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质量风险分级管控技术指南(试行)

上传人:木92****502 文档编号:119537592 上传时间:2020-01-18 格式:DOCX 页数:40 大小:111.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市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质量风险分级管控技术指南(试行)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北京市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质量风险分级管控技术指南(试行)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北京市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质量风险分级管控技术指南(试行)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北京市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质量风险分级管控技术指南(试行)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北京市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质量风险分级管控技术指南(试行)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北京市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质量风险分级管控技术指南(试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市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质量风险分级管控技术指南(试行)(4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京建发2019438号附件北京市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质量风险分级管控技术指南(试行)目录1 总则12 编制依据23 术语34 工程项目参建单位工程质量风险管控职责44.1一般规定44.2建设单位职责44.3施工单位职责44.4 监理单位职责54.5 勘察、设计单位职责55风险识别65.1风险识别方法65.2风险识别范围65.3风险识别程序85.4风险源判别清单库96 风险分析226.1发生可能性分析226.2后果严重性分析236.3其他说明247风险评价定级257.1 风险评价方法257.2风险等级257.3工程质量风险等级评价定级257.4项目质量风险等级评价定级258工程质量风险管控

2、278.1工程质量风险分级管控原则278.2工程质量风险源识别清单编制和公告278.3工程质量风险分级管控措施288.4项目质量风险分级管控措施288.5监督检查298.6持续改进308.7文件与记录308.8监督执法检查30附录A 工程质量风险发生可能性分析因素表32附录B 工程质量风险后果严重性分析因素表33附录C 企业工程质量风险源判别清单库35附录D 项目部工程质量风险源识别清单36附录E 企业工程质量风险源识别清单37附录F 企业较大、重大项目质量风险清单381 总则1.0.1为规范北京市建设工程质量风险管控工作,健全完善工程质量预防控制体系,提高工程质量预控能力和水平,明确建设工程

3、质量责任,加强建设工程质量管理,保证建设工程质量,保护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制定本指南。1.0.2本指南适用于北京市行政区域内新建、扩建、改建的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质量风险分级管控工作。轨道交通建设工程可以参照执行。保险公司实施工程质量风险控制可以参照执行。1.0.3工程质量风险管控工作遵循全面性、系统性、科学性、专业性、经济性、动态性和实效性原则。1.0.4工程质量风险管控工作除应符合本指南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2 编制依据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GB/T 13861)风险管理术语(GB/T 23694)风险管理风险评估技术(GB/T 27921)风险管理原则与实

4、施指南(GB/T 24353)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 50300)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GB 50202)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3)混凝土结构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4)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木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6)屋面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7)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8)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9)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标准(GB50210)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2)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3)建筑电气工程施工

5、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GB50411)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工程质量安全手册(试行)的通知(建质201895号)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大型工程技术风险控制要点的通知(建质函201828号)建设工程消防监督管理规定(公安部令第119号)3 术语3.0.1工程质量风险在建设工程施工过程中涉及结构安全、重要使用功能等方面的质量缺陷发生的可能性,及其引发的后果严重性的组合。3. 0.2风险源可能引发人员伤害、财产受损、环境破坏或这些情况组合的根源或状态,风险源可以是有形的,也可以是无形的。3.0.3危险和有害因素引起或增加工程质量

6、风险事故发生的机会或扩大损失幅度的原因和条件。3.0.4风险评估风险识别、风险分析、风险评价的全过程。3.0.5风险识别发现、确认和描述风险的过程。3.0.6风险分析理解风险性质,确定发生的可能性、后果严重性等级的过程。3.0.7风险评价判定风险大小,确定风险等级的过程。3.0.8风险准则评价工程质量风险重要程度的标准。3.0.9风险管控针对不同等级的风险明确对策并采取相应控制措施的管理过程。3.0.10风险分级管理根据风险大小,按照重大、较大、一般、低四个等级对风险进行分级管控,明确风险严重度,用红、橙、黄、蓝四种颜色表示。3.0.11风险分类管理按照可能发生的工程质量风险事故类型不同,对风

7、险采取不同的管控措施,明确风险管控对象。3.0.12风险分层管理按照风险等级由施工企业、工程项目、施工班组等层级对风险进行分层管控,明确管控责任。3.0.13风险分专业管理按照工程质量风险涉及的施工专业不同,对风险采取不同的管控措施,明确管控主体。3.0.14风险动态管理依据内外部环境和其他因素的变化,及时进行风险再评估,并调整风险等级和管控措施。4 工程项目参建单位工程质量风险管控职责4.1一般规定4.1.1工程项目参建单位应建立健全工程质量风险管控的体制机制,制定工作制度,明确责任主体,采取有效措施,全面、系统识别风险,科学分析、评价风险,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对工程质量风险进行有效管控。4.1

8、.2工程项目参建单位应确定工程质量风险管控的牵头部门和分管领导,明确企业相关职能部门关于工程质量风险管控的职责、目标与任务。企业主要负责人是企业工程质量风险管控的第一责任人,工程项目负责人在企业主要负责人的授权范围内,是项目工程质量风险管控的第一责任人。4.2建设单位职责4.2.1 建设单位是工程质量风险管控的首要责任主体,应当全面掌握项目的工程质量风险,牵头组织各参建单位实施工程质量风险管控,并按照规定及合同约定。4.2.2 建设单位应当根据工程项目规模、技术难度等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参建单位,合理确定建设工期、建设费用等,确保工程质量安全。4.2.3 建设单位应当在合同中明确各参建单位工程

