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长沙市天心区2019届高三生物考前演练试题(二)(含解析)

上传人:Changge****183;we... 文档编号:119538732 上传时间:2020-01-18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3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南省长沙市天心区2019届高三生物考前演练试题(二)(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湖南省长沙市天心区2019届高三生物考前演练试题(二)(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湖南省长沙市天心区2019届高三生物考前演练试题(二)(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湖南省长沙市天心区2019届高三生物考前演练试题(二)(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湖南省长沙市天心区2019届高三生物考前演练试题(二)(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湖南省长沙市天心区2019届高三生物考前演练试题(二)(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南省长沙市天心区2019届高三生物考前演练试题(二)(含解析)(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湖南省长沙市天心区长郡中学2019届高三生物考前演练试题(二)(含解析)一、选择题1.下列有关物质的“共性”,说法错误的是A. 核酸和ATP含有相同的化学元素B. 吲哚乙酸与脂肪酶都含有羧基(-COOH)C. 抗体和淋巴因子都在体液免疫中发挥作用D. 淀粉、糖原和纤维素的空间结构一样【答案】D【解析】分析】(1)组成核酸和ATP的化学元素都是C、H、O、N、P这五种。(2)在植物体内,色氨酸经过一系列反应可转变为生长素,生长素的化学本质是吲哚乙酸。(3)脂肪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4)体液免疫的过程如下图所示。淀粉、糖原和纤维素的空间结构如下图所示。【详解】A、组

2、成核酸和ATP的化学元素都是C、H、O、N、P,A正确; B、色氨酸经过一系列反应可转变为吲哚乙酸,脂肪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因此吲哚乙酸与脂肪酶都含有羧基(-COOH),B正确;C、在体液免疫中,B细胞在抗原的刺激下,在T细胞分泌的淋巴因子的作用下,增殖分化为浆细胞和记忆细胞,浆细胞分泌的抗体与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C正确;D、淀粉、糖原和纤维素的空间结构不一样,D错误。故选D。2.如表所示为某同学总结的实验材料与适用实验及原因,搭配完全正确的一组是选项实验材料适用实验原因A哺乳动物血细胞体验制备细胞膜的方法没有细胞核和众多的细胞器B新鲜的动物肝脏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新鲜肝脏代谢旺盛

3、,含有大量 的过氧化氢C新鲜的菠菜叶片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叶绿体中含有4种色素,且含 量较多D液泡中含有色素的 细胞植物细胞的失水和吸水液泡有颜色,便于观察液泡膜与细胞壁的分离A. AB. BC. CD. D【答案】C【解析】【分析】哺乳动物的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其中的白细胞含有细胞核和众多的细胞器,血小板没有细胞核,但有线粒体等细胞器,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和众多的细胞器,也就没有细胞器膜和核膜,因此成熟的红细胞是制得纯净细胞膜的理想材料。新鲜的动物肝脏中含有较多的过氧化氢酶,能将过氧化氢及时分解。绿叶中色素的提取,所选用的材料应含有叶绿体,且叶绿体中4种色素的含量较多。质壁分离的

4、“质”指的是原生质层,“壁”指的是细胞壁。【详解】A、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和众多的细胞器,也就没有细胞器膜和核膜,是制得纯净细胞膜的理想材料,A错误;B、新鲜肝脏代谢旺盛,含有大量的过氧化氢酶,可用于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B错误;C、新鲜的菠菜叶片,其叶肉细胞的叶绿体中含有4种色素,且含量较多,可用于绿叶中色素的提取,C正确;D、质壁分离是指原生质层与细胞壁的分离,D错误。故选C。3.下列关于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A. 植物生长发育所需物质都来自于光合作用B. 有氧呼吸产生的H可以用于有机物合成C. 无氧呼吸产生ATP,却无H的生成过程D. 适当提高昼夜温差能增

