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铜仁伟才学校2018_2019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期中试题理(无答案)

上传人:Changge****183;we... 文档编号:119544117 上传时间:2020-01-18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738.6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贵州省铜仁伟才学校2018_2019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期中试题理(无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贵州省铜仁伟才学校2018_2019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期中试题理(无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贵州省铜仁伟才学校2018_2019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期中试题理(无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贵州省铜仁伟才学校2018_2019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期中试题理(无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贵州省铜仁伟才学校2018_2019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期中试题理(无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贵州省铜仁伟才学校2018_2019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期中试题理(无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贵州省铜仁伟才学校2018_2019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期中试题理(无答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 贵州铜仁伟才学校贵州铜仁伟才学校 2018 20192018 2019 学年第一学期学年第一学期半期考试半期考试 高二化学 理 试题高二化学 理 试题 第 卷第 卷 选择题 选择题 共共 5454 分分 一 选择题 一 选择题 1818 小题 小题 每小题每小题 3 3 分 分 共共 5454 分 每题只有一个是符合题意的 分 每题只有一个是符合题意的 1 下列关于强 弱电解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强电解质都是离子化合物 弱电解质都是共价化合物 B 强电解质都是可溶性化合物 弱电解质都是难溶性化合物 C 强电解质熔化时都完全电离 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部分电离 D 强电解质不一定能导电 弱电

2、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不一定比强电解质弱 2 在相同温度时 100 mL 0 01 mol L 的醋酸溶液与 10 mL 0 1 mol L 的醋酸溶液相比较 下 列数值前者大于后者的是 A 中和时所需 NaOH 的量 B 电离的程度 C H 的物质的量浓度 D CH3COOH 的物质的量 3 下列电离方程式中 正确的是 A H2S 2H S2 B NaHCO3 Na H CO 2 3 C NaCl Na Cl D CH3COOH CH3COO H 4 在温度不变的条件下 加水稀释 0 1 mol L 1氨水 随着水的量的增加 下列关系式的数 值变小的是 A B C n OH D c NH3 H2

3、O c OH c NH 4 c OH c NH3 H2O c H c OH 5 等体积混合 0 1 mol L 1的盐酸和 0 06 mol L 1的 Ba OH 2溶液后 溶液的 pH 等于 A 2 0 B 12 3 C 1 7 D 12 0 6 常温下 关于溶液的稀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pH 3 的醋酸溶液稀释 100 倍 pH 5 B pH 4 的 H2SO4溶液加水稀释 100 倍 溶液中由水电离产生的c H 1 10 6 mol L C 将 1 L 0 1 mol L 的 Ba OH 2溶液稀释为 2 L pH 13 D pH 8 的 NaOH 溶液稀释 100 倍 其 pH 6

4、7 25 101kPa 下 4g CH4完全燃烧生成 CO2和液态 H2O 时 放出 222 5 kJ 的热量 则下列热 化学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考场 考号 座位号 班级 姓名 2 A CH4 g 2O2 g CO2 g 4H2O g H 890 kJ mol B CH4 g 2O2 g CO2 g 2H2O l H 890 kJ mol C CH4 g O2 g CO2 g H2O l H 445 kJ mol 2 1 2 1 D CH4 g 2 O2 g CO2 g 2H2O l H 890 kJ 8 在 25 101kPa 条件下 反应 2N2O5 g 4NO2 g O2 g H 56 7

5、6kJ mol 该反应 能自发进行的原因是 A 是吸热反应 B 是放热反应 C 是熵减少的反应 D 熵增大效应 大于能量效应 9 在容积固定的密闭容器中 进行下列反应 A g B g 2C D g 此反应符合 下列两个图像 其中 代表物质的百分含量 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物质 C 不可能为气态 B 正反应为吸热反应 C 该反应在任何条件下均能自发 D 300 下该反应到达平衡状态后 迅速充入 He 平衡正向移动 10 在一定条件下 将 3 mol A 和 1 mol B 两种气体混合于固定容积为 2 L 的密闭容器中 发 生如下反应 3A g B g xC g 2D g 2 min 后该反应

6、达到平衡 生成 0 8 mol D 并 测得 C 的浓度为 0 2 mol L 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 x 1 B 2 min 内 A 的反应速率为 0 3 mol L min C B 的转化率为 40 D 若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变 则表明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11 在两个恒容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两个可逆反应 甲 C s H2O g CO g H2 g 乙 CO g H2O g CO2 g H2 g 现有下列状态 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 改变 恒温时 气体的压强不再改变 各气体组分浓度相等 断裂氢氧键的速率为断裂氢 氢键速率的 2 倍 混合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 单位时间内 消耗水蒸气的质量与生成氢

