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下语文11《军神》优质精品公开课教学设计

上传人:阳光****师 文档编号:119542132 上传时间:2020-01-18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1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下语文11《军神》优质精品公开课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新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下语文11《军神》优质精品公开课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新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下语文11《军神》优质精品公开课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新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下语文11《军神》优质精品公开课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新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下语文11《军神》优质精品公开课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下语文11《军神》优质精品公开课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下语文11《军神》优质精品公开课教学设计(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新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下语文优质精品公开课教学设计11. 军神【教材分析】 军神是部编本人教版五年级小学语文课本的一篇精读课文。本文主要讲述了刘伯承到一家外国诊所做眼部手术,拒绝使用麻醉剂,为他做手术的外国医生沃克称他为“军神”的故事,赞扬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严酷的革命斗争中表现出来的钢铁般的意志。本文以“手术前手术时手术后”为序组织材料,以人物对话为主线,推动故事向前发展,并通过对人物语言和沃克医生神态、情绪变化的描写来表现刘伯承钢铁般的意志。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体会刘伯承的钢铁意志,既是本文学习的重点,也是学生学习的难点。教学中,应挖掘出文章本身的情感因素,加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情感参与

2、和情绪体验。组织学生对文中的语感点进行重锤敲击,在读中思考,读中想象,读中领悟,从而深化对人物的认识,促进语感的形成。课题军神课型讲读课文授课时间2课时教学目标1.自主学习字词,会认“沃、匪”等5个生字,理解字义,识记字形;能正确书写文中“庆、龄”等15个会写字;正确读写“熟练、惊疑、审视”等词语。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3.通过精读,理解沃克医生称刘伯承为“军神”的原因。4.理解描写人物动作、语言和神态、情绪变化的词句,体会刘伯承的坚强意志。教学重点 理解描写人物动作、语言和神态、情绪变化的词句,体会刘伯承的坚强意志。教学难点 通过人物的细节描写,体会刘伯承的坚强

3、意志。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正确读写文中的会认字,正确书写文中的会写字,理解文中出现的新词。2.正确朗读课文,理清文章结构。教具准备课件、作者及人物简介、词语解释教学设计设计意图导入(6 )分钟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1.【出示课件2】关羽刮骨疗毒学生自由阅读,交流自己的阅读感悟。(感受到关羽豪迈的大丈夫的帅气、光彩风度、勇敢无畏、意志坚强。)2. 三国时期,蜀国名将关云长不用麻药刮骨疗伤,全无痛苦之色,神医华佗尊称他为“天神”。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中,刘伯承以当年关公刮骨之气概,在不使用麻醉剂的情况下忍受了72刀的刀割之痛,却一声不吭,为其实施手术的沃克医生尊称其为“军神”。(板书课题:军神)学

4、生齐读课题。2.【出示课件3】学生阅读了解人物刘伯承,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建人和领导人。四川省开县人。3.简介作者及故事背景【出示课件4】简介作者毕必成,中国著名电影编剧,江西省九江市彭泽县人。代表剧本庐山恋。【出示课件5】故事背景 用学生熟悉的相类似的故事导入新课,既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又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既注意了故事之间的联系,又使学生对即将学习的课文有个大致了解。了解作者及写作本篇文章的背景,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感受真情。新课教学(32 )分钟二、初读课文,解决字词1.学生自读课文,要求【出示课件6】:(1)大声流利地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遇

5、到自己喜欢的语句,多读几遍。2.自学课文生字词,可以用笔在文中圈出来,然后用合适的方法来解决生字词。3.检查学习效果,相机指导。【出示课件7、8】三、再读感知,理清结构1.学生大声朗读课文,想想: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叙述的?哪些地方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交流读后的收获,教师巡视指导。3.小组推荐一名同学汇报交流的结果,其他同学做补充。4.教师总结【出示课件9】:第一部分(110),刘伯承伤势很重,找医生求治,非常镇定。第二部分(1115),手术前,刘伯承坚决不使用麻醉药。第三部分(1623),讲手术台上病人汗如雨下,一声不吭,忍受着剧痛,还一直数着开刀的刀数,医生称赞病人是

