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苏州市太仓市2018届初三化学教学质量调研测试化学试题(图片版)_7852325.doc

上传人:ha****o 文档编号:119537923 上传时间:2020-03-03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1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苏州市太仓市2018届初三化学教学质量调研测试化学试题(图片版)_7852325.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江苏省苏州市太仓市2018届初三化学教学质量调研测试化学试题(图片版)_7852325.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江苏省苏州市太仓市2018届初三化学教学质量调研测试化学试题(图片版)_7852325.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江苏省苏州市太仓市2018届初三化学教学质量调研测试化学试题(图片版)_7852325.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江苏省苏州市太仓市2018届初三化学教学质量调研测试化学试题(图片版)_7852325.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江苏省苏州市太仓市2018届初三化学教学质量调研测试化学试题(图片版)_7852325.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苏州市太仓市2018届初三化学教学质量调研测试化学试题(图片版)_7852325.doc(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8届初三教学质量调研测试 化学 2018. 5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考试用时100分钟。 2.请把选择题的答案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非选择题的答案填写在答题卡的指定栏目内。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S32 Cl 35.5 Cu 64选择题(共50分)单项选择题(包括25题,每题2分,共50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做法不符合“节能减排”的是 A.加大对核能的利用 B.在田野里焚烧秸秆 C.用煤炼焦、生产煤气进行综合利用 D.推广使用以电池提供动力的客车2.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食物腐烂 B

2、.酒精挥发 C.石蜡熔化 D.矿石粉碎3.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A.空气 B.生铁 C.金刚石 D.碘酒4.下列化学用语书写正确的是 A.氧化铝:Al2O3 B.硅元素:SI C.碳酸根离子:CO3 D.三个氧原子: O3 5.在进行过滤操作时,下列仪器不会使用到的是 A.酒精灯 B.烧杯 C.漏斗 D.玻璃棒6.构成二氧化碳的基本微粒是A.原子 B.离子 C.分子 D.电子7.下列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的是 A. B. C. D. 8.关于水的说法正确的是A.水蒸气遇冷凝结成水,说明水分子体积变小B.生活中常用肥皂水将硬水转化成软水C.通过电解水实验说明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D.天然水经过自

3、来水厂净化后得到的是纯净物9.以下是某同学在“测定土壤酸碱性”实验中的部分操作,其中不正确的是A.加土壤样品 B.加水溶解 C振荡试管 D.用玻璃棒蘸取清液10.下列对实验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把铜丝放入硫酸铝溶液中,紫红色固体表面产生银白色固体,溶液变成蓝色 B.尚氯化铁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生成蓝色沉淀 C.将一氧化碳通入灼热的氧化铁,红棕色粉末逐渐变为银白色粉末 D.将羊毛线放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闻到烧焦羽毛的特殊气味1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空气中N2的体积分数约为78% B. O2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具有可燃性 C. CO2是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之一 D稀有气体化学性质

4、稳定,可用作保护气12.制作下列物品所用的主要材料中,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A.纯羊毛衫 B.木制桌椅 C.纯棉毛巾 D.尼龙绳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钙是人体中的微量元素 B.油脂是重要的营养物质,可大量摄入 C.鸡蛋含有丰富的蛋白质 D.酶都属于糖类,可为人体提供能量14.下列事实的微观解释不正确的是 A.干冰升华分子空隙变大 B.水烧开后把壶盖顶开分子数目变多 C.通过气味辨别酒精和水分子不断运动,不同分子的性质不同 D.湿衣服晾在太阳底下干得快分子运动速率变快15.下列有关物质的用途描述正确的是 A.稀盐酸用于铁制品表面除锈 B.液氧作火箭发射的燃料 C.氢氧化钠用于治疗胃酸过多

5、D.尿素CO( NH2)2作优质复合肥16.某汽水中含有的柠檬酸的化学式为C6H8O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柠檬酸是氧化物 B.柠檬酸由碳、氢、氧三种原子构成 C.柠檬酸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6: 8: 7 D. 8g柠檬酸中含有3g碳元素17.下列关于金属材料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硬铝(铝合金)的硬度大于纯铝B.铁在干燥的空气中容易生锈C.常温下,铝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在其表面生成致密的氧化铝薄膜D.金属资源的回收利用既保护了环境,又节约了矿石资源18.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A.将氯化钠和植物油放入水中,充分搅拌后都能形成溶液B.把20%的蔗糖溶液均分成两份,每份溶液的溶质质量

6、分数为10%C.向20时的蔗糖饱和溶液中加入食盐,食盐不再溶解D.配制50g 16%的氯化钠溶液一般经过计算、称量(或量取)、溶解、装瓶存放等步骤19.下列各组离子在水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一组是A. 、 B.、来源:学科网ZXXKC. 、 D.、20.下列鉴别物质的方法中,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A.用燃着的木条鉴别CO2和O2B.用酚酞试液鉴别NaOH溶液和Na2CO3溶液C.用加烧碱并研磨的方法鉴别NH4Cl与K2SO4两种固体D.用水鉴别NH4NO3和NaCl两种固体21.时,将等质量的硝酸钾和氯化钾分别加入到各盛有100 g水的两个烧杯中,充分搅拌后现象如图1所示,硝酸钾和氯化钾的溶解度曲线如