9、质量风险管控的标准、要求、责任和义务,组织相关单位识别、评估项目工程质量风险,并告知工程建设相关参建单位,供其评估工程质量风险以及制定相应的风险管控措施。4.2.4 建设单位应在工程建设全过程中监督检查各参建单位工程质量风险管控措施落实情况,包括工程质量风险管控责任制、风险管控制度、工程开工前的专项施工方案编制、审批和专家论证情况,人员技术交底情况,现场材料、设备器材、机械的准备情况,项目管理、技术人员和劳动力组织情况等。4.3施工单位职责4.3.1 施工单位是工程质量风险管控的实施主体。施工总承包单位负责工程质量风险管控的统筹管理,专业承包单位和专业分包单位负责其承包工程的质量风险管理工作。

10、4.3.2 施工单位应健全完善工程质量预防控制体系,建立工程质量风险管控责任制和各项管理制度,明确质量、技术、生产、材料、成本等职能部门的工程质量风险职责,建立考核奖惩、全员培训等工作机制。4.3.3 施工单位应建立本企业工程质量风险源判别清单库,编制项目工程质量风险源识别清单,并在工程施工全过程、各环节中实施工程质量风险管控,采取技术、管理、应急等措施,对工程质量风险进行有效管控。4.3.4 施工单位项目部应执行企业工程质量风险各项管理制度,明确项目部各部门、施工班组、管理人员及作业人员的工作职责和内容,组织实施风险识别、风险分析、风险评价、制定管控措施,编制项目部工程质量风险识别清单,制定

11、针对性的专项施工组织设计(包括风险预控措施与应急预案),认真组织工程质量风险管控的技术交底工作,并落实施工全过程的质量风险管控措施。4.4 监理单位职责4.4.1 监理单位是工程质量风险管控的监督主体,应建立工程质量风险管控相关监理制度,将工程质量风险管控监督工作列入监理规划,编制监理实施细则。4.4.2 监理单位应监督工程质量风险管控实施情况,审查施工单位风险识别、风险分析、风险评价、措施制定等相关资料,采取现场检查、旁站监督、巡视检查等方式,检查工程质量风险管控措施落实情况。4.4.3 监理单位发现施工单位未能有效识别风险、风险评估有误、管控措施不当或者管控措施和管理制度落实不到位的,应要

12、求施工单位及时改正。情节严重的,监理单位应要求施工单位停工整改并报告建设单位;施工单位拒不整改的,应及时报告相关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机构。4.5 勘察、设计单位职责4.5.1 勘察、设计单位应在项目勘察、设计阶段做好相关风险识别工作,识别工程项目工程质量风险,并在勘察、设计文件中注明涉及工程质量风险的重点部位和关键环节,提出保障工程质量的意见建议和具体措施,由勘察、设计单位项目负责人审核签字后,作为施工阶段工程质量风险控制的相关依据。4.5.2 勘察、设计单位应参加建设单位组织的工程质量风险管控,指导、审查施工单位制定的工程质量风险管理措施,检查实施情况,并提出针对性建议。4.5.3 勘察、设计单

13、位应制定工程质量风险预警控制指标,明确监控检测要求,并跟踪检查实施情况。5风险识别5.1风险识别方法工程质量风险识别可参照大型工程技术风险控制要点(建质函201828号)、工程质量安全手册(建质201895号)、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建筑地基基础工程质量验收标准(GB50202)等,对施工过程中各种主要危险和有害因素进行识别,并对质量事故风险类型进行识别。5.2风险识别范围5.2.1 施工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利用历史数据、理论分析、专家意见以及相关者的需求等信息,从人的因素、物的因素、法的因素、环境因素、管理因素等方面,

14、对施工过程涉及的建筑材料、构配件、设备设施、作业活动、人员、作业环境进行排查,逐一列举发现的危险和有害因素,包括但不限于以下类别:表5.2.1危险和有害因素类型表代码危险和有害因素类型危险和有害因素01人的因素负荷超限:体力负荷超限等健康状况异常:伤、病期等职业技能缺陷:技能掌握不熟练等指挥错误:指挥失误、违章指挥等操作错误:误操作,违章作业,不按图纸、方案、技术标准施工等其他人的因素02物的因素原材料质量不合格构配件质量不合格设备质量不合格半成品质量不合格测量、试验仪器设备质量不合格施工机具器具质量不合格其他物的因素03法的因素施工工艺、施工技术不成熟施工工艺、施工技术应用不当施工组织设计、

15、专项施工方案不完善施工技术标准引用错误技术交底存在缺陷其他法的因素04环境因素天气条件因素:恶劣气候与环境(暴雨、冬期、夏季高温、汛期雨季),作业场地温度、湿度、气压不适地质水文条件因素:触变性软土、流砂层、浅层滞水、(微)承压水、地下障碍物、沼气层、断层、破碎带等施工环境因素:城市道路、地下管线、轨道交通、周边建筑物(构筑物)、周边河流及防汛墙等其他环境的因素05管理因素组织机构不健全责任制未落实管理规章制度不完善:操作规程不规范、教育培训制度不完善等特种作业人员未按照规定持证上岗压缩工期、资金不到位管理不到位:教育培训不到位,技术交底不到位、分包管理不到位图纸会审未落实检验、试验制度未落实工程质量检查、验收制度未落实对不合格品、不合格检测报告的处置不正确其他管理的因素上述列举的危险和有害因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通知/申请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