沙漠、海蚀崖、溶洞群 D三角洲、蒙古包、红树林、火山岛右图为我国某一省级行政区轮廓图,读图回答57题。5下列河流中,发源于该区域的是( )A塔里木河 B雅鲁藏布江C淮河 D长江6图中甲湖泊水的主要来源是( )A雨水 B冰川融水 C地下水 D土壤水上海市既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又位于我国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读“中国东部雨带示意图”,回答78题:7根据雨带在I、III地区的时间,可以推论,在一般年份,雨带推移至上海地区的时

3、间大致是()A46月 B67月 C68月 D58月8如在7月以后,雨带仍未推移进入I地区,我国东部地区将可能产生灾害的状况是()A南旱北涝B南北皆旱C南涝北旱 D南北皆涝读图,回答下面小题。9.四省区中,少数民族最多的省份是( )A B C D10.四省区中,春分日最先看到日出的是( )A B C D读下面“108E的地形剖面图”。据图回答1113题。11.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为青藏高原 B. 为四川盆地 C.为黄河谷地 D.为喜马拉雅山12.符合地地形特征的是 ( )A.有喀斯特地貌分布 B.具有广阔平原 C.海拔较高,起伏不大 D.远看成山,近看成川13.关于地形区形成原因的说法,

4、正确的是 ( )A.主要是流水侵蚀形成 B.主要是冰川侵蚀形成C.主要是断裂陷落形成 D.主要是受挤压凹陷形成右上图、为几条重要的地理界线,据图回答14-15题:14关于界线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界线以南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B线以南年降水量大于800毫米C线以南一月平均温大于0 D线南最主要的经济作物是棉花15关于界线、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为内外流域界线,为森林与草场界线B为季风界线,为第二、三级阶梯(地形)界线C为森林与非森林界线,为东、中部经济带界线D为400毫米年降水量界线,为农牧业界线羊卓雍错是青藏高原南部最大的一个封闭型内陆湖,湖面海拔约4 450 m,湖水主要以降水补给为主,

5、水位季节变化较大,近年来羊卓雍错水位逐年呈波动下降趋势。读下图完成16-18题。16羊卓雍错流域()A北部支流比南部支流长 B湖泊北部盐度高于南部C湖水主要来自冰川融水 D自然带为常绿阔叶林带17下列月份中,羊卓雍错流域降水量最多的月份是()A2月 B5月 C8月 D10月18羊卓雍错位于()A内流区 B非季风区 C亚热带 D干旱区我国某河流源于山麓地带,其径流量自上游至下游逐渐减少,最后消失。回答1920题19该河径流量自上游至下游逐渐减少的原因可能是()下渗 蒸发 降水减少 灌溉等引用A B. C. D.20.该河流的补给水源主要是()A雨水 B.冰雪融水 C.地下水 D.季节性积雪融水读

6、我国某地区年降水量分布图,回答2122题。21.甲地和乙地的年降水量分别是(单位:mm/年)( )400,25 25 400,25 400,2522.甲、乙、丙三地分别是( )祁连山脉、柴达木盆地、河西走廊 河西走廊、柴达木盆地、内蒙古高原巫山山脉、四川盆地、江汉平原 秦岭、青藏高原、渭河平原下列是我国某地多年平均气候统计资料。完成2325题:23.该地可能是( )A、武汉 B、西昌 C、济南 D、兰州24若该地植被状况较差,则其扬沙天气多出现在( )A、13月 B、35月 C、79月 D、1012月25实际观测发现,该地5月份的光照条件优于7月份,其主要原因是( )A、正午太阳高度较大 B、

7、白昼时间长 C、大气中云量较少 D、地面温度较高下图为我国部分地区示意图。读图,回答2627题。26图中序号表示的区域()A降水稀少,河流均为内流河B光照充足,植被类型为荒漠C雨热同期,主要为湿润和半湿润区D水热充足,主要为热带和暖温带区27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到地势由第一级阶梯到第二级阶梯 B到由畜牧业过渡到种植业为主C到人口密度逐渐递增 D到的植被变化体现了经度地带性规律下图为我国传统民居邮票图。据此完成2829题。28对图中传统民居的典型分布地区及其地理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A甲黄土高原。 土层深厚,河网密度小B乙内蒙古高原。草原广布,夏季多暴雨C丙华北平原。地面坦荡,土壤有机质含量

