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2017_2018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上传人:Changge****183;we... 文档编号:119544203 上传时间:2020-01-18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963.9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贵州省2017_2018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贵州省2017_2018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贵州省2017_2018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贵州省2017_2018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贵州省2017_2018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贵州省2017_2018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贵州省2017_2018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 贵州省遵义航天高级中学贵州省遵义航天高级中学 2017 20182017 2018 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 题题 1 雕塑 让城市更美好 世界各地有很多的城市雕塑让我们记忆深刻 回味无穷 如丹麦哥本 哈根的美人鱼 希腊的雅典娜神像等 它们体现着一个城市的文化内涵和品位 这些被人们称 作 城市的眼睛 的雕塑 彰显着对世界文化的认同感 意味着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蕴涵着城市生活的精神追求 决定着城市生存发展的方向 A B C D 答案 B 解析 城市雕塑可以体现一个城市的文化内涵和品位 这意味着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适合题 城市雕塑蕴涵着人们对城市生活美

2、好的精神追求 符合题意 城市雕塑体现了 城市文化的鲜明个性特征 没体现世界文化的认同感归属感 错误 城市雕塑会影响但不 能决定城市发展的文化方向 错误 故本题答案选 B 2 礼仪是交往的产物 客随主便 是我们中国人接人待物时有礼貌 有涵养的表现 可在欧 洲人看来 客随主便 却是令人十分困惑的思维方式 他们最怕听中国人对他说 Up to you 随您的便吧 这主要说明 A 文化素养是逐步培养起来的 B 文化现象无时不在 无处不在 C 文化影响人们的思维方式和实践活动 D 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 答案 C 解析 本题考查获取解读信息 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 上述材料反映的是中外对 客随主 便 的理解 做法

3、不同 这体现出不同文化对人的思维方式和实践活动的影响不同 C 适合题 意 选项 A B D 虽然说法正确 但是材料中均没有涉及 均不符合题意 3 新版 辞海 编辑委员会宣布将在推出纸质版 辞海 的同时 推出适用于各种阅读终端 的电子版和网络版 这一做法体现的文化生活道理是 文化创新要着眼于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需求 有价值的文化创造源于文化传播载体的 变革 文化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和凝聚力的保证 信息技术推动文化生产和消费方式的 2 变革 A B C D 答案 B 解析 试题分析 该委员会的做法源于人民大众的多样化的文化需求 体现了文化创新要 着眼于人民群众的需要 故 符合题意 大众传媒只是文化传播

4、的手段 社会实践是文化创 造力的源泉 故 错误 材料没有强调文化创新的重要性 故排除 科学技术的进步推动 人类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 故 符合题意 故选 B 考点 文化生活的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 影响文化发展的主要因素 文化创新的意义 4 汉语诗歌 藏语诗歌 蒙语诗歌等都带着与生俱来的中华特性和中华文明的千年积淀 都印 刻着中华身份 是能够体现中华文化认同和中华文化融合的诗性文字 这表明 异彩纷呈的民族诗歌文化为中华文化的形成做出了贡献 各民族诗歌文化的相互交融展现了强大的民族凝聚力 推广诗歌文化有利于中华各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发展 不同民族的诗歌文化说明了中华文化带有明显的区域性 A B C D 答

5、案 A 解析 汉语诗歌 藏语诗歌 蒙语诗歌等都带着与生俱来的中华特性和中华文明的千年积 淀 都印刻着中华身份 是能够体现中华文化认同和中华文化融合的诗性文字 这表明中华 文化具有民族性 异彩纷呈的民族诗歌文化为中华文化的形成做出了贡献 各族人民对共同 拥有的中华文化的强烈认同感和归属感 显示了中华民族厚重的文化底蕴和强大的民族凝聚 力 适合题 材料没有体现 排除 故本题答案选 A 5 网络泡沫文化通过网络连续不断地向网民传递经过特别加工的 有意渲染的文化信息 尤其 是经过包装和夸大的低俗价值理念 如个人主义 享乐主义 针对这种现象 在文化消费时 我们应当 尊重文化选择的多层次 多样化特点 提高

6、辨别不同性质文化的眼力 坚持文化指导思想的多元化 提升自身的文化审美品位 A B C D 答案 B 解析 形式多样的文化生活 丰富了文化景观 扩展了文化视野 活跃了文化思想 激发 了人民群众参与文化生活的热情 然而 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也寻求各种机会蔓延 污染文 3 化环境 危害社会 我们越追求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 越需要提高辨别不同性质文化的眼力 增强抵御落后 腐朽文化的能力 适合题意 不符合材料主旨 排除 我们应坚持指 导思想的一元化 错误 故本题答案选 B 6 公益众筹在技术上创新了做慈善的方式 但公益的根本永远在人 如果全社会的人都秉持 爱心 善心 无论是用何种方式 善心都会惠及他人 净化