7、图2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烧杯的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B.烧杯的溶液是硝酸钾溶液C.时烧杯的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25 %D.若烧杯和烧杯的溶液都升温到时,两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22.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所选试剂及操作都正确的是序号物质试剂及操作AKCl溶液(K2CO3)加入适量的稀盐酸至无气体产生 BNa2SO4溶液(H2SO4)加入适量的氢氧化钡溶液、过滤 CFe( Cu) 过量稀硫酸、过滤 DMnO2粉末(KCl)加入适量的水,溶解、过滤、蒸发、结晶23.推理和归纳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归纳推理正确的是 A.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所以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

8、物一定是单质 B.离子是带电荷的微粒,所以带电荷的微粒一定是离子 C.酸碱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则生成盐和水的反应都是中和反应 D.碳酸盐与盐酸反应放出气体,则与盐酸反应放出气体的物质都是碳酸盐24.甲、乙、丙三种物质的转化关系如右图所示(“”表示反应一步实现,部分物质和反应条件已略去)。下列选项不能实现图示转化的是来源:Z&xx&k.Com选项甲乙丙ACCO2COBH2O2O2H2OCCuOCuCuSO4DNaOHNaClNaNO325.将一定质量的锌粉放入到硝酸亚铁、硝酸银和硝酸镁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若向滤渣中加入盐酸,滤渣部分溶解,则原滤渣中

9、一定含有银和锌 B.若向滤渣中加入盐酸有气体生成,则滤液中只有硝酸镁和硝酸锌 C.若向滤液中加入稀盐酸无白色沉淀生成,则滤液中可能有硝酸亚铁 D,若反应后所得滤液是无色的,则滤渣中一定有锌、铁、银非选择题(共50分)26. (5分)左列中的每一种物质只能与右列中的一种物质发生反应,请用线段连接有相应关系的两列间的点(每个点只能连接1次)。27. (5分)化学与人类生活、生产息息相关。请回答下列问题: (1)身体一旦缺铁可能患有的疾病是 。 (2)用铜做导线是利用铜的延展性和 性。 (3)活性炭由于具有很强的 性,可以清除冰箱内的异味。 (4)工业上,煤炭燃烧前进行粉碎的目的是 。 (5)用下列

10、物质除去油污时,利用乳化作用的是 (选填序号)。 汽油 洗洁精28.( 10分)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1)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2)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3)熟石灰中和含硫酸的废水: 。(4)碳酸氢铵受热分解: 。(5)镁在二氧化碳中燃烧生成氧化镁和碳单质: 。29.(7分)某兴趣小组进行CO2气体的制取、并验证CO2能与NaOH发生化学反应的实验。(1)用右图装置制取CO2气体。 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A装置用分液漏斗加液,与用长颈漏斗加液比较,其优点是 。从B装置中取出收集满CO2气体集气瓶的操作是 。(2)通过C装置验证CO2能与NaOH发生化学反应。推注射器活塞向

11、充满CO2的集气瓶中注入过量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NaOH溶液,振荡集气瓶后打开止水夹。 打开止水夹后观察到的现象是 。反应后将集气瓶中混合物过滤,所得溶液中除CaCl2外,还存在的溶质有 。30. ( 7分)碘化钾(KI)是白色固体,保存不当会被氧化为单质碘( I2)而泛黄变质。化学兴趣小组查得以下资料: .对于碘化钾变质的原理,有两种不同的反应: 甲:4 KI+O2 +2CO2= 2K2CO3 +2I2 乙:4KI+ O2 +2H2O=4KOH +2I2 . KOH与NaOH两者的化学性质相似。 为探究碘化钾变质原理的合理性,进行以下实验。 【实验过程】 实验1取适量碘化钾固体暴露于空气中

12、一段时间,观察到固体泛黄。往泛黄的固体中加入足量稀硫酸,产生无色无味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1)石灰水变浑浊的原因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认为:据此现象,还不能得出“反应甲是造成碘化钾变质的原因”的结论。理由是 。 实验2按甲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数日后,观察到碘化钾固体无泛黄现象。 (3)据此现象,可得出的结论是 。 实验3按乙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数日后,观察到碘化钾固体无泛黄现象。来源:Z#xx#k.Com甲 乙 查阅文献获知,常温下某些气体和固体反应须在潮湿环境中进行。化学兴趣小组据此改进实验,很快观察到固体泛黄的现象。来源:学科网 (4)简述化学兴趣小组改进实验的具体措施: 。 【实验结论】来源:学科网ZXXK (5)根据上述实验,化学兴趣小组得出结论:碘化钾固体泛黄变质是碘化钾与 共同作用的结果。3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