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秋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第11课 太平天国运动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

上传人:恋** 文档编号:119539402 上传时间:2020-01-18 格式:PPT 页数:57 大小:6.7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6年秋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第11课 太平天国运动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_第1页
第1页 / 共57页
2016年秋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第11课 太平天国运动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_第2页
第2页 / 共57页
2016年秋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第11课 太平天国运动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_第3页
第3页 / 共57页
2016年秋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第11课 太平天国运动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_第4页
第4页 / 共57页
2016年秋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第11课 太平天国运动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_第5页
第5页 / 共5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6年秋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第11课 太平天国运动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6年秋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第11课 太平天国运动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5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成才之路 历史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人教版 必修1 近代中国反侵略 求民主的潮流 第四单元 第11课太平天国运动 第四单元 1 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史实 体会农民阶级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 2 认识农民起义在民主革命时期的作用与局限性 课程目标 1 编制太平天国大事年表 认识其兴起 发展 高潮 衰落 失败等 2 运用比较法 认识 天朝田亩制度 与 资政新篇 的异同 学法指导 一 从金田起义建国到定都天京 1 背景 1 根本原因 腐朽的封建统治和沉重的剥削 战后赔款 官吏搜刮 鸦片走私 导致阶级矛盾激化 2 外部原因 资本主义的侵略导致民族矛盾激化 3 直接原因 自然灾害严重 4 理论创

2、建 洪秀全创立拜上帝教 2 过程 1 金田起义 年1月 洪秀全在广西桂平县金田村起义 建号太平天国 2 永安建制 洪秀全指挥太平军攻克永安 整顿建制 分封诸王 初步建立政权 3 定都天京 1853年太平军攻克南京 改南京为 定为国都 与清廷对峙 1851 天京 4 军事全盛 北伐 北伐军一直打到天津郊区 震动京师 最终失败 但它牵制清军大量兵力 为西征军创造了有利条件 西征 西征军连续夺取安徽 湖北重镇 挺进湖南 同 的湘军交战 一度失利 增援西征军 占领许多州县 太平天国进入全盛时期 走出误区 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根本原因是阶级矛盾的激化 因此 太平天国运动的首要目的是反对清朝的封建统治 反侵

3、略是时代赋予的任务 曾国藩 石达开 二 天朝田亩制度 的颁布 1 目的 满足农民得到土地的愿望 2 内容 人口 国库 3 评价 1 性质 天朝田亩制度 是太平天国的纲领性文件 2 进步性 天朝田亩制度 反映了农民要求获得土地的强烈愿望 是几千年来农民 斗争的思想结晶 3 局限性 天朝田亩制度 体现的 思想 严重脱离实际 根本无法实现 反封建 绝对平均主义 巧思妙记 如何评价 天朝田亩制度 三 天国悲剧 1 天京变乱 太平天国运动的转折 1 原因 定都天京后 领导集团迅速封建化 生活腐朽 内部矛盾尖锐 2 经过 1856年 韦昌辉杀掉杨秀清 继而韦昌辉又被处死 石达开因受洪秀全猜忌 率领精兵负气

4、出走 最终被清军杀害 3 影响 清军乘机反扑 太平天国由盛而衰 2 重振国威 1 军事上 提拔 和李秀成指挥军事 于1858年打垮清军江北大营 随后在 全歼湘军精锐部队 太平天国局势暂时稳定 2 政治上 让 总理朝政 颁布改革内政 建设国家的新方案 资政新篇 内容 政治上 向西方学习 公众选举官吏 经济上 发展工商业 奖励技术发明 文教上 开设新式学堂等 评价 是先进的中国人首次提出的在中国发展 的设想 但迫于当时形势 没有实行 陈玉成 三河镇 洪仁玕 以法治国 资本主义 3 后期防御战 1 攻势 1860年 陈玉成 李秀成合力攻破江南大营 2 受挫 李秀成率军进攻上海 遭受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

5、杀 湘军攻陷 天京失去屏障 4 失败 年 洪秀全病逝 天京陷落 太平天国运动失败 安庆 1864 一 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近代第一次革命高潮 推动了中国的民主革命进程 作为农民阶级领导的运动其失败带有必然性 探究问题 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 探究素材 材料一太平天国禁止了鸦片 却采用宗教 不建设民国 而建设天国 李大钊材料二 现在说到我朝祸害之源 即洋人助妖之事 自我军两位勇猛王爵英王 翼王死后 我军确受重大损失 但如洋人不助敌军 则吾人断可长久支持 洪仁玕自述 探究思路 材料一反映出太平天国运动缺乏科学的革命纲领 说明了结论 1 材料二分析了中外反动势力在镇压太平天国运动中的勾结 说明了结论

6、2 探究结论 1 主观原因 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根本原因 2 客观原因 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 特别说明 农民阶级深受封建剥削 是反封建的主力 同时 又是封建生产方式的产物 不可能领导中国走上近代化的道路 这决定了农民阶级的两面性 即革命性和落后性 二 天朝田亩制度 和 资政新篇 的比较 重点 三 太平天国运动的新特点 难点 太平天国运动发生在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过程中 时代赋予它许多新的特点 1 背景有所不同 以往的农民起义多因土地兼并 政治黑暗 自然灾害等引起 而太平天国运动则增加了一层战争赔款 2 起义组织形式不同 过去的农民起义也有利用宗教的 但大多数是中国本地的宗教 而太平天国利用