5、加大棚蔬菜的产量【答案】D【解析】【分析】光合作用的产物是有机物和O2。有氧呼吸第一、第二阶段产生的H在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用于与O2结合生成H2O。无氧呼吸的第一阶段,其过程是1分子葡萄糖分解成2分子丙酮酸,产生少量的H,并释放少量的能量,产生少量的ATP。适当提高昼夜温差,在夜间适当降温,可以减少通过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机物,有利于有机物的积累,因此能增加大棚蔬菜的产量。【详解】A、植物生长发育所需物质不一定都来自于光合作用,例如所需要的水和无机盐主要是根从土壤中吸收的,A错误;B、有氧呼吸产生的H用于与O2结合生成H2O,B错误;C、无氧呼吸产生ATP发生在第一阶段,此阶段有H的生成过程,C错

6、误;D、适当提高昼夜温差,可以减少夜间有机物的消耗,能增加大棚蔬菜的产量,D正确。故选D。4.研究人员让一群灰体果蝇(灰体与黑体由位于常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控制,雌雄果蝇比例相同)自由交配,产生的F1中灰体黑体35 1,则亲代灰体果蝇中纯合子比例为A. 1/3B. 2/3C. 5/7D. 13/18【答案】B【解析】【分析】由题意“一群灰体果蝇自由交配,产生的F1中灰体黑体35 1”分析可知,灰体对黑体为显性性状,且亲本灰体果蝇中既有纯合子也有杂合子,而F1中黑体果蝇均为隐性纯合子。【详解】依题意可知,F1中黑体果蝇占1/36。亲代灰体果蝇中,假设杂合子所占比例为x,则纯合子所占比例为1x,

7、进而推知该群亲代灰体果蝇产生的含有隐性基因配子的概率为1/2x,则有1/2x1/2x1/36,解得x1/3,因此亲代灰体果蝇中纯合子比例为11/32/3。故选B。5.某同学查资料得知细胞分裂素可解除顶端优势。为研究细胞分裂素的作用部位,该同学用适宜浓度的细胞分裂素溶液、多株生长状况相同的幼苗为材料进行实验,用未经处理的幼苗作对照组,用在处同时涂抹等量细胞分裂素溶液的幼苗作实验组,观察其生长状况(如图)。下列对实验组幼苗的设计评价合理的是A. 实验组设计错误,应选两组完整幼苗分别在处涂抹细胞分裂素B. 实验组设计正确,能研究细胞分裂素解除顶端优势的作用部位C. 实验组设计错误,应切除处后在处涂抹

8、细胞分裂素D. 实验组设计错误,应切除处后在处涂抹细胞分裂素【答案】A【解析】【分析】依题意并分析题图可知,表示侧芽,表示顶芽。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细胞分裂素的作用部位,实验原理是细胞分裂素可解除植物的顶端优势,因此实验的自变量是细胞分裂素作用的部位,即部位或部位,因变量是侧芽的发育情况。【详解】A、应设两个实验组,即选两组完整幼苗,一组处、另一组在处涂抹等量细胞分裂素溶液,所以实验组设计错误,A正确;B、在处同时涂抹等量细胞分裂素溶液,没有反映出自变量,自变量应该是细胞分裂素作用的部位,即部位或部位,因此该实验组设计错误,不能研究细胞分裂素解除顶端优势的作用部位,B 错误; C、该实验的因变量

9、是侧芽的发育情况,切除所示的侧芽后在所示的顶芽处涂抹细胞分裂素,无法观察侧芽的发育情况,C错误; D、实验组切除所示的顶芽后,在所示的侧芽处涂抹细胞分裂素溶液,与对照组相比有2个自变量(是否有顶芽、是否涂抹细胞分裂素溶液),而且切除顶芽后也会解除顶端优势,对实验结果产生干扰,D错误。故选A。【点睛】根据实验目的找出实验的自变量和因变量是解题的突破口,对应实验变量的控制是解题的关键。6.我国传统文化中有许多关于生物学知识的论述。下列对我国古诗词中的生物学知识阐述错误的是A.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实际上体现了物种间的竞争关系B.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能反映出一条食物链:水稻害

