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南阳市邓州市2018年中考物理二模试卷(解析版)_8431566.doc

上传人:ha****o 文档编号:119540078 上传时间:2020-03-03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2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南省南阳市邓州市2018年中考物理二模试卷(解析版)_8431566.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河南省南阳市邓州市2018年中考物理二模试卷(解析版)_8431566.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河南省南阳市邓州市2018年中考物理二模试卷(解析版)_8431566.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河南省南阳市邓州市2018年中考物理二模试卷(解析版)_8431566.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河南省南阳市邓州市2018年中考物理二模试卷(解析版)_8431566.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河南省南阳市邓州市2018年中考物理二模试卷(解析版)_8431566.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南省南阳市邓州市2018年中考物理二模试卷(解析版)_8431566.doc(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河南省南阳市邓州市2018年中考物理二模试卷(解析版)一、填空题1(3分)如图中的吼猴是世界上叫声最响的动物之一,它能以雷鸣般的吼声警告其他动物不要侵犯它的领地。吼声是由吼猴的声带振动产生的。这里的”“雷鸣般”描述的是声音的响度大。吼声起到警告作用说明声音能传递信息。【分析】(1)声音由物体的振动产生;歌声是由于声带振动产生;(2)声音的三个特征分别是:音调、响度、音色,是从不同角度描述声音的,音调指声音的高低,由振动频率决定;响度指声音的强弱或大小,与振幅和距离有关;音色是由发声体本身决定的一个特性。(3)声音能够传递信息和能量。【解答】解:吼声是由吼猴的声带振动产生。”“雷鸣般”描述的是声

2、音的响度大。吼声起到警告作用说明声音能传递信息。故答案为:振动;响度大;信息。【点评】明确声音由振动产生、理解声音的三个特征以及声音能够传递信息;可解答此题。2(2分)使用试电笔的确方法是如图乙(选填“甲”或“乙”),小明闭合卧室台灯关,台灯不亮,他用试电笔分别测试台灯两接线处和插座的两孔时,试电笔的氖管都发光,则电路的故障为进户零线断了。【分析】使用测电笔时,手指接触笔尾金属体;电灯应通过开关接火线。当测电笔分别测试电灯两接线处和插座的两孔时,试电笔的氖管都发光,说明零线断路了。【解答】解:使用试电笔时笔尖应该接触被测导线,手指按住笔尾金属体;当测电笔分别测试电灯两接线处和插座的两孔时,测电

3、笔的氖管都发光,说明火线上有电,而零线处不该亮,但也亮了,说明通过电灯、开关与火线相通了,故零线断路。故答案为:乙;进户零线断了。【点评】本题考查了测电笔的使用及电路故障及利用测电笔检测电路的故障,属于基础题。3(3分)研究能源问题,实现可持续发展已成为21世纪世界各国共同的任务,在“天然气、石油、煤、风能核能”这些能源中,属可再生能源的有风能;国家发改委近日正式向国务院申报了启动核电新项目审批,现在人们用的“核电”源自于原子核裂变(选填“裂变”或“聚变”)释放的核能;超导体因其无电阻、通电时不产生电热而被人们寄予厚望,超导体可以用于做输电导线(写出一个应用即可)【分析】可再生能源的特点是可以

4、重复利用,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例如风能、水能、太阳能等。核电站是通过核裂变来获取能量的。超导现象是电阻为零的现象,超导体适合制作输电导线和电动机线圈等。【解答】解:风能是能够源源不断的从自然界得到的能源,是可再生能源,天然气、石油、煤炭和核能是短期内不能从自然界得到补充的能源,属于不可再生能源。核能发电是利用铀原子核裂变时放出的核能来发电的。超导体因其无电阻、通电时不产生电热而被人们寄予厚望,用超导体做输电导线,可以减小由电能到内能的损耗,提高传输效率。故答案为:风能;裂变;做输电导线【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核能利用的两种方式的判断及能源分类的判断,属于基础性的知识。4(2分)课外阅读,陈明同学

