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传媒)目结合小学语文教学浅谈多媒体的魅力

上传人:管****问 文档编号:119544099 上传时间:2020-01-18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4.5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告传媒)目结合小学语文教学浅谈多媒体的魅力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广告传媒)目结合小学语文教学浅谈多媒体的魅力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广告传媒)目结合小学语文教学浅谈多媒体的魅力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广告传媒)目结合小学语文教学浅谈多媒体的魅力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广告传媒)目结合小学语文教学浅谈多媒体的魅力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广告传媒)目结合小学语文教学浅谈多媒体的魅力》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告传媒)目结合小学语文教学浅谈多媒体的魅力(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结合小学语文教学浅谈多媒体的魅力 内容提要:多媒体课件的运用在语文教学中比传统教学手段有着更强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它能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的综合作用,创设情景,创设情境,诱发儿童的情感共鸣,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实践证明,合理利用多媒体课件,对优化课堂教学,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开发右脑,提高教学效率都有着重要作用。关键词:创设情景 创设情境 突出重点 开发右脑结合小学语文教学浅谈多媒体的魅力 一直以来,语文教学存在着“少”、“慢”、“差”、“费”等现象。这种现象导致了学生不爱学语文,不懂学语文,不会学语文。语文在所有学科中,占有课时最多,可收效却甚微,其根本原因在于课堂效果不高。如果说教学是

2、一门艺术,那么语文教学更是一门艺术了。怎样上好语文课?怎样让学生爱上语文课?这恐怕是最让语文老师烦恼的问题。我认为,电化教学的确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将电化教学手段应用于语文课堂教学会让学生茅塞顿开,有种“山穷水尽凝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下面结合本人教学实践以及在外听课的一点感悟,谈谈多媒体在语文课堂中的作用。一、创设情景,以景激情心理学研究表明:小学生的思维特点是对具体形象的事物感兴趣,并易于接受,而抽象的语文知识则不容易引起学生注意力的集中,且单调刺激的注意稳定性很难维持长时间,要较长时间地维持注意的稳定性,必须是注意对象有变化,因此,须借助电化教学中的多媒体课件,为学生创设情

3、景,为学生提供感性材料。如:学习观潮这篇课文,这篇课文作者融情于景,借景抒情,教师要让学生学会语言文字的同时,感受钱塘江大潮的壮观,但是学生没有亲眼见过钱塘江大潮,对大潮没有直接感受,存在思维跨度和理解难度,由于课堂条件有限,如此丰富的信息仅凭口头讲解是不易表达完整透彻的,因此,我在教学时,利用多媒体课件播放钱塘江大潮潮来时的壮观场面,让学生聆听大潮的声音,观看大潮的景象,通过图文声像,动静快慢构造出直观性、情感性为一体的富有感染力的理想境界,把学生带入雄伟壮观的钱塘江大潮。最后让学生通过感情朗读把书面语言还原成学生大脑中活生生的画面,使学生身临其境,感受大潮的壮观,体会作者赞美之情,激发学生

4、对祖国山河的无比热爱,即让学生掌握了知识,同时也陶冶了学生的情操,使学生学中有趣,趣中有美,美中有物。在语文课上如果教师能将抽象、凝炼的语言与具体形象的实物联系起来,将文中的“景象”化为可作用于视觉的一幅幅栩栩如生的投影图片,通过多媒体课件演示课文内容所涉及到的情景。使文章直观、形象、富有感染力,能够引人入胜。那么学生边听、边看、边思考,教学将会起到事到功倍的效果。这也符合儿童心理学的认知规律。二、创设情境,渲染气氛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不应把它们当作外在的附加任务。”形象直观的多媒体教学在展示的同时

5、渲染了浓浓的气氛,加上教师的指导性讲述和激励性评价能引起学生的感情共鸣。同时,音乐也是开启人们感情闸门的钥匙。语文教材中有不少本身就是广为流传的千古绝唱,课文与音乐有着密不可分的必然联系,在教学中把复杂多变的情感与悦耳动听的音律沟通起来,尽可能地将文章中的“情”化为可作用听觉的韵律,达到了“入境始于情”的目的,在这样的氛围中学生们怎能不乐于观赏和学习呢?如:再见了,亲人这篇课文,文章描写的是朝鲜人民与志愿军在车站依依惜别的情景,文章感情真挚,打动人心。但因为文中描写的事距离现在时间久远,学生感到比较陌生,再加上小学生知识面窄,生活阅历浅,表象储备贫乏,所以不太容易理解。为了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