10、虫青蛙C.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体现了草原具有较强的抵抗力稳定性D.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体现了生态系统信息传递的功能【答案】C【解析】【分析】豆苗与杂草之间争夺阳光等资源,导致“草盛豆苗稀”的现象发生。在稻花的香气里,人们谈论着丰收的年景,耳边传来阵阵的蛙声,仿佛在说着丰收年,因此“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的诗句隐含了“青蛙捕食水稻害虫”的食物关系。“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描绘的是:蔓延到远方的野草,侵占了古老的道路,晴朗的阳光下的一片绿草连接着荒凉、破损的城镇,蕴含了群落的次生演替的过程。“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描绘出一幅深宫生活的图景:在一个秋

11、天的晚上,白色的蜡烛发出微弱的光,给屏风上的图画添了几分暗淡而幽冷的色调,一个孤单的宫女正用小扇扑打着飞来飞去的萤火虫;萤火虫发出的“荧光”是一种求偶信号,可以在同种的雌雄个体间传递信息。【详解】A、“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体现了杂草与豆苗间的竞争关系,A正确;B、“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所隐含的一条食物链是:水稻害虫青蛙,B正确;C、“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体现了群落的次生演替,C错误;D、“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其中的“流萤”是指飞来飞去的萤火虫,而萤火虫发出的“荧光”是一种求偶信号,以此与异性取得联系,所以体现了生态系统信息传递的功能,D正确。故选C。二、非

12、选择题7.水杨酸(SA)在植物体许多代谢途径中发挥重要作用。研究者以黄瓜幼苗为材料进行了如下表所示的实验。组别第13天第49天第10天叶面喷洒日温/夜温光照日温/夜温光照分组检测AH2O25/18适宜25/18适宜A1光合速率A2G基因表达量B?25/18适宜18/12弱光B1光合速率B2G基因表达量CSA25/18适宜18/12弱光C1光合速率C2G基因表达量(1)设计实验时,应该遵循的是_。所选幼苗长势相同细苗进行随机分组每组均用一株幼苗作为材料重复进行实验(2)实验中A组为_组,B组叶面应喷洒_。检测光合速率之前,应_(填“诱导气孔开放”“诱导气孔关闭”或“不做处理”),以使结果更科学准

13、确。(3)G基因表达产物是光合作用中需要的一种酶,它依赖于H发挥催化作用,推测这种酶参与了暗反应中_过程。(4)实验检测结果如图所示。检测结果表明,在低温、弱光条件下黄瓜幼苗的净光合速率_,但提前外施SA可明显减轻_的影响。G基因表达量检测结果表明,SA的上述作用机理之一可能是_光合作用相关的酶的合成以达到适应不良条件胁迫的能力。(5)该实验目的是_。【答案】 (1). (2). 对照 (3). (等量)H2O (4). 诱导气孔开放 (5). C3的还原 (6). 明显降低 (7). 低温、弱光对黄瓜幼苗光合作用 (8). 促进 (9). 探究水杨酸在低温、弱光条件下对黄瓜幼苗光合速率和G基

14、因表达量的影响【解析】【分析】生物实验遵循的一般原则主要有对照原则、等量原则、单一变量原则和控制无关变量原则等;据表分析,该实验的自变量是不同时间、不同光照强度、不同温度及是否喷洒SA,因变量为光合速率和G基因表达量,据此分析作答。【详解】(1)设计实验时应遵循变量原则、对照原则和重复性原则等,所以本实验所选幼苗长势相同、幼苗进行随机分组并重复进行实验,故选。(2)据表分析,A组应该为空白对照组,B组和C组在第49天作为一组对照,而C组喷洒的是水杨酸(SA),则故B组叶面应喷洒(等量)H2O;检测光合速率之前,应诱导气孔开放使结果更科学准确。(3)根据题干信息可知,G基因的表达产物(一种酶)依赖于H发挥催化作用,而H用于三碳化合物的还原,说明该酶参与了暗反应阶段的三碳化合物的还原过程。(4)据图并结合表格分析,在低温、弱光条件下黄瓜幼苗的净光合速率明显降低,提前外施SA可明显减轻低温、弱光对黄瓜幼苗光合作用的影响。图中外施SA后,G基因表达量明显提高,SA的作用机理之一可能是促进光合作用相关的酶的合成以达到适应不良条件胁迫的能力。(5)根据题意和题表分析,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水杨酸对低温、弱光条件下黄瓜幼苗光合作用的影响。【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