5、摘录一条信息:通常人体的温度高于周围环境的温度,人体以红外线的方式不断向外辐射热量。每小时人体释放的热量,能使相当于自身质量的水的温度升高2陈明同学的质量是50kg,每小时向外释放的热量等于4.2105J;相当于完全燃烧14g酒精放出的热量。c水=4.2103J/(kg),q酒精=3.0107J/kg。【分析】(1)根据吸热公式求出60kg水温度升高2吸收的热量,即一个质量为50kg的学生每小时向外释放的热量;(2)若这些热量用酒精作燃料完全燃烧提供,Q放=Q吸,再利用Q放=mq求需要酒精的质量。【解答】解:(1)50kg水温度升高2吸收的热量:Q吸=cmt=4.2103J/(kg)50kg2

6、=4.2105J;(2)由(1)知,Q放=Q吸=4.2106J,Q吸=Q放=mq,需要酒精的质量:m=0.014kg=14g。故答案为:4.2105;14。【点评】本题考查了热平衡方程的应用,学生必须对热量公式熟练掌握,计算时要养成准确无误的好习惯,提高做题的准确性。5(2分)如图甲是小灯泡L和电阻R的电流随电压变化图象,将它们按图乙所示接入电路中,只闭合开关S,小灯泡的实际功率为1W;再闭合开关S1,电流表示数为0.7A,此时电路消耗的总功率为1.4W。【分析】(1)当闭合开关S、断开开关S1时,电路为L的简单电路,由甲图象读出当小灯泡的实际功率为1W时两端的电压(即为电源的电压)和通过的电

7、流;(2)当再闭合开关S1时,灯泡与定值电阻R并联,电流表测干路电流,根据并联电路的电压特点可知R两端的电压,由甲图象可知此时通过R的电流,根据并联电路中各支路独立工作、互不影响可知通过灯泡L的电流不变,根据欧姆定律求出R的阻值,则通过R的电流即为电流表示数的变化量,进一步求出通过小灯泡L和电阻R的电流比,根据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求出干路电流,利用P=UI求出此时电路消耗的总功率【解答】解:(1)当闭合开关S、断开开关S1时,电路为L的简单电路,由甲图象可知,当小灯泡的实际功率为1W时,灯泡两端的电压为2V即电源的电压U=2V,通过灯泡的电流IL=0.5A;(2)当再闭合开关S1时,灯泡与定值电

8、阻R并联,电流表测干路电流,因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所以,此时R两端的电压为2V,由图象可知IR=0.2A,因并联电路中各支路独立工作、互不影响,所以,通过L的电流不变,因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所以,干路电流表的示数:I=IL+IR=0.5A+0.2A=0.7A,电路消耗的总功率:P=UI=2V0.7A=1.4W。故答案为:0.7;1.4。【点评】本题考查了并联电路的特点和电功率公式的应用,关键是能从图象中得出小灯泡的实际功率为1W的电压和通过的电流。6(2分)如图所示,一张百元新钞票好像被一支笔“戳通”了。实际上这张新钞票依然完好无损,这里应用了磁现象的有关知识。原

9、来,这支笔的笔杆(纸币的下方)与笔头(纸币的上方)可以互相分离,笔杆与笔头相连的一端内部装有小磁铁,则笔头内的材料可能含有铁(选填“铜”、“铁”或“塑料”)。若想探究笔头内材料是否有磁性,现提供下列器材:小磁针、大头针、碎纸屑,其中可用来完成探究任务的有(填序号)。【分析】(1)能够被磁化的物体称为磁性材料;磁性材料分为硬磁材料和软磁材料,硬磁性材料(永磁体)指磁化后能长久保持磁性的材料;软磁性材料指磁化后,不能保持原有的磁性。(2)将笔头靠近三种材料,根据出现的不同情况判断。【解答】解:(1)笔杆上与笔头相连的一端内部装有小磁铁,笔头内的材料会被小磁铁吸引,说明该材料为磁性材料,可能含有铁;

10、(2)若想探究笔头内材料是否有磁性,可以用小磁针:两小磁针的两极分别靠近笔头,若出现相互排斥的情况,则说明笔头里面有磁体,具有磁性;若出现的都是相互吸引的情况,则说明笔头里面只是铁类物质,不是磁体;若不吸引也不排斥,说明笔头里面只是非磁性材料。可用来完成探究任务;可以用大头针:将笔头靠近大头针,若出现相互吸引的情况,则说明笔头里面有磁体,具有磁性;可用来完成探究任务;不能用碎纸屑:将笔头靠近碎纸屑,不会出现相互吸引、相互排斥的情况,不能用来完成探究任务;可见可用来完成探究任务的有。所以,可选,根据笔头能否吸引大头针的现象判断出笔头内的材料是否有磁性。故答案为:铁;。【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磁性材