6、真正的男子汉,是会说话的钢板,是军神。第四部分(2426),讲手术后,当知道病人原来是刘伯承将军时,沃克医生肃然起敬,深感荣幸地认识了他。(板书:“求治”“术前”“术中”“术后”)学生对字词的学习不是孤立的,要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读,是语文教学的根本之法。学生初接触课文时,应给出充足的时间让学生接触课文语言,整体感知课文内容。课堂小结及拓展延伸(2)分钟四、课堂总结,阅读全文1.这一节课,我们学习了生字词,并跟随作者一道了解了刘伯承疗伤的经过,理清了课文层次,初步感受了刘伯承坚强的意志。2.学生自由阅读全文。课堂作业新设计一、读词语,给加黑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用“”表示。1.一针见血(

7、xu xu) 4.邮局(yu yu)2.勉强(qing jing) 5.施行(s sh)3.惊呆了(di i) 6.刘伯承(cng chng)二、读拼音,写词语。nin ln j ju sh xn zhn xn ( ) ( ) ( ) ( )三、从下面词语中选择两个,写一句话。一针见血 从容镇定 一声不吭 肃然起敬 四、按照课文叙述的顺序给下面的叙述加上序号,写在前面的括号里。( )手术前,刘伯承坚决不使用麻醉药。( )讲手术台上病人汗如雨下,一声不吭,忍受着剧痛,还一直数着开刀的刀数,医生称赞病人是真正的男子汉,是会说话的钢板,是军神。( )刘伯承伤势很重,找医生求治,非常镇定。( )讲手术

8、后,当知道病人原来是刘伯承将军时,沃克医生肃然起敬,深感荣幸地认识了他【答案】一、1 2 3 4 5 6.二、年龄 拒绝 施行 崭新三、听了他从容镇定地与敌人斗争的事迹,我们不禁对他肃然起敬。四、(2)(3)(1)(4)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2.通过精读,理解沃克医生称刘伯承为“军神”的原因。3.理解描写人物动作、语言和神态、情绪变化的词句,体会刘伯承的坚强意志。教具准备课件教学设计设计意图导入(2 )分钟一、复习检查,导入新课1.检查,指名学生分自然段合作读课文。2.谈话导入新课【出示课件2】:上节课我们我们学习了生字词,并跟随作者一道了解了刘伯

9、承疗伤的经过,理清了课文层次,初步感受了刘伯承坚强的意志。这节课我们继续阅读课文,通过人物动作、语言和神态、情绪变化的词句,继续体会刘伯承的坚强意志。新课教学(32 )分钟二、抓住重点,感受“军神”。(一)浏览课文,整体了解。1.请同学们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回顾故事的前因后果,同时把自己不明白的地方圈画出来。问题预设:为什么说刘伯承是一块会说话的钢板?为什么称刘伯承是“军神”?刘伯承保持清醒的大脑做什么?开始,刘伯承为什么谎称自己叫“刘大川”?2.汇报交流。(1)教师倾听学生提出的问题,对那些在课文中能直接找到答案的问题,引导学生通过读书当即予以解决。(2)对那些易于回答的问题,请知道答案的

10、同学予以帮助。(3)对那些有思考价值、值得阅读探究的问题,将其逐一梳理,引导学生通过阅读实践自主解决。3.问题探究:本文主要人物是刘伯承,但写沃克医生的文字更多,这是为什么呢?(学生各抒己见。)(二)再读课文,探究交流。1.再次快速浏览全文,找到沃克医生称赞军神刘伯承的话,并画下来。(师生交流。)【出示课件3】沃克惊呆了,大声嚷道:“你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一块会说话的钢板!你堪称军神!”2.指导朗读:指名多个学生朗读这段话,师生评议,教师相机指导,引导学生读沃克医生说的这句话时读出惊讶、激动、赞美、崇敬的语气 。3.学生练习感情朗读。师生齐读。4.探究交流:沃克为什么会惊呆了?为什么说刘伯承是