7、心灵 沉淀浮躁 公益众筹 丰富了精神文明建设的途径 提高了人民的科学文化素养 弘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基本任务 A B C D 答案 D 解析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是亿万人民参加文化建设的伟大实践 人民群众在社 会主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中创造了丰富多彩的形式 公益众筹丰富了精神文明建设的途径 有利于思想道德建设 弘扬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修养 适 合题意 排除 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基本任务是培育有理想 有道德 有文化 有纪律 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是错误的 故本题答案选 D 7 临近高考 大部分考生都埋头攻读 为在考场上能够出色发挥积蓄力量

8、但也有部分考生 和家长到各大寺庙烧香拜佛 祈求保佑 这说明 A 哲学对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有指导作用 B 世界观决定方法论 方法论体现世界观 C 世界观和方法论是相互独立的两个方面 D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一套为人处世的哲学 答案 B 解析 世界观是指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方法论是指 人们认识世界 改造世界的根本原则和根本方法 世界观决定方法论 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 有什么样的方法论 方法论反映 体现世界观 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临近高考 大部分考生都埋头攻读 为在考场上能够出色发挥积蓄力量 但也有部分考生和家长到各大 寺庙烧香拜佛 祈求保佑 这说明世界观决定方法论

9、 方法论体现世界观 B 适合题意 C 错 误 A D 不符合材料主旨 排除 8 据国家地理杂志网站报道 美国科学家宣布 在长岛上演出的一次微型 大爆炸 创造了 一种新型反物质 这种新发现的粒子被称为 反超氚 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重的反物质 从哲学上看 反超氚 这种反物质的发现表明 A 物质是看得见 摸得着的东西 B 物质是无法被感知的客观存在 4 C 人类可以有意识地改造自然 D 整个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 答案 D 点睛 不依赖于人的意识 是指物质独立于人的意识之外 先于人的意识而客观存在 具有客观性 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 是指人的意识能够正确地反映物质 有可知性 9 为解决我国北方地区严重缺

10、水的问题 从 20 世纪 50 年代起 政府就组织专家对南水北调 进行勘察和可行性研究 相继攻克了调水工程中的诸多世界级技术难题 由此可见 发挥主观能动性是我们做好一切工作的前提 尊重事物发展的规律是顺利开展实践活动的基本要求 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辩证统一的 人们能够创造条件摆脱规律的制约 造福人类 A B C D 答案 B 解析 试题分析 此题适合用排除法即排除那些表述错误的选项 一切从实际出发是 我们 做好一切工作的前提 规律是客观的 存在与作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人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 但不能摆脱规律 的制约 表述错误 排除 符合题意 故选 B 考点 必修四 生活与哲学 尊重客观

11、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知识 10 远上寒山石径斜 白云深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诗中所描述 的这种景色在江南的山林间几乎随处可见 但经诗人一提炼 霜叶红于二月花 却成了千 古名句 这说明 A 名句源自人们对客观现象的加工制作 B 人的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C 名句都是人的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复制 D 名句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加工改造的结果 答案 D 解析 本首古诗中 霜叶红于二月花 的描写是人的意识的能动作用的结果 即是人们对 客观事物加工改造的结果 故 D 选项表述正确入选 A C 选项表述错误 排除 B 选项表述 5 与题意无关 排除 故本题答案选 D 考点定位 意识的能

12、动作用 解题方法 选择题解题方法之条件排除法 设问一般要求说明在什么条件下 才能得出题干 中的结论 或者要得出题干中的结论 需要题肢中的哪些条件 考生要注意排除以必要条件 代替充要条件 表述太绝对 不符合或夸大事实的题肢 11 为带动微山旅游的发展 微山县以微山湖渔村为基础 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旅游生活 圈 这一做法的哲学依据是 人类可以改变和征服自然 自然界是物质的 要尊重自然 改造自然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根本出发点 自然界中的事物是按照自身固有的规律形成和发展的 A B C D 答案 D 解析 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旅游生活圈 这是因为自然界的事物都是按照自身所固有 的规律形成和发展的 都有

13、自己的起源和发展史 它们都是统一的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 我 们要尊重自然 适合题意 人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 认识和利用自然 但改变和征服自 然错误 改造自然要以客观实际为根本出发点 错误 故本题答案选 D 12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 第七十八条规定 人民法院认定证人证 言 可以通过对证人的智力状况 品质品德 知识 经验 法律意识和专业技能等的综合分析做 出判断 之所以这样规定 是因为 A 意识具有自觉选择性 B 意识是主观的 不真实的 C 主观与客观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D 社会意识随着社会存在的变化而变化 答案 A 解析 材料描述法院对证人的证言不是盲目采信 而是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做出判断 这是 因为意识具有自觉选择性 证言受到证人主观立场的影响因此不一定是完全对真相的正确反 映 A 符合题意 正确的意识是真实的 B 观点错误 只有正确的意识才是主观与客观具体的 历史的统一 C 错误 材料没有体现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D 错误 故本题答案选 A 考点定位 意识的能动作用 名师点睛 学习意识的能动作用时要克服以下几个错误观点 把 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 界 等同于 人的认识在任何时候都是正确的 把 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 等同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