11、料的了解和掌握。硬磁性材料(永磁体)指磁化后能长久保持磁性的材料;软磁性材料指磁化后,不能保持原有的磁性。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2分,共16分第7-12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3-14题每小题有两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2分,选对但不全得1分,有错选的得0分)7估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十分广泛,下列所估测的数据中最接近实际的是()A一个鸡蛋的质量约为500gB普通家庭房间门的高度一般大于3mC教室中使用的普通日光灯管的长度约为2mD完整播放一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所需的时间约为50s【分析】首先对题目中涉及的物理量有个初步的了解,对于选项中的单位,可根据需要进行相应的

12、换算或转换,排除与生活实际相差较远的选项,找出符合生活实际的答案。【解答】解:A、10个鸡蛋的质量大约1斤,而1斤=500g,所以一个鸡蛋的质量在50g左右。故A不符合实际;B、普通家庭房间的高度在3m左右,门的高度在2.2m左右。故B不符合实际;C、中学生的步幅在60=0.6m左右,日光灯管的长度约是中学生步幅的2倍,在1.2m左右。故C不符合实际;D、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长度较小,完整播放一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所需的时间约为50s故D符合实际。故选:D。【点评】对日常生活中的速度、质量、长度、温度等进行准确的估测,是要求初中学生掌握的一种基本能力,平时注意观察,结合所学知识多加思考,逐渐培

13、养这方面的能力。8下列做法利用物态变化放热的是()A运输食品时,为了防止食品腐烂变质,常放些干冰B北方的冬天,常在保存蔬菜的菜窑里放几桶水C夏天,为了凉快,常在地面上洒水D夏天,为了喝到冰凉的饮料,常在饮料中加冰块【分析】(1)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叫做熔化,熔化吸热;物质由液态变成固态叫做凝固,凝固放热;(2)物质由液态变成气态叫做汽化,汽化吸热;物质由气态变成液态叫做液化,液化放热;(3)物质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叫做升华,升华吸热;物质由气态直接变成固态叫做凝华,凝华放热。【解答】解:A、运输食品时,为了防止食品腐烂变质,人们常在运输箱放些干冰。利用了干冰升华吸热的特点,故A不符合题意;B、北方

14、的冬天,北方储存蔬菜的菜窖里常放几桶水,可防止菜被冻坏。利用了水结冰放热的特点,故B符合题意;C、夏天,在地板上洒些水,感到凉爽。利用了水蒸发吸热的特点,故C不符合题意;D、夏天、喝冰凉的饮料加上几个冰块,是因为冰块熔化吸热,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物态变化在生活中的应用。物理知识最终是要应用于生活中的,我们在生活中见到与物理有关的现象就要认真分析,根据我们所学过的物理知识解释有关现象。9古代劳动人民巧妙地利用水来开山采石:冬季,在白天给石头打一个洞,再往洞里灌满水并封实,待晚上降温,水结冰后石头就裂开了(冰的密度比水的小)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石头裂开后密度减小B石

15、头裂开后密度增大C水结冰后质量增大,体积增大而使石头裂开D水结冰后质量不变,体积增大而使石头裂开【分析】(1)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属性,与物体的位置、形状、状态无关;(2)密度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决定于物质的种类、状态和温度。结合质量与密度的变化可做出判断。【解答】解:AB、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相同,它不随物体自身的质量或体积的变化而变化,石头裂开前后,其密度不会发生变化,故AB错误;CD、质量是物体本身的属性,与状态无关,水结成冰后,根据公式=得V=,质量不变,密度减小,所以体积变大,使石头裂开。故选项C错误、选项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密度和质量的特性,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知道密度和质量的特点,属于基础题。10如图所示,让钢球从斜槽上由静止滚下,钢球运动到水平面上碰到静止的木块后,能将木块撞出一段距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不计空气阻力)() A钢球能从斜槽上滚下是因为它具有惯性B木块被撞得越远,说明钢球对木块做的功越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