7、的是外来宗教 这不能不说是时代特色 3 太平天国运动期间曾与外国人打交道 当西方列强提出以国家利益为交换条件支持太平天国时 被太平天国拒绝了 这些现象都是以往的农民战争不可能遇到的问题 4 太平天国运动的革命纲领除 天朝田亩制度 外 还有 资政新篇 它反映了一部分领导人要求学习西方的愿望 5 太平天国运动是在中外反动势力联合镇压下失败的 一 图示法解读太平天国运动 解析 由题干关键信息 不怕清妖兵马足 妹莫忧 跟随天军去打仗 可知 太平天国运动具有一定的群众基础 答案 A 二 综合分析农民阶级在民主革命时期的进步性和局限性1 进步性 1 农民阶级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主力军 在近代 农民由于深受本国

8、封建主义和外国资本主义的政治压迫和经济剥削 具有反抗压迫和剥削 要求自由平等的革命性 2 农民阶级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 在客观上延缓了中国殖民地化的进程 2 局限性 1 从经济上看 农民是分散的个体小生产者 不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 2 从政治上看 农民阶级提不出切实可行的革命纲领 太平天国的 天朝田亩制度 就有致命的缺陷 3 从思想上看 农民阶级缺乏科学的指导思想 多是用宗教思想来宣传和组织群众 4 从组织上看 农民具有分散性 很难形成统一的 坚强的革命领导核心 太平天国领导集团内讧就说明了这一点 解析 材料反映的是太平天国运动中农民阶级的局限性导致了运动的失败 天京变乱正是

9、农民阶级局限性的突出表现 答案 C 错因分析 本题易错的原因在于对所给材料信息没有全面辩证地分析 材料中孙中山认为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是没有实施民权 民主 但这并没有否定太平天国运动 排除A项 太平天国运动是旧式的农民起义 其斗争矛头指向了清王朝 但其仍没有摆脱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材料客观地指出了太平天国运动的局限性 故答案为B项 C D两项在材料中不能体现 排除 正解 B 易错诊断 对于重大历史事件 如太平天国运动 辛亥革命 五四运动等 的评价 我们要将其放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进行全面 辩证 客观地评价 解析 太平天国运动以反对清政府的封建统治和沉重的剥削为主要目的 B C两项不正确 民族矛盾

10、导致国内的阶级矛盾激化是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根源 D项错误 故选A项 答案 A 解析 太平天国以宗教平等为旗帜 以平均分配土地为经济纲领 实行圣库制度 这对于当时失去土地 深受地主剥削压迫的贫苦农民来说 具有巨大的吸引力 广大农民积极投身到运动中来 壮大了革命队伍 答案 A 解析 材料中太平天国实行的 圣库制度 等带有空想性 因为在当时的生产力发展水平下不可能实现 而规定 废除买卖婚姻 婚姻不论财 又体现了太平天国运动的进步性 答案 C 解析 依据所学 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 以洪秀全为代表的领导集团革命进取心逐渐减退 而封建意识逐渐加强 但不能说它是封建政权 正如材料所描述的那样 太平天国运动是中

11、国近代史上一场轰轰烈烈的反侵略 反封建的农民运动 A项表述最为准确 答案 A 解析 结合题中关键信息 传统民变 中西碰撞 可知 太平天国运动既含有传统农民起义的因素 也含有近代化因素 由此可知此时中国社会处于转型时期 答案为D项 答案 D 材料二兴车马之利 倘有能造如外邦火轮车 一日夜能行七八千里者 准自专其利 限满准他人仿做 兴器皿技艺 有能造精奇利便者 准其自售 他人仿造 罪而罚之 兴银行 兴宝藏 凡金 银 铜 铁 货 有民探出者 准其禀报 爵为总领 准其招民采取 资政新篇 1 分析材料一 天朝田亩制度 和材料二 资政新篇 有关经济方面的规定 各自体现了什么思想 2 从时代的要求看 这两种

12、经济思想各具有什么鲜明的进步性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 天朝田亩制度 和 资政新篇 的分析比较能力 第 1 问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总结即可 注意不是具体主张 第 2 问 天朝田亩制度 和 资政新篇 都有思想进步性 但角度不同 前者是从反封建的角度 后者是从历史发展潮流的角度 答案 1 天朝田亩制度 主张平分土地 建立均贫富的理想社会 资政新篇 主张发展近代工矿企业 在中国建立资本主义经济 2 天朝田亩制度 提出推翻地主土地所有制 解除封建压迫 建立农民土地所有制的原则 具有鲜明地反封建意义 资政新篇 最早提出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 集中反映了当时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寻求真理和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迫切愿望 解析 本题的解题关键词语是 推寻本原 何尝不以有司虐用其民 鱼肉日久 激而不复反顾 意思是说农民发动起义是因为官吏长时间鱼肉百姓 所以D项是正确项 其他三项在材料内容中并未体现 答案 D 解析 本题考查太平天国运动 意在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 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根源是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农民阶级是小生产者的代表 不代表先进的生产力 不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 故D项正确 A B C三项均不是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 答案 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