6、我是这样安排的:先让学生观看中朝人民分别的实况录像,然后,配上离别这首歌,教师范读课文。学生在凄凉的音乐中目睹大嫂架着双拐在送志愿军,人们泪流满面地挥着手依依惜别。那舒缓、轻悠的旋律拨动了学生的心弦,唤起了学生丰富的想象,使他们如闻其声,如见其物,如临其境,深情的乐曲很自然地将学生带入分别的场景中。又如:在教学秋天的怀念一文时,第一次,在本班上,我深情并茂的朗读,学生听后没有引起震撼,可在另一个班,我先播放了朗读录音,并配上低沉、凄凉的二胡曲二泉映月以感染学生,为学生在朗读的语气、语调、节奏等方面做示范。通过配乐、录音示范,使学生很快掌握了感情基调。在学生基本掌握读的技巧上,接着再让他们跟着录

7、音试着读,孩子们很快就读出了文章的韵味,读出了文章的抑扬顿挫,实践证明在上一些情感性足的课文,电教媒体手段的合理运用不仅使学生提高了朗读能力,而且有利于学生通过朗读,展开想象,揣摩作者渗透在字里行间的思想感情。无须教师多讲,恰当的使用音乐,便能将文中复杂多变的情感与悦耳动听的韵律沟通起来。音乐的渲染奠定了良好的感情基调,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内驱动力,这点是传统阅读教学方法所无法比拟的。三、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理解词语和句子的意思是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也是丰富学生词汇的重要环节,但是有些词句的意义是抽象的模糊的,小学生往往不易理解,然而借助电教手段提供的具体形象的视听材料,可以使抽象的词句与具体的事

8、物相联系,使学生“耳闻其音,目观其形,心通其义”。如第八册中的长城一文中,描写长城的词语:蜿蜒盘旋。这个词学生通过查字典知道是“弯弯曲曲地延伸”的意思,可学生凭空想象往往还是想象不出长城的样子,于是我借助多媒体出示长城的图片,这些图片不仅把教材中的各种美的因素直观地再现出来,而且比课文描述得更鲜明、更强烈、更集中,学生一目了然。再如,第二自然段中描写的“垛子”、“瞭望口”、“射口”这些名词,由于小学生生活经验少,对长城缺乏感性认识,任凭教师“千呼万唤”学生也是雾里看花,但当长城的图片活生生的呈现在学生面前时,学生便有“拨开云雾见青天”的感觉。四、开发右脑,均衡发展我们知道,人们通过视觉、听觉、

9、触觉、味觉和嗅觉等吸收信息,而这些,大脑起决定性的作用。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大脑在结构上几乎分为相等的左右两个部分,“大体说来,大脑左半部分主要起处理语言、逻辑、数学和次序的作用,即所谓的学术学习部分。大脑右半部分处理节奏、旋律、音乐、图像和幻灯片,即所谓的创造性活动。”大脑的这两个部分“将抽象的、整体的图像与具体的、逻辑的信息连接起来。”不可否认,教学中,严密的理性分析有助于左脑的发挥,然而,长期下去,右脑就不可避免地会受到忽视。所以,我们应该在运用传统教学方法的同时,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将那些直观的、形象的、活动的而又带有思辨的现代化媒体引入教学,充分发挥右脑的功能,通过直接思维、发散思

10、维、形象思维,同时开发学生左右脑的功能,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综上所述,在教学中应巧妙运用多媒体,化静为动,变无声为有声,通过绚丽的画面,悦耳的音乐为学生创设情景,渲染气氛,给学生创设一种愉悦的情境,使学生置身于一种愉快的易于接受的学习气氛中。只有在愉快的环境中学生才会更自觉、更主动地参与学习,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但也要引起警觉,电教容易使人沉醉于色彩斑斓的画面和赏心悦目的乐海中,绝不能以娱乐而告终。同时,也有可能使学生减少对抽象的语文符号的兴趣,缺乏独立思考精神,从而产生“电教手段信赖症”。利用电教手段,旨在优化课堂教学,充分调动学习自觉性和主动性,提高学习效果,才能使电化教育发挥最佳才能,电化教学始终是教师教学,学生学习的帮手。 参考文献:语文课程标准 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