7、气的 质量比为 9 1 同一时间内 水蒸气消耗的物质的量等于氢气消耗的物质的量 其中能表明 甲 乙 容器中反应都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A B C D 12 对于可逆反应 N2 g 3H2 g 2NH3 g Hp1 温度对反应的影响 平衡体系增加 N2对反 应的影响 催化剂对反应的影 响 3 图示 13 2SO2 g O2 g 2SO3 g 是工业制硫酸的主要反应之一 一定温度下 在甲 催化剂 乙 丙三个容积均为 2 L 的恒容密闭容器中通入 SO2 g 和 O2 g 其起始物质的量及 SO2的平 衡转化率如下表所示 下列判断中正 确 的 是 A 甲中反应的平衡常数小于乙的 B 该温度下 平衡常数为

8、 400 C 达到化学平衡时 丙中c SO3 是甲中的 2 倍 D 达到化学平衡时 甲中 O2的转化率大于乙中 O2的转化率 14 可逆反应 A aB g C g D g 反应过程中 当其他条件不变时 C的百分含量 C 与温度 T 和压强 p 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 的是 A 若a 1 则 A 为液体或固体 B 该反应正反应为放热反应 C T2 T1 p2 p1 D 其他条件不变 增加 B 的物质的量 化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化学平衡常数K增大 15 一定温度下 容积为 2 L 的密闭容器中 X Y Z 三种气体的初始物质的量和平衡物质的量 如下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甲 乙 丙 n

9、 SO2 mol 0 4 0 8 0 8 起始物质 的量 n O2 mol 0 24 0 24 0 48 SO2的平衡转化率 80 1 2 4 物质 X Y Z 初始物质的量 mol 0 2 0 2 0 平衡物质的量 mol 0 1 0 05 0 1 A 反应可表示为 2X g 3Y g 2Z g 其平衡常数为 8 000 B 增大压强使平衡向生成 Z 的方向移动 平衡常数增大 C 若将容器的容积压缩至 1 L 则 X 的体积分数减小 浓度增大 D 若升高温度时 Z 的浓度增大 可知温度升高时正反应速率增大 逆反应速率减小 平衡 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16 一定温度下 在 2 L 的密闭容器中发生

10、反应 A s 2B g 2C g H 0 反应过程 中B C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甲所示 反应达到平衡后 在t1 min t2 min t3 min t4 min 分别只改变一种反应条件 逆反应速率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乙所示 下列有关说法正 确的是 A 0 2 min 内 v B 0 1 mol L 1 min 1 B t1 min 时 改变的条件可能是升高温度 C t3 min 时 改变的条件可能是增大压强 此时c B 不变 D t4 min 时 可能是使用了催化剂 此时c B 不变 17 在一定温度下 向容积固定不变的密闭容器内充入 a mol NO2 发生如下反应 2NO2 g

11、N2O4 g 则达到平衡后 再向该容器内充入 a mol NO2 达新平衡后与原平衡比较不正确的是 A 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增大 B NO2的质量分数增大 C 颜色变深 D 反应放出的总热量大于原平衡的 2 倍 18 一定温度下 将 1 mol A 和 1 mol B 气体充入 2L 恒容密闭容器 发生反应 A g B g xC g D s t1时达到平衡 在 t2 t3时刻分别改变反应的一个条件 测得容器中气体 C 的浓度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是 A 反应方程式中的 x 1 B t2时刻改变的条件是使用催化剂 C t3时刻改变的条件是移去少量物质 C 5 D t1 t3间该反应的平衡常

12、数均为 4 第 卷第 卷 非选择题非选择题 共共 4646 分分 二 非选择题二 非选择题 共共 4646 分分 19 16 分 水煤气是重要燃料和化工原料 可用水蒸气通过炽热的碳层制得 C s H2O g CO g H2 g H 131 3 kJ mol 1 1 若某温度下 K 值的大小为 0 5 此时向体积为 1L 的密闭容器中加入 1mol H2O g 和足量 C s H2O g 的平衡转化率为 2 对于该反应 一定可以提高平衡体系中 H2的百分含量 又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的措施 是 a 升高温度 b 增大水蒸气的浓度 c 加入催化剂 d 降低压强 3 上述反应达到平衡后 移走体系中部分

13、C s 平衡 将产生的 CO 全部移走 平衡 以上两空选填 向左移 向右移 不移动 4 上述反应在t0时刻达到平衡 如下图 若在t1时刻改变某一条件 请在下图中继续画出t1 时刻之后正反应速率 正 随时间的变化 增大容器体积 用实线表示 升高温度 用虚线表示 5 一定温度下 三个容器中均进行着上述反应 各容器中碳足量 其它物料的物质的量浓度 以及正 逆反应速率关系如下表所示 请填写表中相应的空格 容器编号 c H2O mol L 1 c CO mol L 1 c H2 mol L 1 正 逆比 较 I 0 05 0 50 0 10 正 逆 0 16 0 40 正 逆 0 10 0 30 0 40 正 逆 20 16 分 化学反应速率是描述化学反应进行快慢程度的物理量 下面是某同学测定化学反 应速率并探究其影响因素的实验 测定化学反应速率 该同学利用如图装置测定化学反应速率 正 t t1t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