11、一个真正男子汉,一块会说话的钢板?为什么称他为军神?(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围绕问题阅读讨论、合作解疑;教师巡视,参与讨论。)三、汇报交流,崇拜“军神”。(一)小组派代表做汇报发言,汇报自己的研读成果,全班交流。教师相机引导。1.学习“求治”时,引导学生抓沃克医生的语言和表情神态的词句进行体会。【出示课件4】(1)从沃克医生的语言和神态变化“他愣住了,蓝色的眼睛里闪出惊疑的神情。”你感受到什么?(足以说明刘伯承的伤势严重。)(板书:伤势严重)(2)从“你是军人!!沃克医生一针见血地说,我当过军医,这么重的伤势,只有军人才能这样从容镇定!”你又感受到什么?(刘伯承在身负重伤的情况下依然保持着从容镇定

12、:可见他的坚强、勇敢,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3)沃克医生为什么会有“冷冷地”到“目光柔和了”这样的变化?(正是刘伯承的坚强意志使沃克的“目光柔和了”。)2.学习“术前”部分,引导学习抓刘伯承与沃克医生的对话,进行体会。【出示课件5】手术台上,一向从容镇定的沃克医生,这次双手却有些颤抖,他额上汗珠滚滚,护士帮他擦了一次又一次。最后他忍不住开口对病人说:“你挺不住可以哼叫。”(1)学生自由朗读,想一想:刘伯承动手术为什么拒绝使用麻药?(因为眼睛离脑子太近,刘伯承担心施行麻醉会影响脑神经,为了非常清醒的大脑。)(板书:拒用麻药)往日从容镇定的沃克医生的紧张表现说明了什么?作者点出这一点有什么作用?

13、(医生紧张的表现说明他担心年轻人的忍受力,衬托了年轻人的坚强。)(2)简要介绍刘伯承在不同时期为中国革命事业建立不朽功勋,学生了解清醒的大脑对刘伯承的重要性。(3)老师小结:事实证明,刘伯承的确以自己清醒的大脑,超凡的才智以及他的勇敢无畏,为中国革命事业、解放事业,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建立了不朽的功勋。(4)指名多组学生分角色朗读,读后交流。从刘伯承为了有一个非常清醒的大脑,甘愿承受剧烈疼痛中感受到什么?(刘伯承的坚毅。)从沃克医生“生气”“愣住”“有点口吃”“双手却有些颤抖,他额上汗珠滚滚”等神态、动作,以及语言的描写中你体会到什么?(体会沃克医生由生气到吃惊,再到由衷佩服的情感变化。)(

14、5)学生练习感情朗读,在朗读中表现出刘伯承的坚毅,表现出沃克医生由生气到吃惊,再到由衷佩服的情感变化。3.学习“术中”部分,引导学生抓住课文里沃克医生和刘伯承的表现,体会刘伯承钢铁般的意志。【出示课件6】(1)“病人一声不吭,双手紧紧抓住身下的白床单,手背青筋暴起,汗如雨下。他越来越使劲,崭新的白床单居然被抓破了。”主要描写了刘伯承的哪一方面?(动作、神态。)你从中感受到什么?(这两句话具体描写了病人在没有使用麻醉剂开刀的情景,句中的“抓住”“暴起”“汗如雨水”“使劲”等词语突出了病人强忍痛苦的神态,尽管疼痛之极,而病人却一声不吭,这里病人如果没有坚强的毅力和自我克制忍受能力,情况就不可能这样。)(2)“我一直在数你的刀数七十二刀。” 描写了刘伯承的什么?(语言。)摘除眼球手术要比割口子疼几百倍、上千倍,因为视神经和颅内神经紧密相连而刘伯承在没有使用麻醉剂的情况下,整整承受了72刀!你从中感受到什么?(刘伯承超凡的意志。)(板书:超凡意志)(3)“脱去手术服的沃克医生擦着汗走过来沃克医生吓了一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