8、高D丁南方地区。气候湿热,树木葱茏29清明时节,丙传统民居所在地区()A家家打稻趁霜晴 B新雨山头荔枝熟 C小麦登场雨熟梅 D梨花淡白柳深青某旅游爱好者于5月15日骑山地自行车从北京出发,准备沿107国道、320国道去昆明旅游,最后沿108国道返回北京,下图为其骑行路线规划示意图。他每天坚持骑行5小时,当到达长沙时正好遭遇连绵阴雨天气,因道路受阻,在长沙多停留了11天;当到达昆明时,他感觉昆明气温比多雨潮热的长沙低了很多。据此完成 1415题。30导致该旅游爱好者在长沙多停留11天的天气系统最有可能是()A冷锋 B暖锋 C准静止锋 D反气旋31导致昆明气温较长沙低的主要因素是()A海拔高度 B

9、纬度位置C海陆位置 D大气环流全面二孩政策自2016年1月1日起施行,下图为全面放开二孩政策前后(20102030年)中国人口总量变化趋势对比。据此完成3233题。32全面放开二孩后人口增长速度最快的时间段是()A20162018年 B20202022年 C20242026年 D20282030年33据统计,全面放开二孩政策后,符合条件的夫妇生育二孩的意愿在北京这样的大城市并不强烈,而在中小城市反而更高,其最直接的原因是()A大城市社会保障制度更健全 B大城市环境污染严重C中小城市抚养孩子压力小 D中小城市教育、医疗等资源相对充足2018年4月19日,在突尼斯召开的“一带一路”遥感考古新闻发布

10、会上,公布了中国科学家利用遥感技术在突尼斯中南部发现的10处古罗马时期遗存,这一发现揭示了当时的军事防御系统与农业灌溉系统布局。图10为“突尼斯境内古罗马遗址遥感考古影像图”。读图回答3435题。34这一考古成果表明遥感技术可以A完全取代传统的田野考古工作 B确定地表、地下人类活动遗迹的时代C探知各种人类活动遗迹曾经的功能与作用D帮助分析较大地域范围内人类活动遗迹间的联系35突尼斯中南部有利于遥感考古发挥其独特优势,因为这一区域A人类活动较多 B位于沿海地区 C森林覆盖率高D地处荒漠边缘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可应用鲁尔区煤矿整治研究。读下图,完成36-38题。图436GIS技术的A关键装置

11、是传感器B数据模型用点、线、面表达C主要功能是空间定位D数据库由若干图层组成37图中城市A位于规划区B位于非矿区C位于现矿区D位于原矿区38图示地区采矿业向西、向北迁移,主要是趋向A原料地B消费地C水资源D交通线区域人口对资源压力指数是全国某资源人均占有量与区域该资源人均占有量之比,此比值可作为判断区域人口规模适宜程度的指标之一。读表,完成3940题。人均GDP与全国平均值之比城市化水平(%)人口对水资源压力指数人口对耕地压力指数全国1.0052.571.001.00青海0.8647.440.140.95河南0.8242.437.741.07黑龙江0.9356.901.000.29浙江1.6563.200.832.5639.四省比较,叙述正确的是()A.人均GDP水平越高,则人口对水资源压力越大 B.城市化水平越低,则人口对耕地压力越小C.人均GDP水平越高,则城市化水平越高D.城市化水平越低,则人口对水资源压力越小40.四省比较,关于产业发展条件叙述正确的是()A.青海大力发展高科技产业条件最佳 B.河南发展耗水较多的产业条件最佳C.浙江发展用耕地多的产业条件最佳 D.黑龙江发展商品农业耕地条件最佳邻水实验学校高2018级2019年秋季第一次月考地 理 答 卷二、非选择题(共3题,书写2分,共40分)1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